首页 二次元 正文

二次元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将成为主流文化?

二次元 2024-09-10 304

二次元这个概念最近比较火,根据艾瑞咨询2015年发布的《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为5939万,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为1.6亿;2016年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将增长至7008万,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达到2亿。

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_幻想次元rpg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

这并不难理解,当智能手机换代带来的人口红利即将耗尽时,市场必然会自发地在细分市场中寻找解决方案:当整个手游行业陷入增长瓶颈时,二次元似乎代表着下一代价值观的亚文化必然会走上主流舞台。

我们现在所说的“二次元”,主要是指源于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文化的一个概念。在ACGN文化圈里,用“ACG”来代指“二次元”这个概念,而“虚构”一词,则用来表达“虚构”、“假想”、“虚构的”、“虚构的”等含义,进而引申为“虚构的世界”。正如量子娱乐创始人刘洋所说:“二次元以前是没有的,但随着90后、95后们的成长,市场壮大了,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新概念、新游戏。”

随着二次元市场的增长,国内涌现出了很多二次元游戏开发商。这些开发商,比如《战地双胞胎》的开发商黑木科技,团队成员都是二次元的忠实粉丝。他们做二次元游戏的初衷,并非仅仅为了商业利益:“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因为受日本动漫游戏的影响比较大,觉得有同样兴趣的人比较多,而且投资人也看好,好像要饿死了似的,所以就做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游戏公司似乎还没有找到打开二次元宝藏的钥匙:尽管如今越来越多的二次元手游新作推出,但能称得上成功的也只有《崩坏3》,《战舰少女花园》、《梅鲁克物语》等寥寥数语。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二次元游戏从头到尾解构一遍。

第二维度是什么?

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_幻想次元rpg

二次元能简单等同于二次元世界吗?《葫芦娃》也算是二次元吗?或许这也是当今主流文化圈(包括游戏界)普遍存在的疑问。

在晨星CEO朱明看来,二次元世界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文化现象,不只是简单的二次元世界。他也坚持认为“二次元世界是动漫、小说、游戏等二次元的表现形式,用‘二次元世界’来命名的说法太过肤浅”。此外,朱明也坚信VR技术在二次元领域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次元壁并不是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分界线,二次元的世界也可以是“三维的”。

那么二次元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日本动漫产业从90年代开始日趋封闭,向着御宅、Gay、附体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非常自足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传到中国,就成了我们所说的二次元文化。

将游戏、动漫、COS视为生命的90后凌霄这样描述自己钟爱的二次元文化:“二次元很多时候代表着叛逆、逃避青春;对美的向往、对极致的追求。二次元是一种低门槛、低成本、接地气、直接表达真实的娱乐,是一种需要你自己发挥想象力的夸张表达方式。但二次元绝不是青春、流行、酷炫、时​​尚的代名词。”艾瑞咨询与二次元人口普查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二次元用户报告》似乎也支持这一观点。报告显示,二次元用户的基本属性包括“宅、烂、萌、蠢、傲娇、暗黑、毒舌”等。

幻想次元rpg_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

如果以这个定义作为二次元世界与三次元世界的分界线,一切或许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葫芦兄弟》显然不属于二次元世界;《蜘蛛侠》、《大圣归来》同样不是;甚至《勇者斗恶龙》《最终幻想》乃至《天空之城》都不属于二次元世界的范畴,因为它们既不“宅”也不“基”也不“烂”。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定义太过狭隘,其实我们所谓的二次元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往往是思想及其物化形态的综合体,不仅具有外在的特征,还蕴含着理念的特性,是人们对现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概括的产物,因此,二次元文化是由二次元作品及其与用户的互动所形成的一种新文化。

幻想次元rpg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_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御宅风更多是指二次元用户的性格特质,受用户好恶、性格的影响,所形成的二次元文化或许具有如此特征,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ACG用户的三大误区

首先2D用户和动漫用户不一样。

目前担任游戏公司主创美术的 Feirla 从初中开始踏入二次元世界,至今看过的二次元作品多达上千部。他这样描述二次元人群:“除了看动画、漫画、轻小说之类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主动去了解、研究这些作品更具体的细节,比如故事背景、人物特征、作品作者等。如果只是喜欢看动漫,但不去深入挖掘,那只是喜欢看动漫而已,不能算是二次元的人。”

其次,数据可以帮助游戏公司了解2D用户的部分特征,但绝不是全部。

此前,一直痴迷于数据的游戏公司以为自己对2D用户有足够的了解,因为有了丰富的数据分析手段,似乎没有无法刻画的用户。

艾瑞咨询与二次元人口普查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二次元用户报告》显示,从2015年中国二次元用户的年龄分布来看,1995-2000年出生的用户占比最大,达到57.6%;95后占比20.9%,2000后占比15.8%。从职业分布来看,80.8%的二次元用户都是学生,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知道,1990、2000后是二次元用户的绝对主力人群;

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_幻想次元rpg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了解二次元用户的日常行为,进而了解他们的偏好:76.0%的二次元用户喜欢日本动漫,而对日本游戏、国产游戏、欧美游戏感兴趣的用户仅有30.6%,占比分别为2.8%、1.2%、1.1%;

我们甚至可以分析二次元用户的游戏内行为,找出他们最喜欢的付费点:数据显示,74.7%的二次元用户热爱手游,他们一般每天玩游戏1-3个小时,属于中重度游戏玩家。而高达72.2%的用户愿意为游戏付费,而吸引他们的付费点更多是收藏内容和获得更精美的外观。

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_幻想次元rpg_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

但仅仅依靠这些冰冷的数据,并不能让游戏公司全面了解二次元用户的逻辑,从而制定正确的运营策略。

一个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次元壁”存在的事件,是2015年初发生的“舰娘贴吧事件”,它给了所有还笃信“简单粗暴”推广方式的游戏厂商当头一棒:当《舰娘》国服向百度贴吧管理员行贿70万元进行推广时,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在游戏圈看似极为常见的推广行为,会引起玩家群体如此强烈的反弹。

最后,维度障碍可能存在,但它们不是由 2D 用户建立的。

对于大部分从三次元世界过来的“活腻了”的人来说,虽然很想融入这个圈子,但似乎很难理解二次元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对此,目前就职于游戏公司的二次元宅男凌霄认为:“关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壁垒,我不认为是二次元人设立的。二次元的人了解三次元,但三次元的人不了解二次元,他们认为我们不一样,就设立了这个壁垒。其实二次元本身并不排斥任何东西。”

刘洋所在的量子娱乐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名为《幻想加尔特》的二次元游戏,为了让这款游戏真正俘获二次元用户的心,他长期观察、研究这个群体,团队里聚集了不少业内核心的二次元用户。“你会发现这些来自学生党的二次元用户更有激情,更容易主动推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形成口碑传播。”刘洋认为,二次元用户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朋友圈有圈内认同感:当这个圈子里很多人都看过这个作品后,你不看、不玩,就会逐渐被冷落,所以自然而然就会跟风进圈。

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_幻想次元rpg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

由 Quantum Entertainment 开发的二次元游戏《幻想加尔特》

灵感来自两款非典型二维产品

二次元游戏该如何制作?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两部在二次元人群中影响力巨大的产品:《盗墓笔记》和《剑网3》。

很难想象一本盗墓题材的网络小说和一款典型的3D MMORPG网游能在二次元众星之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但事实就是这么神奇。

提到《盗墓笔记》,就难免会想到《鬼吹灯》,这两部同样优秀的盗墓小说为何在二次元拥有大批粉丝?甚至每年书中人物“盘子”的忌日,不少二次元世界的人都会在微博上纪念这个虚拟人物,而《鬼吹灯》却在这群人中默默无闻?

凌霄透露重点:“《盗墓笔记》有二次元圈内流行的元素,比如二次元圈内流行同性恋,吴邪和小歌就刚好契合‘男主软弱,男二总是保护男主’的同性恋剧情。另外,这部作品也有朋友之间的羁绊,有很悲伤的剧情……南派三叔塑造的人物,灵魂、性格都很二次元。”

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_幻想次元rpg_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

网上有很多关于张起灵和吴邪的同人作品,图片均来自网络。

无独有偶,另一款在二次元人群中取得非典型成功的产品便是《剑网3》,虽然表面上它只是一款普通的MMORPG,但凭借着极具二次元风格的人物、剧情、世界乃至玩法,吸引了大批二次元用户。

就像上面说的,二次元人群本身并不排斥什么,他们能够享受各种跨界作品带来的乐趣,并且善于探索这种乐趣。虽然二次元用户的兴趣各不相同,本身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但这个现象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路和线索:如果游戏公司能够抓住二次元用户的兴趣点,有所作为,或许比自己做得更好。我以为纯2D游戏会更有吸引力。

因为二次元游戏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少手游公司开始押注二次元市场,晨星就是其中之一。从2015年的《白猫计划》,到即将发售的《战地双马尾》,再到正在积极筹划和组建的GuluGulu社区。这家2014年崛起的手游发行公司,已经将战略重心转向了二次元游戏。

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_幻想次元rpg_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

《战地双马尾》部分角色设计

晨星CEO朱明对于2D游戏也有自己的理论,相比于目前霸占游戏排行榜的所谓“3D”游戏,他认为2D游戏中的人物和剧情更有“灵魂”,对于二次元玩家来说,情绪会随着游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来映射,而不是只关注战斗力、PVP排名等数字。

在朱明看来,二次元游戏应该抛弃传统的强势PVP数值玩法,因为这并不是受众关注的重点。无独有偶,量子娱乐的刘洋也持同样观点:“中国人本来就喜欢对抗,愿意花大价钱提升一点属性,只为在PK中拥有一点优势。但这在二次元游戏中行不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濠天地物语》等成功的二次元手游中也有公会战等PVP设定,但这背后并不是数值的比拼,而是公会内所有小伙伴之间充满爱的合作机制。

那么一款二次元游戏成败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呢?他们给出了一个共同的答案——角色设计。

二次元并不单指日式卡通渲染风格。二次元游戏美术师Feirla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手游都打着二次元的旗号,人物制作得非常精美,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是真正的2D游戏。纯2D游戏要把人物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人物的造型、动作、表情、声优、搭配等都很重要。”

Kuro的制作人兼导演三阳淳也同样非常重视二次元游戏中的角色塑造,并以《战地双马尾》为例:“考虑到这些角色是最容易让玩家留在游戏中的,所以我们对待每个角色都非常好。针对每个角色,我们都打造了很多看似不是收费点的内容,比如中日文CV、各个角色的好感度故事等。这些内容或许不会增加营收,但能让玩家喜爱上这些各具特色的角色。如果角色愿意留在我们的游戏中,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说到底,好的故事需要好的角色来演绎。”

作为二次元资深用户的凌霄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人物造型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都是对人物性格的辅助,也就是说,人物塑造要有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她给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如某个人物每次出场都是穿着一双拖鞋,嘴里叼着一根冰棍,但有一次他突然穿了一双皮鞋,嘴里叼着一根冰棍和一支香烟,这种反差让人觉得有趣又奇怪。最后我们发现,他穿着这身装扮去见正太,原来他是正太的粉丝,这个惊喜让人物更加生动,很多二次元的人都想要那种细节。”

不难发现,对于二次元游戏的角色设计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击中宅男、同志、夫君的最大特点。除此之外,还要赋予每个角色不同的外貌元素和性格属性。从可爱、平胸、已婚女性,到沉默、活力、腹黑、病娇……选择非常多样丰富。画好一个角色固然重要,但只有抓住特点,深入立体地刻画出来,角色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个性。库洛阳君总结道:“要塑造一个饱满生动的角色形象,并不是只画出一幅优秀的肖像那么简单,还需要文案策划、系统规划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给这个角色增添血肉,让他变得可信、惹人喜爱。就像一个美艳的演员,需要适合他的剧本、精彩的台词、细腻的舞台,才能让他活灵活现、饱满起来,让玩家与角色建立起心灵上的联系。”

如果一定要从目前国内的二次元游戏界中找出一个二次元游戏中角色设计的教科书式范例,或许很多人都会选择《美尻物语》中的角色卡:“每一张卡片都有单独的说明,卡片上记录了角色的年龄、性格、身高、三围、喜好等。因为描写细致,所以角色的性格饱满立体。再结合剧情和语音,这些角色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伙伴。”

二次元文化已经不再是小众文化,随着受众的呼声越来越强,亚文化会成为主流文化。而新的亚文化也会慢慢涌现出来。最后,我想借用黑夜君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我们承认二次元游戏指的是注重人物塑造、剧情氛围营造的游戏类型,我想它永远不会是小众,因为总会有人喜欢讲故事,也总会有人喜欢听故事。”

幻想次元rpg_类似二次元幻想的游戏_幻想次元类似游戏推荐

二次元搞颜色也有标签?快来看看有哪些
« 上一篇 2024-09-10
语义 名词解释 (语义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下一篇 » 2024-09-1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