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痴迷日本二次元,收集周边花费巨大,我该如何引导?
自某个时刻开始,小蜗牛对日本动漫中的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初樱未来的角色情有独钟。
起初我对此一无所知,误以为是一位著名歌手,然而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一位虚构的虚拟歌姬。
即便只是这样一个虚构的图像,它似乎已经变成了游戏领域之外的第二大精神依托。
若是仅仅沉醉于初一樱的歌曲之中尚可理解,然而众多相关周边产品却让孩子们陷入了狂热的迷恋。
在我眼中,那东西与废铁无异,却被二次元爱好者戏称为“叭唧”。
不过上面只印有较为美观的图案,原本以为售价不会超过十元,然而实际上价格却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几十元,甚至更高。
至于玩偶就更夸张了,一个少说几百,贵的甚至要大几千。
我尽力将孩子对收集的热爱与我童年时搜集明星贴纸或邮票的行为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些共通之处。
花花绿绿的明星贴纸仅是为了追求新奇与美观,而邮票所蕴含的意义则显得更为丰富。
我那时逐渐积攒起零花钱,为了能攒得更多,午餐时只吃一个面包,然后拿着攒下的钱前往黑市,兑换我钟爱的邮票。
老板的生肖邮票仅差一张即可集齐,于是与人交换了一套包含神话故事的完整纪念邮票,外加一套以国画风格为主题的熊猫宝宝邮票套装。
年幼时,我收集到全套地图所带来的成就感,并未过多关注邮票的经济价值。
小蜗牛可能正因为心中空落落的,所以需要某些东西来填补。
只剩二次元真是太烧钱,商家也太会割韭菜了。
小蜗牛疯狂喜欢初樱未来,仿佛这就是她的命。
床上已经摆了五个玩偶了,姨宠着她。
为了让她心情愉悦,我从上海归来后,特意在南京西路选购了一个初樱未来的玩偶,再次送给了她。
这小玩偶价格不菲,达到了四百多元,让人不禁感叹,孩子的三千元压岁钱,没过多久几乎就要消耗殆尽。
天天都有她的快递,很想拉着娃来说说节约点,不过还是忍住了。
起初,她手中接过三千元,被告知从今往后九月内将不再领取零花钱,期望这能多少让她心中有所警觉。
然而,外出游玩时不仅要吃喝,还得额外携带一些礼物或是零钱给她,不然的话,没有这些额外的好处,她就不愿意出门了。
有一点让人欣慰的是,娃还是小有点财商的。
似乎与一位网友交换了几款动漫角色的奖牌玩偶,他告诉我,曾经转手时赚了百来块钱,不禁洋洋得意地对我母亲说:“妈,我发现我似乎有些商业天赋,天生我才必有施展之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只要娃能好起来,开心起来,就当花钱买快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