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1.5 版本尘歌壶上线,虚拟家园展现中式典雅巧思
如今,《原神》所展现的形象,正日益超越了单一开放世界游戏的范畴。
《原神》1.5版本“玉扉绕尘歌”正式发布之际,玩家们期待已久的家园系统“尘歌壶”终于亮相,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固然,《原神》在4月16日发布的1.5版本预告片中,仅向公众揭露了家园系统的一小部分内容,让玩家们对它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当“尘歌壶”真正上线,玩家们进入其中时,仍旧会不禁为之赞叹不已。
宽阔、宁静、细腻、迷人,兼具浓厚的东方韵味与匠心独运,这个二次元爱好者的“幻想居所”,仿佛正缓缓向游戏玩家们靠近。
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山间云雾缭绕,苍松翠柏稀疏地矗立着。矮墙之内,有一座长长的凉亭,亭子旁边是三层楼阁,雕梁画栋,鸡鸣犬吠声声入耳。站在不同的方位,便能观赏到不同的风景,苏氏园林将宅院与园林完美融合的韵味,都蕴含在这其中。
瞧见这景象,莫非基建狂热的基因已经蠢蠢欲动?实则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有些玩家戏谑道:在踏入“尘歌壶”之前,心中所想构筑的是宏伟的阿房宫。然而,等到建筑完工,却惊讶地发现竟成了“秋风扫落叶,茅屋破败歌声哀”的景象。
并非因为建筑材料难以购得——家园系统中的功能与家具皆可免费获取;亦非因为系统本身设计简陋——家园系统初始便提供了3种地形和2种建筑风格,其自由度颇高。真正的原因,不过是操作不熟练而已。
建筑美学并非每个人都能天生具备,而高度自由的家园系统则对玩家在园林建造方面的审美提出了挑战。可以说,游戏设计师通过赋予底层建造逻辑极高的自由度,使得家园系统具备了极高的上限,然而,这也导致其下限被大幅降低。
家园系统堪称一款地道的建筑游戏,从一张小椅到一幢豪宅,全由玩家亲自动手打造。在游戏中,玩家几乎可以找到所有想象中的建筑,其极高的自由度让玩家可以随意调整建筑物的布局和朝向,尽情发挥。
值得赞扬的是,家园系统配备了极为先进的顶层交互界面,所有功能都依照“直观呈现”的原则,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直接展现在玩家眼前。即便是之前没有建造类游戏经验的玩家,也能在系统的引导下迅速掌握操作。唯一可能对玩家发挥造成限制的,便是建筑的美学审美。
有时,玩家们的目标并非仅仅追求外观。一位网友展示了他精心打造的居住地,众多建筑紧密相连,拥挤不堪,让他感到十分困扰。
有人在房间里摆满屏风,满满当当的如同一排排显卡。
有人直接构筑了一座“空中寺”,那座寺庙孤独地竖立在半空中,听来确实颇似仙人居住的洞府。
更有过之,他们甚至在住所中竖立起了庞大的石制支柱,这已带有史前文化的意味。
家园系统将成为玩家尽情展现想象与创造力的理想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家园系统的持续优化升级,未来将涌现出更多富有创意和个性的独特建筑。
家园系统并非《原神》中首个嵌入的游戏,在1.4版本中引入的“风物之诗琴”小道具,为《原神》增添了音乐游戏的可能性。通过这个道具,玩家得以随心所欲地演奏各种曲目。
与纯粹的音游相较,“风物之诗琴”的功能略显不足,它并未配备钢琴上的那些黑键。因此,众多曲目在演奏时往往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对于那些音游新手来说,“风物之诗琴”提供的三个音区已经足够让他们手忙脚乱,而“二指禅”式的演奏方式也变得屡见不鲜。
然而,这并未阻挡众多音游达人。在我国二次元文化浓厚的B站平台上,《原神》相关的弹琴及娱乐视频如同春雨后的竹笋,接连不断地冒出来。
部分UP主偏好个人独奏,而另一些则倾向于举办小型音乐会,其中不乏像《黑人抬棺》、《两只老虎爱跳舞》这样的B站热门曲目依次呈现。面对这些展示高超技艺的达人,众多操作不熟练的玩家不禁流下了敬佩的泪水,而这一刻,世界的多样性显得尤为残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借助“风物之诗琴”,玩家们实际上经历了一场关于音游知识的普及。真弹与脚本——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气宗与剑宗,它们不断挑战着音游初学者的认知边界。或许,《原神》将开启一扇半开的窗户,带领玩家踏入一个全新的音游领域。
在《原神》这款游戏所包含的众多小游戏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备受赞誉的邀约活动。
《原神》里的角色各具特色,成为玩家持续投入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得益于米哈游卓越的角色塑造能力和精湛的建模技术,钟离、魈、胡桃等角色,以及即将亮相的优菈,受到了玩家们的热烈喜爱。邀约事件搭建了玩家与角色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众多角色不再仅仅是冰冷的“路人”,而是融入了主角——即玩家的冒险旅程中。
邀约活动的内在规律,本质上与一款视觉小说游戏相似。在游戏中,玩家以扮演特定角色为目标,通过不同剧情分支,解锁众多不同的结局。成功完成游戏后,玩家将获得与所选角色亲密合影的奖励。
与“风物之诗琴”所展现的乐器演奏相仿,尽管“邀约事件”精心编织了众多剧情走向,但其攻略难度并不大,即便是未曾玩过GALGAME的新手玩家,也能轻松享受游戏过程。当然,鉴于这款游戏被定位为9+级,其“邀约事件”通常仅停留在“友情之上、恋爱未至”的模糊境界。
有趣的是,在邀约事件中,由于角色性别的差异,涌现了许多“男男”或“女女”的情节。这些情节让玩家所接受的GALGAME影响,可能已经超出了设计者的初衷。而这样的情节,恰恰是玩家们所热衷的。
如今,《原神》展现出的形象,正逐渐超越了一款开放世界的范畴。以开放世界为基础设计的小游戏并不鲜见,无论是《最终幻想15》中的钓鱼功能,还是《巫师3》里的昆特牌游戏,都赢得了众多玩家的青睐。
《原神》中的邀约活动并非单纯为了增添小游戏而存在,它实际上对扩展游戏世界的开放性、深化剧情内容以及塑造角色形象产生了显著效果。这种形式类似于GALGAME,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这种影响是悄无声息、逐渐渗透的。
“风物之诗琴”在表现上略显不足,作为乐器,其承担的主要是娱乐角色。而“家园系统尘歌壶”则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逸理念,并且借助以我国璃月为背景的设定进行引入,堪称文化与游戏融合的典范之作。
在某种程度上,《原神》的发展轨迹正逐步与“元宇宙”这一概念相契合。
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首次提出了Metaverse这一概念。Metaverse可以被视作一个源自现实世界且与之平行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持续在线,其逼真程度足以以假乱真。在Metaverse中,人们可以从事工作、生活,以及进行各种他们所期望的活动,唯一例外的是,他们无法进行进食和睡眠。
在游戏的范畴内,Metaverse可以被视作一个缺乏特定游戏目标的广阔开放世界副本;玩家在里头可以尽情驾驶赛车、踢足球、参与擂台竞技,甚至观看电影、聆听音乐、挥洒画笔。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是与现实世界中的他人同步进行的。
实现Metaverse并非易事,首要任务是确保玩家身份的独特性。在这方面,《堡垒之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它成功地在PC、PS4、Xbox等多个独立平台上实现了玩家身份的一致性。在《堡垒之夜》中,玩家所获得的虚拟物品,能够作为个人资产,自由地转移到《Roblox》这款游戏中。
《原神》所秉持的理念是满足玩家的一切愿望。在这里,玩家能够尽情弹奏琴音、构筑自己的家园、感受GALGAME的魅力。家园系统更加开放,使得不同玩家得以互访交流。而合奏琴音,也能与伙伴们共同享受。
《原神》的后续更新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哪些新元素呢?是钓鱼的乐趣?还是麻将的竞技?亦或是冲浪的畅快?所有这些,都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然,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我们还需跨越一段相当漫长的路程。针对这一目标,米哈游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脑机接口技术。
3月4日,米哈游公司携手瑞金医院,正式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打造“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神经调控技术和脑机接口领域。
稍早前,在参加上海交通大学活动之际,米哈游的总裁蔡浩宇不仅明确表示将每年投入2亿美元用于《原神》后续版本的更新,而且坚定地阐述了米哈游的远大目标:致力于创建一个全球范围内有十亿人愿意在其中生活的虚拟世界。
米哈游坚持“技术宅拯救世界”的理念,对于他们来说,《原神》的潜在发展路径可能指向一个“让人得以在其中生活”的虚拟世界。
而现在,《原神》已经开始显露雏形。
RECOMMEN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