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10年开始关注的卢松松博客,5年见证成长
尽管我之前未曾拥有属于自己的博客,然而,我确实拥有一个每日必读的博客——那就是卢松松的博客。自2010年起,我便开始关注卢松松的博客。在这长达5年的时间里,我有幸目睹了卢松松的博客从默默无闻逐渐成长为今日的IT博客五十强之一。
我之所以关注他的博客,首要原因是我对这个人颇有好感。这并非无因,毕竟从事博客运营的站长众多,而那些专注于提升流量和知名度的人也不在少数。许多博客在起步阶段,风格贴近大众,能与众多草根站长建立良好关系。然而,随着他们技艺的提升,便逐渐有意识地与草根站长群体拉开距离,形象逐渐变得更为高端。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就好比一个人原本家境贫寒,突然一夜之间暴富。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渴望展现出一种贵族般的气质,不愿被人称作土豪,更不愿让别人知晓自己的底层出身,于是渐渐疏远了那些曾经的穷朋友。然而,卢松松即便在取得了显著成就之后,仍旧保持着对底层人民的关注,这种品质实属难得。
卢松松的博文质量同样值得关注。他起初的博客更新频率大约是一周3至4篇,数量上并不算特别密集。然而,整体内容的质量却相当不错。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卢松松个人能力颇强,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他创作的众多文章,无论是关于网站构建的技术性内容,还是涉及SEO的技巧性知识,时至今日仍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其中,一篇发表于2009年9月3日的文章,尽管已经过去了六年,其价值依然不减。
20个博客SEO优化技巧
博客内容需频繁更新,且文字内容应始终紧密围绕核心关键词,紧扣网站的主题思想。
2:SEO优化重点以文章内容页优化为主。
为每个页面合理添加关键词、页面描述以及搜索引擎抓取器等标签。
在撰写新文章时,应当巧妙地插入一些指向旧文章的链接,同时确保文章内部的链接呈现出一种顺畅自然的态势。
新博客可采取集中关键词的策略,以此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信誉度。例如,卢松松的博客在创立之初便专注于“网站设计”这一单一关键词。
6:栏目分类尽量使用目录形式。
在网页底部添加站点地图sitemap,该地图以HTML格式呈现,便于用户浏览;而以XML格式呈现的则是为了搜索引擎的检索需求。
在处理较为关键的文章链接时,可以采用拼音、英文以及分隔线等形式的网址结构。
9:外部链接建设很重要,
10:垃圾留言一定要删除,非常影响排名。
请确保为每篇博文的插图配备与文章主题相吻合的alt描述,同时,在图片周边补充必要的相关信息。
在文章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关键词应有所节制,若确实需要大量运用关键词,则可以考虑选用较长的关键词组合。
在每篇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添加诸如“如需转载原创内容,务必注明来源”“本篇内容为首次发布于XXX平台”等提示,这样的做法对搜索引擎优化有所裨益。
通过添加特定的标签,可以提升内容的主题匹配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被搜索到的几率。
撰写文章时,建议将标题设计为“文章标题+博客名称”的格式。
16:文章标题最好能出现一次关键字。
17:关键字最好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能够出现。
18:不要选择非常热门的关键词。
19:不要一次性增加大量连接,更不要一次性删减大量连接。
20:坚持!
卢松松博客
浏览至此,你或许会误以为我的目的是对卢松松进行赞誉。即便如此,我的赞美之词已经表达完毕,接下来,我打算谈谈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卢松松亲自撰写的文章品质堪称上乘,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在卢松松的博客上,如今已鲜见其亲自撰写的文章。不信的话,您可以亲自统计一番。这一现象很容易识别,只需查看文章的作者信息,若是卢松松,则表明该文系其本人所发。反之,若为投稿,则意味着该文是在卢松松博客上由他人提交的。
卢松松博客投稿
你也不用数了,我给你个统计吧。
近一个月来,卢松松独立创作的文章有两篇,转发的文章有三篇,同时,还有其他作者投稿了26篇。
近两个月内,卢松松独立创作了8篇文章,并有3篇被他人转发,同时还有49篇稿件来自其他作者投稿。
近期,卢松松独立创作了15篇文章,另有4篇作品被他人转载,同时,还有71篇来自其他作者的投稿。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我就不再提供统计数据了;对此感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深入研究。经过一番核算,目前卢松松的博客文章来源分布情况为:个人原创占16.7%,转载文章占4.5%,而投稿文章则占据了78.9%的份额。换句话说,卢松松本人每月大约仅创作5篇文章,其余内容要么是转载,要么是他人投稿而来。
如此之高的投稿率,从侧面反映了卢松松博客的盛名以及松松个人的成就。我对此一直怀有敬意,将他视为学习的楷模。然而,占据卢松松博客主体地位的文章,其质量究竟如何呢?
就我个人看法而言,在这些投稿里,确实有一些内容是颇具价值的。然而,其中不少文章读起来却感觉满是空话,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导和应用价值。我真心不明白这样的文章是如何登上卢松松博客的。您不信吗?我就拿最近的一篇来举例,看看我是否在胡言乱语。
“草根站长赚不到钱的六大原因”
文章中说了六个原因,并且做了论述
1,太依靠SEO
2,太看重流量
3,执行力差
3,盈利模式陈旧
4,只模仿,不创新
5,只知干,不知学
8,不懂得坚持
您注意到了前面的编号,但请不要误以为是我犯了错误。卢松松的博客上那篇文章也是这样排列的,而且显然是列举了七个原因,却被误写成了六个。这实在令人费解,一篇连1234567顺序都弄错,变成了1233458的投稿文章竟然如此公然地登上了卢松松博客的首页。好吧,我们不妨假设这位投稿者和松松本人都只是偶然疏忽,并没有太重视排版的问题。这篇文章读起来真是味同嚼蜡。草根站长难以盈利的因素众多,然而其中提到的“过度依赖SEO”和“过分重视流量”也被视为原因之一,我总觉得这说法颇为牵强。我想向您这位投稿者提问,既然您对SEO和流量并不看重,那为何还要在卢松松博客上投稿,难道是来贡献力量的吗?
我多少能认同“执行力度不足”、“盈利方式过时”、“只是模仿缺乏创新”、“仅模仿不创新”、“只行动不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等问题。然而,你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呢?仔细审视你的论述,发现充斥着看似正确实则空洞的言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你洋洋洒洒地撰写了千余言,而我只需“坚持”、“学习”、“创新”三个词便能概括其精髓。你为何要将这寥寥数语扩展至千字之长,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对于投稿者的动机,我不得而知,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拼凑了一两千字,甚至连排版都未曾细究便草率提交。令人费解的是,这样的文章竟然得以在卢松松的平台上公开发表。
或许有人认为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不妨让我们转而阅读他人的评价。
164楼评价“啰啰嗦嗦一大堆,找不到啥亮点”
167楼“从头看到尾,就是坚持”
在170楼,有人感叹道:“感觉这里空荡荡的,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无论是经营网站还是从事其他工作,坚持不懈至关重要。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但问题在于如何找到持之以恒的动力。”
118楼更直接“大哥,你的文章真挫”
58楼那评价真是霸气侧漏!邵连虎这号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清楚;至于卢松松,大家心里都有数。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说些无关紧要的闲话。
13楼“好像说了一大堆废话~~谁都知道只靠seo是不行的”
8楼“说了一大堆………………唉”
这位读者提问道:“您的稿件是否误投到了这里?这样的内容更适合面向企业老板进行培训,对于网站站长来说可能不太合适,或许您应该考虑投递给企业。”
我把卢松松博客上价值不高的投稿文章归为三类
技术文章虽含有一定技术成分,但在实际应用上却颇为繁琐。以紫草头所撰写的提升百度指数的代码为例,其技术性不言而喻,但需持续数月不懈努力方能显现成效,相较之下,直接在淘宝购买似乎更为便捷。
这类技巧性内容,例如SEO操作的技巧,通常涉及一些大家都能在百度上轻易找到的普遍看法,缺乏独到之处。
那些高喊口号的帖子,表面上条理清晰,实则不过是些空洞的言辞,说了跟没说一样。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在此我并非否定松松博客的实用价值。相反,相较于卢松松以往独立撰写的文章,如今投稿文章在质量上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上,松松博客中仍不乏有价值的资料,只是对于知名博客,我们的评判标准可能更为苛刻。因此,卢松松的粉丝们,请勿因这篇文章而对我产生误解。
月光博客同样享有盛誉,尽管其平台上不乏投稿作品,但鲜少遇见充斥着无意义内容的低质量文章。这或许与该博客对投稿的高标准有关。卢松松在维持投稿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过程中,或许需要深思熟虑。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得太多,随着网站的壮大,卢松松本人可能无法亲自严格审核每一篇稿件。即便那些价值并不高的投稿内容,也难以对松松博客的流量产生显著影响,毕竟人家的博客本身就极具吸引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