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纸片灵魂竟有赛博灵堂,网友抢购一空
文丨青树评论丨蔬菜包子
排版|鲁九
说起灵堂,你会想到什么?
一张供案,一捧香,一副挽联,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死者的遗像。
但如果,我是说如果,这里面装的是你的纸老婆,或者你消费的CP,你该怎么应对?
(图文无关)
前不久,一位up主在B站发布了一段神秘的小谷集结视频。
但上主搭建的并不是普通的山谷,而是——一座用来送别虚拟世界纸魂的网络灵堂。
一不小心,这件事就传得更广了一些。 up主受不了粉丝的热情,于是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灵堂主题的小米店。
没想到,这竟然是邪恶的开始。
预售开始后24小时内产品就被抢购一空,就连等待第二次预售的QQ群也人满为患。
……网友这次又出院了吗?
哦不,我们店老板想说:我可以让妈妈休息一会儿吗?
显然,“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等肤浅的说法不足以吸引买家。
这组抽象巨人按比例完美再现了中国灵堂的设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可以轻松装下一寸照片的肖像框、黑白背景板、桌上贡品、写有挽联的花圈,最爆炸的还是一个可以拿出几个的香炉。随时上香礼拜。
说实话,经过介绍,在感叹店主真是天才的同时,我也产生了想买一些的冲动。
毕竟你看,二维天空中,还有那么多头戴光环的CP等待被封印。我实在受不了了,一边喝着快乐水,一边嘲笑着他们。在这一点上我想必与广大买家有深刻的共鸣。
网络灵堂是一个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灵堂。
鲁迅说得好:太阳底下并无新事。网络灵堂早已出现在网络上,充满了妖怪和怪物。
如果你是弹丸论破中,那么你可能听说过官方与观众共同迫害角色的丰功伟绩;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原罪锅玩家,那么你一定能找到派蒙肖像的正确使用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抽象艺术家,那么你自然想模仿并超越孙河川的卡拉OK壮举,把自己的精神牌放在C位。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一些技术专家还制作了一个全景互动的全沉浸式网络灵堂,甚至还有VR模式(伤心)。
半夜写稿子的时候,手抖的不小心点到了魔碑上,发出了“铿锵”的长长空洞的声音,差点让我产生幻觉,那是贞子式的魔碑是我自己。
(VR葬礼)
感谢高科技带来自我超越的体验。
但在美丽的二次元世界里,却有那么多英年早逝的人物,让人扼腕叹息。不过灵位只有一块(福哥因为我没先说v50所以买了十块)。谁能赢得这份荣誉,夺得桂冠?
此刻你心里默默想的名字是谁?来吧,让我们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是:
笑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不知道您对于现实中的网络葬礼有何看法。
前段时间,我回村休假了半个多月。不幸的是,我邻居的祖父去世了。但它与传统农村不同。我看到的葬礼充满了信息时代的气息。不仅花圈上挂满了屏幕滚动的吊唁信息,就连鞭炮也换成了电子的,就为了听听声音。
当我发现家乡的一角竟然可以接受如此时尚的丧葬方式时,我感到震惊和深深的欣慰。
(大概是这样的)
受各种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从小就向往海葬、天葬甚至太空葬。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如果当我的脖子埋在黄土中时,我可以定制我的告别形式,那么网络葬礼可能是我的首选。
因为我一直相信,在疲惫的社会各种普世价值的规训下,适当的“与众不同”会成为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
不幸的是,这种形式也可能成为未来的流行趋势。毕竟,之前被大肆炒作、无孔不入的元宇宙也想参与其中。
在2022年iArt青年艺术展上,一件名为《葬礼玩》的作品荣获一等奖。这是一款虚拟在线互动游戏,在虚拟世界中搭建“灵堂”,邀请观众进入数字坟墓,探索死者的足迹。
(《FuneralPlay》六场戏)
主创在采访中表示,在准备过程中,他看到了很多关于死亡的思考,既有庄严的,也有轻松的,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对立的形象:
“对于我的数字葬礼,我觉得我活得不够长,无法概括我的主题。如果我现在突然去世,我想用一个爱的信物作为主题。与我爱的每一个人,家人,朋友,前,即使只是偶然,要求获得我记得他们拥有或我们共同拥有的代币。”
“我想要一个燃烧的葬礼。当家人进来时,他们看到各种资产被烧毁。”
在这里,数字葬礼依然严肃,但它的功能似乎不是纪念,而是观看。
葬礼的性质似乎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像葬礼了。
但这有什么问题呢?清朝已亡,经历过新时代风俗变迁的人们,对待生死如对年富力强的老人所期盼的那样,弹指一挥间,从容淡定,甚至乐意定制骨灰盒。一个美丽的女孩。
心灵永远大于形式。如果在第三维度是这样,为什么我们在第二维度要僵化呢?
灵堂象征着哀悼,表达对死者的哀思。
在灵堂前,完整的仪式繁琐而复杂。如何跪拜、如何磕头,都是很有讲究的。贡品的摆放和香火的多少不能随意。毕竟,死者才是最重要的。
在公众的刻板印象中,一个微型网络形态突然出现在庄严神圣的灵堂里,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过,它作为商品的出现,也让很多愿意顶礼膜拜的人免去了繁琐的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与骨灰盒、数字葬礼不同的是,它是为了人们微笑着与自己告别;就是和我们喜欢的角色、我们感动过的CP说再见。主体和客体不同,其含义也不同。
当然,可以说,享受混乱的人只是想把所做的一切抽象化,乐趣就结束了。
是的,我们为了取悦自己、取悦网络空间,越来越注重对主流文化的反叛,而抽象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但抽象文化有溶解一切的习惯;它在成就层面上一事无成。
我们的“乐趣”背后显然隐藏着一些东西。网络灵堂的抽象表皮下隐藏着什么?
以卡通图案的风格呈现,再融入我们熟悉的二维元素,解构灵堂固有的严肃性,将阴阳分离的悲伤戏剧化为跨维度的交流现实与人物之间。
我们很高兴,但我们的纪念不应该被象征为一种行为艺术。我们真正纪念的是过去被那些角色深深吸引的时刻。这就是颗粒圈存在的全部意义,不是吗?
我们联系并挥手告别。
往期推荐可以在图片中找到
硬件英雄本想为人民除害,折磨资本,却反而被玄学折磨?
以艺术为主导的二次旅行时代即将带狗而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