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市值大得惊人的秘密,你知道吗?
文章来源:反律法主义者一灯儒豆(ID:gh_252d2bb4d76f)
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38.5港元。 开盘报77.1港元,涨幅100%,总市值达1065亿港元。
泡泡玛特于2017年2月26日在新三板挂牌,原股票代码(870578)。 泡泡玛特上市前,曾长期亏损。 进入资本市场后,在神的帮助下,很快就盈利了。 2019年4月2日,泡泡玛特自愿从新三板退市,市值20亿元,拟在港股上市。
泡泡玛特的主打产品就是所谓的“盲盒”,将不同型号的娃娃放入封闭的包装盒中。 买家在打开包装之前无法预测他们要购买的具体娃娃。
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包装已经有好几年了。 打着市场调研分析幌子的广告和软文不计其数,称其“引领潮流”、“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理”。 在这个笑穷不笑娼的时代,赚钱就是一门好生意,怎么说都可以夸。
泡泡玛特上市之前,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但由于上市首日惊人的市值,引起了不少关注。 大多数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的人的反应是“无法理解”,“这东西放在柜子里没人关心,装在盒子里怎么能卖得这么好?” 由于盲盒消费群体主要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一些90后、80后开始自嘲自己“老了”“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
事实上,抢卖不值钱的玩具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老把戏。 谁以前没有玩过?
01老少皆宜的彩票游戏
很多80后、90后一听到“盲盒”,立马就想到了小时候吃的貉子面里的水胡卡。
小浣熊脆皮面及其配套的水浒卡诞生于1999年,立即风靡全国。 一时间,干脆面成为学生们的主要零食。 对于当时的一些孩子来说,让他们付钱的主角就是水浒卡,干脆面就是免费的礼物。
追溯到1994年,80后的人们就已经在奇多圈上经历过类似的套路。 奇多(Cheetos)是一种原产于美国的调味膨化食品。 包装袋中随机附有带有各国符号的塑料圆盘,称为奇多环。 收集来自不同国家的奇多戒指曾一度成为全国青少年的普遍现象。 兴趣。
小浣熊水浒卡中人物众多,不同人物出现的概率相差很大。 有一个所谓稀有卡的概念。 抽取稀有卡片可以给你的朋友带来巨大的欢乐。 有的孩子会花几倍热干面的价格去买稀有卡。 各个校园里还流传着许多都市传说。 例如,收集全套水浒卡可以兑换神秘奖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收集卡的热情。 事实上,由于当时的生产和物流条件,水浒卡在各个地区产品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 很多地区生产销售的小浣熊面并没有包含所有的水浒卡,很难全部收集到。
与水浒卡牌的都市传说一样,“盲盒里的稀有公仔能升值几十倍”等故事也刺激盲盒玩家持续消费。 事实上,即使单个娃娃被高价回购数十次、数百次,此类产品的总营销费用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人们无法区分二手交易平台上盲盒娃娃的买家,哪些是收藏自用,哪些是自用。 这就是“信任”。
20年前的《水浒传》引起了很大争议。 报纸上经常报道学生吃不好,省饭钱买干脆面的新闻。 一些家长将此归咎于孩子的营养不良。 水浒卡还增加了校园对比套餐,让学生除了书包、文具、玩具之外,还有更多可以炫耀的东西。 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被祖父母养大的溺爱孩子央求祖父母买盒热干面,然后一次性打开来收集水浒卡。 但舍不得浪费的爷爷奶奶只好把热干面当饭吃。 连续吃几个星期。 世界总是在重复着熟悉的故事。 说到盲盒,就有男朋友把工资全部给女朋友自己画盲盒、吃方便面的轶事。
20年后的今天,那些玩过水浒卡的80后对盲盒说,他们“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仅仅是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 问问自己,今天回头看,你能理解当时的自己和那些朋友吗?
彩票一直风靡国内外,一直有人对其痴迷不已。 喜欢彩票并没有什么世代之分,只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彩票游戏。
例如,糖画是一种古老的彩票游戏。
以前卖糖画的人都会带着转盘,买家打开什么图案就画什么。 转盘上有花、鸟、鱼、虫,还有十二生肖。 图案有繁有简,有大有小,含糖量也相差很大。 如果买家运气好,画了一条“龙”,糖画就会又密又大,相当于中了大奖。 糖画技术含量高,现已从工匠的街头贸易升级为民间艺术。
还有古老的彩票板,在学校周围的小商店里很常见。 例如,下面的弹力球彩票板在 20 世纪 90 年代非常流行:
抽奖的价格从50美分到1美元不等,根据各地的价格情况而定。 抽大了就算中奖了,抽小了就够自慰了。
有些彩票公司的奖品丰富,例如:
这些作为玩具出售,但具有赌博性质。 甚至还有彩票板公然标明现金奖励。 由于它们涉嫌赌博,且大多出售给儿童,因此大多数城市都禁止此类玩具。 有人说盲盒有赌博嫌疑。 从这些抽奖板被认定为赌博玩具的类比来看,盲盒确实可疑。
彩票游戏要想有吸引力,就需要给人们一种他们可以从中受益的错觉。 例如,如果用糖画摇转盘,一次只需3元,但如果指定“龙”图案,则价格为15元。 弹力球彩票板也是如此。 如果将最大的单独出售,价格将是彩票价格的数十倍。 它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可以以小事成就大事。 事实上,即便是所谓的大奖,也不过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大块糖画、大皮球,不值得人们寄予厚望。 这些商家利用的无非是人们无法评估而产生的“价格错觉”。
所以有人说,如果柜台上卖售价49、59元的盲盒,即使花10块钱也没有人买。 这可能是真的。 即便是所谓的稀有/隐藏型号,如果拿出来展示出售,无论定价多少,都很难卖出去。
泡泡玛特一直持续亏损,直到2017年,直到二手平台上高价出现很多珍稀车型,才终于“火爆”。 这与糖画中“龙”的高价和彩票盘中大弹力球的高价类似。 其实这是一种技巧,一种人为的价格迷雾屏障。
盲盒生意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它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所谓稀有款、限量款、隐藏款只是产量较少的几种。 如果产量多了不是就很少见了吗?
其次,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凑齐一套,尤其是为了赢得稀有模型(隐藏模型),玩盲盒的人难免会重复购买,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我们一边提倡光盘运动,一边又放任闲置和浪费的商业模式,这不是矛盾吗?
第三,充其量是“抓住消费者心理”; 最坏的情况是,它利用了人性中的赌博倾向及其在互联网上的成瘾性。 不要以为玩弄心理学是一件狡猾而神奇的事情。 诈骗就是“抓住了群众的XX(贪小便宜、一夜暴富等)心理”。 PUA 还涉及心理学。 这些小技巧毕竟只是副作用。
02日本扭蛋、小钢珠店和彩票
本质上,盲盒就是一个大型扭蛋。 它起源于美国,盛行于日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在日本各地盛行。
这些扭蛋机通常包含小型二维娃娃,机器上通常有说明,解释哪些娃娃是稀有的,或者建议所谓的隐藏娃娃。 绘制稀有/隐藏模型的买家可以偷偷地玩得开心。
扭蛋被做成盒子,并被赋予新的名字“盲盒”,自然是为了哄骗资本市场的投资者。 说“盲盒是一种趋势”基本上是一个笑话,而且明显是复古的。 市面上已经有多家扭蛋公司上市,它们被称为盲盒。 泡泡玛特的市值比几家经营数十年、拥有众多IP、运营成熟的龙头扭蛋公司的市值还要高。 做大一点。 所以盲盒这个名字选得好,既可以蒙蔽消费者,也可以蒙蔽投资者。
当然,泡泡玛特之所以拥有卫星市值,不仅仅因为盲盒这个名字。 疫情以来,全球货币从泛滥到超级泛滥迅速发展,这是资本市场末日狂欢的基础。 这也是公众号在疫情初期所预测的情况。
前面说过,人性是普遍的,每个人都喜欢彩票游戏。 除了扭蛋之外,日本人还痴迷于小钢珠店。
这些小型钢球机实际上是花哨的老虎机。 不同的分数,你会得到不同数量的小钢球,可以兑换奖品。 很多玩家会把奖品卖掉,有的商店甚至会以折扣价“回收”奖品,所以本质上就是一台赌博机。 全日本社会都知道小钢球机是赌博机,也都心照不宣。
除了扭蛋、小钢珠店之外,去日本旅游,你还会发现日本到处都是彩票广告。 日本人普遍受过良好教育,是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他们却沉迷于彩票。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数学学得不好,或者不理解概率中期望的概念。
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大多数人都快饿死了,跨阶级的机会也很少。 彩票并不贵,也不影响生活质量,但却能提供以小见大的机会,非常有市场。
03全国彩票
盲盒刚问世的时候,资本市场的小说家(正式叫研究者)就在思考如何让这个故事动人,编造了一句“人们喜欢探索未知和惊喜”。 相信这一点的人们于是制作了“零食盲盒”。 在打开盒子之前,他们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食物,以为自己创造了“未知和惊喜”。 当然现在很酷。
人性根本不喜欢未知,更讨厌陌生的事物。 研究人员编造的谎言实在令人发指。 那么惊喜是什么? 我原本预计红包里有200元,但当我打开它时,我看到了500元。 这真是一个惊喜。 我本来以为生日礼物是一辆奔驰,结果收到了一辆玛莎拉蒂。 这是一个惊喜。 所以,盲盒“未知且惊喜”的本质就是打开稀有型号,在二手平台上查看价格。 好家伙,可以卖40倍。 这就是为什么要等到二手市场发展起来才可以出售一手盲盒的原因。 至于它到底值多少钱,有多少人能算清楚,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呢?
不是这一代年轻人喜欢彩票,不是年轻人喜欢彩票,而是大家都喜欢彩票,只是不同群体的奖池不一样。 认购新股本来就是一项风险投资。 当大家争先恐后地认购并通过抽奖方式配发后,就成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交易。 这在当前发行价格市场化定价中并不属于正常现象。 其实就像弹力球彩票板一样,一旦有彩票,大家都认为如果中了彩票,就一定能赚钱。 这就是彩票造成的价格错觉。
人们对抽奖的喜爱程度如何? 观看别人的抽奖也很有趣。 视频和直播中最受欢迎的类别是寻宝、游戏抽卡、打麻将拿大牌。 前阵子朋友圈最火的文章是深圳豪宅项目润熙开盘。 “赢了一个立马赚500万”,吸引了大批人围观。
当然,引来的不仅仅是围观,还有很多参与众筹、贷款参与赌博的人。 买不起豪宅的群体,几十上百人聚集在一起参加抽奖。 集资诈骗、金融风险应运而生。 一堆混乱。 那么深圳保护房价的措施做得很好,不就是调控房地产吗? 然后搞个新房抽奖,大肆宣传,再次向大家保证“在深圳买房就能赚钱”。
前面讲了日本,其实我想讲讲中国。 相比之下,经济放缓,阶级固化,人们被饿死,无法打开向上进步的空间,沉迷于各种用小钱做的事情(包括赌博、盲盒和所谓的投资)。事情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世界都是相似的。 中国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沿着老路走。
免责声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创性! 若本公众号转发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以便我们及时更改和删除,谢谢! (邮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