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移动应用趋势报告:90后成主力军,二次元文化引领潮流
近日,《天下大师:2017年上半年移动应用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与其他用户不同,这些用户是“二次文化”的粉丝。
所谓“二维”,即二维。这个说法来自日本。由于早期的日本动画、游戏作品都是由二维图像组成,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称为“二维世界”。相比之下,“三维度”,即现实世界。
显然,“二维”是对现实世界的回避和简化。它支撑着-90后的梦想、经历和追求。
艾瑞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二次元”核心用户规模达5939万,“二次元”用户总量近2.19亿,覆盖62.9%的-90后和20后。 00年代。 2016年,“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2.7亿。
人们不禁感叹“二次元时代”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但我们准备好了吗?
现实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爱情呢
在“三维”世界里,李伟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普通技术人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孤独、沉默、像个哑巴”;但在“二次元”世界里,他呼风唤雨,是很多人的偶像。
李伟说:“二次元”的世界就像一个港湾。你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总能找到归属感。
除了工作,李伟其他时间都泡在网络世界里。他会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COSPLAY(狭义的解释是模仿角色,装扮虚拟世界,也称为角色扮演),但不和家人说话,也不和别人说话。他的“二维”生活。他说:“家人根本无法理解自己。”
李伟是-90后,还没有结婚。他之前谈过一个女朋友,后来就分手了。家人为他的婚姻担心,但李伟却觉得,在现实世界里,爱情已经变成了买卖,和房子、钞票等一起“无趣”。在“二次元”的世界里,他觉得这就是真爱。他提到2016年看过的一部“二次元”电影《你的名字》,被里面描述的爱情所感动。
李薇也有一个她喜欢的女孩。她叫初音未来,出生于日本。这是首个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3D虚拟偶像,典型的日本漫画少女形象。这个“二次元”时代的虚拟女孩有着绿色的长发、大大的眼睛、甜美的歌声。
初音未来在日本拥有大量粉丝,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去年12月,初音未来在北京的票价最低为680元,这个价格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李卫华花高价买了一张票,去看了北京的演唱会,对此印象深刻。
“这场演唱会,大家为一个别人眼中非常虚幻的偶像喝彩,但在我们眼里,她是真实的,是真正的主角。”李伟说道。
“二次元”文化到底有何魅力,为何让这么多人痴迷?
艾瑞咨询发布的《二次元》用户报告提到,用户喜爱《二次元》的三大理由是:在“二次元”世界中寻找共鸣、治愈和爱;游戏总称起源于日本,通过网络等方式传播);这个圈子是温暖的,在其中,你总能有存在感。
日本生命福祉研究所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70%的未婚男性没有交往对象,甚至40%以上的处女没有性经历。该研究所负责人表示,现在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结婚,就是因为其中一个可以满足心灵上的虚拟爱情。比如女子专游题材更加多元化、手机游戏方便随时谈恋爱等等。该研究所采访了一位来自东京的 20 岁女性。她说:“我喜欢二次元,即使生活中没有男朋友,我也能过得很好,没必要急着找一个真正的男性结婚。”
“二次元”把他们变成了一个人
北京女孩何丽娟是一位-90后。自从迷恋“二次元”之后,她就变得越来越“宅”。
何丽娟住在父母家,留下了帮助别人搬动漫游戏和参加网络游戏大赛的奖金。她经常登录的社交网络主要是动漫游戏网站,里面有很多她的朋友和游戏迷。
作为热门游戏《LOVE LIVE!》的忠实粉丝,何丽娟表示:“每天不出门就可以出门,没有人打扰,也不用看脸色。出门的时候,您可以在线预订。”
“宅”一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缩写。 “宅文化”是随着动画和电脑游戏的出现而诞生的。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电影、动画、电子游戏等给孩子们强烈的刺激。这些孩子长大后,社会竞争的压力加大,让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寻找可以由自己主宰的世界。
“宅文化”的载体主要是-80后、-90后,指的是那些迷恋动漫的人。后来,“屋”逐渐演变为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脱节的年轻人的名字。
据民政局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单身成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其中至少有5800万人“独居”。这些未婚单身人士很多都是“二次元”的忠实粉丝。
“房子”不能走极端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封姐姐写给“二次元”哥哥的信。他说,弟弟已经上大学了,这两年突然对动漫产生了兴趣。起初没什么,但渐渐地他看动漫的时间越来越多,还花钱买了很多动漫周边产品。
姐姐说:“其实如果他能合理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他不愿意和家人或者没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流。孩子、运动、出去看动漫家里有和他一样喜欢动漫的人,就来聊聊动漫吧。
“房子”不仅让年轻人与家庭隔绝,长远来看,必然会失去更多。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石同宇说:“他们青少年时期是在互联网上度过的,或者在家里‘宅’,或者在网吧统称‘宅’。”长时间盯着屏幕,只和键盘打交道,难免会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们都是最好的,但他们却被困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不允许他们与外界接触。几内。几年后,他将彻底失去生活的能力。
社会主义者陈红看到了“宅文化”的积极作用。他说:“电脑、网络普及后,更多人乐于接受‘宅文化’,这是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现代化的积极体现。”但他也表示:“一切都不能过度,‘宅文化’也是如此。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房子”也是如此。虚拟总是与现实密不可分,但有些人却分不清两者,而陷入极端。这种极端可能会导致人类社会集体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必然引发一些社会病态,如忧郁、消沉、烦躁等,带来社会伦理问题。
晚安情侣要互相发微信
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你的目光被银幕紧紧吸引。这时,旁边有人小声问道:“这位演员是谁?” “我不知道,为什么范冰冰还不能……”
对话仍在继续。大多数时候,你都会对他们感到愤怒,但这种打断电影的方式在“二次元”时代很快流行起来,那就是“弹幕思维”。
“弹幕”是一个军事术语,指密集的炮弹。后来演变为以字幕形式密集展示的解说词。这种视频模式最初起源于日本视频网站。
刚接触弹幕的时候,包头陈强不太适应。后来他发现弹幕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如今,他已经是弹幕的忠实用户了。陈强说道:“《第二特工》的世界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比如高能预警、傲慢、腹黑、前面自然呆滞。接触弹幕网站后,我发现网站上有很多我喜欢的同一个漫画的人”。
弹幕给孤独的人一种交谈的氛围。当弹幕飘过的时候,他们感觉自己和很多人在一起。然而,在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看来,这个网络世界的对话实际上是虚假的。她在《重新说话》一书中写道:“在虚拟世界里呆的时间越长,孩子就越想沉浸其中。相反,他们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经营自己与他人的感情。出发点是与人交谈的能力……交谈给我们带来亲密、共享和深刻的体验。
心理学家张益珍指出:“过度依赖网络交流,有意无意地逃避现实交流,可能会导致这类人无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问题。结果,网上朋友很多,线下朋友不多。”朋友,但在他们心里我感到孤独”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认为:“我们老一辈人把网络世界称为虚拟世界,但对于-90后来说,网络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不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世界……有些笑话不再是笑话,比如夫妻之间说晚安
“二次元”本身并不是罪过
面对“二次元”年轻人的怪异表现,我们该如何应对?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二次元”有积极的一面,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启蒙、追求完美、素质提升。年轻人的审美观和情商。一方面,不利的方面容易导致青少年脱离现实,过于虚幻与理想,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容易使青少年在冲突中产生消极的人生心态。在利弊共存的背景下,社会主流文化应该对“二次元”给予更多包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金认为:“‘纵容’的二次元无法提取,但它只是一个导火索,并不会直接引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心中充满了炸药”。
更有专家指出,想要遏制“二次元”的不利影响,必须依靠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等多方面。如果只是年轻人和教育的问题,那就太狭隘了。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强调了“二维”的研究、理解和交流。他说:“我们现有的所有制度都必须向这些‘二维’世界的人们开放。如果不向他们开放,他们就会反制我们,这会引起很多冲突……我们现在的思维仍然是传统的传统。”个人、传统家庭、传统社会组织、传统政党、传统意识形态等等。在当前的“二次元”世界,现实发展得很快,但我们仍然不了解。更好理解、更深入。
文/沉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