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地方与讲述:首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

二次元 2024-11-15 18

目前正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场所与叙事——首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以“场所与叙事”为主题。根据2023年《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的观察,展出了15人。 (群展)艺术家当代影像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影像作品__当代艺术影像与装置研究

如果说20世纪艺术面临的核心命题是“什么是艺术”,那么21世纪则被“艺术在哪里”所取代。后者不仅指艺术的呈现地点,还指艺术的生产地点。这个“哪里”不仅是地理位置,还延伸到时代、社会、文化,甚至一切精神、心理和技术层面。

当代艺术影像与装置研究__当代艺术影像作品

“在哪里”是观察、分析和理解当今当代艺术实践的有效途径。自2023年4月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正式宣布推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以来,该馆工作人员与国内多所高校、机构的影像艺术研究人员共同征集、推荐和整理作品。工作。年鉴工作组历时近一年时间,收集了去年在国内外公开展出和出版的近2000件中国艺术家的影像艺术作品。本次展览从征集的作品中精选了部分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媒体来讲述自己的“本土”故事。

_当代艺术影像作品_当代艺术影像与装置研究

这些选择不仅指直接讲述特定场所的作品,也希望观众能从作品中解读或感受“场所”的不同侧面和层次。 “场所”的呈现在于讲述,艺术讲述可以让一个被遗忘的、被遮蔽的、或者流动的场所被看见,也可以让一个已经被看见的场所被重构和定义。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和意义所在。

当代艺术影像作品__当代艺术影像与装置研究

比如王璐的作品《时间的风停了》记录了父母生病前后的时间。整个展厅雪白的墙壁甚至固有的柱子都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这种叙事超越了拍摄和“创作”的“场所”,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场所”。这可能是你我现在正在经历的,也可能是我们即将面对的。那些没有清晰影像的面孔让人感觉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力求随时间累积、长期、深入。通过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最全面、最详尽的文献库。最终,中国影像艺术的最新实践和成果将通过线上线下档案、出版物、展览、衍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得到及时体现。

2024年4月,《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春季系列学术活动全面启动。先后举办了以“捉鬼——面向图像艺术的制度策略”和“中国当代图像艺术年鉴·2023”为主题的论坛。 “三角现状报告”论坛、“图像多伦——图像作品征集”展览、“未来图像创作者”对话从多个维度丰富了年鉴。

文/新民晚报记者 徐宜胜

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即将开幕
« 上一篇 2024-11-15
时代与记忆——蔡超艺术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
下一篇 » 2024-11-15

文章评论

该展览展现了当代影像艺术的多元面貌,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场所与叙事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反映了艺术与时代、社会紧密关联的特点和趋势

该展览展现了当代影像艺术的多元面貌,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场所与叙事的关系,年鉴工作成果显著且全面深入,中国当代艺术值得期待继续推动中国当代图像艺术和文献的发展与创新!

该展览展现了当代影像艺术的深度与广度,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探讨了场所在当代艺术中的多重意义,反映了艺术与时代、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关系,中国当代影响年鉴的系列活动也丰富了学术交流和公众理解的方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