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偶像时代全面开启练习生造星模式成潮流?
文:杨静
其中有过去有二三四位数弟弟的TFBOYS(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还有“归来四大男孩”(鹿晗、吴亦凡、张艺兴、黄子涛)在韩国出道,随后转战国内娱乐圈。
如今还有火箭少女、九分、坤音四人、乐华七人等全年热搜、热议的人物。
去年,两档国外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走红后,国内流量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进行了重新洗牌。
国内的偶像时代也全面开始,练习生造星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创造101》——火箭少女101
《偶像练习生》——九分
日本杰尼斯事务所是最早的练习生模式娱乐公司的鼻祖。
韩国也是如此。 从80年代初期推出的HOT、Crystal Boys到如今的BTS、EXO、GOT7等,都是在这样高强度的练习生模式下诞生的“偶像”。
韩国热
由于日韩的造星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市场日趋饱和,竞争也日趋激烈。 因此,在这样的练习生模式下,能够出道的偶像往往颜值高、情商高、专业技能也高。
另一方面,在中国,偶像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随着两档新晋选秀综艺的火爆,大批经纪公司开始热衷于招募一些长得好看的练习生。 为了留住部分练习生,他们甚至开出高薪,通过短暂而紧张的训练,立即报名参加《青春有你》(偶像练习生2)、《创造101(2)》、《以名之名》等节目。集团》等节目希望有人能够一战成名。
《青春有你》
为了培养第二个“蔡徐坤”和第二个“杨超越”,真正搭上“国民造星”的浪潮,经纪公司可谓是绞尽脑汁。
蔡徐坤杨超越
当然,偶像的出现不仅需要经济公司、视频平台、新媒体媒体的共同打造,还需要一些幕后推动者和大量粉丝的热情支持。 “粉丝经济”逐渐成型。
越是提起,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粉丝经济”到底是什么?
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鱼与水的关系。
偶像给粉丝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认同,粉丝对偶像的支持和消费也给偶像带来了实际的利益和回报。
粉丝经济是偶像产业价值的必然体现。
说白了,就是粉丝给自己的偶像上榜投票、购买偶像的专辑、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参加偶像的演唱会等等一系列“让偶像赚钱”的行为。
如今,“粉丝经济”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商家利用平台为粉丝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偶像产品和服务,最终转化为消费并赚取利润。
“粉丝经济”的主要贡献者应该是狂热、非理性的粉丝,但他们也是明星最反感、最讨厌的群体。 成功学和理财投资学的目标群体并不是大师们最看不起的群体。
正是因为不同于其他消费经济,具有非理性特征,狂热粉丝对明星的根本追求就是渴望偶像的成功,获得自我满足和认可。 因此,粉丝对明星的集体作用能够影响粉丝本身的行为。
所谓“联手做大事”,就是粉丝们组织起来支持、投票、净化自己的偶像,为自己的偶像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声誉,甚至集体筹集资金进行慈善捐款。他们偶像的名字。
李胜利粉丝为听障儿童慈善捐款
虽然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的官方粉丝俱乐部会员制度(即官方俱乐部),但国内粉丝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划分。 粉丝每天在各种社交平台(即粉丝社区)上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偶像的点点滴滴,而粉丝网站是粉丝社区的核心组织形式。
站点内部也会有严格、明确的分工。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某位热门流量明星的站内招聘公告,你就会知道,他们一般分为一线组、美术组、编辑组、数据组、翻译组等。
前线一般是指能够跟随“偶像”每一次出行的人,即能够亲自出席明星的每一次活动或者演唱会。
詹姐被拍到BigBang现场演唱会
一线最大的任务当然是为偶像的每一次活动拍摄照片或视频,然后通过网站分享给粉丝。 这些拿着相机跟随明星、不停拍照的粉丝,也被称为“枪姐”。
“泡姐”通常都知道偶像的所有信息,甚至是身份信息。 这样你每次都可以准确的知道你的偶像预订的航班或者你入住的酒店等。
“泡姐”一般背景丰富,有自己的资源和内部渠道,可能认识平台或经纪公司的高层。 此外,还可以通过黄牛等渠道用钱购买信息。
网站做大后,明星的团队工作室和工作人员甚至会主动向网站告知艺人的相关信息。
无限吃饭时被宝姐跟踪拍到
一线球迷得知这一信息后,会选择“跟随飞机”或者入住同一家酒店。 追随偶像,就意味着与偶像一起飞翔。 偶像飞到哪里,他们就会飞到哪里。 如果名人来自国外,乘坐飞机环游世界是很平常的事。
据网站姐姐透露,有些国家或地区不允许带摄像机进入演唱会场地拍摄,所以会穿长裙,将器材绑在大腿上。 你必须在每场比赛中争夺一席之地。 如果迟到的话,就得带高脚架。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错过偶像日程中的每一个活动,拍出好照片。 偶尔,如果有行程跟不上,就得花钱找代理商购买图片或视频,然后发布到网站上,以维持网站的日常运营。
美术团队的日常工作就是及时处理前线发来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发布。 精通PS、手绘、编辑软件。
任嘉伦全国粉丝协会美术团队出品
在偶像生日、重大节日、专辑发行等,为了刺激粉丝的购买欲望,需要制作限量版周边,制作偶像的动画形象和系列周边图形设计,为偶像专辑助力增加销量。
文案编辑团队根据图片发布编辑后的文案在网站各大平台发布,以及网站不定期活动的文案策划。
百度bambam吧编辑出品
数据组还细分为视频渗漏组、数据渗漏组、打榜组、打黑组等。收集视频和数据,需要能够随时追踪爱豆上的任何新闻和动态。 你需要长期在线,能够翻墙,熟悉各国社交平台的玩法。
排名小组是为了帮助偶像投票并获得第一名。 但这往往伴随着刷票行为。 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吴亦凡,登上了iTunes榜首,超越了Agirl、Lady Gaga等国际巨星。 随后,A妹点赞了批评刷图行为的文章,引发了吴亦凡粉丝与A姐的恋情。
女孩A喜欢批评排名行为的推文
一般都是为了排名活动而组建的。 当需要排名时,他们会提前筹集排名资金。 没时间的人出钱,有时间的人出钱。
比如韩国各大音乐颁奖典礼Melon,被歌迷称为“切瓜”。 一个团购账号99+,团里挤满了人。 偶像一回归,“切瓜、刷管、各大音乐中心投票,一步到位”。
小碗粉丝在线切瓜
只要你进群,就会有人告诉你注册投票账号的详细流程以及如何投票。 除了“割瓜”之外,其他一些排名投票,排名团队通常有数百甚至上千个账号,轮流投票,熬夜让他们抓狂! 国内甚至还有一些疯狂的排行榜可以花钱买机器来刷。
吴亦凡登上iTunes榜首也是粉丝刷榜的共同结果。
最后一个翻译组,顾名思义,翻译语言。 对于这个多出现在国外的偶像网站,翻译团队至少需要精通英语、日语、韩语、泰语等语言,更有实力的翻译团队需要翻译西班牙语、俄语等。偶像新闻说,他们必须懂语言。
百度柾国吧翻译出品
翻译团队通常需要根据数据集从外部网络中提取偶像视频、综艺或文本,并及时翻译成中文发布。
这些官方或非官方的网站和后援会都有完整、明确的分工。 如果粉丝的偶像有流量,网站通常会运行得很好,网站姐姐和粉丝也会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很高的资源。
他们知道如何运营网站,如何为偶像吸引粉丝,因此在粉丝群体中拥有很高的话语权。 他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偶像的所有动态和日程。 他们可以号召粉丝筹集资金,为偶像做各种事情。 支持甚至可以成为普通粉丝与偶像工作室或自己之间的桥梁。
权志龙粉丝现场筹集10万元
尽管粉丝社区活动已经逐渐成熟并具有一定的模式,但粉丝群体仍然以网站发送的信息为基础,封闭性较高。 而且,因为偶像不同,各大粉丝之间更加不了解。 粉丝文化引发了强烈的冲突,粉丝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而来。
这是每个偶像粉丝圈都为人诟病的“粉丝文化”,但也是每个偶像必备的粉丝现象。 只要是某些粉丝群体认为对偶像不利的事情,无论是涉及共同利益还是粉丝内部纠纷,都可以成为热门话题。
比如前段时间朱一龙粉丝和火箭少女粉丝的争吵,也会引起粉丝之间看似无法打架的争吵,又或者是刚刚成为热点的“王俊凯被摸腰”事件。热门话题,粉丝们也能撕得热火朝天。
#王俊凯腰被摸#
朱一龙和火箭少女粉丝打架
粉丝圈内的竞争并不局限于利益冲突。 只要粉丝认为“不好”或者“有损偶像形象”,就可能会引起敌意。
所谓“坏”和“不好”是无法定义的。 粉丝只会热情地相信自己是在为偶像“做事”,是为了偶像好。 因此,粉丝的追星文化也被称为“自欺欺人、一厢情愿”。
对偶像和明星的定义也逐渐从20世纪90年代要求的“道德和艺术”转变为一些“流量”和“偶像”。 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深人士对自己说,“我不是明星,不是偶像,我是演员,我是歌手……”等等。
甚至各种二次元偶像、虚拟偶像、网红等KOL新概念偶像也逐渐发展起来。
游戏《恋与制作人》
什么是偶像? 一定要长得好看、眼睛大、下巴尖吗?
正如经纪人杨天真所说:
“好看的偶像太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审美疲劳,观众也会看腻了,只有这样,个性化的东西才会出来。”
《创造101》的Yamy和王菊就是很好的例子。
火箭少女101—yamy
《创造101》——王菊
当然,如今的造星需要经纪公司和营销团队在幕后引导。 一些十八线网红都有团队,更何况这些当红明星。
去年热搜继续超越妹妹。 虽然她在节目中唱歌跳舞都不擅长,但她甜美的外表和踏实的“村花”人设,从一开始就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火箭少女101—杨超越
尽管因为毫无进展而受到全网的批评,但腾讯和团队反而“以黑还黑”。 反正走红、曝光就不用担心了。
果然,超越姐的粉丝被黑得更加坚定了。 当时,网络上“我要支持杨超越”的评论层出不穷。 一大批超越姐的铁杆粉丝不惜在总决赛上砸下重金,离不开它。 超月姐出道这么久,跳舞唱不好,就退出了节目。
出道后,团队和粉丝还是很给力的,而超越姐为了保持人气而创造的锦鲤角色非常成功,直接导致大家都把超越姐视为“锦鲤本吉”。 那时候,大家无论大小老少,都用微信QQ微博,大家都用超越姐姐的锦鲤头像。 可以说,她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和路人。
当然,想要趁这波“偶像走红”,不能仅仅靠想成为第二个“杨超越”,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就算想要超越妹妹,在娱乐圈立足,也还是需要和自己的性格、作品一起成长。
未来粉丝群体走向何方,恐怕必然会走日韩粉丝文化的成熟道路。
偶像获得人气和流量后,粉丝需要付出真金白银。 只有企业看到好处,才会继续合作。
因此,国内企业和资本往往与明星本身、工作室、粉丝网站合作,利用日韩粉丝管理系统来引导粉丝,灌输粉丝必须为偶像花钱、花时间,发誓不从事“免费卖淫”的行为。 ”。
粉丝在偶像身上花的钱越多,他们就越真诚,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兄弟或儿子受苦”。 美贤强调“我只有你,兄弟”刺激粉丝消费,下次会多花钱,商家赚大了。
所以到最后,粉丝们都被偶像背后的资本愚弄了,为偶像哭、笑,以为自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以为“兄弟儿子”有多难,以为自己有多“伟大” ,但最终它们被出售并偿还。 九十度鞠躬感谢人们的照顾,请求下次合作,下次合作……
“粉丝经济”是资本的利好,也是偶像的热衷。 它还养活了一系列平台、黄牛、机场、酒店、中间商……
致粉丝们……
只要开心就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