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疯狂事件回顾:疯狗行凶与人性疯狂的双重探讨
2018年发生了哪些“疯狂”的事情?疯狗犯罪,疯子杀人,总有人在试探伦理道德的界限……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说过,疯狂是人们追求错误认知的结果。无缘无故的疯狂,必然会招致批评和惩罚。但疯狂也是人性的一面。谦卑而平凡的人有时总是想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作为一种行为艺术,“疯狂”充满了讽刺和批评;但作为一种人生境界,“疯狂”却有着令人敬畏的力量。
期待着疯狂的告别
01 |疯狗作恶,人比狗还疯
2018年,多起疯狗伤人事件引发关注。
九月
9月初,杭州一名孕妇在外出时被一只未拴绳的狗吓到。在与狗主人的冲突中,她遭遇了早产先兆;
十月
10月初,宁波发生一起男子因狗狂吠刺死邻居的惨案;
十一月
11月,杭州一狗主人遛狗时殴打他人。曝光后,引起网友强烈批评……
媒体评论:
“狗的问题的根源是人类的问题。”
这句话一针见血。这些事件中狗主人所表现出的疯狂和恶意其实更伤人。
02 |猖獗不道德,害人害己
2018年,三起谋杀案震惊舆论。
八月
四川省金堂县人钟原因赌博在某网贷平台欠下钱款。在滴滴网约车业务工作期间,他抢劫、强奸、杀害了一名女乘客,致其死亡并抛尸;
十月
重庆巴南区人刘某在幼儿园门口持菜刀行凶,造成14名早操返回教室的学生受伤;
十二月
湖南沅江12岁男孩吴某因不满母亲管教严厉,持刀残忍杀害了母亲。男孩在弑母事件发生几天后被释放,亲戚们试图送他回学校,但遭到强烈反对。
网友评论:
美丽的世界之外,有一片黑暗的森林,那里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邪恶,恶魔在那里游荡。
03 |疯狂,道德危机
2018年有多少人在和“纸片人”约会? ACGN(二次元)世界中完美伴侣的强烈存在感,让一些人对虚拟的爱情和婚姻比现实更感兴趣。
正是因为女孩子越来越“疯狂”,灌输封建糟粕的“女德班人”才有市场。
更令人惊讶的是,所谓的“世界上第一对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居然诞生了。被批评不道德后,与这次实验相关的各方疯狂“甩锅”。
专家点评:
为什么总有人在试探伦理道德的界限?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承载这个“物”的“道德”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作为行为艺术的“疯狂”
面对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为,很多人都会质疑说“我担心他们疯了”,但很难清楚地解释他们的心理动机与异端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社交焦虑普遍存在时,疯狂就会变成一种非理性的、极端的爆发。正如文化焦虑普遍存在一样,疯狂的主题也频繁出现在戏剧和文学中。
米歇尔·福柯还表示,疯狂反映出人格缺陷和对道德规范的严重偏离。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奇怪的行为。但福柯进一步提出,疯狂是人性的一个方面,疯狂并不总是代表错误和失误。
当我们把“疯狂”作为客观审视的对象时,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最近网络上非常流行的“炫富”,被称为类似于行为艺术的“疯狂”。
最初,这是一项源自社交应用平台“照片墙”(Instagram)的挑战。看起来像是一次意外的摔倒,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巧妙的计划——摔跤手身上扔出了一件奢侈品,每个人身上都扔出了所有奢侈品。各种知名品牌、豪华车的现金运往各个国家。
我原本以为参加者大部分都是“想出名的疯子”。没想到,中国网友却表演各种“炫富”花样,把学生的作业、医生的手术刀、工程师的设备扔得满地都是。 。
“我想被人看到”“不是那种炫耀的漂亮照片”
照片之外,他们只是普通人,却用照片中“疯狂”的样子诠释了自己真实的存在。
近日,一名自称是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女孩在朋友圈发布了结婚请帖,宣布将于1月6日下午6点与清华大学知名教授举行婚礼, 2019年,对此,清华大学教授深感被骗,但女网友很快走红。
这场疯狂的闹剧并没有因警方的介入而平息。各种“单方面宣布与XXX结婚”的消息纷至沓来,这是一种自我审视的“疯狂”。
公开承认这种“疯狂”,是面对差距的嘲讽,也是真实情感的释放。
如果你不疯狂,你就无法生存。
最新的国产小众电影《十三条狗》在隐藏了5年之后终于与观众见面了。这部电影很疯狂,因为它残酷地揭露了许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隐形“异常”。
抛开夸张表现手法和过度解读的嫌疑,影片看似是一个教育问题,实则是一个哲学问题,从灵魂深处探索坚持还是妥协。与在天台上学习鸟语的“拒绝一切管教的疯子”相比,女主角李宛最终变成了“失去内在活力的傀儡”。
影片似乎在暗示年轻人应该追求一种“疯狂的精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反抗父母或背叛主流教育培养路径,而是一种拒绝被阉割、拒绝被代言、拒绝成为“正常”多数的态度。
很多时候,天才游走在正常与异常之间。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一位精神分裂症偏执患者)所说,回到理智的阶段并不总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头脑的理性会阻碍真正的创造力。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了钱学森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虽然“杰出人才”和“天才”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但我想为两者创造必要的条件,一个能够容忍“异常”、鼓励多样性、保护内在活力的环境。
优秀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古往今来,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总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无私奉献,痴迷其中。正应了京剧界的那句老话:“不疯则活不下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