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选角争议看,庄达菲为何引更多关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毒眸(ID:DomoreDumou)
先不谈郭靖。
(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
徐克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公开了男女主演,还公开了概念海报,从那时起到现在,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最大的争议无疑是选角,这一版《射雕》启用了肖战搭档庄达菲的主演配置,按理说肖战名气更大,然而引起更多人关注的却是女主角庄达菲,当天她就上了好几个热搜,从颜值是否达标,到古装扮相合不合适,再到对她获得这一角色的种种猜测,都成为热门话题。
原因不难理解,大部分人对肖战十分熟悉,他演郭靖的样子,能从《诛仙》和《斗罗大陆》里大概拼凑出来,然而00花庄达菲是实实在在的“生面孔”。
庄达菲是童星出身,2012年她搭档张译和王珞丹出演了电影《老人愿》,她还有不少参演作品,只是热度都比较普通,她最出名的角色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女主角,以及去年播出的《摇滚狂花》里姚晨的女儿 。
从上个世纪直至如今,金庸影视作品里的女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单说“黄蓉”这个角色,就历经了演员的迭代,先是70后的朱茵和周迅饰演,接着是80后的林依晨,然后是90后的李一桐。武侠式微虽是老生常谈,可金庸依旧历久弥坚,时代潮流无法阻挡,如今终于轮到00后来演绎了。
不怪大家对庄达菲有诸多审视与要求,毕竟在金庸笔下所有女性角色里,“黄蓉”着实极为特别。作家倪匡曾提及,“黄蓉”是《射雕》的灵魂。在人气上,“黄蓉”也是佼佼者,是众多金庸爱好者心中的白月光。
83版《射雕》开拍之前,做过市场调查。当时香港导演楚原表示,若问谁适合演“黄蓉”这个角色,他只能回答,谁演“黄蓉”这个角色,就能让那个女演员走红 。
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很难说《射雕》究竟是不是“好饼”。不过,“黄蓉”这个角色确实不容易演绎。
备受争议的“黄蓉”们
想来庄达菲对如今这样的阵仗早该有心理准备,毕竟每一位曾出演过“黄蓉”的女演员,都遭遇过或大或小的争议与压力。就连翁美玲当初被选定出演“黄蓉”时,都说自己“心情复杂”,还表示“演黄蓉已成为近期热门话题,心理压力很大” 。
翁美玲饰演“黄蓉”
在这一点上,先来的比后到的更具优势,原因是可用于对比的样本数量不足。越往后,各版本的经典形象,就愈发难以避免形成更大的舆论压力。暂且不说像容小意、米雪这些更早的版本,就拿两版最经典的来说,83版里的翁美玲和94版里的朱茵,这两位堪称“黄蓉界”的两座高峰,后来所有的“黄蓉”,都难免要与她俩进行比较。
哪一版《射雕》是最好的,这并非由任何客观标准来决定,而是只取决于你最先看到的是哪一版 ,很明显,到目前为止 ,看过这两版的金庸迷数量大概是最多的 。
83版《射雕》中翁美玲的选定过程十分曲折,当大部分主要演员都已确定,“黄蓉”的演员却仍未确定,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黄蓉”形象试镜,据说参选者超过3000人,要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最合适的人选,由此可见主创在这一选角上非常谨慎 。
相比之下,94版《射雕》的“黄蓉”是最先确定的 。监制李添胜在访谈中称 ,黄蓉这个角色心里早就决定由朱茵饰演 ,不论身型还是演技 ,目前都还是她最合适 。要知道黄蓉是十六岁少女 ,外型太高大便不合适 ,朱茵各方面都与黄蓉角色相吻合 。
朱茵饰演“黄蓉”
即便这样,朱茵版“黄蓉”播出后并非立刻收获广泛好评,当时观众会拿她与翁美玲版作比较,觉得她没演出翁美玲那种俏皮感,她的噘嘴、玩辫子等表情动作,还被指责是在模仿翁版,前作带来的压力,此时已显现出来了。
好在朱茵容貌出众,当时刚荣获“十大最受欢迎艺人”,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所以94版《射雕》在香港播出后,引进到内地的收视情况也都不错。有报道指出“黄蓉”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角色,朱茵能够顺利演绎已属难得。
进入新世纪后,张纪中将金庸剧引入内地,于是03版《射雕》诞生了。那时,张纪中在娱乐圈公开进行选角,邀请众多女星前来试镜,最终选中了周迅,原因是他觉得周迅的扮相最贴近“黄蓉” 。
这版“黄蓉”评价不一,其中被吐槽最多的,是周迅略显低沉的原声 。不过 ,有传言称周迅是金庸最喜欢的一版“黄蓉” ,原因是金庸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周迅的认可 ,他说“香港版《射雕英雄传》中的翁美玲现在看一点也不觉得好 ,我觉得周迅很好 ,但很多人先入为主 ,还是觉得翁美玲好。”
周迅饰演“黄蓉”
每个观众心里的标准各异,身为原著作者,金庸在评价“黄蓉”们时,其意见极为关键。2003年,金庸来内地参加节目,节目组安排他为三代内地观众熟知的“黄蓉”题字,他给出的答案是,翁美玲“俏皮”,朱茵“乖巧”,周迅独占“聪慧”与“妩媚”两词 。
“黄蓉”的扮演者林依晨接了周迅的棒,她在08版《射雕》里与胡歌搭档,这是两人继《天外飞仙》后第二次合作。
这版《射雕》如今看来表现依旧普通,它是唐人影视成立后首个自主制作且自主发行的项目,几乎可称作是“武侠剧偶像化”的起始。唐人把从《仙剑奇侠传》开始探寻到的“古偶剧”规则运用到金庸剧中,进而影响了此后多年武侠剧的风格模式。黄蓉的选角,同样能展现这种偶像化的想法。相比之前的几位“黄蓉”,林依晨正是依靠台偶成名。
林依晨接受采访时说,为减轻压力,她没看以往版本的《射雕》,她觉得看了会产生影响,于是决定靠自己去揣摩 。
林依晨对自己的定位是“更符合原著描述” ,她表示自己演的黄蓉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最明显的是从外型上看比翁美玲娇小一些 ,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这正好跟原著中的黄蓉相吻合 ,也就是说自己演的黄蓉更忠于原著 。
林依晨饰演“黄蓉”
近十年来,金庸作品的翻拍次数显著减少,和前作相比讨论热度大幅下降,口碑也都不太理想。其中表现最佳的一部是17版《射雕英雄传》,豆瓣评分为8.0 。
这个版本口碑好,大多是因为在情节抓取方面高度还原了原著,李一桐的扮相得到了直男社区虎扑的大力称赞,被视作最贴近原著的一版“黄蓉”,甚至有了“最美黄蓉”的称号,然而,这部剧没能捧出新星,饰演“黄蓉”的李一桐以及其他演员,都没因这部剧获得“飞升”的机会。
时代滤镜也好,经典光环也罢,饰演“黄蓉”的演员一代又一代地更换,演绎方向各有不同,人气也有高下之分,然而有原著作为支撑,还原度始终是评判这些演员时不能绕开的标准。
“黄蓉”难演
就算撇开可能会被拿来与翁美玲、朱茵作比较的风险不谈,演好“黄蓉”,这本身就是一件颇具难度的事情。
“黄蓉”堪称金庸笔下极为完美的女主角,尤其是在《射雕英雄传》里,她作为主角,年轻且自由 。
她出生于显赫之家,是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的女儿,她头脑聪慧,才学渊博,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她不仅熟知阴阳学说,对琴棋书画也颇有造诣,她性格讨喜,厨艺精湛,最为关键的是,她一心一意,自始至终只钟情于郭靖一人。
从现在的性别角度看,“黄蓉”全面满足了男性对女性的极致幻想 ,新版电影导演徐克曾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种极具男性视角的词语形容他眼中的“黄蓉” ,不知当时的观点是否会影响这版《射雕》的选角思路 。
在《射雕》里,“黄蓉”几乎没有独立的人物行动路线,她与“郭靖”相遇并相恋后,她的一生都跟随着“郭靖”的脚步,她用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她用尽自己的家世背景,她用尽自己的机敏头脑为“郭靖”铺路,她先是从“洪七公”那里骗到降龙十八掌,最后她又选择和“郭靖”一起镇守襄阳城。
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几乎完全是按照男性的想象塑造的,然而却不让女性感到讨厌。一方面是由于她被塑造得极为鲜活且生动,另一方面,少女时期的“黄蓉”的爱情观,在一定程度上与女性思想相契合,她女扮男装闯荡江湖,还不顾父亲反对坚持与“郭靖”在一起,这些不符合传统、背离常规的行为,再加上古灵精怪的性格,都表明这不是一位单纯的“工具人”女主。
“黄蓉”在金庸所塑造的女性角色当中,受欢迎程度处于前列位置。依据DT财经的统计结果,在金庸最具人气的女性角色TOP10里,“黄蓉”是仅有的一个在各个年龄段排名都能进入前三的角色。
在金庸的笔下,“黄蓉”有着许多难以拿捏分寸的性格标签,这些性格标签既为角色增添了魅力,又提升了演绎的难度。
金庸作品评论家吴霭仪曾作出评价,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而黄蓉是活生生的真人,她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会衰老。她的音容体态历历在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射雕》和《神雕》这两套小说,会觉得了解了黄蓉的一生,在金庸成功塑造的角色中,这是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时笔触十分准确,这情形并非像创造一个角色,而是如同描述一个作者极为熟悉且十分喜爱的人 。
她十分可爱,却并不笨拙,并非当下古偶剧中千篇一律的那种“娇憨”类女主角。此前毒眸曾探讨过影视内容里观众对女演员审美的变化,“娇憨”的外形与性格标签对观众来说意味着更容易接近,然而这种风格明显不适合“黄蓉”。
朱茵塑造这一性格依靠的是“灿烂的笑容” 。原著中 “郭靖” 送给 “黄蓉” 千载难遇的小红马时 “黄蓉” 被感动得哭了 。原著中 “郭靖” 拿出已被压坏的小点心时 “黄蓉” 也被感动得哭了 。但在94版里 朱茵选择舍弃这些哭戏 换成了笑容 。朱茵版 “黄蓉” 标志性的笑容至今仍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
“黄蓉”机灵,却没到刁蛮的地步,有一点点“坏”,不过她对“郭靖”的情意以及恰到好处的“可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部分。按照这条性格路径,能够尝试找寻一些“黄蓉”的变种:建宁公主比她更刁蛮些,任盈盈多些邪魅,赵敏则还要更狠毒些。
“黄蓉”是“黄老邪”的女儿,她身上有着典型的“妖女”特质,“江南七怪”是“郭靖”的师父,他们称“黄蓉”为“小妖女”,全真七子之一的王处一也形容“黄蓉”“身法好生古怪,透着一股邪气”。
对于师姐“梅超风”,“黄蓉”丝毫不留情,手段阴狠毒辣。对于“欧阳锋”和“欧阳克”两叔侄,“黄蓉”同样丝毫不留情,手段阴狠毒辣。特别是与“郭靖”相比,这种情况更明显。原著里,“黄蓉”曾对“郭靖”说过:“唉,你是好人,我是坏姑娘。”
这分“邪气”必须恰到好处,少一分会显得平庸,多一分则会令人生厌。金庸没打算把“黄蓉”写成“坏角”,原著里“黄药师”示意“梅超风”自废武功时,有这样一段描述:郭靖不懂,拉拉黄蓉的衣袖,用眼色示意询问。黄蓉脸上神色很不忍,用右手在自己左手手腕上一斩 。
“黄蓉”不平庸,体现在她爱憎分明,她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有对人事物的判断标准,任谁都无法动摇,她憎恶坑蒙拐骗的“裘千仞”,却崇拜一灯大师,即便面对“郭靖”的师父,她也不做虚伪的尊敬之势,而是嘲其迂腐。
这些复杂的标签,以不同的浓度体现在同一个角色身上,从而构成了“黄蓉”的全部魅力 。现在很多人在意庄达菲外表与“黄蓉”的契合度,这反倒是最不需要被讨论的 ,因为所有演员都很难跟原著中的“黄蓉”做比较 。
在外形方面,“黄蓉”身为小说人物,类似当下那些即便搜遍娱乐圈也寻觅不到原型的二次元角色 。金庸花费诸多笔墨描绘“黄蓉”的容貌 。在“黄蓉”首次以女装扮相和“郭靖”见面时 ,有这样一段描述 :那船缓缓荡近 ,只见这女子正当青春年少 ,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 ,肌肤如同白雪般洁白 ,娇艳美丽无与伦比 ;容貌极其美丽 ,让人不敢直视 。郭靖只觉耀眼生花,不敢再看……
当然,如果单独探讨外形,这里面还涉及性别视角的问题 。“黄蓉”的美丽是客观存在的 ,是金庸塑造的 ,符合男性的审美想象 。而到了如今 ,审美趋势在舆论场中出现了更明显的性别偏向 ,更契合男性想象中“黄蓉”形象的李一桐 ,在当时没能得到主流女性受众的喜爱 。
李一桐饰演“黄蓉”
或许只有具备像朱茵那样“男女通吃”长相的人,才称得上是符合新时代标准的“金庸女主角”,这是时代所赋予的,是对“黄蓉”扮演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如此看来,敢演“黄蓉”这件事本身,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勇气可嘉了 。因为如今的舆论风波,对“新任黄蓉”庄达菲而言,显然还只是个开始 。当然,就算她没演好也不重要 。在期待下一位“黄蓉”挑战者的同时,我们至少还可以再打开朱茵版重温一下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