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存漏洞,负面SEO频现,新方法‘用户体验攻击’来袭?
搜索引擎无疑是众多系统中最为繁杂的一种,由于其复杂性,完全杜绝漏洞几乎是不可能的。部分SEO从业者并非致力于提升自身网站的排名,而是专注于如何恶意地将对手网站拖垮,这种现象被称为负面SEO,亦即negative seo。这种做法相当乏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事件却屡见不鲜。
关于常见的恶意SEO手段,我们留待日后再作详述。今天,我想着重讨论的是近期新发现的一种恶意SEO策略——即所谓的用户体验攻击。这只是一个我自创的术语,目前在英文SEO资讯中并未出现相关报道,因而暂时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英文名。不过,我已经注意到有部分人开始尝试这种手段。
两个月前我曾提及用户体验数据对搜索结果排序有所作用。百度点击器以及百度快排等工具,它们的功能均与点击率相关,进而对排名产生影响。
用户体验攻击针对的是其他网站的体验数据,例如跳出率和停留时间,这些数据对网站排名有显著影响。其策略是,既然优质的用户体验能够提升排名,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制造负面的用户体验数据来损害竞争对手的网站排名呢?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
以下是针对SEO每日一贴,在百度站长平台流量与关键词模块,上周某日午后时段所截取的屏幕截图:
明显可见,点击率存在显著问题,但这并非因为我在进行快速排序等操作。对于“seo技术”这一关键词,其排名位于第二页,点击率怎么可能高达47%呢?即便排名下降至第三页,点击率又怎能突然增至158%?此外,对于seovv这一概念,我并不了解。至于点击率高达1038%,这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根据过往的数据分析,这些词汇的曝光度明显异常,遭到了过滤,以“seo排名优化软件”为例,其曝光量绝不可能在一天内突破百次,过去几乎未曾出现过此类情况。
因此,我发现有人对我的博客中关于SEO技术的关键词进行了不正当操作。难道是有人出于好意,匿名为我进行免费快速排名?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不能让点击率飙升到一千多。这究竟是在做什么呢?
看一下流量统计就了然了:
在搜索“seo技术”时,访问该网站的跳出率高达98.88%,停留时间仅为5秒,与正常访问相比,差距显著。在之前的抓图中,那些点击率异常的词汇也呈现出这一特点。由于在流量统计中它们相隔较远,因此并未全部截图,现在仅展示一个例子:
搜索结果中“seo技术”一词的流量真实性存疑,数据需进一步核实;“seo排名优化软件”相关访问量疑似由个别人员操控。显然,有人企图通过软件或人工方式访问我的博客,导致100%的跳出率,停留时间仅为1秒或更短,这不仅损害了用户体验,还可能误导搜索引擎对网站的评价。
该攻击行为针对特定的关键词进行。前述三个截图记录的是上周的情况,而近期则更换了新的关键词。
在其它网站,我们也观察到了此类针对用户体验的攻击。例如,以下截图展示了某位客户英文网站使用IE浏览器时的访问数据。
流量中约六成由IE9和IE8使用,其跳出率高达99%,用户停留时间仅为1秒。据此推测,这两个IE版本的使用占比很可能不超过10%。至于IE11的实际使用情况,数据则显示一切正常。转而观察Firefox的使用情况:
Firefox现已升级至53版本,而11和12版本早已不再有人使用。然而,流量数据显示,大量用户仍在使用Firefox 11/12,甚至还有对3版本的访问。这些页面的跳出率高达99.9%,用户停留时间不足1秒。这表明,某些恶意软件可能模仿了较旧版本的几个浏览器。
再看看按地域细分:
鉴于该网站使用的是英语,显而易见,美国市场是其主要目标。不少来自美国的IP地址遭遇恶意操作,导致跳出率高达99%,停留时间仅有1秒钟。这种攻击颇具针对性。
这两个网站遭受的欺诈手段极其相似,均企图削弱用户体验数据。那么,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呢?网站的排名是否受到了影响?根据我目前有限的观察,多少有些效果,关键词排名有所下滑,但降幅并不显著。至于从长远来看,搜索引擎能否识别出这种陷害行为,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感慨之余,不禁疑问,这究竟有何必要?这样的行为有意义吗?若不致力于提升自身网站质量,却一味寻求捷径、损害他人利益,也就不难理解为何SEO在互联网领域声名狼藉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