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粉丝电影带来的市场现象与市场的现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本动画作品出现在中国大陆的大银幕上。 提起“日漫”这个概念,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十多年熟悉的经典动画。 系列。 与这种老少皆宜的经典动画相比,自2006年推出以来被誉为“日本国民IP”的《Fate/Stay Night》系列是新一代动画的主力军,也是在日本动画界被誉为“命运之夜”系列。 《漫威》在中国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动漫系列首部剧场版《Fate/Stay Stay - 天之杯:预兆之花》(以下简称《预兆之花》)已登陆大银幕今年1月全国上映,最终票房突破3000万;仅半年后,第二部电影《Fate/Stay Stay-天之杯:迷失的蝴蝶》(以下简称《迷失的蝴蝶》) 》)在国内成功引进上映,截至截稿,影片上映7天票房2750万,势头比上一部更胜一筹,不少专家将其定义为一场影迷狂欢。 《命运之夜》系列对粉丝的吸引力如何?粉丝粘性能转化为多少票房?新京报记者随机抽样80名《命运之夜》电影观众进行调查,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二次元文化研究者共同探讨二次元粉丝电影带来的市场现象。
知识产权分析
1 五年时间,成为哔哩哔哩“店里之宝”
《Fate/stay night》系列改编自日本游戏发行商TYPE-MOON的文字冒险游戏《Fate/stay night》。 本作也是《Fate系列》系列的首次登场。 自2014年B站推出根据视觉小说《Fate/stay night》UBW线改编的剧场版动画《Fate/stay night UBW》以来,国内“Fate/stay night粉丝”也逐渐成型。 随后,B站陆续推出了十多款系列作品,并独家代理了《Fate/Grander Order》(以下简称FGO)系列手游,在国内火爆,培养了一批粉丝。
《Fate/Stay Stay》一直被视为国内B站的“宝藏级”作品。 目前总浏览量已超过3.2亿,评论数已超过1200万,关注人数高达1000万。 虽然不是主流热门作品,但由于院线电影和动画制作精良,豆瓣平均评分达到了8.3分。 《Fate/Stay Night》成为国内最早的二次元粉丝自制作品之一。 除了影视作品积累的大量粉丝之外,更受欢迎的是《Fate/Stay Night》的衍生产品手游FGO。 这款手游国服预约量已超过300万。 曾多次跻身国内畅销榜前十名,甚至一度登顶,去年年收入达到近30亿元。
2 ACG圈“主播”与二次元消费
ACG是英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的缩写。 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 ACG文化起源于日本,通过网络等方式传播。 它是中国社会常用的亚文化词汇。 据去年官方二次元用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1.27亿,在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中渗透率甚至达到64%。 可见二次元文化如今已经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 主流文化。 “剧场版《Fate/Stay Stay》的目标观众大多是ACG圈的核心观众,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粉丝向电影,这个IP的核心粉丝圈已经成为动漫圈的主力军。”剧场版票房。ACG文化粉丝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目标群体。” 一直致力于二次元文化研究的李玄野告诉新京报记者,“《命运之夜》两个院线版本的顺利推出,目前国内票房成绩超过5000万”总而言之,得益于中国动漫产业产值的不断提升以及二次元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这样的‘资本’已经日益无缝贴切地转化为巨大的市场潜力。” 他提到,预计明年中国动漫产业产值很可能突破2000亿元。 二次元群体的消费潜力将会更大,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受众群体。
3 院线电影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粉丝
目前正在上映的《迷失的蝴蝶》是《HF Line》动画剧场版游戏最终路线三部作品的第二章。 通过女主角间桐樱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与不择手段的英灵为了获得欲望圣杯而互相厮杀的故事。 它的创作者那须蘑菇以其天马行空的创意、独特的文笔、宏大的情节和海量的背景让读者着迷。 除了Fate系列之外,他还创作了《月姬》、《天界》等作品。 这些作品构成了被国内外观众称为“月球世界”的独特世界观。 《月球世界》的粉丝们也被它所吸引。 或被称为“月球人”。
由于庞大的IP系列基础以及庞大丰富的人物、背景、术语等设定,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电影中讲述的故事和主题在某种程度上相当陌生。 作为Fate粉丝,NGA论坛版主Silver Wing表示,HF电影的剧情是原作游戏中最黑暗的一章。 一般情况下,即便是原作玩家也需要通关《命运》和《无限剑工》路线,才能进入并了解HF路线。 的故事。 如果对原著故事进行大幅改编,很多原著粉将很难接受。 HF系列电影最初的重点是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原著剧情,首先是为Fate系列的粉丝服务。 “对于很多国内的Fate粉丝,尤其是女主角间桐樱的粉丝来说,HF台词能够动画化,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个剧场版甚至可以说是等了十几年。”
调查分析
受众虽少但粘性极高
新京报记者对80名粉丝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对于票房并不是特别关心。 资深动漫爱好者袁雷提到,《Fate/Stay Night》的粉丝群体极其特殊。 调查中,80人中有5人在电影院看了30遍。 粘性很强,但普及率不高。 粉丝群体大概也只有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的粉丝才有如此高的粘性。 《Fate/Stay Night》刚进入国内时,二次元群体和市场都非常小众,所以当时的粉丝具有先锋性。 系列素材的引入以及作品的翻译都依赖于早期粉丝的自发行为,这决定了他们极高的忠诚度和粘性。”尹伊提到,他认识的很多Fate粉丝都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我的一些朋友甚至还去电影院看了几十遍《凶兆之花》。 很多人之所以如此痴迷,是因为他们太痴迷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二次元文化,但不一定热衷于二次元文化。 ‘月球世界’,这个群体可能会感兴趣,并尝试更多地了解这个IP。”
仅靠粉丝的力量很难爆红
截至目前,《Fate/Stay Night》的票房已超过2700万。 在影院工作多年的影院经理李玉林表示,《迷失的蝴蝶》没有任何档期优势。 “这个票房数字不会亏本,但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同期还有《狮子王》、《扫毒2》等大片。” 不少专家认为,主要是剧情不破圈,对路人不友好。 袁雷表示,“对于路人来说,如果不了解原著世界观,就不可能理解电影。这个票房真实反映了该系列国内粉丝群体的数量和消费能力。”
影片的意义在于弘扬IP文化
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影迷认为,《命运之夜》这样的文化产品对于目前国内主流电影观众来说毕竟是小众,将观众转化为票房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票房分析师罗天文认为,《迷失的蝴蝶》上映更大的意义应该是进一步推广Fate系列IP在国内,进而更好地推广Fate相关的手游、动漫、周边等产品,“” 《命运》“夜”系列庞大的世界观很难吸引新粉丝,加上其题材的特殊性(历史人物性别切换等),成为国内主流作品存在巨大阻力”。 袁雷表示,“《Fate/stay night》系列本身不需要成为主流作品,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该系列的铁杆粉丝,整个系列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庞大而完整的世界观以及丰富的剧情和人物,而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长期深入的了解才能体会到的,“所以粉丝的培养速度虽然很慢,但是对作品的认可度却很高。 但光靠粉丝肯定无法运营超高票房。 归根结底,国内票房是靠普通观众支撑的。
采访/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