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区别详解 cookie 和session (反复排比的区别详解)
本文目录导航:
- cookie 和session 的区别详解
- 什么是cookie,token和session?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Session、Cache、Cookit三者的区别?请用通俗的语言说下,或举个例子让我可以很好的理解,谢谢。
cookie 和session 的区别详解
session是存储在服务器端的,cookie是存储在客户端的,所以session的安全性要高于cookie。
再者,我们获取的session里的信息是通过存放在会话cookie里的sessionId获取的。
因为session是存放在服务器里的,所以session里的东西不断增加会增加服务器的负担,我们会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放在session里,不太重要的放在客户端cookie里。
cookie分为两大类,一个是会话cookie和持久化cookie,他们的生命周期和浏览器是一致的,浏览器关了会话cooki也就消失了,而持久化会存储在客户端硬盘中。
什么是cookie,token和session?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信项目中用JWT Token的应该不在少数,但是发现网上很多文章对 token 的介绍有误,所以对 cookie,session, token 作了一下对比。
以下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三种机制。
Cookie 诞生于1991年,最初是为了满足浏览 web 文档的需求,无状态的 HTTP 协议使得两个连接之间没有联系。
随着交互式 web 的兴起,需要记录用户的行为,如登录、评论和购物等。
Cookie 就应运而生,用于识别用户的会话。
Cookie 是小型文本文件,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通常由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保存在用户的本地终端上。
工作机制如下:每次请求后,服务器将用户信息(如购物车商品ID)存储在 Cookie 中,浏览器会将 Cookie 保存下来,下次请求时携带 Cookie,使得服务器能识别用户身份和状态。
然而,随着购物车商品数量增加,Cookie 大小也相应变大,给每次请求带来负担。
此时,需要引入 Session 机制来解决问题。
Session 用于识别哪个请求是由哪个用户发起的,它通过在 Cookie 中存储能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如 sessionId,大大减少了 Cookie 的体积。
请求体仅需携带本次操作的相关信息(如加入购物车的商品ID),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基于 sessionId 找到用户信息,处理操作。
Session 的问题在于服务器需要保存会话状态,导致负载均衡时,如果用户请求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节点,服务器之间无法共享会话信息。
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 复制会话、粘连会话或共享会话 的方式。
Token:无 session!
为了解决 session 的局限性,引入了 Token 机制。
Token 是一种用户身份验证机制,由服务器生成后存储在客户端,如浏览器的本地存储。
客户端在后续请求中携带 Token,服务器通过校验 Token 来确认用户身份。
Token 机制的优点是实现分布式存储,扩展性好,尤其适用于移动端和跨域场景。
然而,Token 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长的 Token 长度可能导致 Cookie 超限,以及存储在本地存储的安全性问题。
总结:Session 和 Token 都是用户身份验证机制,只是实现方式不同。
Session 保存在服务器端,依赖 Cookie 来识别用户,而 Token 保存在客户端,通过签名校验来验证。
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机制,可以达到更高效和安全的用户体验。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机制。
Session、Cache、Cookit三者的区别?请用通俗的语言说下,或举个例子让我可以很好的理解,谢谢。
通俗的说:这三个都是用来保存数据的session把数据保存在服务器端,每一个用户都有属于自己的Session,与别人的不冲突就是说,你登陆系统后,你的信息(如账号、密码等)就会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一个单独的session中,当你退出系统后服务器就会丢掉这个session,你的数据也就没了,必须再次登陆,如果登陆超时也会被丢掉,要看人家系统是怎么设置的了Cookie同session一样是保存你个人信息的,不过是保存在客户端,也就是你使用的电脑上,并且不会被丢掉,除非你删除浏览器CookieCache是保存系统上的信息的,因为从Cache中读数据比较快,所有有些系统(网站)会把一些经常被使用的数据放到Cache里,提高访问速度,优化系统性能 (这样够通俗了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