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高手动画版播放量惊人,漫改真人剧时代来临
一直很难讨好的原著粉们,这次终于满意了。
被誉为中国电竞第一IP的《全职高手》推出动画版,4月7日上线24小时内,腾讯视频播放量破亿,哔哩哔哩同步播放量突破500万。
这部高还原的动画,让爱吐槽的弹幕党变成了自来水党,一反“终身黑现实剧”的态度,满眼星光地期盼腾讯爸爸的立体福利。
事实上,就在2月份动画上线前,2017柠檬工作室新品发布会上,超级网剧《全职高手》宣布网剧项目正式启动,由企鹅影业与柠檬工作室联合出品。
2017年成为漫画改编真人剧大年:截止2016年底,各大影视公司公布的漫画改编真人剧项目已达51部,除《秦时明月》《画江湖之恶人记》外,其余49部均处于立项、备案、制作阶段。本期全美拍(qq_qmp)为您带来国产漫画改编剧的口碑发酵史。
突破大IP次元壁之路
2012年暑假,由优妖奇原创漫画梦工厂出品的漫画改编动画《十万个冷笑话》开播,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和高收视率,也带动了一波网络新词的风潮。《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国漫改编”的潜力。
2015年,由唐人影视和玄机科技联手打造的根据《秦时明月》动画版改编的电视剧《秦时明月》在芒果TV播出。然而即便有着“中国动画里程碑之作”这样的大IP,聚集了陆毅、陈妍希、蒋劲夫等一线明星,《秦时明月》不仅在收视率、微博话题热度上被同期的《芈月传》和后来的网剧《天盛长歌》碾压,在口碑上也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一路下滑至4.6分,动漫迷集体吐槽弃剧,没看过原著小说的立体观众更是一头雾水……
秦时明月B站弹幕
2016年,改编自同名中国动画的季播网剧《画江湖:坏人一家亲》开播,上线首日播放量突破3000万,第一季点击量近7亿,豆瓣评分飙升至8.2分。现象级的《画江湖:坏人一家亲》带回了国漫剧的节奏,包括《镇魂街》《南烟斋笔录》《长歌行》《断肠人》等多部国漫剧。
随着漫画改编剧越来越火爆,资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平台和资源倾斜。影视公司通过成立、联手、投资漫画平台等方式整合产业链:腾讯成立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动漫平台腾讯动漫,奥飞娱乐收购游妖奇成为中国动漫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华谊兄弟与漫画平台大脚虫成立合资公司脚虫娱乐,光线传媒投资漫言星空、青空绘彩……不仅如此,抢占优质内容资源的火热也已刻不容缓。在目前的漫画改编真人剧市场中,腾讯(腾讯影业、企鹅影业)、奥飞娱乐、中辉影视是投入最多的三家公司:
腾讯投资项目:《快把我哥带走》、《大主宰者》、《星际探索者》、《兔斯基》、《僵尸兄弟》、《熟女日记》等。
奥飞娱乐投资项目:《段脑》、《楚风》、《镇魂街》、《桃花缘》、《开封奇谭》等。
中汇影视投资的项目有:《头条新闻里的他》《快把我哥带走》《19天》《长安幻夜》《艳势番》等。
国产漫画剧热潮的推动力与阻力
漫画平台与影视公司的合作,标志着国产漫画剧正式从二次元小圈子走向大众,腾讯等实力平台对国产顶级漫画内容的收购,将极大提升其IP转化能力。基础薄弱、市场尚未开发的国产漫画剧似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仍需做出艰难的选择。
热钱涌入与基础设施缺乏
国产漫画剧的初步成功,吸引了嗅觉敏锐的资本。
一方面,近乎空白、缺乏商业化能力的国产动画市场需要资本的支持,资本的涌入不仅是漫画改编原创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将推动国产动画市场进一步向好。另一方面,由于国产动画市场根基薄弱,大量热钱进入后,在资本逐利本性下很可能“承受不住”:《镇魂街》、《年兔儿爷》等优质IP在快速吸金后,也难免迅速烂尾。
人气与粉丝积累 VS 改编挫折
国漫改编成电视剧的一大优势就是漫画本身的高人气,拥有大量粉丝,“谁来看”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然而,原著的高人气和粉丝的积累,也带来了改编难度的问题,一旦达不到原著粉丝的期待,就很容易遭遇阻力,看似“含着金汤匙”的优势,转眼间就可能变成失败的原因。
某日本媒体曾采访20至30岁的男性职员,列举了人们最不满意的漫画真人剧十大罪状:
1. 故事设定和背景改动过多
2. 故事过于简单
3. 选角与原著角色不符
4声音与原著不符
55美分特效
6. 选角太差(选配角纯粹为了话题)
7. 无法重现原版发型和颜色
8.动作场面不够刺激
9追加原作中未收录的角色
10. 原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出现
可见,粉丝衡量漫画改编作品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还原度。谈及《画江湖:坏家伙们》的成功,总离不开其“完美还原”的特点。但总体而言,从动画到真人版影视剧,难以突破的“次元壁”往往成为改编的噩梦。
在二次元世界里,小脸大眼是角色的标配,个性化的造型、声音更是人物性格的体现。然而当这些搬到三次元世界,不只是演员的形象、造型、配音,就连剧情、特效都变得不那么和谐了……
未来,如何在忠实原著的同时,找到改编难度与粉丝群体期待之间的平衡点,将是国产漫画改编需要谨慎对待的一大挑战。
国产漫改剧新趋势:网剧+社交+IP
日益火爆的网络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为漫改剧提供了全新的滋生地:病毒式传播、热门话题、口碑营销……基于此,国产漫改剧在互联网时代正逐渐走向IP化。
网剧趋势:漫改剧改编成网剧,试错成本降低
如今,越来越多的漫改剧选择网络视频平台作为发行平台,主要原因是传统电视剧成本较高、审查较为严格,而网络剧制作发行成本较低、审查限制较少、上映时间也较为灵活。在原著粉丝难以取悦、立体观众陌生的尴尬境地,漫改剧网络改编确实降低了试错成本。
不仅如此,边看剧边发表评论、交流观点更符合年轻人的观剧习惯,能增加播放量、促进视频二次传播、鼓励观众互动、助力粉丝社群建设。此外,在观看网剧时,人们还能通过链接直接购买周边产品,多元化变现不失时机。
社交媒体推广:直播、短视频、微博话题等。
当话题度成为衡量一部作品的重要指标时,漫画改编剧也不遗余力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线上推广。
以《画江湖之不良人》为例,直播、短视频、微博话题是团队宣传推广的三大法宝:剧组直播强势吸粉、秒拍恶搞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博曝光赚取稳定流量……种种招数,瞄准的都是年轻人的痛点。
#视频:《画江湖之坏家伙们》剧组演绎魔性十足的《爸爸怎么了?》
事实上,在漫画转动画阶段,社交媒体已成为制作团队的重要战场。动画《年兔事儿》拥有86万贴吧用户,贴吧内话题涵盖历史、军事、时事、科普等各个领域,用于吸引更广泛立体的受众;随着《秦时明月》十周年、《秦时明月:王者天下》首播,线上征文比赛、配音比赛、古风歌唱比赛、插画比赛、Cosplay服装比赛等活动不仅聚集了核心粉丝群体,也扩大了宣传范围和效果。
二次元IP资源联动:从漫画IP到全产业链布局
从漫画到动画,再到游戏、影视剧,在互联网时代,二次元IP打开了线上线下全产业链发展的大门,这样的资源联动不仅以互补的形式不断扩大受众群体,还在打造“超级IP”、创造衍生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典型IP,《僵尸兄弟》已成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产品。漫画家齐度雨创作了该漫画,腾讯动漫在购买版权后开始挖掘其IP价值:2014年独家授权中青龙图公司手游改编权,2015年出品动画版《我叫白小飞》,2016年与开心麻花联合出品舞台剧《我叫白小飞》。如今,由《僵尸兄弟》改编的网络剧、电影也在陆续上映。
攻击日本漫画改编电视剧:我们能学到什么?
即便中国漫改剧已经出现了一些崛起的迹象,但日本漫改剧在我国的观众号召力,依然是中国漫改剧所无法企及的。想追上日本漫改剧吗?我们先来看看日本动漫产业的探索与发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借鉴。
发达的漫画产业作为基石
日本动漫采取“产品先行”的产业运营模式,通常先设计好动漫人物和漫画初稿,在各大报刊杂志上连载,再根据市场反馈决定是否推出单行本,之后才开始制作动画影视作品、进行品牌授权以及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建立在漫画产业的高度发展之上,从三巨头和各家漫画出版社的兴盛就可以看出,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三巨头是日本动画产业优质IP的主要来源。
其漫画IP之所以能囊括所有人气动画、影视作品,离不开出版社强大的配置。讲谈社创办的《周刊少年Magazine》曾邀请河野芳树、伊藤昭夫等五位作家来捧场;小学馆创办的《周刊少年Sunday》阵容更是惊艳:手冢治虫、高垣葵和藤子不二雄(《哆啦A梦》)、横山龙一、寺田白雄、山田恒夫。而从小学馆独立出来的集英社创办的王牌杂志《周刊少年Jump》,更是以百万销量成为漫画杂志界的老大。
从欧洲引入的“转售制度”为日本持续出版优质漫画产品提供了制度保障:书店从经销商处进货,以统一价格销售,若卖不出去,可以退还给经销商——这一制度鼓励书店不断“尝试新事物”,对提高漫画产品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竞争激烈,细分明显
在动画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中,日本非常重视观众的反馈,根据漫画排行榜的变化和读者调查,他们会砍掉读者不喜欢的作品。正是因为这种激烈的竞争体系,大部分日本漫画改编作品在上映前都拥有了很好的观众基础。
此外,日本漫画在用户群体划分上也十分细致清晰。连载漫画通常有少年漫画、少女漫画、女性漫画、男性漫画、成人色情漫画五种类型,覆盖了从儿童、青少年到中年男性的主要市场。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数十种杂志可供选择。在题材方面,则涵盖了历史、科幻、纯爱、侦探故事等各个领域。
通过这样的细分,不同类型的杂志背后都有了坚实的核心粉丝群体,忠诚的粉丝群体为商业化衍生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受到核心用户群追捧的漫改剧也应运而生。
演员的颜值和演技并驾齐驱
日本观众对于漫画改编的真人电视剧往往要求很高,这是最难攻克的难题。哪怕是当红青年演员,只要质量不过关,粉丝们就很难买账。因此,一些颜值高、还原度好、演技好的演员,是不少日漫改编剧的常客。
说到漫画剧演员中的“大佬”,就不得不提有“漫画剧小王子”之称的山崎贤人。出生于1994年的他,如今已经有不少漫画剧代表作:《喜欢的人》《LDK》《齐木楠雄的灾难》……有着“从漫画里走出来的2.5次元美少年”美誉的山崎贤人,如今已经成为漫画剧票房的“不败神话”。
良心漫画改编剧的量产,需要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不过,从《全职高手》动画版、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等良心范例来看,各大平台带来的这波节奏,确实值得期待。
最后问个问题:如果《全职高手》真的要改编成真人版电视剧,你最希望谁来演男主?我选陈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