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还去网吧?燃财经之前的一篇文章告诉你
现在谁去网吧?
冉财经此前文章认为,现在年轻人是网吧的主力消费者。 因为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0“Era Z”洞察报告》,Z世代用户在追求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消费体验。 同样,消费体验也是网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在网吧闲逛吗? 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在知乎上找到答案。
例如,在“为什么2019年人们仍然经常去网吧玩游戏?”这个问题下。 知乎上有292条回答,69万次浏览。
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去网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网吧的电脑配置比较好。
例如,知乎答主@张瑞杰曾经因为自己的个人电脑无法满足软件编程的需要而去网吧。 后来他发现GTX1060其实是网吧的标配,豪华包间甚至还有2060的配置。 于是我果断结束了会员资格,开始了快乐的编程。
当然,去网吧编程的人肯定还是少数。 更多人对网吧高配置的需求依然是为了游戏体验。 比如,有网友表示,自己的电脑配置太低,想要在240hz刷新率的高端屏幕上玩游戏,只能去网吧。
在看到这个答案之前,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当今个人电脑的普及抱有幸存者偏见。 因为我们身边的朋友都配备了高配置的电脑,所以我们粗暴地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但事实上,可能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人,他们不一定具备我们认为他们应该具备的条件。 例如,对于在工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一台更好的电脑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工资,而宿舍里没有空间让他们放置个人电脑。
还有出差或出门在外的人。 他们或许有经济条件,但漂泊的生活环境显然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固定资产”。
除了这些,有些人去网吧可能只是为了方便,也可能比在家有更多的自由。
对于那些已经有家庭的人来说,这种便利可能尤其重要。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在家玩游戏需要考虑妻子、孩子,甚至父母长辈的感受。 不能大喊大叫,不能乱七八糟,甚至敲击鼠标键盘的声音也不能太大。
去网吧除了自由之外,可能还因为氛围。
家里只有一个人,就算施展什么神奇的操作,那份喜悦也只能压抑在心中,无法表达。 但网吧就不一样了。 在这里,你可以呐喊,可以向队友朋友炫耀,可以尽情宣泄情绪。
所以,当有顾忌和限制的时候,在家玩游戏实际上是受到束缚的,并不能真正释放玩家在游戏中的快感。 但在网吧,就没有这样的顾忌和限制。
当然,喜欢去网吧也可以是出于一种简单的习惯。
有时候很想出去,但出去后却发现只剩下我一个人,没有地方可去,于是我终于转身走进了最熟悉的网吧。
在他们看来,网吧是情感孤独者的重要生活方式。
他们孤独,想要拥抱世界; 但同时他们又胆怯,害怕世界的拥抱。 网吧只是一个让他们作为旁观者感受世界温暖和喧嚣的地方。
即使对于生活压力大的人来说,网吧也是一种相对便宜,却又足够刺激的减压放松方式。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你有机会暂时逃离生活的重担,喘口气。
也许正是因为网吧有这么多温暖、真实的属性,网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承载着一个年龄段的记忆和怀念。 既有80、90后的情怀,也有95后的温暖。
知乎上有一个题为“网吧老板为什么不把睡在网上的人赶出去”的问题。 已有近2000条答案,累计浏览量超过4000万次。
在这个问题下,网友们分享了自己与网吧的暖心故事。 我们发现,总有一些人在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在网吧里得到一些温暖和喘息的机会。
在这里,许多无声的礼物也许只是一线曙光,但却真正给了很多人人生前进的勇气。 所以,过去的网吧提供了很多温暖,而今天,很多人依然追随着这份温暖,回归网吧。
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网吧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传统网吧客源减少、关门倒闭却是客观事实。
那么,今天,什么样的网吧才算好的网吧呢?
有网友提出,一家好的网吧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点。 一定要有好的配置、好的环境、好的服务。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基本和广泛的概念。 如今,国内很多网吧也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但除了这个宽泛的概念外,也有网友列举了具体案例供参考。
例如,知乎回答者@王老虎提到了一家日本网吧,将漫画吧与网吧结合起来。 网吧除了提供电脑游戏设备外,还提供免费的漫画、杂志、饮料、零食等物品。
“窗户干净一尘不染,完全没有烟味,也不吵”是@王老虎对这家网吧的评价。 配套设施方面,除了标准的拖鞋、枕头、靠垫外,网吧还免费为女性消费者提供梳妆台、吹风机、梳子、爽肤水、纸巾、棉签,甚至卫生巾。 !
对于女性玩家来说,周到的服务是判断网吧好坏的标准。 但对于男性玩家来说,这个标准就更简单了。
比如,近日虎扑上广为流传的一篇网吧评测显示,一家能受到用户欢迎的网吧,只要有好的电脑配置、干净的环境、实惠的配套餐饮服务,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在这里你可以免费购买 Steam 上的游戏。
此外,诸如周杰伦与IDG联合创办的“魔界电竞馆”、网红“大司马”开设的“皮下网吧”等,因为拥有IP属性的加成,它们也成为了网友们羡慕的对象。
乍一看,这样的要求对于网吧来说似乎有点高。 但事实上,这样能够满足人们想象的网吧在中国早已存在。
比如近年来受到资本青睐的网羽网吧,凭借优质的环境、高标准的电脑配置、完善的配套服务,迅速成为国内连锁网吧的领导品牌。
当然,网鱼网咖的成功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此。
事实上,为了培育网吧的电竞文化,让玩家对网吧有更大的归属感,网鱼网吧也一直致力于为大众和普通玩家举办电竞比赛。 毕竟,只有将电子竞技的参与门槛降低到足够低,才能让更多玩家真正体验到电子竞技的乐趣。
因此,早在2012年,网羽网咖就参与了LOL业余网吧联赛的筹备工作。 2019年全年,网鱼网咖通过旗下全国竞技平台“网鱼竞技场”共组织了3万场电子竞技赛事,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次。
网吧举办电子竞技赛事,其实有点像日本漫画吧和网吧结合的商业模式。 两者基本上都是用两种互补的经营模式来强化网吧的文化氛围。
只有有文化氛围,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然,相比日本网吧的冷漠,中国网吧显然更加烟火,不断进化。 因此,中国的网吧除了承担电子竞技社区的文化属性外,还可以成为年轻人聚集、玩电子竞技的天堂。
通过举办电子竞技赛事来强化网吧文化氛围,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件事并非网鱼和网吧独有。
《电脑应用文摘》早在2019年12月就曾撰文指出,消费分层后,个性化是当今网吧兴起的新趋势。 一些网吧开始主打“电竞馆”概念,在TI、LPL等重大电竞赛事期间举办主题活动,或者举办一些地区性电竞赛事。
近两年,网吧与电竞的结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但在这样的趋势下,为什么网鱼、网吧逆势增长,而其他大部分网吧却开始退却呢?
我们认为,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网吧与连锁网吧运营能力的差异。
以地区性电子竞技比赛为例。 对于一个普通的单体网吧来说,举办这样的活动,从前期的资金投入、材料的准备,到后期不同网吧之间的场地规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沟通和协调。 连锁网络具有统一规划、协调的优点。
就像作为今年PGI.S中国队参加全球电子竞技赛事主会场的网羽网吧,无论硬件投入、项目投入、品牌资源都无法被单一网吧复制。
另外,如果网吧的未来真的是主题化、IP化,意味着网吧老板必须熟悉网红、电竞文化赛事、二次元……这些也很难被网吧覆盖。单身网吧。 的。
因此,未来,当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时,个体网吧也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而正如《计算机应用文摘》所言,如今的网吧、网吧已经脱离了“民用投资产品”的地位,转而承担着越来越高的启动成本和复杂的运营流程。
未来,资本介入、IP赋能、电竞运营、连锁加盟很可能成为网吧行业的主要形式。
虎嗅、36氪、钛媒体专栏作家
十年广告创意工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北方指南”(hlwzhibei)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