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对纸片人的 X 幻想?爱上星野爱和生盐诺亚的你该怎么办?
文丨财报
版面丨陆九
这是一个大家应该都经历过的问题:
作为后现代宅男,我们难免会不经意间爱上一个纸片人。但如果你爱上的角色来自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而你又真的迫不及待地想要填满对这个角色无处倾泻的华丽幻想,非要拥有他/她,那你该如何解决呢?
比如,你就是忍不住喜欢上已经生过孩子的星野爱;你讨厌《我的孩子》里她有着高桥理惠那样的天使般的嗓音,却已经尝过奶的滋味;你对她那间一人进过两人出的小屋有着痛苦狂躁的占有欲;你没有她就活不下去——但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再硬的牛,也比不上显示屏,那么你该如何面对这份X幻想呢?
比如你疯狂地爱上了优香的闺蜜波矢乃亚,而她悄悄地流露出谦卑女性的味道。在《碧蓝档案》中,她看似在理智上掌控着一切,也十分看重与优香的友情并一再让步,但却像个小恶魔一样一再跨越师生间的禁忌界限,以观察优香的反应有趣为由,频繁对老师施展调皮的勾引招数。但你知道她在欺骗自己,你为这样一个善良自以为是的女孩感到心疼和难受,决定主动跨越这条伦理界限向她表达自己的心意——但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且作为一部长期手游中的女性角色,她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结局,那么你该如何处理自己无处可去的感情呢?
众所周知,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解决的办法无非就是——找个笔记本。
如果你恰好对全年龄动画、漫画、小说、V圈里的某个魅力十足的角色有点网恋欲望,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大概就是玩一玩C102和即将发售的C103,用一本足够好的二创本满足自己。至少在同人本的世界里,你对梦中情人所有无法实现的X幻想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只是取决于你喜欢的角色是否冷门,或者书中的玩法是否合你的口味。
(C102劳动模范)
不过,不管怎样,笔记本终究只是笔记本。
书终究只是一本漫画。漫画是无声的肖像,是凝固的时间。从冰冷的黑白身体里闻不到体香,恋人的激情也是无法沉浸的幻觉。她和他,在故事板的牢笼里,再嚣张跋扈,也只是纸上的木偶哑剧。
但你喜欢的角色,应该是活生生的。也许在原著里,她有为她注入灵魂的声优,有无数为她精心设计剧情和动作的幕后工作人员,她有思想,有感情,有原画设计,甚至有母亲。
毕竟书中的她是一个被原作者风格所影响的全新她,并非声优演绎,甚至可能因为大量OOC而毁了人设,一不小心甚至可能看到NTR。
多数情况下,随着一声颤抖,这些萦绕心头的思绪便会随着空囊消失——但如果你真的深爱着那个角色,即便你在她的书中释放了所有的冲动,你还是会陷入空虚、不满,并突然后悔:我刚才的那一枪,是真心为了心里那个女孩吗,还是,我只是被书中呜咽着的模仿身体违心地打败了?
也许你对纸质手办还没有执着到无法拥有的地步,那么恭喜你,你现实中的人生还很完美,好好珍惜,别来这里了。如果你能理解宅男们在二次创作中努力还原原作的X需求,或许你会对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话更加感同身受。
总之,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名著,不少怀揣梦想的作者尝试着从“维度”入手——丰富更多“载体”上的信息量来还原人物。
因此除了漫画之外,一些大艺术家直接利用I社游戏或MMD等工具,完美制作出与角色原画设计相符的3D模型,让角色能够动起来;
有的师傅亲自一帧一帧绘制扇子动画,构建L2D骨架脊柱,并找到通用配音进行适当播放,让它们不仅能动,还能喊叫;
有些大佬甚至自己安排剧情,整合各种工具,拍摄出一部连贯的短片。还有TMA和各种粉丝立体拍摄高手,用cosplay的方式,试图把那些由数字组成的虚拟人物从现实的门里拉出来和大家见面……于是,他们终于可以动了,可以叫了,可以演了,仿佛真的活过来了一样。
那么问题解决了吗?我们的纸人幻想最终能实现吗?
可悲的是没有。
很多个人动画受制于作者条件和盈利能力,大多制作粗糙、短小、机械重复,观看体验甚至远不如书籍,如同Queenbee之于原著;3D动画模型大多外观精美,但动作表现参差不齐,只是填鸭式的,以至于时至今日,老宅们最记忆犹新的3D同人作品可能还是几十年前的《零ディファィフ》,优质作品凤毛麟角;更别提坦克、龅牙横行的日本真人cos界了。
什么都解决不了。结果,似乎除了让这个角色的原作者和原创作团队亲自创作她的淫秽内容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我们的感受。在原作角色的魅力面前,所有的二次创作都只是对她片面维度的拙劣模仿。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但希望就此破灭了吗?
不!
因为——“声音”站起来了。其他同人作品媒体做不到的,我们的声音做到了。
这是一个坎坷的故事,我来详细给你讲讲。
虽然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但还是想在这里分享一点知识: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同人音频”的东西。所谓“音频”是日语单词,在国内经常和 ASMR 这个概念一起使用。大概就是用 KU100 等头戴麦克风录制的一种“情景广播剧”,营造出很强的沉浸感。
不同于一般的广播剧,这类音频作品不仅注重人声、台词、故事的表现,更从音效、环境的角度营造临场感、模拟感,比如人声的距离、你我的相对位置、说话的方向,甚至肢体的姿态等等。不管多小的动作,都有细致的声音表现,你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因此,大多数作品可能并不注重剧情,而是注重音效——比如掏耳朵、吹耳朵、陪人睡觉,还有更激进的R18内容。
(比如,五崎彩香曾说过,“女人有真实的东西,
我卖了一些CD,卖点是“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真实的音效”
每部音频作品通常以你耳朵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聚焦微观场景,提供数十分钟不间断的听觉体验。有时是激烈的运动,有时只是一起做作业或小憩,有时可能是一次小小的约会,应有尽有。
请不要小看“不停歇”这三个字,因为这是“声音”作为内容载体相较于其他载体的绝对优势。
因为如果仔细想一想,在其他媒介中,无论是动画、漫画小说还是电影,都难免会有剪辑、分镜、转场、分割等切断故事时空连续性的叙事手法,比如对白的短暂沉默、移动地点、改变机位,或者省略对白。大家看短片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出现上一秒还在说教,下一秒镜头突然就坐下的情况。对于观众的观感来说,那些看似琐碎的过程都会被“剪辑”掉。归根结底,这些媒介提供的场景其实缺乏一种临场感和时空的连续性。
但音频不同,因为音频是一个“为此而生”的产品,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听众提供从头到尾完整的场景体验。没有刻意安排的剪辑,没有遗漏那些无奈的瞬间,没有黑屏然后跳转到下一段,它是与实时同步的完整场景体验,从头到尾陪伴着你。
开始前衣服的沙沙声、累了叫你换姿势的慵懒、叫你抬腿放低腰的小骚气、想喝水才继续的感觉,这些在其他媒体上“破坏气氛”的内容,都不会省略。在其他媒体上很难、也没有必要实现的“一击即中”,是声音自然具备的基本体验。
因此“声音”这种媒介,自然比其他媒介更能还原人物的真实感和神韵。你喜欢的角色和你面对面交流,甚至他们的呼吸都能喷到你脸上,让你皮肤发痒。这远比漫画、动画等粗糙的视觉信息更能“还原”。(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声优足够优秀)
啊,这不正是文章开头所说的吗——对心爱的纸人无处宣泄的感情最好的满足载体?
是啊,如果我们的音频行业也像同人志中蓬勃发展的二次创作潮流一样,能够基于现有角色进行二次创作,那不是很棒吗?
这确实很酷,但市场不允许。
是的,只要你快速浏览一下 DLSITE 的音频部分,你就会发现 99%以上的作品都是原创作品,而且还有少数像《Azur Lane》或《Azure Archives》这样的官方音频。
为什么都是原创的?
在粉丝音频市场,“二次创作”一般是被不允许的。
相对而言,相较于可以无所忌讳地随心所欲绘制、出售的“同人书籍”,“同人音频”在日本是受到“市场法规”限制更多的产品,其地位更接近“正规出版物”,或许有点像普通的音乐CD。
例如,同人志的作者可以合法地标记其作品基于哪个 IP 以及涉及哪些角色。除非版权所有者禁止某些类型的二次创作,例如《马娘》,否则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遇到版权问题。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直观的数据统计
各CM中特定作品或角色的出现频率)
但对于更接近正式出版物的同人音频产品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同人音频产品类似于AV,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编号(RJ编号)”,面临着与正式出版物同样严重的版权风险。而且,一旦发生侵权,侵犯的不仅仅是一个IP,还有背后一系列复杂的个体,比如动画公司、声优等。
大家应该知道,成人电影工作室TMA曾经因为重拍《命运石之门》而被直接起诉。
简而言之,粉丝音频和电影制片厂一样,不能合法地说自己和原作一样是对某部作品的二次创作。
(所以大家要创作原创作品)
太可惜了,每个季度都有无数魅力十足的二次元角色诞生,无论是同人动画还是同人电影,都拼命围绕着这些当下最火的二次元角色制作,难道你的粉丝声音连一点人气都分不出来吗?
并不真地。
民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既然无法合法地做,那何不偷偷地做呢?
是的,接下来就是我们中国人几十年来最熟悉的操作——
骗局!
就像雪碧有雪霸雪仙雪蕾,康师傅有康帅波康劲波一样,我们的粉丝心声也是一样,不好好利用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伏笔,还记得文章开头的几张图吗?
(生过孩子的最强偶像!CV:星野天)
(你最喜欢的人气cosplayer给你00,
“老师,我可以占用您一点时间吗?”
(老师请休息一下。CV:箱川乃亚)
这些图当然不是粉丝制作的书图,都是粉丝制作的有声读物的封面图。
而且,你的想法可能和你的想法不一样——
毕竟这些照片里的人物根本就不是星野爱和中潮野亚。
他们都是“原创人物”。
当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星星眼,这发色,还有她是“生过孩子的最强偶像”,这绝对是星野爱?这光环,这白发,这领带和制服,难道不是盐之诺亚?
是的,你懂的。不过,不管怎样,它们必须是“原创”。这些有声作品中的角色与“同人小说”不同。他们绝对不能公然地说自己是星野爱或者中潮诺亚。这就是同人有声的二次创作环境。
上面三张图恰好代表了如今环境下粉丝呼声“规避版权”的三种常见方式,且其严重程度各有不同。
第一图《生孩子的最强偶像》是在动画《我最喜欢的孩子》热播的时期推出的,明显是想借着怀孕偶像星野爱的人气,抄袭了人物设计。
(不过,音效设定中的女主角名字是“yume”)
就算把角色画得跟真人一样,只要在设定上给她起个别的名字,那也只是坑人而已。如今,星野爱的第二个配音已经实现。而且巧的是,这个配音的CV也是大家熟知的星野天雷,名字刚好和星野爱的姓氏一样,可以说人气真的是满满的——
这个配音的故事也写得很好——你是这个偶像Yume的唯一推广人,但你无意中得知她其实偷偷生了一个孩子,于是你打算用这个消息来威胁她。但她是一个为了成为终极偶像不惜一切代价的硬汉,于是她与你对峙……最后,你以和谐的方式成为了她孩子的新爸爸。
当然,最重要的是CV星野天基本完美还原了高桥理惠的声音。星野天把爱的疯狂、纯粹、恶魔般的声音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是极其少见又夸张的。毕竟声音形式的二次创作,最重要的是在声音方面还原原作人物。而他们的实力,确实不比海上那帮家伙低。创作者们借着人气赚了点小钱,而星野爱的粉丝们也尝到了声音二次创作的高品质,两全其美的大胜。
像“工地张翰”、“陆哈”、“小马云”这样的案例其实不少,比如最近一部新作的封面女主长得是这样的:
标准的侧金色马尾,内搭蓝色头发,开胸辣妹装,外套系在腰间,老动漫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今年最受热议的十月新剧《我每次出门都能遇见你七八个前男友》的女主角:
(大家来找不同)
同样,去年《孤独摇滚》热播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音频界的暗黑版Pochi:
(“Pochi酱,你到底为什么在这里?”)
真正的Pochi-chan(青山吉乃)去隔壁的东方cosplay了早苗:
(当然,这个东方粉丝音频是老少皆宜的,
而且东方也是少有的很少需要规避版权的IP)
前不久,《碧蓝档案》新角色斜眼大鱼一花发布后,一张十分相似的角色设计图流出:
(她也是关西方言学科委员,所以大部分内容都是正确的)
几个月前,当MyGO还在播出的时候,音频界诞生了一首非常罕见的音乐:
(你在跟谁蹭呢,弹吉他的短发“猫女”?)
如果再往前追溯一点,还能看到黑暗版的Toyuko:
(连衣服的颜色都一模一样)
当然,偶像大师系列一直是重灾区。比如下面这位“学校里的王子”,你可以把她想象成原版的真吾,或者 SC 里的 Toru:
我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们也都能看出这两个人是谁:
对,就是这样:
(《穿衣娃娃谈恋爱》女主
北川海未也曾短暂引领过一个时代)
春火大灾的时候,还有这样的:
你们同好圈的音频世界里有很多坑爹的东西,也有很多边缘骗子,只要你愿意去寻找,你总能在音频里找到心中一切美好幻想的替代品,哪怕不好也有更低级别的替代品。
话说回来,规避版权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像流氓一样撒泼,说“虽然我一比一复制了人物设计,但我绝不会承认。”大意是只要我倔强,就不会有麻烦找上我——当然,如果真的有人找上我,我大概会被起诉。
第二种方式,就是戴上2.5维的保护套——一种被称作“cosplay”的保护套。
就像我们之前展示的诺亚图一样:
虽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诺亚,但他的设定却巧妙地在剧情上走了一条捷径:我们在玩角色扮演。
是的,图中的“诺亚”只是一个穿着诺亚衣服的cosplayer而已。剧情中你只是在跟一个你很喜欢的cosplayer尝试新玩法,而这个cosplayer恰好就是诺亚,所以说一句“老师,我可以占用你一点时间吗?”只是其中的乐趣之一。
(“老师,我可以占用你的时间吗?”出自《蓝色档案》)
系列官方动画的标题格式)
有无数音频利用“cosplay”来规避版权。例如:
这部明显是《我去初音未来了!》的作品,其实只是一部以“coser摄影”为主题的作品。光说是cosplay就能省去不少麻烦——没错,这种文字游戏还真能起到保护作用,真是无赖。无论在哪个领域,“cosplay”都是一把灰色的版权保护伞。
第三种方法更简单一些。我们来看这张图:
这类作品通常不受限制,大多数都是老少皆宜的。由于老少皆宜的“侮辱角色形象”情节并不多,所以语气也比较强硬。至少他们敢在介绍页上写出角色的名字,不过是以审查的形式:
(《诺亚诞生》、《蓝色案件》。敢说,但不完全敢)
这次诺亚的二次元配音,被不少老师称赞为“超越官方”的作品,而这位恰好名为诺亚的CV,甚至比原版CV更懂诺亚的口味。这也是在允许粉丝配音二次创作的环境下,难得诞生的关于还原与真实性的讨论。
总之,到了老少皆宜的地步,遇到版权方麻烦的风险就比较低了,但还是要避免引起怀疑,就像看藤见文库的轻小说时,他们规定不能写出其他图书馆的轻小说的全名(看过《飞阳学园学生会议记录》的读者应该对此深有感触)。
因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阿鲁,当然是经过审查的形式。
白棋也可以看到,但它们也被遮住了:
(品质相当一般,模仿不出小仓唯的味道)
是的,同人小说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痴迷于纸人的人可以找到一个真正的宣泄出口。
顺便说一句,像“音响”这样的产品封面其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音响内容的好坏和封面的好坏是没有关系的,即使封面丑陋,内容也可能让你满意有余。相反,很多很适合你喜好的封面,当你真正买来听的时候,其实稳如泰山。
(所以现在有一个
很多这些让人无法忍受的AI封面)
但即使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还是会不自觉地选择封面好看的作品。
因为只有在幻想领域,人的潜能才有无限可能。一张好的封面能刻在人的脑海里,闭上眼睛都能闻到那余香。鼻尖掠过的头发,人体燃烧的热度,一切都帮助我想象到,耳边呼吸的人就是封面上的那个人。
正是因为人们拥有如此强大的想象力,我们才能在对幻想的终极追求中,抛弃视觉,回归纯粹的听觉。在这个时代,我们通过“看”获得的信息量远不如通过听,除了和纸片人谈恋爱这件事。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永远是浅薄的,必须自己去实践才能透彻。而聆听声音,正是我们这群沉迷于谈纸片人的臭宅男在当今时代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修炼”。
我就不说了,刚刚鞠躬三次,现在还要再鞠躬一次,拜拜。
点击查看往期推荐图片
最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心理咨询专家,如何成为新的网络小丑
电子竞技相信女性,而不是巨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