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圈子扩大,这些被误用的二次元梗你了解多少?
文丨烟焰 排版丨江忆恺
封面丨阿斯卡
近年来,泛二次元圈子的规模日益膨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成为二次元作品的追随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推广了众多原本属于二次元领域,或是经过二次元文化重新诠释的词汇和梗。然而,不少梗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走样,其原始含义被逐渐扭曲,甚至一度引发了硬核梗爱好者们的强烈不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那些被错误使用的二次元梗吧。
01.如果xx有颜色,那一定是xxx
这句话源自于《Love Live!》中的名言“若奇迹拥有色彩,那必定是橙色调”,其初衷是用来象征高坂穗乃果的支持之色。
不久之后,该梗首先在动画《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中崭露头角,众多观众激动地在屏幕上刷出了“若真爱有色彩,那必然是蕾姆的蓝色”的弹幕。随后,这一说法迅速蔓延至其他动画作品,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若是xx有颜色,那定是xx”式的弹幕热潮。
后来,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媒体编辑或许是出于对拉拉人群的尊重,或许仅仅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创作出了“若奇迹拥有色彩,那必定是鲜艳的中国红”这样的宣传口号,从而使得这句标语得以广泛传播至更广泛的领域。
凭借简洁的句式和鲜明的表述,该语段迅速跻身众多新闻报道的标题之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演变成了这样的情形。
02.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自某个时刻起,众多中二少年似乎都习惯于挂嘴边这么一句话,那语气仿佛充满了豪情壮志,散发出一股不愿随波逐流的孤高气质,让人瞬间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气息。若此时再配上那种酷似鲁路修的英气逼人表情,气氛简直达到了极致。
自然,要想显得潇洒不凡,前提必须是未曾目睹过《日在校园》这部动画作品。否则,每当你回想起那部动画中女二号的名字叫西园寺世界,以及那位名叫伊藤诚(江湖上尊称他为诚哥)的角色在说出这句话后随即被女主角一刀斩杀的场景,恐怕就很难再轻松地提起这句话了。至于西园寺世界本人,她对此恐怕也只有无奈一笑。
03.打call
这实际上是一种wota艺的表现形式,特指在日式live现场,粉丝们会依照音乐的节拍,依照既定规则,通过呼喊或挥舞荧光棒的方式与台上的偶像进行联动、表达支持与互动,同时,他们还会遵循一些约定俗成的打call动作和口号。
不对,放错图了,应该是这张。
传入我国之后,其含义逐渐演变为单纯的激励鼓舞,这一用法已扩散至更广泛的领域,甚至一度出现在考试试卷上。
之后,这一梗逐渐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变体,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追捧,(对其赞不绝口),甚至有人将其误解为“打电话”的含义,并在微博热搜以及贴吧等平台频繁使用。
这个话题同样未能避开官方媒体宣传人员的注意,他们将其不期然地采纳,因此,在局外人眼中原本带有几分尴尬的“打call”举动,竟然转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等等,这里更奇怪的难道不是傲娇?
04.宅
御宅族原本是指那些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专注于游戏、动漫、铁道甚至军事等次文化领域,以追求个人兴趣的人群。他们并非普通爱好者,而是追求高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水平的鉴赏力,换言之,只有那些在圈内享有盛誉的大佬,才能被称作“宅”。
此外,御宅族原本与室内派并无直接联系,他们所涉及的领域普遍包含着浓厚的户外元素。然而,当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宅字被直接理解为只是待在家中,不仅宅的标准被简化,还衍生出了诸如“阳光宅男”以及近期流行的“肥宅快乐”等与宅文化原意不符的词汇。
因此,若严格依照“肥宅”一词的原始定义来考量,非得是业界翘楚,否则根本无资格被称为真正的肥宅。
05.兄贵
源自日语,原指对兄长或男性尊长的敬称,与中文中的“大哥”等称谓相仿。在国内,这一词汇因比利海灵顿以及van等系列摔跤影片的流行而广为人知,随后逐渐演变成代表“肌肉壮汉”和“哲学”的象征。
在传播过程中,兄贵成功地将“哲学”等词汇的真正含义逐渐扭曲,使得长期在鬼畜区活动的人们逐渐养成了难以正视“哲学”等词汇的习惯,他们非得在那些词汇中嵌入男魂符号,才能感到安心。
06.二次元
不得不说,社交网络的日益繁荣使得“二次元”这一词汇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最初的定义,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指代二维空间,而是逐渐演变为涵盖ACG作品及其相关衍生品创作者和粉丝所构成的一个独特社群。然而,随着追剧和玩游戏的年轻群体日益增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也随之涌现。这些言论使得不少对二次元文化缺乏了解的人,给二次元文化贴上了不少负面标签。甚至有些在圈内待了很长时间的资深人士,也曾经不好意思公开承认自己的二次元身份。
由此衍生出的诸如“不太理解你们的二次元文化”等原本在圈内用作自嘲的梗,如今却被圈外人甚至那些对二次元持反感态度的人用作贬低二次元的话语。
然而,这与之前的状况并不一样,二次元文化被过度利用甚至扭曲,这并非一件令人发笑的事,提及此事甚至让人感到一丝心酸。原本那些无忧无虑观看动漫、沉迷游戏的二次元爱好者,却因某些陌生人的所作所为而遭受集体指责,这种感受似乎只能用一个表情来表达。
众多人士因此感到难为情,不愿公开承认自己对二次元文化的喜爱,并竭力与这一群体保持距离,甚至脱离后还要踩上一脚以证明自己的纯洁。然而,还有众多二次元爱好者,为了二次元文化的持续繁荣,积极改善圈内氛围,力求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思想观念都值得我们给予认可和激励。
说了这么一番话,你是否还清楚有哪些梗在你所处的社交圈之外被误用或曲解?何不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这些有趣的案例,成为真正的梗发烧友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