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之下热播:漫改剧如何打破次元壁,为观众带来视听惊喜?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近期,都市奇幻剧《异人之下》正在线上热播,它是由高分国漫《一人之下》改编而来的。这部剧在不同观众群体中引发了不少话题度。实际上,漫改题材在影视市场一直是热门类型,像《棋魂》《少年歌行》等多部漫改作品多次打破“次元壁”,给观众带来了视听方面的惊喜。此次《异人之下》在叙事角度方面更进一步,在精神内核方面更进一步,在世界观打造方面更进一步,为当下的漫改影视创作注入了新的想象力。
漫改剧是以动漫作品为蓝本制作的真人剧集。在创作时,要兼顾剧集观众和原著受众的体验与感受,并且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合理创新优化叙事结构,这样才能实现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跨越。《异人之下》讲述了一群少年在异人世界冒险前行的故事,他们以赤子之心与黑暗决战。剧集保持了原有漫画的风格,保留了经典桥段,设定了人物。同时,它还注重设置情节悬念,强化主线故事,并且有反转情节。《异人之下》在故事开场时迅速切入剧情,凭借一次次戏剧性的反转以及一个个带有悬念的角色的登场,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异人世界。同时,通过小人物张楚岚与其他异能人士在日常相处中的谐谑对比,使得人物形象生动立体,具备很多笑点,节奏较快,网感较强,符合当下年轻一代观众的需求和喜好。
《异人之下》是中国首部有超写实数字人参演的剧集,它把原作中通过脑电波与外界互动的“二壮”这一角色以数字人的身份呈现出来。在特写镜头下,观众能清晰看到角色细微的表情变化,还能看到眼神情绪的交流。这种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让剧集更具真实感和观赏价值。
在满足观看娱乐体验的同时,故事的价值取向对于漫改作品能否被主流受众接受以及能否走入大众视野来说是关键的。回顾市场上那些优秀的漫改剧集,每一部在这方面都花费了很多精力,展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之前获得好评的《棋魂》是以一群爱好围棋的少年为对象展开叙事的,它引导观众去思考热爱与奋斗的现实意义,把“棋魂”精神在各行各业中进行了发扬。《异人之下》里,每个人都在寻觅自身的“道”与“义”。少年英雄们的自我逆袭成长之路,是一个认知自我以及向内心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体现出导演的创作愿景,即为每个困惑的少年提供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同时也给予当下年轻人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漫改作品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再创造。它们以浓厚的文化底色为依托,引导观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从而激发深刻的情感共鸣。这也成为当前漫改作品创作出彩、收视“出圈”的重要保障。《少年歌行》强调“新武侠”,它将独特的禅宗文化与故事背景相融合,从而较好地营造出了“快意江湖”的叙事氛围。《异人之下》从道教文化和中医文化里提炼出“炁”,以此建构起对中国式异能的理解。其中,中国功夫、侠义精神、哲学思想以及民俗传说等这些一直贯穿的符号化表达,具有极为强烈的东方色彩。它把中国文化贯穿在整个故事的内核当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展现出了时代的光彩。
二次元群体在不断壮大,优质漫画 IP 也在不断涌现。漫改影视正迎来新的创作热潮。《异人之下》等作品获得了成功,为当下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创作者可以通过在叙事策略、文化价值、视听体验等方面突围创新,达到与观众产生正向情感共鸣的价值意义,从而为这类题材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