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总要消磨时光,我潜意识中的第一选择
“我们去逛一下B站吧,最近一个月,我每天至少要打开B站4个小时,6、7个小时是常事。” 因疫情尚未开学的大学生叶雨晓就这样度过了整个春节和寒假。 全部献给B站。
作为Bilibili的重度用户和“贵族5级”用户,听到这个答案我突然反应过来。 最近,我每天打开B站的时间都多了很多。 待在家里,我总是不得不消磨时间。 我潜意识里的第一个选择似乎就是B站。 这里几乎有我想要的一切,从疫情发展,到预防科普,到云学习,甚至云娱乐......
疫情相关视频观看量达19亿次,疫情关键词搜索量达1.2亿次,相关视频创作时长总计61218小时,连续播放超过7年。 这是B站发布的近一个月来居家抗疫大数据。 这一系列惊人数字的背后,是那些曾经被贴上“虚无”、“佛系”标签的年轻人。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不仅是创作者、观看者,更是参与者和分享者。
QuestMobile数据显示,B站春节期间活跃用户增长位列前十,而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宅在家里的年轻人。
1号
你想到的和没想到的都在这里
从一开始的阳台合唱、远距离舞蹈,到最近在家工作的社工喊着要出去上班,所有这些“离奇”的举动都充满了不安的心。 但正如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人仍然坚持能不出门的原则。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什么才能填补家里不安的心呢?
如果你想了解疫情的一切,可以在B站找到:UP主“林辰同学”制作的《武汉实拍》,播放量超过830万; UP主《回形针》出品的超硬核科普《关于肺炎的一切》火爆朋友圈,浏览量超460万; 当然,还有鬼区UP主“皓月-moonqshine”制作的鬼视频《村长RAP防疫讲座》,播放量超过500万。
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但精神食粮不能落后,年轻人不肯空虚。
近一个月来,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在B站直播课堂共计405次。 其中就有清华大学等名校,清华大学直播时的讲师是其学生、围棋第一人、围棋和斗地主双料冠军柯洁。
年轻人愿意在哔哩哔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Z世代社交学习新平台”已成为哔哩哔哩的又一标签。 根据百强UP主要数据显示,近一年来,生活领域(包括美食、学习、绘画、Vlog、萌宠等)远远超过游戏成为排名第一的分区。 其中,VLOG和常识类内容成为B站增长最快的内容。 按细分内容来看,学习UP主数量同比增长151%,浏览常识内容的用户数量突破5000万,相当于2019年高考学生数量的5倍疫情特殊时期,“学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安静的自习室直播间里,弹幕里充斥着“中国加油”。 教你如何提高在家学习效率的小窍门,浏览量可达113万次。 。 近一个月来,UP居家学习、工作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4亿次。
除了学习,健身、美食、手工、美容、舞蹈等你能想到的都有。 您想了解手工不锈钢口罩吗? 当然,这里还有 POGO、迪斯科等你想不到的东西。 但这些前面必须加上“云”字,才成为“云POGO”和“云本迪”。
2月4日至8日,哔哩哔哩与摩登天空合作推出“宅草莓不是音乐节”。 姚十三、马笛、新裤衩等知名艺人和团体相继亮相,弹幕飞过屏幕。 似乎观众们都在为台下的歌手呐喊、喝彩。 整个网络音乐节五天时间,观看人数超过百万,单日最高评论数近十万。
看到这些数字,我就能理解大学生叶雨晓一天六七个小时的时间是如何被B站丰富的内容填满的。当民谣、摇滚音乐出现在网络音乐节上时,首页就会推荐健身美妆产品,硬核科普主导热门视频。 作为一个使用B站9年多的老用户,我突然发现B站的内容真的变多了。 一系列各类型优质内容的爆发,满足了用户在这个特殊时期空虚的灵魂和不安的心。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线看剧已经成为很多人在家放松的一种方式。 网络视频行业用户规模较平日增长17.4%,人均日使用时长超过1.5小时。 其中,B站由于一些优质、有深度的内容,在时长上优势突出。
2号
“成长”的B站
用户增长是这个时代所有内容平台的首要任务。 为此,我们看到不少平台不惜直接用“花钱”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换取用户增长。 诚然,我们不否认“扔硬币”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用户增长,但无法获得足够出色的用户留存。
B站在吸引新用户方面一向谨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虽然难度降低了,但成为正式会员的100题考试仍然存在。 这次考试,把很多想进B站发弹幕的外人拒之门外。 不知道B站不希望如此快速的用户增长吗? 显然不是,但它明白,相比快速的用户增长,更加和谐的社区氛围和用户的高度归属感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小破站”正在成长,接受了更多新事物。 这些日益丰富的优质内容之所以能够共存,不同行业背景的用户能够和谐相处,得益于B站所展现出的极强的社区包容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不仅是UP们自发用爱心发电,还有B站刻意营造的生态氛围。
十年来,哔哩哔哩一直致力于培育UP与粉丝之间的相互激励效应。 提币、收费等机制的推出,给了UP更丰厚的奖励,也让粉丝更好地支持UP。 这将刺激UP的内容创作。
这种双向激励在丰厚的物质奖励上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很好地满足了UP和粉丝之间的相互满足感和归属感。 与其他平台为了吸引新人而撒钱的做法相比,B站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是无价的。 视频中掠过的子弹和下方的硬币不断增加。 他们是创作者和观众。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哔哩哔哩拥有全行业第一的用户粘性和日均用户使用时长。
UP主生产内容——粉丝激励——刺激UP主复制。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非常良性的生态闭环,为数以万计的UP主创造了聚合效应。 如此优质的社区氛围,一直刺激着B站UP主自发、高强度地创作内容。 近十年来,B站官方在新用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如此良好的社区氛围。
正如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锐所说:“很多平台都是内容驱动的,但哔哩哔哩是生态驱动的。我们做的不是好内容,而是产生好内容的机制。如果土壤好,上面的内容就可以实现。”能百花齐放。”
“一个人在家太空虚了,突破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主题。” UP主透露了他爆发潜力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疫情的发生,相当于对B站全体UP主的一次“培训”。我们在短时间内看到了B站各种类型、海量优质内容的爆发。
3号
从“小花园”到“百科全书”
二次元长期以来一直是B站最重要的标签,而“家”是大部分B站用户都会贴上的标签。 疫情引发的宅经济下,涉及各行各业的优质内容爆发,也让人们看到现在的哔哩哔哩不再是二次元动漫爱好者的“小花园”。
这一点从数据上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 据B站UP主“不科学UP团”制作的统计视频显示,自2010年以来,B站“番剧”区域的播放量就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大区域。 ,全台一半以上的播放量来自于电视剧和动画领域。 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二次元、动画几乎就是B站的代名词。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站整体播放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音乐、游戏、生活等板块的播放量也快速增长,迅速缩小了与电视剧领域的差距。 到2014年5月,游戏区正式超越电视剧区,成为全站浏览量最多的区域。 随后在2016年11月,生活区也超过电视剧区,成为全站播放量第二多的区域。
截至2018年4月UP主要统计完成时,B站各主要区域的播放量差距已经相对平衡。 其中,播放量占比最大的游戏领域仅占22%,生活、娱乐、影视、科技等领域也占比22%。 成为播放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B站的成长。 其他分区的内容和播放量的增加表明B站的用户正在逐渐多元化。 基于二次元剧的拓展,将会接受更多的用户,同时用户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从而培育新老用户。
随着社区生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些人来B站不再是为了追粉丝,而是为了美食、科技等内容。 不同分区的用户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认可和满足。 内容的通用化和平台的多元化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切的背后,是整个B站社区的包容性。 它在精心地多元化,也让进入Bilibili的新用户和老用户互相接受。 内容多元化的同时,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 同时,良好的社区氛围、超高的用户粘性、极富特色的用户画像,让B站逐渐从十年前二次元爱好者的“秘密小花园”变成了新时代的“百科全书”。 。
这一变化也让B站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因此,我们看到“小破站”已经成为上海在线课堂的一个渠道; 与央视新闻等专业机构的合作,都源于其成功的生态边界拓展。
更难能可贵的是,哔哩哔哩在多元化的同时并没有牺牲社区氛围。 聚集在这里的年轻人依然会让“哔哩哔哩加油”的弹幕充满整个屏幕,“我爱“小破站”也成为用户最常见的口头禅。
文章开头提到的叶雨晓在高中时就注册了哔哩哔哩。 我这个老用户帮他解答问题,因为当时的问题比较硬核。 不过,在访问哔哩哔哩几年后,他已经能够帮助他的大学室友注册回答问题了。 他就像一位传教士。 大一时,宿舍六人中,他是唯一一个哔哩哔哩用户。 两年后,他们的宿舍里已经有6位B站大佬了。
这种变化似乎是一种魔法,一种只有哔哩哔哩用户自己才能理解的魔法。
【结论】
很多视频内容平台都存在同样的困境:用户追内容,当追的剧结束后,又切换到另一个平台去追另一部剧。 但哔哩哔哩的用户始终是哔哩哔哩本身的粉丝,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内心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B在Z时代年轻用户心中所站的位置,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弹幕视频网站,而是一个承载青春、安放灵魂的乌托邦。
年轻人的潜力在这里不断被激发,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创造无数的可能性。 “爆炸式创作”让这座“小花园”成长为一本“百科全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