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科幻迷:21世纪科幻粉丝群体研究
文章丨在成都守着屁股的史兰佩塔
回顾丨彩宝排版丨鲁九
简介:在我进入成都科幻博物馆之前,一位同行的朋友在群里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在科幻博物馆地球厅举办的流浪地球活动中,其中一个环节被算命了,一位参与的奇幻粉丝表示,想想这次科幻大会,结果会是“光荣而虚无”。 本来我是为了好玩才看的,但是密集参加了一次科幻大会之后,我觉得这个占卜有一定的道理。 这次科幻大会看似讲了很多东西,又好像讲的不多。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参加刘慈欣老师的签名会)
10月20日下午,参加《科幻世界》编辑部在成都科学馆天王星厅主办的“我们都是科幻迷:21世纪科幻迷群体研究”沙龙小说博物馆。 本次沙龙上,荣获雨果奖最佳粉丝奖的《零重力新闻》杂志创始人何先生报道了近代中国科幻粉丝群体的变化。
从何老师的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科幻小说一度达到顶峰,杂志和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各大高校和地区成立了许多企业性质的科幻团体。 然而世纪之交后,国内外各种新文化不断涌现,科幻小说最终变得越来越小众。
不仅在中国如此,在美国这个科幻大国也是如此。 美国科幻作家的处境也并不富裕。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甚至不得不众筹手术费用。
在沙龙的最后对话环节,一位编辑老师谈到了当下的中国科幻。 他/她总结了何老师之前的报告,并谈到了科幻小说在中国乃至全球越来越边缘化的事实。 随后,他谈到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现状,并表示希望中国科幻小说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 有效,但我不想说科幻小说将来会“改变”。 说起激动的心情,老师甚至有些哽咽。
这位编老师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在科幻之前,就有一种与他地位类似的文化被融入并转化为大家心目中最大喜的存在。
美国时间2018年3月28日上午,哔哩哔哩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虽然此举被视为二次元破圈的正式开始,但国内早在16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二次元的国产化。 健康)状况。
今天,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二次元。
(华硕天选笔记本天选姬二维图)
(我买了你们的自热火锅,JK小姐可以喂给我吗?)
(金山毒霸姬毒枭的形象,如果是在我电脑里的话
和几个漂亮女孩住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还有我们最可爱的季情报小姐姐。
(情报姬,我好喜欢你mua!)
更不用说无数的二次元手游了。 与琳琅满目的二维产品相比,纵观中国科幻,这些年研发出哪些产品被大众所熟知?
“三体”! 还要别的吗?
《流浪地球》! 还要别的吗?
嗯,《中国太阳》? 除了刘慈欣老师的作品之外还有什么作品吗?
……嗯,《上海堡垒》?
(《北京折叠》,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假过时:东方计划,真过时:科幻)
10月21日,著名科幻作家、《科幻世界》前编辑、中国星云奖获得者池辉在个人公众号发表文章《——是科幻产业还是刘慈欣的产业?》
文中,迟慧形象地将刘慈欣的《三体》小说和短篇小说比作一座十分稀缺的“金矿”。 几乎整个中国科幻界都充当了刘慈欣的“矿工”。 ”。
但不要以为“挖矿”只是简单的体力活。 它还需要技能和技术。
一些“矿工”雄心勃勃,有远见,不惜卖掉自己的财富来获得最好的采矿工具进行采矿,于是他们挖出了“流浪地球”。
有些“矿工”有点远见,也有点野心。 虽然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但他们很平静,没有压抑感,于是就挖出了“电视剧版《三体》”。
一些矿工也很有想法,但他们可能用错了方向,没能抓住“原始矿石”,所以挖出了《三体》动画版。
最后,一些矿工非常特立独行。 他们说:“刘慈欣的矿都是你们挖的,我不会偷你们的。” 于是他们拿着工具回到了雇主那里。 “叮”的一声,他们挖出了上海的一块。 大炮。
迟慧老师补充道,刘慈欣老师提供的地雷目前看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没有迫在眉睫的危机,只有一些遥远的乌云。”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也支持迟慧老师的这一观点。 虽然大会举办了很多活动沙龙,邀请了无数科幻作家,但人数最多的地方总是与刘慈欣老师有关。
(主题展厅)
位于主题展厅,销售三体周边产品的“三体世界”摊位前,无论什么时候来,总是排起长队。
与《三体世界》展位相邻的《流浪地球》手游展位尤其如此。
10月21日下午,正是周六下午的黄金时段,一群在展位附近的朋友抱怨,《星际公民》展位周围都是排队领取《流浪地球》手游奖品的人。
这里解释一下,《星际公民》的展位就在《流浪地球》手游对面的展区。 排队的人太长了,把对面的展区围得水泄不通。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有多少人。
(左边是星际公民展位,
右上为流浪地球手游展台)
10月18日成都科幻大会首日,刘慈欣老师签约新作。 不知道这次会改编他的哪部小说。
10月20日,刘老师的签名会在下午2点30分开始,上午9点开馆,科幻迷们就已经在签名区排队了。
(当我10点左右或者11点刚到卖书的地方时,
大刘老师的书已经卖完了)
原定只签400份的大刘老师,这次破例,为所有能排队的粉丝签名。 只要你在5点30分之前到大刘老师面前排队,无论你是否当场购买,他都会帮你签收。 没有更多的书了。
(主办方很贴心地为大刘老师单独安排了签名售书)
那么除了刘慈欣老师的作品之外呢?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主题展厅中观众最容易接触到的展位。 这些展位让人感觉这次成都正在举办科技展。
(技术创新属于技术创新,
为什么要在科幻大会上销售 ROG 电脑? )
(哦,这不是虚拟世界吗?我好几天没看到这个了)
(遗憾的是,本届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主办方不是《科幻世界》)
(超前!)
与这些相比,中途受邀参加发布会的《星际公民》似乎更加“科学”和“幻想”。
(但由于种种原因,《星际公民》不被允许提供现场试玩,关于《星公民》的详细内容请参见分文《那晚,我和《星际公民》中文社区一起观看了《星际公民》的“重生”)
20世纪初,科幻小说被鲁迅、梁启超等人传入中国时,一涉足就被纳入功利主义方向。 当然,这也是由于雨果·斯特恩巴赫提出的“科幻小说”含义的模糊性,使得现在大多数人都将“科幻小说”等同于“科幻小说”,而科幻小说中的“奇幻”一词就是被忽略。
这个定义深刻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中国科幻文学。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科幻小说应该是科学的,幻想的部分被排除在外。 这种情况在《三体》刚火的时候尤为严重。 当时网络上充斥着“硬科幻就是科幻,软科幻连狗都不如”之类的评论,每个人几乎都有一套“黑暗森林”的规则,甚至还有很多“ 《三体》对老前辈的言论嗤之以鼻。
(再过分的话我也不放过,就这样了。
大刘看到后会说:老天爷在意)
就在二次元现在正在冲出圈子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流入这个圈子,越来越多的所谓泛二次元“冻鳗大师”正在加入这个圈子。 他们要么发“waku wakku”表情,要么说“我永远爱樱岛麻衣”,要么发“如果真爱有颜色,那一定是蓝色”。 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或者他们可能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但不知道它真正指的是什么。
对于这一现象,英国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认为,亚文化最终会被吸纳。
(伯明翰学派是指聚集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周围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伯明翰学派关注各种流行文化,倾向于将各种流行文化与社会政治背景结合起来。 )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认为,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和霸权的反抗是一个核心问题,而亚文化的“反抗”就是寻求“认同”,而在“反抗”的过程中可以建立认同感。 ”。 主流文化对待亚文化的方式有两种:“意识形态融入”和“商业融入”。
在“意识形态吸纳”中,主流话语权群体对亚文化的风格和越轨行为进行“定义”、“标签化”、“去风格化”和“妖魔化”,通过媒体手段引发道德恐慌,将亚文化转化为文化。替罪羊使抵抗变得毫无意义。
在“商业化”中,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商品,亚文化风格转化为消费风格,即“浣熊换王子”,亚文化风格的独特性通过宣传和模仿而被抹杀。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的扁平化、实例化、碎片化削弱了亚文化构建和维持对主流文化的抵抗能力。 此时,资本充当了主要推动者,对整个亚文化进行改造,以迎合市场需求:
1、从抵制反对到去中心化,典型的例子就是“不随波逐流,我就是独一无二的”。
2、从身份圈到兴趣圈,从“我是什么”到“我喜欢什么”。 典型的例子是说唱文化、游戏文化、二次元文化等各个圈子。
3、从小众到大众,亚文化主体从小众到大众的演变。
(当时,“哲学”文化在B站越来越流行。
后来2018年才正式刹车)
4、从价值传递到情感共鸣,亚文化的价值传递从早期的反抗运动到互联网时代的情感共鸣已经成为首要的社会需求。
(传达情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弹幕或者评论)
大家可以看到我上面说了这么多,但归根结底只是两句话:
如何将文化转化为商业? 创业完成后,应该站着赚钱还是跪着赚钱?
目前,二次元正在思考后一个问题。 各大资本厂商都在这条路上用各种疯狂的操作疯狂介入; 而中国科幻在思考前面的问题时,我们如何谋生?
结合这两种现状,一些厂家提出了“弯道超车,弯道救国”的思路。
我们的老朋友游戏葡萄也在成都科幻大会最后一天发表了题为《二次元渐冷,科幻是游戏行业下一个趋势吗?》的文章。 文章中,一位游戏公司老板向葡萄透露,“下一个趋势可能是科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二次元手游开始披上科幻的外衣。 在9月份发布的《崩坏3》第二支预告片中,不难看出科幻的主导地位:舞台被放置在宇宙中。
(甚至添加了一点网络风格)
随着后三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出现。 看来正如迟慧老师上面所说的那样,中国科幻已经变成了刘慈欣科幻。 迟慧老师在文章中描述了科幻从业者的现状:“
刘慈欣老师的作品撑起了科幻平台的60%,剩下的20%靠请刘慈欣老师当评委,最后20%靠《三体》欺骗投资者。
事实上,我们可以往好的方面想。 《三体》和刘慈欣老师是很多人科幻小说的敲门砖,通过《三体》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有“科幻”这样的东西。
在科幻大会沙龙“还有人关心赛博朋克吗?”中,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全球重要赛博朋克小说作家之一詹姆斯·帕特里克·凯利顺便回答了赛博朋克现状的问题。 赛博朋克是否已经改变的问题。
凯利对赛博朋克的前景非常乐观。 他认为,根据科幻作家所处的环境不同,他写出的赛博朋克也会有所不同。 大多数人只是“体验过”赛博朋克,很少对它产生任何兴趣。 深入挖掘。
凯利还提到了赛博朋克今天所没有的一个特点,“上世纪的赛博朋克里,人们必须戴墨镜,但今天来沙龙的人中我没有看到有人戴墨镜。” 说完,他看了一眼面前的众人。
(作者没有拍他在沙龙的照片,所以借用了下图)
凯利的意思很明显。 他更有发言权说赛博朋克已经改变了,因为现在的赛博朋克和以前不一样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沙龙很受欢迎。 没有地方可以站,人们都站在门外。 这基本上就否定了这个沙龙的称号(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如今二次元不断破圈,泛二维群体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破圈而知道了“二次元”这个概念。 学生假期期间,我参观了许多城市,参加了各种活动。 我接触到了很多喜欢动画的新生代学生,从小学生到高中生。 很多人也会像我们当年一样开始看各种老剧,比如《中二病少女想谈恋爱》、《摇曳的百合》、《超时空要塞》等等,我什至遇到了一位小学生,大喊“魔王的真眼最强”。 当然,你不能要求他们看完之后有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毕竟,时代变了。
中国的科幻小说现在就像一个藏在深巷里的酒窖。 巷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酒窖的主打酒《三体》等知名科幻名著。 许多行人从招牌和十字路口来来往往。 大多数人只是站在路口前,阅读或扫描招牌上的“三体问题”。 只有一部分人愿意迈出那一步,走进巷子。 在酒窖中寻找您最喜欢的葡萄酒。 您需要在特定的签名中添加其他葡萄酒吗? 巷子应该怎样修建,才能让人找到酒窖? 您的酒窖里应该存放什么类型的葡萄酒? 这些目前还不清楚。
但我相信总有一天,酒窖里会挤满人,每个人都会愉快地寻找和谈论自己喜欢的葡萄酒。
最后,请借用一下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在成都科幻博物馆木星厅举办的“与罗伯特·索耶探讨多元想象之道”沙龙上的最后总结:
“刘慈欣很好;刘慈欣很了不起。但不要让他一个人成为中国科幻的唯一代表符号。他为中国科幻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包括你在内,我们一起前进!”
往期推荐可以在图片中找到
如果当初他在场的话,哪里轮到迪加被父母举报了?
诞生近40年后,微软终于为画图添加了图层功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