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App比运营网站赚钱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人们常常认为工具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 搜索引擎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然而,移动互联网出现后,搜索引擎的价值逐渐下降。 尤其是在作为工具的有效性方面,它面临着失败的困境。
包括百度、今日头条搜索、微信搜索、搜狗、360搜索在内,用户在网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首先,信息噪音越来越多。 即使在搜索引擎的首页上,也很难找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网页; 第二,广告无处不在,任意占据本已拥挤的屏幕空间; 第三,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内容,排挤其他页面的内容,难以展示更准确的信息。
在PC时代,搜索引擎是所有网站的“入口”。 如果没有搜索引擎,用户将很难从数以万计的网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重构了整个内容产业。 每个独立的App都成为了一个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比如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爱优腾等,用户通过App获取信息。 搜索引擎的“入口”地位已被彻底打破。
App的“信息孤岛”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搜索引擎可搜索到的内容量,导致部分内容流失。 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化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电商、新闻资讯产品、微信公众号、社区等都开始全面内容化。 短视频、图文混杂,数以百万计的内容行业从业者正在使用相关App,虽然这些内容很多是低价值信息,但也有有价值的内容产生,但这些内容并没有被搜索引擎索引。
运营一个网站本身就需要很多成本,比如域名、服务器等。 对于网站开发者来说,开发应用程序比运营网站更容易赚钱,而网站只能挂在那里赔钱。 因此,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选择关闭网站,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丢失内容。 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站数量为418万个,较2020年12月减少25万个,同比下降5.5%,较2017年减少115万个。
大量内容的减少是导致搜索引擎失败的因素之一。 SEO(搜索引擎优化)的全面入侵也导致搜索引擎的失败。 在互联网行业的早期,搜索引擎非常欢迎SEO,这对搜索引擎有利。 更好的网站索引也将使长尾词表现更好。
然而,SEO的渗透无处不在。 当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时,往往首先显示的是SEO内容,而SEO内容要么是营销内容,要么纯粹是为了欺骗流量、吸引用户点击。 它确实很有用。 有价值的内容很少。
为了让更多优质内容得以展示,搜索引擎更青睐原创内容。 为了欺骗搜索引擎,大量SEO人员创造了大量的伪原创内容,而这些伪原创内容要么是拼凑出来的,要么是通过工具随机摘录的。 ,通常上下文很难阅读。 一些专业的网络营销团队可能会有专门的伪原创编辑来创建相关内容。
搜索引擎不会清理这些伪原创内容,并且由于网站的减少,这些伪原创内容将有机会被展示。
SEO 入侵的另一个领域是在新闻网站上放置软文本广告。 新闻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权重比普通网站更高,SEO长期以来都将新闻网站作为营销重点。 SEO入侵对用户端的影响就是要么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要么找到的信息大多是无用的垃圾信息。 搜索引擎无法判断内容的好坏,但用户可以轻松判断内容是否有效。
搜索引擎失败的第三个因素是失去信任。 搜索引擎不负责信息的真实性,但它是用户检索信息的工具。 如果用户浏览的信息是虚假的、无用的,作为工具的搜索引擎自然也要承担责任。 搜索引擎不能仅仅依赖于压倒性的信息。 广告赚钱,却对劣质信息视而不见。
就像医疗信息一样,现在很多用户在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医疗信息时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不管是什么问题,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你会发现各种极端的情况。 如果没有,那就是“癌症”了,很多人可能只是出现头痛、发烧等小毛病,并没有那么夸张。 长此以往,用户只会失去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也不会再信任搜索引擎这一工具。
有网友可能会觉得换个搜索引擎会比百度更好? 其实用处不大,因为很多问题都是搜索引擎行业的通病。 百度没有的问题是其他搜索引擎无法完全消除的。 考虑到信息的有效性,用户可能还得再去百度。
信息流的好处是用户可以自然地获得感兴趣的内容,但也逐渐消除了用户的好奇心。 用户继续等待平台“喂食”信息,而不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信息。 面对信息流的强烈冲击,搜索引擎不得不走上信息流推荐之路。
搜索引擎的失败也与商业化有关。 平台需要考虑赚钱,而商业化变现最好的方式就是广告。 平台想要赚钱,就只能不断加大广告密度。 最初,广告仅占据搜索引擎顶部的 3 个项目和末尾的 3 个项目。 现在,顶部可能最多有8个项目,正常的内容展示页面上会有两到三个广告。 如此极低的用户体验只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用户越来越讨厌使用它。
用户想要的是信息检索工具,而不是广告机。
郭靖的互联网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