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2018年第32期 · 总第140期 刘芳坤简介及近年成果展示

二次元 2025-05-09 14

2018年第32期 · 总第140期 ·

作者简介

二次元角色扮演网游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小说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游戏

刘芳坤,生于1982年4月,籍贯山西太原,中国人民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经历,现任山西大学副教授,同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分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工作。近年来,我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小说评论》、《当代文坛》、《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上海文化》、《人民日报》和《文艺报》等众多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一些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以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知名学术期刊转载。此外,我还出版了学术专著《代际风景》和《七十年代文学:传奇与日常》。目前,本人主持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西省社科重点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担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签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客座研究员。

二次元角色扮演网游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小说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游戏

首先,有必要对大多数人尚不熟悉的“二次元”进行一番简要的阐释。若仅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其中“二”代表平面,“一”代表线性,“三”则代表空间。这一概念最初源自日本漫画,用来描述那些存在于二维空间中的人物,包括游戏和动画中的角色。百度百科中提到,“二次元”代表的是人们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通过各种憧憬的元素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受,其本质实则是对三次元世界中人类心中那模糊美好印象的一种映射。实际上,这一概念早已超越了单一题材的界限,随着“架空叙事”的流行,它已经演变成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区别的、风格鲜明的新型文学叙事形式。《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这部小说由追梦人love平所著,其主人公在故事中实现了穿越,来到了充满二次元元素的神秘世界,并化身为“名侦探柯南”中的普通角色。而雾十创作的《我的世界果然有问题》中,二次元元素则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无法跨越次元界限的耻辱”。自2014年开始,“二次元文化”的话题持续升温,据我个人的理解,“二次元”这一概念,是在对游戏、动漫、影视剧等不同媒介进行戏谑和改编的过程中,将文字文本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的一种跨越多种媒介的叙事方式,它可以说是网络幻想型叙事的典型代表。二次元文化为那些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带来了愉悦,同时也让批评家们感受到了一丝激动。我们常常期待着二次元带来的冲击力,其诞生或许象征着一种新生,意味着在碰撞中,先锋精神的维度得以拓展。面对众多读者对传统小说介质的失望,他们纷纷转向了网络文学作品。

在启动这场“穿越时空”的交流之前,我们这些传统的媒体评论员和网络文学创作者聚首一堂,这种行为本身或许带有某种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矛盾色彩。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两部小说中的角色,一位是鲁迅先生的《起死》里那位庄子,他试图请出司命来拯救杨毕恭,却遭到了误解,被误认为是小偷;而他反复念叨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最终换来的却是“放你妈的屁”这样的回应。赵尧舜,这位在王朔的《顽主》中的人物,不厌其烦地告诫年轻人应当怀抱理想,然而他们的回应却是:“我们并无何等追求,不过是看看武打电影、打打牌,要不就是睡觉。”最终,他们对于身份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不过如此罢了,我自称老师,张口就来,这世上老师似乎无处不在。”……”身为在遵循“传统”角色规范中成长的评论者,尽管具备一定的网络文学作品阅读经历,然而,我们之间的交流似乎存在失效的风险;首先,这种对话可能对文学性的解读造成颠覆,并非我最初的意图;其次,交流中可能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分歧。

二次元角色扮演网游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游戏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小说

伪先锋叙事的难题

先锋派,源自法语军事术语“先锋”,最初用于描述19世纪中叶法国及俄国那些具有政治倾向的激进艺术家群体,随后扩展至各个时期追求创新实践的艺术家行列。在我国当代文学领域,提及“先锋文学”,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马原的叙事技巧,这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实验性创新形式。中国当代文学史对“先锋文学”的定义包括:挑战传统文学创作理念、对既定意义框架的挑战、打破结构主义、文本意义的消解等。如今,伴随着格非、苏童、马原等“先锋派作家”的创作方向转变,中国先锋叙事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南京大学吴俊教授提出,先锋文学的发展趋势是“持续发展”而非“转向”。自然,众多人对先锋叙事持悲观态度,纽约大学的张旭东教授提出,或许真正的先锋叙事正潜藏在网络文学之中。随着众多年轻读者纷纷转向网络小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网络文学所蕴含的先锋特质抱有厚望,例如二次元叙事便展现出独特的“先锋特征”。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我注意到需要解析的是一些颇具吸引力的叙述技巧。以雾十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为例,它以一则外星穿越的日记作为引子,内容涉及“吃饭、睡觉、看动漫。。毁灭地球进度条。。。吃饭、睡觉、拍电影。”这样的开头无疑具有前卫的特质,甚至激发了我阅读《狂人日记》的强烈兴趣。《柯南世界里的巫师》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巫师的设定,赋予其审判的功能,实现了对善恶的净化。同时,当主人公吸收鬼魂后逐渐老去,他不禁抱怨道:“五十岁大叔的脸……我真的受够了。”这种意义的构建与反意义的展现,无疑是先锋派文学的基本追求。以往先锋派往往难以被大众所领悟,他们擅长以抽象的方式表达,运用隐喻、联想和象征等手法,而网络小说则常常能够借助二次元叙事手法将现实经验进行转化,这种做法确实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似乎揭示了先锋派得以广泛接受的根源。

然而,网络小说正遭遇与1980、19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相似的难题,我们的先锋文学是否真正构成了现代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先锋精神是否真正引领了作家的创作观念呢?法国学者安托瓦纳·贡巴尼翁在《反现代派》一书中,阐述了反现代性的三种修辞手法:反革命、反启蒙以及悲观主义。那句话流露出几分哀愁:“不论人们如何称呼它:是绝望、忧郁、哀伤、消沉,抑或是世纪病。这并非出自同情,而是源自愤恨。”我必须承认,在阅读众多网络小说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自觉的反现代情绪在悄然流淌。《我的世界果然有问题》里把人生比作一款名为《人生online》的游戏:“这是一款可持续发展的巨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大多数人在辛勤地提升等级,而少数人——比如他——却能悠哉地混日子,等着死去,尽力成为一个RMB玩家。”《柯南世界里的巫师》开篇便描述了一起车祸,描绘了富家子弟在车祸后的狂妄态度。在《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部作品中,类似的剧情展开了一幕绑架事件和一场火灾,心怀叵测之徒为争夺奖金而假扮成英雄。网络小说对现代文坛的诸多贡献中,对话的丰富呈现或许算得上其中之一,因为传统文学中对话似乎正逐渐失去光彩,王安忆更是明确表示了对引号这一元素的摒弃。那么,在现实与二次元交织的情节中,我们逐渐目睹了许多直截了当的交谈场景,这些交谈既具有脸谱化的特点,同时又包含着引人深思的讨论,至少它们成功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经验中的情感流露。董事长作为股东权益的最高代言人,任命总裁与CEO,理论上亦有权随时解除他们的职位……董事长并非集团的雇员,而是集团的实际所有者和裁决者……董事长大致可分为四类,我个人认为最适合你的类型是超越型董事长,这类董事长类似于投资者,期望总裁、CEO及其团队能够实现他们承诺的经营目标,已超越日常运营的范畴,不直接参与集团的日常运作……在回忆中,除夕曾对祁谦言道:在地球上,人类分为三类,男性、女性以及怪异之人,这类怪异之人思维奇特,行为难以预料,若不幸遭遇,不经历一番磨难便难以摆脱。遇到蛇精病这类情况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出自《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些对话确实十分精彩,而且还有许多更加直接地揭示人物性格的言语。在我的印象中,古龙的小说似乎特别擅长运用这种手法来撰写对话。然而,在这些表达现实情绪的对话中,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向了伪先锋的领域。激愤小说本质上是一种悲观主义,与它相似,也反对启蒙思想。

当然,对网络作家提出如此高的创作要求,确实显得过于严苛。毕竟,网络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后现代风格的戏仿手法,本身就带有一种前卫与叛逆的特质。探讨网络文学时,网络生态问题亦不容忽视。据我所调查,目前山西的网络文学巨匠已逾百人。然而,网络写作的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其“文学人口”的减少程度甚至超越了传统文学领域,显得尤为惨烈。为了获得奖金,作者们不得不每日更新一定数量的作品,而许多作者甚至需每日撰写6000字才能获得网站提供的全勤奖金,该奖金为500元。往昔先锋派小说构筑了复杂的叙事迷局,通过人称的频繁转换,丧失了众多读者。相较之下,网络作家的写作风格显得更为谦逊,他们通常每日更新文章后,会在文末附上“ps”字样,以展示自己的心理变化。在文章开头,他们还会加入章节说明和故事梗概,甚至在文末还会与读者进行情节上的探讨。在网络上阅读小说,这就像是观看网剧时不能关闭弹幕一样,因为读者的评论、作者的辩解,甚至是网络游戏广告的嵌入,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全部“文本”。尽管情况确实如此,我的阐述并不仅仅是对张旭东老师等人学术观点的回应,我对于网络作家们抱有新的期望:请你们继续勇往直前,追求创新,直至完全摆脱网络写作所背负的心理负担。固然,自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以来,关于文学如何走向大众、或者大众如何融入文学这一议题,始终潜藏于我国文学的深处,然而,我坚信,你们众多读者群体,通过将现实转化为二次元叙事的方式,将孕育出一种创新的可能。

网游角色扮演次元小说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游戏_二次元角色扮演网游

“二次元”现实主义的突围

在二次元叙事领域,除了探索先锋派的可能性,人们更多地关注的并非仅仅是“幻想的跃进”,而是现实主义在其中的突破。与此同时,网络小说在展现现实方面也遭遇了挑战。

情节张力的不断展现,历来是饱受诟病的网络小说领域的一大难题。在起点中文网,有读者如此吐槽:“主人公日常与女友甜蜜互动,提前一步解开谜团,还用灵能逗弄柯南,颇为有趣,然而,到了1500章,主人公仍旧沉浸在这三件事情中,未免过于单调了。”事实上,即便是那些严肃文学的创作者,也难以避免重复叙述的困扰,即便是知名的大作家,也难免陷入这一困境。以王安忆为例,你会发现她的众多作品中,存在一些恒定的主题,这些主题都源自于同一次的调查采访。然而,王安忆的高明之处在于,尽管她的作品在重复中展开,但每次都能融入一些新的元素。此外,王安忆的勤奋也是不容忽视的。实际上,这类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或许并不比网络作家们丰富多少,然而,当前时代对作家提出的要求,除了丰富的经验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写作的技巧。网络作家相较于严肃作家,承受的读者压力更为显著。尽管纸质小说中也有读者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例如赠书收藏等,但不会出现屏幕上充斥着“签到水经验”这样的评论。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再加上创作体力的过度消耗,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其次,我们或许需要深入探讨人物设定,既要确保角色具有高辨识度,从而增强小说的吸引力,同时也要考虑角色性格的丰富与多样性,是否应该考虑打破传统脸谱化的塑造。同时,地域特色的融入也会为小说增色不少。以雾十的新作《名士》为例,我们得以窥见作者的多面才华,他通过讲述《晋书》中卫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方面的才能。我们可以在此领域增强投入,例如在景观、历史、语言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索。众多严肃作家都面临一种关于“地标”的忧虑,这种焦虑是否和网络作家所面临的类型焦虑有相似之处?那么,网络作家是否有可能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融入地标元素,进而开辟一条通往经典网络作家之路的新途径。

最终,我想要说明的是,尽管这类交流或许存在瓦解和失效的风险,然而我认为,即便是出于善意所描绘的或是误解,也能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且,每一次的争执或许都能催生新的可能。对于中国网络小说能够产出开创性的作品,我抱有极大的期待。

网游角色扮演次元游戏_网游角色扮演次元小说_二次元角色扮演网游

双元教育:中国教育改革领航者,多省市院校企业合作佳绩频传
« 上一篇 2025-05-09
网络营销考试成教,网络营销考点期末考试
下一篇 » 2025-05-09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