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热度颇高的动漫番葬送的芙莉莲:长辈饭桌上的新话题
2023年10月的一天,北京西城区一家喧闹的餐厅里,一位圆脸、短卷发、戴着眼镜、看上去60多岁的女老人在饭桌上说话:“一个不——这么大的精灵,她在与怪物战斗的时候,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比,她已经杀了他一千年了,“在勇敢者的葬礼上,人们说,这孩子怎么不感到悲伤。全部?”
老二次元应该能看出来,她说的内容是2023年的热门动漫《埋葬者福连》。女主角芙莲是一位拥有千年寿命的精灵。这个故事是关于她和她的朋友们的。他们的冒险故事。
这段晚餐聊天的摘录被拍摄下来发到网上,标题是“也许有一天长辈不会在饭桌上催你结婚,而是会和你聊新电影”。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年轻人激动不已:“2077超梦形象泄露”、“看到自己老了会是什么样子”、“羡慕这样的长辈”……
评论区里,有人认出了这位滔滔不绝地谈论动画的阿姨,就是64岁的严宝华,他是《北京漫画》(以下简称《北卡》)杂志原主编。 《北卡罗来纳》是中国最早的原创漫画杂志之一。它成立于1995年,已经停产多年。
《北京漫画》创刊号。 (照片/受访者提供)
拍摄晚餐视频的人是动漫up大师“猫祭司”。他和严宝华的女儿朱雀是一起玩集体游戏的朋友。大约两年前的一次聊天中,朱雀无意中提到自己的母亲曾经是《北卡罗来纳》的主编。猫牧师很兴奋,要求去看望严保华。第一次见面时,他带着自己的旧《北卡罗来纳》杂志请严保华签名。他告诉严宝华,自己从小就是《北卡罗莱纳》的忠实粉丝。
两人逐渐熟悉起来,猫牧师打算和严宝华一起制作“最古老的二次元电视剧看热门剧”系列视频。 2022年4月,他来到严宝华家,给她看了当时非常流行的动漫《变娃娃》。由于其中大场面较少,所以被称为《妈妈见打架》。严宝华看完后评价,大尺度的画面她并不是不能接受,但她觉得刻意拍这样的画面其实表现出对内容的不自信。
该视频反响非常好,不少人点赞称“不愧是老前辈,一针见血”。
从那以后,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聚在一起拍一些谈论动漫的视频。严宝华在饭桌上谈论《弗洛里安的葬礼》的时候,正是大家在常规拍摄结束后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猫牧师在餐桌上拍了这张照片。严宝华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中间才问他。 :“你在录音吗?”
严保华没想到,退休后,他会通过新的形式结识了一群新的热爱看动漫的年轻人。
然而,今天他们不再称之为“卡通”,而是“二维”。
在北京北三环严宝华的家中,巨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她创作的人物雕像、漫画、儿童文学等,书架中间还贴着一张小海报。上面这个紫色短发的女孩,就是动漫《BanG Dream!是MyGO!!!!!!》中严宝华最喜欢的角色“高松灯”。
(摄影/聂一凡)
坐在书架前的桌子旁,严保华回忆起自己与“二次元”结下不解之缘的前半生。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18岁的严宝华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期间,她被分配到北京市西城区一所中学当老师。服役五年后,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主修儿童文学。 1990年,她被分配到北京出版集团下属的北京儿童出版社,担任“专业对口”儿童文学编辑。
高考。 (照片/受访者提供)
《北京漫画》杂志的出现源于一项名为“5155工程”的文化工程。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漫画传入中国,但由于没有正规的引进渠道,各类盗版日本“图画书”横行。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路口,到处都是盗版书摊。当时的几家热门期刊也主要刊登日本漫画,很少有正式的版权介绍,国内原创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据说,当时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发现他的孙子在家中正在阅读一本日本的“图画书”。他问孩子,你为什么不看我们自己国家出版的呢?孩子告诉他,国内买不到。
为了大力发展国产漫画,199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代号“5155”的中国少儿动漫出版工程——力争建立5家动漫出版公司基地两到三年内,重点出版15本大型儿童系列动画图书,创办5个儿童动画出版物。 “一次出五期,以前没有过,也不会再有。”严保华说。
北京出版社由此创作了《北卡》,另外四部分别是《中国漫画》、《青春漫画》、《漫画王》和《漫画先锋》。
《北卡罗来纳州》杂志2005年第12期封面。(照片/受访者提供)
正是这一年,严保华被调往《北卡罗来纳州》担任创始编辑。整个编辑部只有四个人。
出版社里没有人出过漫画杂志,所以找到作者是第一个问题。编辑们首先邀请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希望他们负责故事的创作,然后由漫画作者来绘制,但最终这并没有发生。随后,编辑们开始到处寻找成熟的漫画作者,并通过当时的一些“同人志”,给作者写信邀请。
漫画家姚非拉后来成为《北卡罗来纳》的长期签约作者。 1995年,还在读大学三年级的他收到了出版社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一张红色的信笺,上面写着“北京出版社”。第一句是:‘姚非拉你好:中共中央指示大力发展中国原创动漫……’
姚非拉辛. (照片/受访者提供)
这封信的作者是时任《北卡罗来纳州》副主编于红。姚非拉回信说:“喻红姐姐你好,别人都叫你老师,我可以叫你姐姐吗?”
像姚非拉、聂军、夏达、林敏、李耀、阮云婷、高老等人陆续加盟“北卡罗莱纳”。后来他们都成为国内知名的漫画作家。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他们也有这样的历史。
除了寻找作者困难之外,在上世纪的编辑部,漫画杂志的排版也很困难。文本没有按规则排列,而是放置在不同的框架中。出版社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排版。在技术还不成熟的时代,杂志最初采用的是“照相制版”。杂志每一页上的图片和文字都是手工组装的,然后在类似于扫描仪的机器中扫描。当时的编辑们每人都拿着一把“手术刀”,将每一篇作品慢慢地贴在页面上,费时费力。
在这里,被赋予“二次元身份”的严保华从普通编辑到副主编,再到主编。 “性格好”、“做事认真积极”是其他同事对她的评价。一位年轻的编辑后来回忆说:“整个走廊里经常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1996年,日本媒体曾报道:“痴迷日本漫画的中国青少年正在从模仿走向原创”。
作为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杂志,《北卡罗来纳州》的商业理念始终具有先锋性。
1998年,《北卡罗来纳》在北京出版社大厅举办了首届“漫画大会”。这是当时国内举办的第一次动漫迷活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漫博会”。包括现场漫画大赛、“同人志”交流、邀请日本和中国漫画家到现场举办中日漫画展。出版社展厅里挤满了2000多人。当严保华从一楼走到二楼时,他衣服上的两颗扣子被挤掉了。当他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猫牧师就参加了后来的现场漫画比赛,并获得了小学组的二等奖。
同时,《北卡罗莱纳》漫展首次将cosplay的概念引入中国。当时被命名为“卡通服装秀”。从外地坐火车的十几岁的少男少女买不到票,只好买票。我连夜赶到北京参加cosplay。
2003年11月30日,参加cosplay大赛的演员们进行了最后的谢幕。 (照片/受访者提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漫画大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有一次,场地租在北京理工大学礼堂。人太多了,只好分成两批进去。严保华举着扩音器,试图安抚热情的观众。学校抱怨参加活动的人太多,践踏了校园草坪。后来场地改为更大的北京展览馆剧场,演出必须提前报名。然而,当文化局申请这个演出时,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中没有人知道什么是cosplay。
2000年左右是“北卡罗来纳”的鼎盛时期。杂志社还提供漫画绘画培训、配音演员培训等。“规模不大,但大家都挤着头参加。”严宝华说。
与如今二次元文化的热衷和商业化不同,在传统保守的出版界,动漫文化在当时似乎总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曾经,“北卡罗莱纳”用原创作品设计制作了T恤,并在一次动漫活动上出售。他们很受欢迎并且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在集团中层工作会议上交流时,我被其他杂志领导嘲笑:“你T恤卖得再好,总共能卖多少钱?你以为你是在卖T恤吗?”
但喜欢《北卡罗来纳》的读者却给了严保华和他的同事们很大的动力。严宝华曾主持杂志邮箱栏目,像“知己姐姐”一样回复读者来信。编辑部的来信往往多得难以打开。
2003年第七届北京动漫笔会合影。(照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们甚至收留了离家出走的儿童。一天早上,严保华去上班时,遇到一位穿着运动服、背着书包的初中生,在出版社前厅闲逛。严宝华上去问他找谁,孩子说:“我想找《北京卡通》。”严宝华带他逛街询问,才得知他与家人吵架,买了一张从山东过来的火车票,独自在北京站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一路向出版社询问。
还有一次,一位东北家长打电话给杂志社,说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他在孩子的床边看到了“北卡罗来纳州”的海报,在他的枕头和床下看到了杂志。他的结论是:“他一定是去你那儿了。” “如果你遇到我,一定要帮我阻止他。”
严保华翻出旧的《北卡罗来纳》杂志,给我看了里面的“北京卡通事件”。当她提起那些往事时,她非常兴奋。当她谈到感情点时,她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严宝华说,她最近读了日本漫画家藤本树的作品《蓦然回首》。她还回忆,当时杂志社的走廊里陈列着许多漫画家的手绘稿,供大家在读者开放日时观看。现在,该杂志社以前的工作场所已租给一家酒店。
在一次朋友的宴会上,严宝华再次走进了这个空间。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严宝华忍不住回忆道:
“这里曾经是我的办公室,举办活动的时候,画挂在这里,读者从这里来,我们在那里开座谈会……”每一个场景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严宝华心里,《北卡罗来纳》是一本“中性”的漫画杂志。它不是一本少年漫画杂志,那种以打斗为主的热血故事;也不是少女漫画那种美丽浪漫的故事。 《北卡罗来纳》的漫画故事更贴近现实,绝不“年轻”。
但他们仍然是出版社里最“古怪”的类型。领导总觉得漫画不是严肃、有意义的内容,经营成果也达不到要求。 2006年,出版社决定停刊《北卡罗来纳》。读者听说此事后给该杂志写信。严宝华越看越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
《北卡罗来纳州》杂志2006年第1期封面。(照片/受访者提供)
2011年,与来访的日本手冢治虫代表在办公室前合影。 (照片/受访者提供)
2009年恢复出版后,该杂志开始转向彩色。漫画、内容和画风也更加针对儿童读者,几乎失去了以前的气质。 2012年,该杂志被出版集团终止。几年后,刊号被取消,转至其他杂志。
退休后,严保华又被社重新聘用了六年,并被指派编辑整理社史。很长一段时间,每次走过曾经工作的地方,看到“北京动漫平台”的牌子,严宝华都会流泪。周围的朋友劝她:“你想想,这些其实与你无关,你能把它当成一份谋生的工作吗?”
2022年,猫牧师上传第一个“老二次元看动漫”视频后,听说浏览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厨房里正在切菜的严宝华兴奋起来,拿到手了。当浏览量达到20万的时候,严宝华心想:如果当年有那么多人关注《北卡罗来纳》,我们岂不是就不再出版了?
在一段视频中,严宝华和猫牧师一起观看了《BanG Dream! It's MyGO!!!!!》第十集。一起。严保华和猫牧师都被剧情感动得落泪。她递给猫牧师一张纸巾,两人一起擦眼泪的场景被评论区网友称为“名场面”。
严保华说,以前杂志提前一个月准备好,三四个月后才收到读者来信。但现在我做视频时,得到的反馈总是很及时。她每次发布视频,都能立即看到观众的评论。看着年轻人的讨论,严宝华不禁有些遗憾:“现在的二次元产业有多大?我们本来是这么好的品牌,但如果现在做会怎么样?”
每年,《北卡罗来纳》杂志的前编辑们都会聚在一起为严保华庆祝生日。每次,他们都会给她一个惊喜,并让她在路边等,然后带她去指定的地方给她庆祝生日。大家一起聊天、吃饭,抱怨着现在的工作事情。他们很高兴看到严宝华出现在网上聊动漫,觉得她的状态比退役前还要好。
但严宝华还是有些疑惑:“为什么年轻人愿意看这么老的人谈论动画?你们想看什么?”去年圣诞节,她发布了一段和女儿一起看动画的视频,两人都穿着裙子。 。视频发布后,她问女儿:“为什么评论区没有人说我们冬天穿裙子?”女儿对她说:“因为这不重要。这充分说明人们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想看你聊天。所以,你什么都不用准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以前我一直想说得更专业一点,毕竟我是一个漫画家。后来我明白了,人们只是觉得一个老太太说这个很有趣。你和我的想法不同,而且大家都觉得有趣,我不介意,听听你的说法吧。”严宝华说道。
2024年1月参加图书推广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严宝华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似乎比普通母女之间更加平等和融洽。她能理解女儿喜欢穿“红裙子”,愿意和她一起玩游戏。对于“喜欢二次元文化”这件事,女儿朱雀坚信,不是母亲影响了她,而是她自己影响了母亲。如今,朱雀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出品的游戏曾经是她儿时的最爱。
与其他老年人可能前半生都在做“时尚”的事情不同,严宝华一直是一个对各种事物都保持好奇心的人。除了看动漫,颜宝华退休后还有其他爱好,比如做饭。猫牧师他们过来拍摄视频。严宝华欢迎他们提前点餐,并亲自下厨。最近,她看了电视剧《迷宫饭》,就在思考要不要重新创作一些主角做的菜。她喜欢儿童文学创作,写过自己想象的冒险故事。
“当好奇心召唤时,你必须满怀激情地接受召唤,进入新的人生航程。”她在受邀演讲中说道。演讲中,严宝华还背诵了她最喜欢的动画《BanG Dream!It's MyGO!!!!!!》中的主角小邓和队友们写的歌词:
“我不明白/我始终不明白/我不知道什么是平凡和自然/世界离我那么远/拥抱温暖阳光的春天/会被灼热的火焰烧毁盛夏的阳光……我不甘心失去,不甘心放弃/虽然闹钟变得混乱/但只要一切还没有消散/我要拯救/我要说话。”
网友评论:“原来严老师就是‘高松登前辈’。”
“我热泪盈眶,你和小邓有着同样的坚持,同样火热的情感。”
作者 崔嗣业
詹腾宇编辑
聂一凡标题图片
杨超校对
卢子睿行动
排版Kyla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