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国际湿法冶金会议在赣州召开,推动绿色高端智能化发展
12月7日至8日,第七届国际湿法冶金大会暨江西科技大学2024年国际产学研用(江西区)会议在江西赣州召开。会议由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江西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水平科技自主,加快发展新生产力,推动世界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湿法冶金领域,推进湿法冶金清洁生产和节能。减少排放、高效利用资源,加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交流。来自国内外各单位的27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聚焦会议宗旨,深入探讨湿法冶金前沿科研进展,共同推动产业研究与应用的务实提升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小伟、赵忠伟,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爱兵,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大卫·德莱辛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夸德沃美国工程学。奥西奥-阿萨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监事长张洪国,江西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云智,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孙为民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何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部王希波材料系工程一处项目主任江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东华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先平应邀出席。
会上,杨斌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湿法冶金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努力。他希望各方在会议期间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共同提升湿法冶金产学研用水平。何奇介绍了赣州市重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7510”行动计划,欢迎各界朋友来赣州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稀土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孙为民希望专家们以科技创新支撑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帮助有色金属企业培育新生产力。唐云智表示,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湿法冶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张洪国表示,本次会议为湿法冶金科研、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次大会将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各位院士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做了会议报告。会议报告由黄晓伟主持。赵忠伟做了题为《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的报告; David Dreisinger作了题为《镍钴行业脱碳进展:21世纪湿法冶金新发展》的报告;于爱冰在线做了题为“粒子系统的模拟与模拟”的报告; Kwadwo Osseo-Asare院士做了题为“湿法冶金物理化学:固体、溶液、界面和纳米科学”的报告。
会议报告结束后,会议进入为期两天的分组报告阶段。 3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作主题演讲。来自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福州大学、江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沉阳工业大学、中国油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矿冶等140余所来自中科院科技集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士、昆明冶金研究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昆士兰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做了会议报告,并就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为落实产学研应用的宗旨,本次会议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进行集团企业考察,前往赣州瀚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赣州海龙钨钼有限公司. 进行技术检查。
第七届国际湿法冶金大会暨江西科技大学2024国际产学研用(江西区)大会通过主题演讲推动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湿法冶金的未来发展、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报告、会议讨论、公司参观。就研究和应用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为湿法冶金领域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成果、产生新能源效率注入新动力。
图/曾子仪、周文
中国有色金属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