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周燕中国画作品展在上海中心朵云书院开展
窗外,高楼林立,浦江蜿蜒;窗内,小桥流水,山花盛开……一时间,城市景观与山水画交织在一起,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意境。即日起,“真水无香——周衍中国画展”将在上海商城朵云书院、海文搜旗舰店举办。这是艺术家周延在上海的首次个展,也是她的画作首次在“白盒子”以外的公共场所展出。
周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荣获全国中国画展最高奖,并被多家专业机构收藏。本次展览精选了周衍近两年来完成的27幅中国画作品。正如展览的标题“真水无香”一样,这些画作都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远大的志向,也展现了画家内心纯净的品质——抛弃浮夸的技法和风格化的语言,抛弃他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个人的艺术技巧相结合,用淡雅清新的绘画语言传达心对自然的理念,表达对美的向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桢曾评价周延“正确处理了师古与师法自然的关系”。周艳表示,从在画室里研究古人,到面向自然研究自然,她更倾向于在采集风格中描绘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追求内心的自由。在创作场景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拘泥于“所画即所见”的观念,而是根据当时的心境来画。比如,当她采风的时候,她看到一群小鸭子在池塘里玩耍,这群小鸭子游进了她后来看到的山河里;又比如,路过空荡荡的走廊时,她也会让两边的人送出春天的花朵和花蕾。
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画,描绘了一张张开在阳光下晒干的渔网,背景中的船只越来越模糊。周艳坦言,这是她事先设计好的,运用了自己之前在海边写生的经验创作的一幅画。以船舶为例。以前的古画大多都是小舢板,但她在现实世界里看到最多的却是工业船舶。绘画时,她将生活写生转化为素材,通过组织、交融,呈现出更符合现代内涵的船舶。
值得一提的是,周延在绘画材料上也做出了创新,采用丝绸等丝绸织物进行绘画。除了传统的水墨之外,还使用水彩等颜料来渲染宣纸上难以表达的效果。比如上面这幅画中的水波纹,一层一层地画出来,最终显露出一种朦胧的诗意感觉。
前来参观展览的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认为,周艳虽然出身“学院派”出身,但她不循规蹈矩而是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也使她画缺乏工艺,看不到。尤其是她打破了中国画放弃细节的局限,在“以小见大”、“小题大作”中,将技巧化为温柔,让情感得以抒发。流淌在画作中,使它们更具感染力。
本次展览策展人王蓓表示,通过将周延的绘画从专业美术馆、博物馆等“白盒子”搬到更普通的公共场所,他希望进一步将艺术带给大众。展览在上海商城52层朵云书院举办,也让人们在书香滋润、云雾缭绕的“上海之巅”中徜徉于山水世界,带来更多的体验。复杂的经历。
展览将展出至11月29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