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事件捧红的总检察长波克隆斯卡娅,她是谁?
很多网红都是一夜成名,有的甚至毫无来由就红了。2014年发生了一件至今影响世界的大事,是什么?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随后克里米亚“公投回归俄罗斯”事件,让一个人名声大噪。
不是普京,因为普京已经足够出名了;不是乌克兰政客集团,也不是当时克里米亚的领导人。真正“出名”的是时任克里米亚总检察长波克隆斯卡娅。
时势造就英雄
女孩的全名是娜塔莉亚·弗拉基米罗夫娜·波克隆斯卡娅。这个名字很长,而且发音很难,所以我们就省点口舌,叫她波克隆斯卡娅吧。3 月 18 日,波克隆斯卡娅出生于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州,父母是苏联集体农场的普通农民。波克隆斯卡娅是乌克兰裔俄罗斯人。
波克隆斯卡娅7岁时随父母移居克里米亚,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波克隆斯卡娅从小成绩优异,喜欢读历史和俄罗斯文学,还会弹钢琴,钢琴弹得一手好琴。她没有经历过苏联的辉煌,但却亲眼目睹了苏联解体和乌克兰寡头争夺国有财富的闹剧,所以她对苏联和乌克兰都没有好感。
大学毕业后,波克隆斯卡娅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普通检察官。她先是在乌克兰辛菲罗波尔担任跨地区环境检察官,并调查了辛菲罗波尔“塔夫里亚”足球队。该俱乐部的武装犯罪和谋杀事件使她在乌克兰名声大噪,后来他被调到首都基辅检察院担任检察官。
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和平改造。200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逐渐形成亲俄派和亲欧美两大势力,导致乌克兰政局长期摇摆不定。2014年初,亲俄派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与欧盟谈判经济关系,接受俄罗斯优惠天然气供应计划,激起乌克兰亲欧美势力的不满,进而引发广场革命,亚努科维奇总统被赶下台。
乌克兰东部地区紧邻俄罗斯,居民多为俄罗斯族,他们的亲朋好友很多都生活在俄罗斯,不希望乌克兰政府投入西方国家的怀抱,加入欧盟和北约,因此东部多州与乌克兰中央政府发生冲突。波克隆斯卡娅难以接受家乡的混乱局面,不愿继续留在亲西方势力控制的基辅政府,于是被调回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的情况与乌克兰东部几个州类似,前克里米亚检察官因不支持与中央政府对抗的立场而被解职,返回俄罗斯的波克隆斯卡娅被任命为总检察长。
美就是正义
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亚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任命波克隆斯卡娅为新任总检察长。通常情况下,乌克兰省级的人事变动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大家正密切关注着克里米亚政局的发展,因此对此多加留意。
34 岁的波克隆斯卡娅凭借出众的外貌,在见面会后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她的照片便火遍网络。最早对波克隆斯卡娅感兴趣的是日本网友,她的照片符合他们对美的认知,于是经过大量二次元处理,传遍全球。
克里米亚即将举行公投,又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这次,波克隆斯卡娅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小小的报告厅里挤满了数百名记者,连摄像机都被挡住了。根本没地方放,大家都抢着看这位女检察官的风采。不管克里米亚举行公投,还是加入俄罗斯,记者们都是为了波克隆斯卡娅而来。
发布会上,波克隆斯卡娅向外界表示:克里米亚的法律依然有效,执法机构坚守岗位,犯罪分子不应该有任何不合理的想法。这句响亮的回答给这个动荡国家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一丝安慰。
3月16日,克里米亚经全民公投加入俄罗斯,3月17日,克里米亚正式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并申请加入俄罗斯,3月18日,普京签署条约,同意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在条约签署后,波克隆斯卡娅出任克里米亚检察系统负责人,宣誓效忠俄罗斯。
波克隆斯卡娅的言论和积极支持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行为受到俄罗斯民众的广泛欢迎。起初,波克隆斯卡娅因为工作太忙,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为网络红人,直到朋友告诉她,她才注册了社交账号,在网上发声。在俄罗斯人心中,波克隆斯卡娅是一位美丽的爱国者,是俄罗斯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克里姆林宫注意到了民意,任命波克隆斯卡娅继续担任克里米亚首席检察官。
敢言敢为的政治小白兔
2015年6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波克洛尼卡娅三级司法顾问(相当于少将军衔)军衔。此前,波克洛尼卡娅一直担任司法部高级顾问(相当于上校军衔)。2011年9月,在克里米亚当局的推荐和背书下,波克洛尼卡娅参加了俄罗斯联邦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并成功当选。国家杜马是俄罗斯的下议院,也就是说,波克洛尼卡娅成为了俄罗斯议会议员,36岁的她前途一片光明。当然,为了更接近领导人,波克洛尼卡娅加入了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
步入政坛后,波克隆斯卡娅逐渐展现出自己的直言不讳和独特性格,这也让她的政治前途变得复杂而不确定,或“步步高升”,或“退出政坛”。牵涉到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她自己,另一个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2016年年底,俄罗斯将上映一部名为《玛蒂尔达》的电影,讲述的是俄罗斯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登基前与芭蕾舞演员玛蒂尔达·克舍辛斯卡娅的爱情故事。不过,该片也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作为商业片上映也没什么不妥。然而,波克隆斯卡娅却突然发难,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俄总检察院彻查该片。
波克洛恩斯卡娅对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崇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担任克里米亚总检察长期间,她就流露出内心对尼古拉二世的崇拜,曾向利瓦季亚宫(前沙皇住所)赠送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画像,即便到了莫斯科之后,她的热情也丝毫未减。
在波克隆斯卡娅眼中,俄罗斯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但她对苏联和苏联缔造者列宁持负面态度。对她来说,苏联时代不是一个好时代,她更喜欢一百多年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的时代,她认为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的守护者,为俄罗斯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波克隆斯卡娅曾多次公开称赞自己的“偶像”,并提议用自己的“偶像”命名街道,她的疯狂行为从未停止过。波克隆斯卡娅利用自己的网红身份,收集了十多万个抵制《玛蒂尔达》的签名,带领粉丝举着尼古拉二世画像上街抗议,要求国家杜马禁映该片并追究涉事人员责任。波克隆斯卡娅的不当行为很快引起俄罗斯左翼官员的不满,他们立即反击,驳斥她的观点,并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她谨言慎行。波克隆斯卡娅还是不懂克制自己。
强势既是波克洛尼卡娅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正是因为她始终坚守初心,才让她能够在克里米亚动荡的局势中找到立足点,并牢牢拥抱俄罗斯。但同时,这种霸气也让她变得偏执,2018年,同为国家杜马议员的伊万·索洛维约夫与波克洛尼卡娅完婚(波克洛尼卡娅之前结过一次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谈及前妻时,索洛维约夫坦言,前妻太强势了。
有时候,坚强就是固执的代名词,俄罗斯政府原计划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女性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到63岁,这一改革方案不仅得到了执政党的全力支持,还得到了普京的首肯,因为延迟退休改革势在必行,否则5-10年后俄罗斯的养老金储备就会破产,老人就会变得一贫如洗,无人依靠。
在2018年俄罗斯“延迟退休年龄法案”表决中,波克洛尼卡娅成为了“特立独行者”。329名统一俄罗斯党议员中,328人投了赞成票,只有波克洛尼卡娅一人投了反对票。因此,统一俄罗斯党议会党团负责人甚至公开要求她“退党”。统一俄罗斯党拉拢波克洛尼卡娅加入,希望借此发挥她的网红魅力。为扩大党的影响力,获得更多俄罗斯人的支持,波克洛尼卡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此后,波克洛尼卡娅遭到同僚排挤,并从反腐委员会调任国际事务委员会。
波克隆斯卡娅变了吗?没有,她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不喜欢的事情,她会大声反对。比如,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而顿巴斯地区还没有受到国际压力。对此,波克隆斯卡娅建议限制顿巴斯方面的不当言论。这激怒了顿巴斯地区的“同乡”,遭到顿巴斯领导人的严厉批评。
普京对这位总是发表争议言论的美女政治家感到困扰,于是在2021年10月,他派波克隆斯卡娅出任非洲的佛得角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佛得角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4033平方公里的国家,波克隆斯卡娅则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弹丸小国,人口只有54万。普京要把她流放到这样的地方意图明显,但波克隆斯卡娅却以个人原因拒绝了。
2022年2月3日,普京任命波克隆斯卡娅为俄罗斯独联体事务、海外同胞和国际人道主义合作署副署长。波克隆斯卡娅曾两次跟随人道主义援助车队前往赫尔松。随后,波克隆斯卡娅再次被调任俄罗斯总检察长伊戈尔·克拉斯诺夫的顾问,并宣布停止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切活动。这意味着,波克隆斯卡娅未来极有可能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客观来说,从波克隆斯卡娅的政治生涯来看,她有着良好的政治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热情,但明显不成熟、不世故。政客从来不怕发表离谱的言论,就怕不合群。不愿归属任何政治派别、利益集团,这让来自“偏远地区”的波克隆斯卡娅很难融入。最有可能的结局将是“出身平凡,归于平静”。
先前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