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神兽出笼,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展览让孩子边玩边学?
7月的到来,意味着小动物们的暑假开始了,家长们也可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天享受与孩子亲密接触的快乐。
显然,很少有家长会同意让孩子玩两个月,那么如何在玩中学到东西就成了当务之急。其实,看展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一次又一次看展览的体验,孩子们可以受到启发,慢慢体会到艺术之美。
但是现在展览太多,门票不便宜,而且很容易犯错。
比如上次我和朋友去西岸的一家美术馆看一个年轻画家的个人画展,门票一百多元,但里面的画就那么几幅,而且没有一幅是画家的代表作,我们只用了5分钟就看完了,真的觉得很不值得。
之前有同事问我,老马,下周我们一家要带孩子去看莫奈展,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才能让两个孩子更好地看这个展览,并且“物有所值”呢?
我的同事和她讨论了很久之后,觉得受益匪浅,我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参观其他展会可能也有帮助,所以想分享给大家!
#01
主题那么多,我们该如何选择展览?
常设展览与限量展览
首先,我们可以对展会做一个粗略的分类。
常设展是长期存在的展品,被纳入永久收藏。只要没有重大事故,你可以随时去看这些展品。这些通常出现在国家博物馆或美术馆里。相对而言,一个城市总会有几个这样的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展览——《中国古代展》
另一类是由美术馆或者场馆主办的,他们会和一些国内外的收藏家或者机构合作,收藏一些罕见的作品,然后借给国内去展览。
通常展览会持续几个月,之后展品就会各奔东西,有的回到国外美术馆,有的回到私人手中。以后很难再同时看到这些作品,所以人们普遍对后者更感兴趣。
当然,除了艺术展之外,还有网红展、灯饰展、奢侈设计展等,但这些暂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中国国家博物馆临时展览
展会前期准备
为了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先了解创作者的历史,以及他所属的国家、时代、派别,然后以此为中心,逐层拓展,最终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比如我们以莫奈为例,第一步我们就要去百度了解一下他的最基本的信息,那就是他是1840年出生于巴黎的印象派大师,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印象·日出》和《睡莲》系列画作。
了解了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他所属的流派,也就是印象派的历史。
例如,印象派的画风是怎样的?印象派的成员有哪些?印象派的成立又有哪些因素?
你不必记得很清楚名字和时间,但至少要记得大概的故事。这些小元素实际上在你真正观看展览中的作品时很有帮助。
比如关于印象派的创立,知道“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不了主流认可的学院沙龙,所以只能自己开独立的展览”,你可以在正式去看展览的时候思考一下印象派作品和学院派作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除了流派的创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印象派画家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才画出了这样的作品,比如平头画笔、颜料盒、颜料管就是促成印象派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种是管状颜料。我们今天最常见的长方形颜料管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新的发明。这个特点让很多画家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自己混合颜料和矿物粉末,而是直接挤出来就可以使用,大大缩短了前期准备工作。
印象派的作品都希望捕捉那一刻的光与影,如果自己磨颜料,磨完之后落日就变成了星空,那画画还有什么意义呢?
接下来是扁平的画笔和颜料盒。同样,印象派画家都希望保留自己画活物的第一直觉或感觉,需要快速地画出大面积的颜料。同时,由于印象派画家也希望通过保留笔触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质感,扁平画笔的出现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的;而颜料盒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方便地将画笔等东西带出,让画家可以到户外画风景。
学到了这些稍微深入一点的知识之后,我们去看艺术展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展出的作品基本都是室外风景,为什么相比宗教画,莫奈等人的作品似乎有更多的笔触。
观赏一件作品时您会关注哪些方面?
在我解答完关于看展前的准备后,同事问了我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不懂画,如果亲自去看一幅世界名画,应该看什么呢?
看到实物
确实,如果只能看照片,为什么还要看实物呢?
首先,即使照片很清晰,我们也很难透过画面感受到很多细节,或是作品的真实大小,通常大型的作品更容易给人视觉上的冲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伦勃朗的《夜巡》,虽然之前看过照片,但当真正看到这幅长4.4米、宽3.6米、人物与真人大小相同的画作时,那种震撼难以用语言形容。
回到莫奈的展览,首先可以距离作品1-1.5米远的地方去观察他的作品,因为这也是大部分画家作画时与作品的距离。即使我们不懂画,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画家在作画时的一些细节,比如颜料的层次,画家先画什么,然后又画什么等等。
看看颜色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色彩的运用,色彩的一致性,这是照片永远无法做到的,即使是最专业的拍卖行拍出的图片,也会因为光线、相机等因素,与实物存在色彩上的差异。
而原作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无论横着看、竖着看、还是侧着看,都能看到作品最真实的色彩与层次。
而且艺术大师的作品所用色彩一定是最优质的,这是任何一般的复制或模仿都难以达到的,只要用相机拍摄出来,难免会偏黄或偏蓝,从而影响视觉感受。
此外,如果你想提高绘画技巧,观察原作的色彩永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历。
看看比例
最后,我们可以远观作品中物体之间的比例。一般优秀的设计(不只是艺术作品)一定有优美的比例和线条,比如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的黄金比例0.618,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一定会有意无意地遵循这个比例。
当我们看到一幅美的作品时,我们也可以思考或注意它整体构图的比例,如风景与背景的大小关系,风景的前后关系,人物与风景的主次关系等等。
#02
莫奈、扎哈·哈迪德、三星堆
“世界级”展会亮相上海
莫奈及印象派大师展
上海外滩美术馆
8 月 1 日
人民币158元
其实莫奈画展在上海已经举办过多次,但每次展出的作品都不一样,毕竟莫奈的艺术生涯长达70多年,现存的素描作品有500多幅,油画作品有2000多幅,想要全部看完,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好的作品是可以反复观看的,每次观看都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实践与探索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特别展
上海艺仓美术馆
~8 月 29 日
人民币120元
扎哈·哈迪德是著名的已故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也是首位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女性。
扎哈的设计以独特的曲线闻名,被誉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却大胆地利用空间与几何结构来体现城市建筑的复杂特征。无论何时,只要你仔细观察她的设计,你总会被她那令人眼花缭乱却又严谨的曲线所折服。
虽然这是扎哈工作室首次在中国办展,但她的作品遍布中国各地,如广州大剧院、北京望京SOHO、台中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就连她最后的作品,也留给了澳门新濠博亚集团旗下的摩珀斯酒店。
古蜀之光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展
~8 月 31 日
奉贤区博物馆
之前火遍网络的三星堆文物展,其实在上海就可以看到!
三星堆文化分布在成都平原,始于公元前18世纪初,止于公元前12世纪,可以定义为夏末至商末的文化遗存。该文明中的青铜面具,外形丑陋可爱,同时又和玛雅文明一样,突然消失,甚至有学者认为是外星文明。
空山基 大都会 & MR. Everyday
~11 月 21 日
昊艺术博物馆
人民币100元
空山基与MR.可以说是目前日本最当红的两位潮流艺人。
自1978年空山隆创作出第一幅金属机器人形象后,便风头无两。虽然该设计创作于40年前,但看上去依然科技感十足,他至今仍是时尚界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
MR.是潮流艺术家鼻祖村上隆的弟子,成功将日本的宅文化创作成艺术,并将这种独特的日本文化推向世界。喜欢二次元世界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莫元基作品回顾展
~8 月 29 日
宝龙美术馆
人民币40元
井上雄一是战后日本的代表艺术家之一,虽然是日本人,但是他热爱中国书法,代表作品均为大幅书法作品。
他认为,要表达内心的想法,首先必须抛弃“手指技巧”,他经常用拖把般大的墨水笔在地上作画,从而创作出与中国书法截然不同的书法作品,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
事实上,如果汉字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文字,而是回归到符号的时代,作为有意义的符号,我们会看到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含义。
本期福利
大都会博物馆官网有32本PDF格式的迷你书,涵盖世界历史、人文、艺术、文学等,里面包含很多博物馆相关的英文词汇,可以用来练习阅读,以后去博物馆也可以带上跟着地图走,很实用,我都下载了,免费分享给大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