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说唱!土酷宣传片背后,B站 发展变化的深度解析
最近,不知道大家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看过一个叫《万物皆能说唱》的土味视频。没错,这段2分45秒的视频就是哔哩哔哩打造的新综艺——《说唱新世代》的炫酷宣传视频。
视频链接:
短片将战斗、swag、skr、尊重等耳熟能详的主题融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画面中,传达说唱源于生活的理念。与以往以城市街道为中心的说唱视频不同,这部极其潮流的广告视频以乡村为中心。墙上画的标语,更让人想起哔哩哔哩此前为了下沉用户市场而吸引农村用户的做法。红色横幅广告。
从一段炫酷的说唱宣传视频开始,我们不难看到B站近年来的一些发展和变化。
一方面,综艺节目《说唱新世代》吹响了B站进军说唱行业的号角,哔哩哔哩向多元化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另一方面,哔哩哔哩正以乡村、乡土风味深耕市场,积极拓展年龄段用户群,为其商业化道路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从说唱小众文化的角度来看,B站酷炫乡村风格的宣传片抛弃了说唱文化“酷”和“swag”的一面,选择以解构说唱的方式来宣传节目。 “万物皆可说唱”的口号回应了每个人都说唱的初心。也就是说,B站的目标是借力说唱东风进一步“出圈”。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说唱。 B站近年来动作频频,其纯粹度与人气之间的博弈也持续伴随着B站的发展。今天小课就带大家回顾一下B站简史,聊聊硬核关于bilibili不得不说的知识点。
1. B站出发:弹幕、ACG
作为千亿市值大公司中的佼佼者,哔哩哔哩经常作为深耕垂直领域视频内容的典型案例出现在我们的备考中。弹幕文化、二次元内容、青年亚文化社区是B站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成功的最大王牌。
01
弹幕:增强互动,维护社区
B站的特色是悬浮在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这就是“弹幕”。这种独特的视频体验,让互联网弹幕超越时空限制,构建奇妙的共时关系,形成虚拟的部落观影氛围,让B站成为高度互动的分享和第二人称观影体验。作为此次打造的文化社区,B站已成为众多网络热词的发源地之一,并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领先文化社区。
02
深耕二次元产业
ACG(漫画、游戏)内容的垂直培育是B站获得深厚受众和用户粘性的关键。这也是B站与爱优腾、芒果TV等视频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基础。
在动漫领域,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优质内容资源,B站一方面持续斥资购买海外优质动漫版权,另一方面加大原创力度,建立强势影响力。内容上通过内部孵化、外部参股、投资并购等方式。竞争壁垒。例如,2019年6月,哔哩哔哩将被誉为中国最难动画的《三体》动画版交给了负责制作《疯狂英雄传》的武汉艺华凯天。还有网络上流行的《魂笼》。 》制作人。由此可见B站在ACG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动画《三体》概念片画面
在漫画布局方面,B站投资了国内三大巨头之一的每日更新计划。 2018年12月,哔哩哔哩还收购了网易漫画APP、网站及漫画版权和使用权。
与此同时,B站也在积极发展音乐产业链。随着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用户迷恋声音和音乐,原创音乐、音频游戏、虚拟歌手、音频社交等成为B站在二次元产业链中持续布局和渗透的细分领域。
2、Bilibili的业务变现路径
除了深耕内容,B站在商业化道路上也频频布局。上币、买会员、直播、游戏、电竞……B站将如何实现流量变现和商业盈利?
01
盈利模式
哔哩哔哩的盈利模式有游戏、直播、会员、广告、电商业务和线下活动六大板块。其中,游戏和直播收入是哔哩哔哩的主要利润来源。
在游戏收入模块中,B站作为众多二次元重度用户的聚集地,充分发挥了平台优势。主要与游戏厂商联合运营游戏,将自有用户“二次销售”给游戏厂商的用户,从而获取利润。得到。
与此同时,B站也积极进军游戏电竞行业。 8月,B站正式连续三年获得英雄联盟全球赛事中国大陆独家直播权。这一布局不仅将为哔哩哔哩带来独家资源的版权收入,也将进一步刺激电竞领域的内容创作和变现。线上,为致敬英雄联盟电竞十周年,首部聚焦LPL的官方纪录片将在B站独家播出,一系列衍生的PUGV、OGV内容将出现在电竞中B站分工,形成具有内容规模效应的平台狂欢。线下,B站和拳头游戏也宣布将联合打造游戏观影、粉丝互动、沉浸式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打通更多平台推广和进入渠道,形成注意力经济转型。 。
在直播收益模块中,平台和主播按照主播粉丝获得的打赏比例分享收益。该模块的加入不仅丰富了B站的内容和用户类型,也增加了用户数量。例如,2019年12月,B站与“斗鱼一姐”冯提莫签约,导致冯提莫自家粉丝大量涌入。
在线下活动模块中,哔哩哔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线上线下产业链。将用户带入他们熟悉的动漫游戏圈子,通过人偶、抱枕、衣服、手机壳等相关产品营造用户熟悉的游戏动漫氛围,既盈利又增强用户粘性。
02
企业盈利困境
尽管B站月均活跃用户已达1.3亿,广告、直播、增值服务收入也在快速增长,但根据B站官方发布的2019年财报,B站2019年净亏损也达到12.88亿。
目前,哔哩哔哩的商业盈利仍面临两大困难。
首先,用户规模太小。与爱优腾、抖音快手相比,哔哩哔哩的用户主要由一二线城市的Z世代群体构成,但在更广泛的三四线城市、乡镇等年龄段影响力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站也在不断努力下沉用户市场。 B站的广告已经开始针对更广泛的农村地区,其目标用户不仅限于Z世代,还包括年龄较大的群体。
二是可持续的盈利循环模式尚未形成。 B站的广告业务陷入困境。成立之初,为了确立哔哩哔哩的定位,创始人承诺视频中不会插播广告。虽然广告收入与其他视频网站相比处于劣势,但视频中无前置广告已成为哔哩哔哩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未来哔哩哔哩加大视频广告投放量,很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和粘性。
为了扩大利润,哔哩哔哩正在尝试不同的广告模式。例如,近年来增加了图片广告,即在首页和内容播放页面的版块之间添加一定的图片广告。它们与内容的类型和颜色非常接近,不会影响用户体验。此外,B站还允许用户接受一些商业广告并与UP主合作。 up主在内容中添加软广告,B站按比例分担广告费用。
此外,B站也在试水知识内容付费。但B站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只有21岁,消费水平有限。此外,长期免费的观看和学习环境也使得用户的消费意识难以培养,B站的商业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B站“出圈”VS保持个性
过去一年,随着B站“2019最美的夜晚”跨年晚会,《海浪》、《幸福相遇》等作品不断“出圈”。眼看着曾经的“小破站”正在走向更加多元化的视频平台,似乎更多的疑惑开始浮现:B站如何在“出圈”和保持个性之间取得平衡?主流文化与背后的青年亚文化该如何碰撞与交融?
01
“你感兴趣的一切,都在B站”
近年来,B站一直在努力打造“泛青年文化社区”。我们可以感受到,B站正在撕掉单一ACG(漫画、游戏)的标签,进军金融、科技、社会等三维领域。花式讲授刑法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受邀来到B站,截至目前,《罗翔谈刑法》粉丝数已突破460万。北京邮电大学UP主持人《老师您好,我叫何同学》制作的《5G日常使用真实体验》评测视频截至目前观看量已超过2000万次。
众所周知,B站是一个学习网站。绘画、舞蹈、视频剪辑、PS、穿衣、化妆、烹饪……甚至大学里的高等数学物理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与此同时,B站官方也在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知识型UP主,并开展一系列扶持专业知识视频作者的活动。
随着哔哩哔哩的多元化发展,公众对哔哩哔哩的理解和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2012年,B站还是“二次元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 2016年,人民网将B站称为“中国年轻一代领先的潮流文化社区”。到了2019年,B站已经彻底破圈,让更多专业创作者和其他领域的潜在用户涌入B站。
02
小众与主流的对话
今年5月4日青年节之际,B站与各大主流媒体联合推出的《后浪》被视为B站走向主流的尝试。这部带有明显商业性质的商业片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说,这是B站作为典型的青年亚文化,接受主流文化的融入。
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亚文化融入的两种模式:一是将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商品形式以获得利润收入,二是主流通过给亚文化“贴标签”来重新定义意识形态。在《后浪》中,B站的话语特征被权威所掩盖,亚文化属性只包含在展现二次元文化的碎片镜头中。
当青年亚文化遇到主流文化时,主流文化的融入也伴随着亚文化的反抗。 《后浪》上映后,B站UP主《朱依依的无聊生活》上传了视频《不是浪》,通过模仿《后浪》的话语风格,以开玩笑、调侃的方式解构了主流态度。
“后浪”? “飞狼”?
B站一直以年轻一代、亚文化、解构主流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今,B站若想多元化、商业化发展,注定要面临“出圈”与保持个性的矛盾。
想要成为大众化的“爆款”,就必须降低了解门槛,满足很多人的口味;如果你想保持它的文化独特性,你就不能扩大它的影响力。对于图科的说唱宣传片如此,对于其他小众文化领域也是如此。未来,哔哩哔哩将如何走向更加多元、包容的文化社区,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