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升职记如何以雷剧之姿创造24亿播放量奇迹?
题图 / 太子妃升职记
……我也用色情图吸引你们点击。
ACGX曾发表一篇《三问新京报,“直播造人”与二次元何干》,在这篇文章中“直播造人”使二次元背负了一个锅。如今看来,《太子妃升职记》或许也存在这种倾向。
1 月 16 日,《太子妃升职记》的结局得以播出。其百度指数达到了 151 万,在播出期间的平均指数为 81 万。在乐视平台上,该剧在收官之时的总播放量超过了 24 亿。这样一部以雷人程度达到新高度且被称为“污剧”的作品,却获得了极为巨大的关注度和点击量,直接为乐视增添了超过 50 万的 VIP 会员以及过亿的收入。
高收视率背后的两极化评价
这部剧在豆瓣上的最终评分为 7.9。众多网友对《太子妃升职记》给出了评价,且这些评价呈现两极化。高评分的出现背后有着众多网友这样的两极化评价。
此剧有着雷、穷、有毒且够污的特点,然而却能让人笑个不停,让人中了太子妃的毒。
低分者评论:这是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全剧毫无逻辑可言,剧情之间的衔接十分生硬,广告植入也过于强硬。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其他可说的了,毕竟很多人因为看不下去直接就把它关了。
太子妃升职记百度指数曲线
《太子妃升职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高颜值和雷人剧情吸引了 90 后、00 后观众。大电影即将开拍。经查阅百度指数,ACGx 发现这部剧在播出的前 10 天并不热门。使这部剧在一夜之间变得热门的,是精准的营销。营销团队挑选了恰当的时间点,进行了成功的病毒式网络营销,最终让《太子妃升职记》迅速走红。
“太子妃”打开二次元的姿势并不正确
成功营销的背后,存在着《太子妃升职记》中展现出的多种文化。其中有性转文化、穿越文化、宫斗文化、萌文化、腐文化、基文化、污文化。在传统国产电视剧中,人们见到最多的是穿越和宫斗元素。然而,性转、腐、萌、基、污这些二次元文化,在国产电视剧和国产网剧中却很少得以体现。所以,对于大众而言,当二次元这种较为陌生的小众亚文化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内心很期望能够看看次元壁的那一侧。
说到姿势问题,先来一个JOJO立吧
但是,太子妃的这种打破次元壁的姿势是否恰当呢?对于太子妃的制作团队而言,怎样才能让观众在一部剧中一下子就接受并理解这么多种文化呢?要知道,这还是一部制作不够精良、内容较为混乱的网剧。观众在剧中看到了设定很大胆,演员们的表演也很出位,像抄袭大牌服装设计,主角屡屡露出大腿等情况。这些下作的设计使得《太子妃升职记》成功打入了被二次元包裹的当代年轻人之中。《太子妃升职记》成为了“爆款”,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泛二次元用户以雷、污、毒为理由给《太子妃升职记》打高分。
二次元只是“太子妃”上位的手段
2015 年,众多资本涌入二次元市场。二次元产业正处在走向成为主流的进程里。泛二次元人群将会成为二次元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事物,都以泛二次元用户为潜在消费群体进行设计。网剧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播放灵活、传播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贴合 90 后和 00 后的网剧受众,不少网络剧将漫画式和网络文化渗透到真人剧中,从而获得泛二次元用户的接受和喜爱。《太子妃升职记》就是这样一部剧。
真正的二次元用户认为,用色情、下作的手段去打破次元壁,绝不是他们所希望的。出本子(写同人)属于典型的二次元行为,因为现实世界的平凡与动漫、小说中单纯的真善美无法统一,所以他们会通过出本子的方式去追求那个架空的世界。所以,ACGx 觉得《太子妃升职记》只是把二次元文化单纯地放进剧里,并且通过色情、暴力这类元素来展现这些,以此吸引观众的目光。
说到底,剧中出现了多种二次元文化。这只是《太子妃升职记》的一个做法,它通过这样做来区别于其他网剧,从而能够快速获得成功。
一部网络雷剧通过淋漓尽致的很黄很暴力元素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赢得了泛二次元用户的追捧。《太子妃升职记》真的像某些媒体所说的那样,是国内网络自制剧进入全新时代的标志吗?ACGx持有不同看法。当听闻本剧完结这一消息时,《貂蝉大战丧尸》已经开始拍摄,《王昭君捉鬼》以及《杨贵妃闹地府》正在组建剧组并招聘演员……仅仅是听到这些名字,就令人浑身一震:难道《太子妃升职记》将要开启中国网络“污剧”的大市场了?
过度消费只是昙花一现
2011 到 2012 年,是页面游戏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弹窗广告上充斥着“男女双修”“办公室女秘书”“快刀切小裤裤”等这类色情低俗的标题党内容。运营商通过使用重口味和噱头的方式来吸引玩家。这种做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能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无数的事实都表明,低俗的营销方式最终是无法给厂商带来长久效益的。2012 年,文化部发布了一纸禁令,网页游戏的低俗营销行为被封杀。
如今中国的传统价值社会正逐步演变为多元且包容的现代社会,价值与意义的判断也在发生改变。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发生。
《太子妃升职记》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以大胆且出位的拍摄手法,借助二次元文化,从而快速吸引泛二次元用户。这体现出中国二次元市场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不健全的情况。虽然用户初期会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与主流价值相违背的东西会得到彻底认可并成为主流,其本质只是在过度消费泛二次元用户。网剧走过了井喷期之后,最终出现了寡头市场并且进行了市场洗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非主流的东西只是短暂地出现了一下就消失了。
《琅琊榜》口碑收视双丰收
2015 年有很多部大剧涌现出来,这些大剧适应了年轻化、网络化、市场化。比如《琅琊榜》,它虽是架空的历史,启用了高颜值的偶像班底,还曾有网友杜撰出男男 CP。然而,它的立意摆得很正,最终取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这表明单纯顺应潮流是不可取的,只有知势趁势而为,既有所创新,又有所坚持,才能做出好剧。
《太子妃升职记》充满了二次元文化,在 2016 年成为了网剧的“爆款”。随后,各大视频网站肯定会有大量类似的网剧出现。然而,这些网剧是否还能像《太子妃升职记》那样成功,是否还能继续让泛二次元用户购买 VIP 用户卡,这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