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站突遭关停风波?融资不畅、员工欠薪背后究竟咋回事
杂谈投稿邮箱:
A站死了?
2月2日,我国二次元文化的标志性平台、弹幕视频网站AcFun(A站)的网页及移动应用程序均无法正常访问,与此同时,该平台官方微博最新发布的动态仅是“愿再续五百年辉煌”。
此前,据1月31日的新闻报道,A站面临资金困难,近200名员工工资被拖欠。同时,由阿里云提供的A站服务器,其租赁期限即将在1月31日24时结束。如果无法及时续费,A站的服务器甚至可能被迫关闭。
2月1日,A站依然可以正常浏览,当时众多人纷纷认为它已成功度过危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转瞬之间,局势再次发生了急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2日的上午,A站出现了无法登录的情况,随后,有媒体记者迅速赶往A站的办公地点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发现,那里的员工们依旧在正常工作。
坊间传闻,阿里巴巴或许已成功低价收购,其子公司的云峰基金与合一集团合计掌握了A站31%的股份,因此成为了A站持股比例最高的实际掌控者。
这表明,正如过往无数次的波折一般,这次的关闭也许仍旧不会是永久的离别。
若阿里巴巴已成功投资A站,那么A站或许能够重新回归快速发展的轨道。
最终,不管事件以何种方式结束,结果都会在短短一周内揭晓。这是因为,依据阿里云的规定,服务器一旦到期,数据将得以保留7日;若在此期间未完成续费,数据将被彻底清除。
问题在于,即使成功续命,未来的A站,还是过去的那个A站么?
成长往往令人畏惧,正是在2月1日,也就是该网站关闭的前夕,A站的首页上强烈推荐了一段这样的视频标题。
视频里,说的是张一山;视频外,说的何尝不是A站自己?
自2007年6月成立以来,A站始终作为中国二次元领域的标杆,然而在其发展历程中,却始终饱受内部纷争、设备故障、股东及管理层更替等问题的困扰,可谓是步履维艰。
自2010年起至今,其已历经六次转手,每次交易都伴随着管理团队的全面更迭,那些对二次元文化怀有深厚热爱的管理人才,大多已无奈离场,昔日的二次元领军者,如今已完全沦为资本市场操作中的棋子和谈判的筹码。
这些问题背后,部分人将其归咎于商业模式的缺失,部分人则认为是股东之间的争斗与消耗,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管理运营上的不足,亦或是资金支持的匮乏……
但归根结底,这本质上还是A站自身先天而来的基因问题。
若时间倒流至2007年,那时A站的诞生,颇似字幕组的缩影,它成为了众多人的欢乐天地;彼时,尚无明确的二次元社区定位。
它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场意外。
进一步而言,由于A站频繁出现故障以及内部员工矛盾不断,粉丝徐逸,网名9bishi,于是创立了B站。起初,B站仅是A站宕机时的替代选择。然而,这个原本的备用平台却逐渐壮大,如今其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A站的26倍。
它的今天,也是一场意外。
这种突如其来的起点,一路发展到如今在二次元领域的巅峰,以及在整个文娱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力,其背后都是广大用户自下而上地推动所致,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策划。
因此,无论是A站还是B站,自创立伊始便缺少明确的商业定位和经营策略,其发展路径完全取决于用户,然而在遭遇困境时也仅限于用户层面,导致频繁陷入由管理、运营等内部因素以及资本、市场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困境。
只不过,B站更快地长大,更快地适应了这个成年人的世界。
放弃了“即便面临破产,也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费用”的承诺,转而开始投放广告和推出付费会员服务后,它宛如一个放下吉他与画笔,换上西装,提起公文包的青年,最终踏上了那条曾坚信自己永远不会踏足的道路。
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二次元基因,决定了A站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便它此次能够重新崛起,在未来的道路上,它仍需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
内容命门:躲不开的版权压力与政策重锤
为了实现成为大型且规范的二次元视频社交平台的愿景,A站与B站需着力解决内容监管和运营成本两大难题。
特别是他们时刻遭遇的内容安全隐患。对于曾享有“自由之风”的A站与B站而言,这无疑是他们最深的困扰。
去年六月,A站因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简称《网络视听许可证》)而遭广电总局责令暂停视听节目服务。紧接着,两个月后,该平台因播送含有违法有害内容、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的视听节目,被处以12万元的罚款。
11月,A站"失联"三天,更一度增加了忠实用户的恐慌。
针对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面向广大用户的视频平台而言,部分类别的内容缺失并不会对其整体造成重大影响;然而,对于A站和B站这两家专注于特定内容的社区平台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它们所经营的核心内容,不仅支撑着其业务的发展,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成本。
因此,我们注意到日剧、英剧以及印度剧等节目在B站上逐渐不见了——即便在众多用户看来,这象征着那个崇尚自由与宽松的二次元世界,似乎已被削弱。
同时,那些习惯了“高清、无码、免费”服务的用户群体,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去支付费用,以此作为支撑网站所需承担的高额版权费用和运营开销的保障。
即使现在,即使是B站,也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B站所推出的贴片广告因用户集体抵制而被迫取消,而付费会员制度同样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种矛盾的频繁出现,促使B站不得不加快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地变换姿态,持续地进行滚动式的变革。
目前,B站的收入主要依赖于游戏产业,然而从长远视角来看,该平台上的游戏用户大多源自其内容用户及品牌支持者的转变。一旦上游的内容创作和社区氛围遭遇限制或受到干扰,那么下游的收益自然也会遭受波及。
而在这个问题上,A站比B站差得更远。
平台命门:提早感知文化却不能引领流行
A站和B站,作为二次元文化的核心阵地,已经孕育出众多现象级的娱乐爆款。然而,在媒体属性和事件营销的影响力方面,它们与微博、微信等超级应用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B站上以制作鬼畜视频闻名的“四大欠王”,同样愿意承接商业定制项目。然而,他们为庞麦郎制作的鬼畜视频,并未达到《我的滑板鞋》在野蛮生长阶段那样的爆红程度。这些作品无法像微博上的热搜等一样,形成一套稳定的“生产线”,因此在为营销内容制作和传播提供批量服务方面显得较为困难。
这造成的一个后果是,尽管A站和B站总能率先捕捉到新兴的爆款,甚至催生爆款,然而它们却常常无法引领爆款和潮流趋势,这无疑限制了平台的商业化潜力和创新思维。
在商业化气息相对稀薄的A站,这一现象愈发显著。PingWest的文章更是如此描述:"在中文网站领域,价值最低的用户群体非豆瓣和acfun的用户莫属。"
黏性命门:二次元用户的分化与迁移
当然,对于A站而言,其最为致命的弱点在于,二次元用户正逐渐向新平台分流和迁移。
毕竟,让用户保持"十年不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站正迅速强化其领先地位。若能按既定计划在今年顺利完成IPO,凭借更加强大的品牌和资金实力,B站将有能力吸引、收购以及制作更多版权内容,同时还能加速推进商业变现的全产业链布局,这将使得与A站的差距得到显著拉大。
近期,B站启动了“创作激励金”项目,旨在激励那些粉丝数达到1000或播放量累积至10万的up主,创作出更多原创和自制内容。
而此时,A站还停留在粗糙的个人站点风。
其次,视频平台已不再是二次元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独居栖息地;Echo回声、荔枝FM等平台正从音频领域切入二次元市场;视频弹幕已不再是唯一的娱乐方式,而弹幕网站也不再是年轻次元用户的唯一娱乐场所。
第三,这一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由草根力量主导的原创社区不同,如今新兴的次元势力中,已经涌现出一些实力更为雄厚的巨头企业。
2017年11月,中国移动子公司咪咕动漫成功举办了首次次元文化节,该活动致力于推广其旗下品牌"次元C站"的咪咕圈圈。
与那些仅能仰望A站和B站的TuCao弹幕网站相比,咪咕的"次元C站"在资本实力、资源配备、内容生态成熟度以及收入稳定性方面均有所超越。
次元文化节举行之际,张一山、王嘉尔、汪东城、迪玛希、马伊琍等知名人士纷纷现身现场,或在微博上为其加油助威,这一现象充分彰显了他们的巨大影响力。
尤为关键的是,咪咕动漫并非孤军奋战。它涉猎广泛,涵盖了阅读、音乐、动漫乃至电影等多个领域;在版权、艺人、经纪以及营销等方面,咪咕已构筑起一个全面、系统的集团作战网络。
若将“次元C站”视为咪咕文化在二次元领域开辟的门户,那么,咪咕所依托的庞大IP产业体系,便将化身为一个超级工厂,助力二次元价值的转化,拓展二次元文化的传播范围,同时为二次元内容的成长提供滋养。
A站、B站和C站,看起来是并列的标签,但却有本质的不同。
随着A站的早期用户纷纷转向B站,B站正努力塑造自身的独特文化,吸纳着新的二次元爱好者;与此同时,C站以一种不同的姿态登场,它不仅吸收了A站和B站的用户,还在积极培养自己的忠实粉丝。在拥有坚实的资金后盾、完善的内容体系以及稳定的管理团队的支持下,次元C站或许能够持续吸引原本属于A站和B站的用户,对现有的二次元弹幕视频社区造成更大的冲击。
尤为关键的是,在中国互联网的广阔天地中,二次元领域的进步实际上与众多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伴随着其价值的重新评估,整个行业的版图与生态体系已经不可避免地开始重塑。在这一过程中,竞争的核心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资金投入、资源整合以及发展速度上。
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十年如一日"的现象难以持续。若A站与B站无法充分满足年轻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旧有的模式在新环境下将逐渐式微。因此,新的娱乐场所、新的用户使用习惯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必将不断涌现。
从这个角度出发,即便不是C站点,也必然会有新的D站点、E站点等等涌现,持续进行挑战。
这一变革正在发生,我们衷心期盼,A站能够重新振作,茁壮成长,切勿让这片曾经的文化先锋之地变成荒芜之地。
近期热点文章
科技杂谈:keji_zatan
长按二维码
关注科技杂谈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2016年度T+自媒体睿见之星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一点资讯、互联网实验室,北京时间等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WeMedia成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