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游戏:朱亚文演绎悬疑短剧,迷雾剧场拉开序幕
《十日游戏》中朱亚文饰演的于海
我在郊区的一栋别墅里遇见了朱亚文,他正在拍摄一部时尚大片,坐在桌前,整张脸被一双手按在桌子上。
这一举动和他在新剧《十日游戏》中饰演的于海一角很像,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人利用,直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在绝境中找到希望。
6月2日,也就是朱亚文专访的前一天,《十日游戏》上线播出,爱奇艺最新“迷雾剧场”拉开帷幕,在这个单元里,每部剧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短剧”。到底有多短?在电视剧动辄五六十集的时代,《十日游戏》总共只有12集。
《十日游戏》剧照
12集是悬疑类《迷雾剧场》的特色,每一集都是如此,快节奏的内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绑架游戏》,非常用心地完成了本地化改编。无论是朱亚文饰演的于海,金晨饰演的陆杰,耿乐饰演的吴宇克,还是刘奕君饰演的沈晖,三方势力都有着完整的过往,也让角色得以改变和成长。
在朱亚文看来,故事的主题是如何打败谎言。《十日游戏》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由谎言串联起来的。以开发游戏为生的于海深陷其中。朱亚文说,自己也喜欢这样的冒险,“(于海)生活中的温度比较恒定,但玩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生活玩进去。最后在设计的时候,把现实生活中的游戏,当成了高智商犯罪。”
这部短剧对于主演朱亚文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一部只有三部电影长度左右的剧中,试图呈现一个角色超过3、4个变化并不容易,但他没有任何顾虑。“我觉得故事长度安排得很科学,有效时间应该更多地浓缩在剧情冲突和人物性格上,这么大的集数也便于人物的立意和突破。而且随着集数和剧集体量的减少,制作的电影感也会增强。”
朱亚文其实很热爱演电影。可能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他的角色形象还停留在过去热播的电视剧里,但他其实参演过不少电影,《浮城谜事》《黄金时代》《诗人》等,大多都是作者向的电影。在他看来,“我没有刻意去大荧幕,也没有在话剧领域停留,只想拍一些对我有帮助的作品。好的作品,好的团队,能给你营造一个相对现实的创作氛围。”同时,他也希望好的团队能让他不只是在片场消耗生活的积累,“有一点传统的创作团队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我也需要充电,感觉被包裹、被滋养。”
朱亚文在《黄金时代》中饰演端木蕻良
此前合作电影《诗人》时,刘浩导演给予朱亚文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位有创作思维的演员。但朱亚文认为自己还未达到这个境界,更没有当导演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已经完成的戏上做出合理的延伸,将人物性格和行为逻辑“推得更远一点、更极致一点”。面对难以抗拒的现实难题时,可以和导演携手共进。“和电影导演合作,就是要把自己的大脑交给他们,真正认同他们,不要太违背他们的创作意图。”同时也不断提醒自己要克服懒惰和惰性。“人总是会偷懒的,总有一天,希望那一天能晚点到来。”
如今,他不再考虑以演员的角度去过多掌控所谓的“创作主动权”,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被动的乐趣,“一旦开始太主动地投入创作,随之而来的一切都只是一些不必要的劳作。”在他看来,文艺创作应该在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之后,这样才能顺其自然,演员确定了再从头再来,这是不对的。
随着市场的变化,身为演员的朱亚文也需要不断尝试新的内容与观众沟通。他尝试过不少综艺,无论是展现声控能力的《声入人心》,还是《跑男》、《我和我的经纪人》这些综艺性更强的节目,都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他也尝试过短视频、二次元,在哔哩哔哩发布了6条动画配音短视频,这不仅起到了选择的作用,也体现了自己声控实力,也契合了自己对动漫的热爱。“我反正看起来不像二次元少年,但我从识字开始就迷上二次元了。”
对他来说,无论是更多地向观众展示自己,还是拍摄短视频,都不是演员这个职业的“背叛”,而是对时代发展的回应,“以前演员可能要保持距离感,但现在这个时代,人们需要看到你生活和荧幕的反差。演员从造作的神坛被打落凡间,偶像似的东西逐渐被打碎,我们更应该反思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包装并表达出来。像这样的内容输出,应该是未来必备的技能之一。”
《十日游戏》剧照,朱亚文
界面娱乐对话朱亚文:
界面娱乐:《十日游戏》只有12集,这么短的一部剧集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朱亚文:是一部短剧,人们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剧情节奏感好,没有注水,还有这么一部小说作为基础。我很久以前就看过原著了,因为我要考虑最终的作品需要大众喜欢。看吧,改编被回收了不少。
界面娱乐:改编后,您饰演的于海这个人物的性格更加丰富,包括他的家庭背景、童年成长经历等,您是怎么考虑于海这个角色的?
朱亚文:是的,可能这些东西都给所有的动机一个理由。我觉得设计也很好。这是一款关于谎言的游戏。这部剧的主题就是如何打败谎言,也就是打败以前的自己。不管是路杰还是所有的任务,都是想摆脱被环境束缚的感觉。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
Interface Entertainment:而且这个角色的特点是你从未尝试过的,并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展现出了很多层次。
朱亚文:是的,于海更有时代感。从戏里戏外的角度,我也很喜欢他那种命运的冒险感。因为他是游戏开发者,所以他的生活比较稳定,状态平静,但内心却五味杂陈。所有冷热的东西都倾注到游戏中,于是他就玩了起来,把自己的人生也演绎进去。在最后的设计上,他把现实生活做成了游戏。当拥有上帝视角的游戏创作者把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倾注到现实中时,就能达到几乎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完美程度。这也是这个角色令人着迷的地方,高智商犯罪。
《十日游戏》剧照
界面娱乐:12集大概相当于3部电影的长度,从演员的角度来说,以这样的节奏展现角色的转变,感觉怎么样?
朱亚文:我觉得故事的长度很科学,我拍那些长剧的时候,有些我觉得适合拍长剧,有些题材就不适合,特别是现实题材。大家熟悉的生活背景,应该用有效的时间去浓缩戏剧冲突、人物性格,一些过渡或者拖沓、浮夸应该去掉。
现在《十日游戏》有12集,我觉得6到12集是短剧创作比较极端的一个量,而且这么大的集数,也容易让人物性格的确立和突破。不然,很多时候,有些人物原本性格就很强,但是在漫长的叙事过程中,性格就被抹杀了。(界面娱乐:有时候叙事拖沓,一个人物存在的时间太长)是的,这个(时长)不利于演员和整个团队更专注创作,大家都更清楚应该把精力用在哪里,才能给观众满意的体验。
界面娱乐:这应该是你拍过的最短的一部剧了,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戏,有担心吗?
朱亚文:我不担心,一点儿也不担心。其实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太长)会让人觉得很累。我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拍短剧)。整个过程就像三部电影的长度,演戏的时候感觉就像在拍电影一样。
Interface Entertainment:整个系列的电影感会得到增强吗?
朱亚文:随着集数、制作量的减少,制作的电影感会增强。从内容设定、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运用,一切都会更加电影化。并不是说以前的模式不好,因为工作量在那里,我们需要尽可能简化一切可能透支创作时间。同一个机位在某种工作模式下,可能会拍出很多条镜头。但现在我们可能会独立设计一些特定的场景,把它们串联起来,在看电影的时候,确实能给观众展现出不一样的、真实的行业进步。
《十日游戏》中,耿乐饰演一名警察,与朱亚文饰演的于海在侦查中展开追逐。
界面娱乐:好像大部分观众都比较喜欢看电视剧,电视剧都挺火的,而你参演的电影大多是作者性和艺术性比较强的类型。
朱亚文:是的。为什么呢?我对演员这个职业很忠诚,也需要给自己充电,感觉被包裹、被滋养。一个有强烈个人风格又带点传统的创作团队,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另一方面,我也要跟未来做好对接。
我不刻意去大荧幕,也不刻意留在戏剧领域,只想拍对我有帮助的作品,好的作品、好的团队能给你搭建一个相对真实的创作氛围,演员能有机会去体验这个过程,这是这个职业最幸福的地方,演过家家感觉就像是真的一样(笑)。
界面娱乐:可能更多观众对你角色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的一些经典剧集上,你怎么看待这种错位?
朱亚文:没关系,确实10年前有些作品可能因为值得记住而被大家记住,但因为那时候作品整体量少,可能以后能被大家记住的作品,更多的还是要靠潜心创作,比如短剧的形式,很容易让一些好的角色脱颖而出。
《十日游戏》剧照
界面娱乐:但是短剧可能两周内就很快播出了,观众不会看那么长时间。
朱亚文:我觉得这种情况可能就需要更加专业化,或者说各个岗位更加有针对性的合作模式。大家的时间都很少,不要浪费了。以前我觉得这是碎片化的时间,但我觉得这是未来的一个好机会,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界面娱乐:我采访过你之前合作过的另一位导演,他说你是一个有创意思维的演员,甚至可以当导演。你怎么看待演员的创造力?
朱亚文:其实不叫创意,而是延展性。在人物性格、行为逻辑上,可以把他推得更远一点,更极致一点。因为有的时候,这部戏的文本呈现和实际拍摄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现场的阻力会非常大,因为空间、时间、节气等等可能对这部戏有一些利弊和干扰。那么这里就需要把这部戏和人物进行延展,让一切都合理,有力度的表达出来,仅此而已。不然就乱套了。这部戏还是核心,导演的创作思路是主导前提,演员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前两个前提必须满足。
演戏其实就是写一篇文章,但有的是小说,有的是散文,有的是诗歌,有的可能是动漫式的,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叙事方式,以后再面对市场。人有时候会懒惰,有惯性,惯性往往会创造出一些平淡无味的东西,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无聊。我想趁着年轻,多开拓自己,多经历一些,人总有一天会懒惰的,希望那一天晚点到来。
《诗人》剧照
界面娱乐:去年我在 FIRST 电影节认识了您,现在有在寻找一些新的导演或者新的创作者来合作吗?
朱亚文:我先解释一下电影和戏剧的区别,戏剧可能因为台词比较多,所以更依赖演员的叙事节奏。电影首先是一个导演的剪辑功底,然后是导演所谓的创作主题,留下一两个经典的画面就够了,其实很多你回味的优秀电影,也只是留在你脑海里的画面而已。我觉得电影对演员的要求,就是要更用心、更深入地进入,这样才能配合好画面的氛围感和隽永感。
和年轻导演,或者电影导演合作,就是把自己的大脑交给他们,你要真正认同他们,不要太违背他们的创作意图,否则结果可能得不偿失,你也改不了。表演装置融入到他的剪辑节奏里,我觉得是演员的服从感,不管导演大还是小,(演员的)服从是第一位的。刚开始拍的时候,我们有点迷茫,有点卡,真的是演员拉着我们,导演手拉着手,慢慢走过去。
界面娱乐:您合作过这么多好导演,年轻导演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赢得您这样成熟演员的信任?
朱亚文:我信任的是和角色的紧密关系。如果信任人,我就不能在这个行业呆太久。行业里太多人说一套做一套。真正让你坚持下去的,是和角色的紧密关系,和你能接触到的人的紧密关系。这是和行业良心的紧密关系。你不能太信任个人,人是伤不起的(笑)。
界面娱乐:您希望通过和年轻导演合作,找到更多的创作主动权吗?
朱亚文:我早就过了挣扎,已经感受到一种被动的快感。一旦你开始在创作中过于主动,那随之而来的一切都只是无用功,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文艺创作,大家要准备好了才能开工。准备的时候,最后一关应该是选演员,只有别人准备好了,选了你,事情才会水到渠成。要做到这点,别人什么都没准备好,一切要拆掉,从头再来。这不是正常的制作流程,是不对的。
我过去创作的经历中,有时候被友情、被所谓的好胜心所绑架,觉得自己的作品、人物一定要完整,不能做别的,这是病态的,是一种创作的洁癖。作品就是作品,总有它的宿命,人无完人,作品更是如此,这个东西一旦出现完美的迹象,离破碎也就不远了,好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延续的生命感,能够让你愿意去琢磨它,产生更多思考、讨论的可能性,这才是有意义的。
界面娱乐:在过去的一些采访中,很多和你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都说,你其实是一个对细节很细致、很认真的人。
朱亚文: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我可能会小气,但绝不会影响制作节奏。所以我经常很难回答别人问我“拍戏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说没有,只是做一些我认为可以帮助别人更早或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的事情。如果要说有趣,这就是我的乐趣。我觉得有些导演,他在片场有有趣的互动,就是为了调整一个角色的状态,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但如果你自己能调整好,就不需要导演来做这个,对吧?那你还是应该调整好自己,有条不紊地快进快退。在快出状态的时候,迅速让这个角色完整地出现。
《十日游戏》剧照
界面娱乐:你合作过的导演中,哪位在这方面比较擅长?
朱亚文:这个要看人,各有各的风格。演员本就是研究人的职业,有时候人家想多听导演说点什么,多听会有助于逻辑,但不说话也是一种沟通。我觉得那种沟通可能更发自内心,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也很好。有时候故意说空话很可怕,我很怕遇到那种情况。有一件事我很讨厌,就是食言,否则我觉得任何状态的导演都行。
界面娱乐:拍了这么多作品,会不会感觉懈怠?又是怎么克服和坚持的?您觉得这几年行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朱亚文:是的。如果不热爱这个行业,怎么能坚持下去?特别是我们这一代演员,在行业繁荣之前,也有一些成就,但那时我们对成就的定义,和现在对点击量的定义不一样。在网络文学、IP产品的时代,我突然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从前辈那里学到的东西,有些脱节了,好像这些东西永远被封存了起来(笑)。
后来追根溯源,发现核心问题还是编剧,而不是市场。这些年我们这个行业的门槛太低了,从编剧开始,人们就失去了延续生命、学习的欲望。套路困住了一切,一时间我们这个行业都麻木了,接受不了这一点。现在看到短剧,真希望它能坚持下去。质量不说,至少它的类型和风格更加层出不穷,能够更加让其得以推广。
界面娱乐:参加综艺节目是不是你突破演员身份的一个比较新奇的方式?以前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在作品中看到你,但是这几年,经常在综艺节目中看到你。
朱亚文:这不是我的突破,是市场和大众的需求。以前演员可能要保持距离感,因为暴露太多生活痕迹可能会把角色在荧幕上崩坏。但这个时代,人们真的需要看到你生活和荧幕上的反差,把演员从矫揉造作的神坛拉下凡间。以前人们会根据你演过什么来评判你,但这种偶像崇拜感已经逐渐被打破了。
我觉得这样很好。我觉得暂时躲在幕后捞一把不太好。那样有太多投机的痕迹。也许现在,你必须不断思考,不断反省自己,才能跟上大众的市场需求。凡事都要适度。
界面娱乐:你参加过《声临其境》《跑男》《我和我的经纪人》等综艺节目,分别展现专业技能、玩游戏、呈现职业规划,哪些内容让你比较感兴趣?
朱亚文:没有一个让我感觉舒服。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舒服就是有问题的。如果你太舒服了,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你会彻底离开这个行业,第二,你身边都是骗子。我觉得不舒服。我努力训练自己,时刻被别人审视。这是一种必须带着真正的危机感去生存和努力的氛围。
界面娱乐:最近你也参与了一些短视频的拍摄,比如在B站上拍一些动画配音短视频,目的是什么?
朱亚文:我做这个(配音短视频)是为了跟未来沟通,学会跟未来沟通。演员应该在生活中多吸收、多体验,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片场。把自己的专业和一些爱好结合起来之后,我在平台上跟很多年轻人交流互动,这对我来说很珍贵,不然我可能永远也出不去公司了。
界面娱乐:您在2D界也算是资深了,配音过的作品中有您最喜欢的吗?
朱亚文:对对对,反正我长得不像二次元男孩,但是从我识字开始二次元就一直陪伴着我,这是我的习惯。
界面娱乐:您如何看待短视频内容领域未来的发展?
朱亚文:下半年各大平台都想做短视频内容,我很期待看到我们这个行业,或者说观众所谓的影视爱好会如何进步,我自己也在做这些,因为这也是内容。可能大家原本把专业演员的内容定义为大尺度的剧集、电影,但现在看来只是一些重资产、愚蠢的行为,我们应该更好地把生活中的一些小内容包装起来、表达出来。像这样的内容输出应该是未来必备的技能之一,不管你是做艺人还是做其他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