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科幻表皮下的深刻灵魂,令人着迷的赛博朋克世界
你有过这样美妙的经历吗?因为你无意中注意到一件小事,你发现了一个令你着迷的世界,并从此投入其中。这种爱是长久而炽热的。因为这种长久的爱,一定是因为爱它的某种精神,而不是外壳。
对于很多人来说,《攻壳机动队》可能就是这样的存在。
因为它科幻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刻的灵魂。
《攻壳机动队》最早于1989年由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以“赛博朋克”科幻漫画的形式连载,1995年,动画界的“极客”导演“押井守”将其改编成动画电影同名。已享誉国内外,被粉丝誉为“对现代动画的震撼致敬,情节深刻复杂”。它不仅是日本动画的经典,而且与“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的《进入太空》有着同样的电影成就。它超越了原作,赋予了原作新的生命和意义。
2004年,“押井守”制作了第二部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无罪》,成为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的动画电影。 “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多位好莱坞著名导演都曾盛赞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并表示深受其影响。 2008年,斯皮尔伯格和梦工厂获得了《攻壳机动队》的翻拍权,并计划制作同名真人改编电影。但由于种种原因,该片于2016年由派拉蒙和梦工厂制作。
该真人电影由“寡姐”斯嘉丽·约翰逊主演,将于2017年4月7日在中国上映。
漫画、动画电影、真人版
如果你从未接触过《攻壳机动队》,也许今天你会因为真人版的上映,发现这个28年IP的巨大魅力。你对它的过去和现在感到好奇,你会沉迷于它的延伸。科幻世界。恭喜!掉进陷阱了
★2017真人版《攻壳机动队》
真人故事以未来的日本为背景,结合了原版漫画、押井守的 95 版和 2004 年动画电影中的经典情节和元素。未来社会,整个世界将被巨大的信息网络连接起来,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都可以人工化。机器人、仿生人和人类在地球上共存,仅凭肉眼无法识别。很多人的身体都有连接互联网的端口(脖子后面),他们的身体纯粹成了人类灵魂的容器。在此背景下,犯罪活动也出现了新的动向。因此,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治安第九课”这一直属于首相的特殊情报机构,专门应对这一新兴犯罪行为。
故事中,女主角“草薙素子”从小就被改造成了全身假肢。她的大脑中只剩下一些脑细胞,她配备了最先进的军用假肢。 2029年,苏子正式成为“公安九科”科长,并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赢得了队员的信任,被亲切地称为“少校”。
素子的假肢虽然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里面却蕴藏着高性能的动力装置,可以让她轻松地在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中跳跃、穿梭。执行任务时,她常常需要脱掉外套,直接露出“全身隐身功能”“假肢人体热光学隐身迷彩”。也因此,苏子经常被网友戏称为“一言不合就跳楼”、“一言不合就脱衣服”。
寡妇的穿搭不是“肉色秋衣长裤”,而是“假肢人体热光学隐形迷彩”
隐形状态动画版
隐形状态现场版
“不同意就跳楼”的少校
影片中最大的反派久世由“迈克尔·皮特”饰演。该角色借鉴了原作的许多角色设定,融合了久世、傀儡师、微笑男等众多经典角色。
真人版久世
《艺伎》改编自2004年动画电影《无罪》和电视版《公安九课》第一集。
艺伎机器人
艺妓的姿势就像是躺着
日本著名导演、演员、编剧“北野武”饰演公安九课课长荒牧大辅,全片以日语演绎。 《攻壳机动队》是北野武第二次参演好莱坞电影。他曾表示,“虽然我不是动漫迷,但我觉得荒牧大辅这个角色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影片的独特风格也不同于他自己的作品,所以选择加入。”
荒牧大辅
“皮鲁·埃斯贝克”饰演拥有“不眠之眼”的巴特。他是公安九科最凶残的杀手,但对苏紫却极其温柔。
巴特
《朱丽叶·比诺什》饰演奎莱博士,少校的创造者。
奎莱特博士
配乐方面,影片邀请电子音乐天才史蒂夫·青木改编押井守动画电影中的经典配乐《木偶歌谣》。新版配乐已在预告片中曝光,不少动画影迷表示,“片尾熟悉的旋律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激动得想哭。”改编版独特的“鬼声”唱法,加上诡异的音效,营造出恐怖、冰冷、神秘的氛围。
影片的核心是现实版的苏子在记忆与现实的碎片信息中不断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虽然真人版与押井守1995年版《攻壳机动队》和2004年版《无罪》的哲学层面有很大不同,但真人版还原了漫画和前两部中的许多经典场景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更加现实化和叙事好莱坞化。可以说,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更符合大众口味。
★《攻壳机动队》是《黑客帝国》之母吗?
将小众“赛博朋克”文化带入大众的《黑客帝国》系列,是由“沃卓斯基姐妹”受《攻壳机动队》启发而创作的。这一切都是以原著漫画和严肃深刻的押井守两部动画电影为基础说起的。
《攻壳机动队》为什么叫“攻壳机动队”?攻壳机动队的英文名称是“Ghost in the shell”。 Ghost指的是不可复制的人类个性化意识,Shell指的是人造假肢、假肢、电子大脑——这些只是空壳。无法复制的幽灵,才是真正定义每个人存在的“灵魂”。没有幽灵的机器人或仿生人只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哲学僵尸,而不是真正的人类。 《攻壳机动队》之父“士郎正宗”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向匈牙利裔英国作家“亚瑟·凯斯特勒”致敬。亚瑟的文章名叫《机中鬼魂》纸最初给了“士郎正宗”《Ghost》的灵感。
1995年的同名剧场版是第一部从事哲学思辨的动画电影,与“士郎正宗”创作的原作漫画的欢快氛围有很大不同。此后直至2015年,《攻壳机动队》不断被重新创作并改编成4部电视动画和4部OVA(原创动画视频)。核心角色中,一个是全身融合的“苏子”,另一个是从未拥有真身的人工智能“傀儡师”。前者不断地追问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后者则不断地寻找成为真正的生命体的方法。换句话说,元子面临的是生活机械化后的生存危机;而傀儡师最面临的则是机器成为生命后的进一步完善。元子正在抵抗机械化后灵魂的毁灭,而傀儡师则拥抱着肉体毁灭带来的存在消失。他们面临的是灵魂与躯壳的悖论。
墨子经常漂浮在水中央,思考改造人类存在的意义。
蕴含傀儡师灵魂的机械机器人
这部制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动画电影所讨论的哲学命题即使在今天也是极其先进的。正是因为它的无穷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才激发了后来电影《黑客帝国》的创作灵感。 “沃卓斯基兄弟”(哦不,她们现在是姐妹了)承认,她们创作了著名的《黑客帝国》系列,因为她们直接受到了《攻壳机动队》的启发。
传说沃卓斯基姐妹在向制片人提出制作《黑客帝国》时,直接给他看了《攻壳机动队》,并直言自己要拍的就是这部电影的真人。版本。虽然《黑客帝国》的核心框架源自“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所写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但《黑客帝国》中确实有很多场景致敬了剧场版《幽灵》在壳牌“团队”中。
比如非常明显的片头顺序↓
《攻壳机动队》片头
《黑客帝国》片头
例如,在后脑勺插管,
《攻壳机动队》
《矩阵》
还有一些镜头构图,
★原来这些科幻杰作属于赛博朋克
《攻壳机动队》系列以其“赛博朋克”的反乌托邦世界观而闻名。该作品包含对未来技术的精确假设、研究和描述。其中出现的许多概念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也因此,《攻壳机动队》赢得了众多硬科幻、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爱好者的好评,纷纷表示赞赏。许多科幻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说到赛博朋克,它是控制论和朋克的结合体。
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朋克↓
“网络”一般指的是利用电子或计算机进行控制,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智能。在文学作品中,“赛博朋克”是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题材的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小说中通常都有在高度控制的社会秩序下弱点被摧毁的情节。如今,赛博朋克的剧情通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和大企业之间的冲突展开。背景通常设定在近未来的反乌托邦地球,带有强烈的悲观情绪。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全息投影3D广告、荒凉破旧的民居、犯罪猖獗的城市等等,都是赛博朋克未来城市的独特之处。动画电影中未来城市场景的设定以香港、东京等地为背景,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此次真人版《攻壳机动队》选择了中国香港作为外景拍摄地之一。
真人版的赛博朋克未来世界。影片的前两分钟,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类的未来。
房屋荒凉、破旧
犯罪猖獗的城市
“赛博朋克”还催生了相关的电影、音乐、时尚。在电影类别中,雷德利·斯科特创作的《银翼杀手》(1982)堪称赛博朋克风格和题材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此外,还包括早期的《大都会》(1927)、《发条橙》(1971)、《异形》(1979)、《机械战警》(1988)、《终结者》(1984)。 )、《黑客帝国》(1999)等一系列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影。
《银翼杀手》、《大都会》、《发条橙》、《异形》、《机械战警》、《终结者》、《黑客帝国》
银翼杀手
雷德利·斯科特如此惊人地创造了一个未来的洛杉矶,威廉·吉布森看完影片后不得不宣称,影片的布景风格与他在《神经漫游者》中设想的未来世界如此一致。到处都是巨大的日本艺伎广告招牌,华丽的霓虹灯,中日文字作为文化符号不断出现,一个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民族混合的未来社会。除了艺术布景之外,影片还探讨了“人是什么?”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在影片的叙事中,2019年的洛杉矶,“纯粹”的自然生活十分罕见,成为了一种奢侈商品。人类在冷漠的市场生活中变得颓废和愤世嫉俗,美德的丧失和慈悲心的吝啬,让整个社会群体不再是“人”,而是“复制品”。
发条橙
《发条橙》带有明显的“前赛博朋克”印记,包括展现暴力的超现实风格图像语言、大胆的性暗示特征、药物控制人类行为和业力等,电影也启发了后来的“赛博朋克”时代,从那个时代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提供了戏剧性的诠释。
都会
弗里茨·朗的代表作。这位伟大的德国表现主义导演在1927年准确地预言了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技术带来的创新并没有消除阶级和人类的苦难。相反,一个庞大的集权企业集团故意将人类分为精英阶层和工人阶级,前者生活在户外天堂般的未来城市,而工人则生活在黑暗的地下贫民窟。他们的价值是由机械化的工作时间系统控制的,以不断地支持上面的人的快乐。有趣的是,原作中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被转化为人类与人造人类之间的战争,而机器则充当了被压迫和受损的一方。人造人玛丽亚也充满了更多的人性,这不得不说是现代文化对人的定义的一些微妙的变化。
外星人
这是一部深受“赛博朋克”文化喜爱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于1979年执导的划时代惊悚科幻电影。在这部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影片中,也有一些日后会被视为典型特征的元素,比如巨型采矿船的人工计算机系统“MOTHER”,以及联合公司Weyland——不关心船员的生命。 Yutani,一名机器人同事,作为公司特工秘密培养和运输外星生命体。这是一部生存电影。空旷寒冷的飞船就像是一个牢笼。船员们密谋将恶魔放入其中,但他们不得不纷纷牺牲自己的生命,试图将其驱逐。最终只有主角雷普利发现了。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阴谋,冷静的阿什此时却显露出了凶狠。从《异形》到《异形4》,雷普利对仿生人的印象并不好,尽管他们都已经证明了自己对人类的价值。
机械战警
《机械战警》是“赛博朋克”亚文化现象的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一方面,它描述了不久的将来一个适度的反乌托邦社会。另一方面,除了机器人警察的元素外,电影中的人物世界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现实城市底特律几乎一模一样。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暴力的视觉渲染是未经修改的,以至于影片不得不删除一些场景。然而,这不仅仅是暴力的渲染。虽然血腥场面较多,但也凸显了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
终结者
《终结者》系列对“赛博朋克”文化的影响力也可以说是走在前列的。阿诺德州长塑造了极其成功的“硬汉”形象。 T-800机器人内部有合金骨骼,可以模仿任何人类声音,拥有令人恐惧的红色眼睛,力量无穷,顽强不屈。外面包裹着与人类相同的细胞组织、血肉和毛发。如果它们受了重伤,就会流血并露出可怕的金属头颅。
事实上,不同版本的《攻壳机动队》在电影史上有着不同的非凡意义。无论你在任何时期遇到哪个版本的《攻壳机动队》,你都能感受到这个IP散发出的无限魅力。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维度,认识更广阔、更深的科幻世界。
-结尾-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