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次元壁被打破,二次元会蹦出何样的火花?
对于二次元,有人热衷追求,也有人大声批评。 第一篇文章我们从美依美开始,聊了二次元团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以及二次元团是如何俘获了亿万年轻人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继续谈论第二个维度。 当次元壁被打破,二次元与三次元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玩翻唱歌曲已有11年的浅川瞳,仍然只能把翻唱歌曲当作一种爱好。 “把翻唱歌曲当作职业有点像流浪者”,尽管她在网上的点击量有几千万。
1995年出生的瑶瑶,靠着“三大陷阱”(洛丽塔、JK、汉服)拍照实现了“财务自由”。 没有人会说她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去的流言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
虽然日本动画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喜欢二次元动画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但翻唱、穿洛丽塔服装、收集人物……这些二次元的兴趣曾经与现实发生碰撞,遭遇困惑和嘲笑。 社会对二次元文化的批评从未停止过。
曾几何时,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附近,“二次元”造型吸睛,吸引市民围观(来源:视觉中国)
5月5日,多家淘宝二次元时尚店集体发布公告,霸气呼吁网友“打破偏见”“每一个小众爱情都值得被看到”。 虽然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但这个话题还是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不少人分享了自己在二次元圈子里看到或经历过的“耻辱”。
洛丽塔爱好者瑶瑶表示,她受到的偏见大部分来自于家人。 “路上的人只能多看我一眼,但我妈妈会觉得这样打扮很不合适,在一个人人都不抬头就能看到我的小县城里,会很丢面子。”
在瑶瑶看来,这与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有关。 “他们会感到夸张和陌生。” 同时,她指出,这种耻辱大多是圈内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大多数洛丽塔都是为了取悦自己而穿衣打扮,但很多‘外人’听到或看到个别的人后,可能会对整个圈子产生误解。”不当行为事件。”
2023年,广州CPSP动漫游戏迷展上,身着古装的洛丽塔店老板(来源:视觉中国)
从本质上讲,两种文化相遇时,总会发生碰撞、交流和竞争。 “文化其实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对抗的场域,发展过程中总是充满着各种‘碰撞’、‘融入’和‘抵抗’,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过程也是如此。” 浙江传媒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龚树林说。
另一方面,当前的二维文化表征深受消费社会的影响。 ACG用户Rui向记者介绍了圈内的“鄙视链”,“那些高价购买正统日本女校服的人会鄙视那些购买廉价国产设计的人”。 盈利能力也导致卖家鱼龙混杂,“毕竟贵的可能要上万,但有的卖家会造假货、重新贴牌,有的甚至会卖洋垃圾。”
第六届杭州三坑博览会吸引爱好者打卡购物(来源:视觉中国)
诚然,昂贵服装和各种衍生品的出现导致了很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也有很多作品需要加入色情元素来迎合观众,但这并不是二次元世界的全部。 真正应该批评的是被忽视的污名化标签和被普遍化放大的偏见。
点开芮的朋友圈,可以看到封面是她参加漫画展的对比照——一半的照片是她几年前还在上学的时候,穿着全套JK制服和蓝色平角领带。 与古色古香的COSER合影一张; 另一半是和同一个COSER的合照。 她已经进入职场,穿着普通的衣服,白衬衫和黑毛衣。 他的外貌没有改变,留着侧刘海,长卷发。 “下面的白衬衫还是JK制服里的白衬衫。”
两张照片的对比体现了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它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采访中,不少2D用户表示,现在已经不存在“2D圈”这个说法了。 每个人都是粉丝。 即使穿着JK制服,他们也不再觉得自己身处“JK圈”,而是将其视为“JK圈”。 对于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二次元”不再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标签,也不再是年轻人的“小众自我愉悦”。 它已经被一些其他年龄段的人所接受,形成了一个秘密而庞大的二次元群体。 并影响主流文化。 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中,有老师、各大工厂的工程师、时尚博主……如果不是深入交谈,我们甚至都无法发现他们是2D爱好者。
第三届厦门子鱼动漫展上,动漫爱好者自拍(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在商业力量和其他一些因素的推动下,三维文化也在不断尝试扩大或扩展二维文化相对封闭的“圈子”属性。 比如,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与2D合作,动画形象的拟人化自然与品牌诉求一致; 一些二维词汇也被融入到日常语言系统中,比如“打电话”、“回家”、“可爱”等。
浙江杭州推出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题地铁专列(来源:视觉中国)
“现在我在教本科生和研究生时,很少用青年‘亚文化’这个词。我把‘亚’去掉,只讲‘青年文化’。” 因为我们传统上理解的‘亚文化’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宫树林表示,随着曾经作为二次元主要受众群体的“80后”、“90后”成长并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二次元文化也在加速与主流文化交叉。 更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二次元与爱国主义的融合,赋予了二次元文化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它之所以能够打破“次元壁垒”,与二次元本身的精神内核、发展逻辑和现实世界的共通性有关。 虽然二维世界充满了乌托邦,但用户追求的是纯粹、简单、包容的“真”、“善”、“美”。 当主流文化的精神内核发生互动时,必然会被更广泛的受众所接受。
走进网络世界(来源:视觉中国)
“二维文化的发展逻辑与我们当前对未来社会的布局思路基本一致。 比如,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二次元很可能会成为元空间的主流叙事和叙事。 龚树林认为,二次元的发展无疑已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生态。虽然亚文化的标签尚未摘除,有效受众覆盖仍有限,但其年轻化和知识群体特征,追溯古今,肆无忌惮的内容创作,将是突破次元壁垒、拓宽文化受众的势能。基于二次元文化强大的多元化生产能力,未来在以UGC为生产动力的传播社会中,二次元文化也将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浅川瞳、瑶瑶、锐均为化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