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沉迷案例:小A的宅生活与三次元世界的冲突解析
一、案例概要及实质
开学以来,辅导员发现男生小A经常“宅”在寝室,不上课,基本不与同寝室的同学交流,不接电话,也不回信息。短信。辅导员去卧室找他,小A却头也不抬,眼睛盯着屏幕上的B剧,双手不停敲击键盘发弹幕。他冷冷地对辅导员说:“老师,我们的二维世界,你们三维的人不懂。”家长知道后赶紧赶到学校,但他们相互劝说,带着很大的愤怒回到了家。有钱,你就可以和电脑一起生活了。 ”小A依然无动于衷。
二次元是ACG(动画、漫画、电子游戏)亚文化圈的专用术语,起源于日本,意为“二维”。早期的日本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图片是一架飞机。因此,通过这些载体创建的虚拟世界被称为“二维世界”,简称“二维”。相比之下,“三维度”则用来指代现实中的人物。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二次元用户规模近3.5亿,网络动漫用户规模达2.19亿,-90后人数而00后人群达到2.8亿,其中学生占比超过80%。这说明,虽然是外来的,但二次文化已经成为“网络一代”青年的背景。二次元文化具有“俯视世界观”的原生虚拟属性。 “次要”的诞生基因包括“架空”、“想象力”、“幻想”、“虚构”。与小A的处境相反,我们必须醒悟,正如赫胥黎所说:“这不是我们所憎恶的,这正是我们所爱的。”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把握现实与虚拟,值得虚拟工作者思考。讨论。
2. 案例分析与处理
这个案例的表面是单个学生的行为问题。案件的背后,是在二次元网络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重塑小A同学的健康行为,正常工作,回归正常学习,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二是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如何把握现实与虚拟的关系,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对自身成长的作用,利用二维优势的积极状态帮助实现自我成长。真正的梦想。
(一)
案例原因分析
01
次要文化的本土引力
互联网时代的“宅男”诞生
虚拟是二维元素的固有属性。大量奇幻、穿越、架空的奇思怪想通过吸睛的动漫、眼花缭乱的游戏、刺激的轻小说展现出来,形成了足以让大学生无法自拔的青春亚文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御宅族”诞生了。他们最喜欢的是真假难辨的二次元世界。未来,瞬间,永恒。本案就是这样的情况。在卧室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外界的联系基本靠电脑和智能手机。
02
个体上升的“感觉阈值”
帮助解决二次元世界成瘾现象
青年群体追求新的刺激,偏好通过不寻常的思想和刺激的感官来寻求感官和体验。个体满意度的感觉阈值与外界新的不同刺激强度成正比。门槛也不断提高。这个类似于水上升的过程使个体受到更强烈的刺激以获得之前相同强度的体验。因此,按部就班的三维现实生活在不可预知的二维虚拟世界面前变得鸡肋。案例中的小A不可能对学习和集体生活产生兴趣。室友日后甚至还嘲笑他的妻子。
03
自由与自律失衡
削弱了二次元的奇幻情境。
社会适应
无限网络的无边无际,考验着网络青年学生的自律素质。无疑,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充满了枯燥而繁重的学习。进入大学后,他们就像一匹野马。被学校和家长强行压制的娱乐欲得到了大赦,得以在广阔的网络中驰骋。这样一来,自律就变得空前重要。缺乏自律的网络娱乐不仅无助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反之,就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大泥潭。案件中的小A为了虚幻的二次元世界,甚至与家人决裂。同学们反映,他话不多,不和同学交流,但在网络上却是另外一个人。话很多,也很嗨。在虚拟现实之间,他和虚拟世界更加契合,强化虚拟弱化,削弱了现实的适应性。
(二)
案件处理流程
01
知己知彼,打破次元壁
小A的一句“你不懂”宣告了他拒绝与辅导员沟通。如何与小A交谈,辅导员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到,小A从高中起就迷恋日本动漫。高考时他自己选择了日语专业,却没能让家人考上财务会计专业。但他对日本动漫的痴迷却从未改变。自从入学以来,他就参加过一些动漫相关的活动,对于其他的事情感觉很无聊。引起辅导员注意的一件事是,因为对日本动漫的热爱,小A学习了日语,在不使用字幕翻译的情况下观看了日本动漫。
02
虚拟与真实两栖,走进二次元世界
二维网络丛林中有明显的部落痕迹,并有其独特的部落方言系统。尽管有些词是我们公众所熟悉的,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在二次元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如果他们听不懂他们的话,那辅导员就真的有点(慌了)。因此,辅导员选择“深入虎穴”,找到二维信息,亲自访问B站,观看虎牙(直播平台)。
03
用实力发挥二次元元素的积极作用
由于父母没有给小A生活费,辅导员在小A的钱都快花完的时候,主动约他去食堂吃饭。栖息在三维空间中的身体仍然需要能量。小A果然如约而至。
但小A满汤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如果你不怕浪费时间,就劝我说吧。”
“最近我在看虎牙的cosplay直播。”辅导员意外的说道。
小A眼睛一亮,辅导员继续说道:“不过,这个COSPLAY直播水平还有待提高,我现在看日本动漫,看不懂日语,如果有人看日语动漫,估计粉丝们会更加爆炸。”
小A更是直呼“没想到”。在辅导员的建议下,小A立即在虎牙上开通了“跟着动漫学日语”的真人账号。众多相同爱好的粉丝让小A成为了小“网红”。找到通讯联络后,后续的稳定姿态继续。辅导员首先同意小A的上课和“工作”时间,以及网络上的积极状态在现实中得到了延长。
(三)
案例效果
规矩很规律,他们也正常学习。一年后,小A的基础项在班上排名第9。同时,它是日语的。关键是玩了一年虎牙。他的原话是:“真的可以和家人有一分钱,关键是你喜欢,用你喜欢的东西赚钱,感觉超嗨。在这样的三维世界里,小A自然是充实而充实的。”充满幸福。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想走进当代年轻人的心理
本案中的二次元文化只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盛行的一种亚文化。这些亚文化以其独特、夸张、怪异的风格特征潜在地抵制主流文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二次元文化的原生引力,影响力更大。为了避免或减少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辅导员首先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部落方言”,打破这些词语的心理障碍,走进他们的心理。当然,这不是餐饮。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这样才有可能帮助他们自信地“德行两栖”。
02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善于利用二次元优势
1811年,英国工人在Led的发起下试图通过摧毁机器来反对技术和资本主义。当然,我们不能成为新领导主义者,限制学生接触非主流文化。在互联网上成长的良田和拓展空间,依然在互联网上。既然二次元文化有着天然强大的吸引力,那么我们的力量又如何指出如何利用二次元文化的力量,更是二次元文化的力量,更是她在二次元文化中的玩味作用。我们需要开展适当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不要将网络亚文化视为“逃避主流文化的庇护”,而要正确认识其对自身成长的作用。引领青年学生对二次元文化的认知,从“愉悦”的感官层面拓展到“愉悦”的精神层面,体现了青年学生对梦想的追求。
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二次元产品的消费是文化消费,考验着青少年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二次元文化本来就是异国情调,但对于二次元文化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据艾瑞咨询统计,目前二次元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依然是日本动漫,占比82.2%,其次是日本动漫和日本游戏,占比分别为66.1%和27.1%,远高于国产比国内生产。工作的渗透率。青年学生的思想走向代表了国家未来的价值观。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在淡化民族文化意识、削弱民族文化感的过程中陨落。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守护,精神遗产是不能被控制的。如何大力弘扬中华文明,让民族文化精髓的精神塑造在青年学生身上回归和体现,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参与者、共建者、传播者。二次元文化的本土化过程。项目。
注:本案例为浙江省第三届案例大赛一等奖。
编辑丨王林谭千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