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群像:Cosplay 爱好者在三次元世界实现梦想
钛媒体
TMT创新创业
﹀
﹀
这是二次元世界中的一群特殊人群,他们热衷于Cosplay,通过扮演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角色,实现与三次元(现实)中亲近的亲人的梦想。
钛媒体记者︳朱凌宇
《钛媒体每周《周末深度阅读》推荐》
【钛媒体视频栏目《在线》力求精准记录互联网创业热潮中的个体:名利场中的新贵、资本明星、聚光灯下的达官贵人、默默无闻的程序员、运营、极客、推广员、快递员、讲师……他们的瞬间,都值得铭记。周天钛媒体微信出品。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归钛媒体所有,未经钛媒体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精彩视频不容错过▲
二次元文化逐渐发展,形成一个隔绝在二次元墙外的专属二次元圈层,以90后、00后群体为主要消费群体。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二次元核心用户规模达5939万,泛二次元用户总量近2.19亿,覆盖90后、00后群体62.9%。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二次元文化的浸润,期待在这个小王国里找到另一个自我和道路。
在钛媒体第28期《线上》专栏中,我们选择将镜头聚焦到这个群体,采访了四位分别来自中学生、大学生、就业人群和创业者的Coser,通过对二次元人群的记录,给予他们各自的解读——他们在网络虚拟社区之外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存在,他们在三次元世界(现实)中追求怎样的理想世界。
来北京上大学的coser陆三成为了一名职业coser,她扮演的是孙悟空。有时候趁着室友不在宿舍,或者有新衣服到货,她就会穿上cosplay服装,练习模仿。上次cosplay妆容,大概花了1个半小时。
陆三饰演的孙悟空cosplay角色在圈内获得了不少的认可,除了她对动作、表情模仿的逼真之外,她超过180cm的身高、纤瘦的身材都非常符合这个角色的形象。
陆三(右)偶尔会和室友讨论Cosplay,但室友们并不感兴趣。她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动漫,初中进入Cosplay圈,是一个生活在二次元的女孩,大学室友是她为数不多的三次元朋友之一,她的朋友大多都在二次元。
宿舍太挤,陆三就把自己的Cosplay装备堆放在宿舍外的走廊上。这些服装和装备都是在淘宝上买的,全套大概花了4000多元。平时家里每个月给她近2000元的生活费,她打工也能挣1000多元。这些钱有一半以上都花在了Cosplay上,所以她经常要省吃俭用。
陆三最喜欢的Cosplay角色是孙悟空。她觉得孙悟空的叛逆性格是自己所欠缺的。女孩从小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这让她渴望另一个更“男性化”的自己。她觉得饰演孙悟空时,性格就不一样了。
Coser“外头”在做cosplay道具。外头是一名高中生,他决定放弃高考,考上了大学,主修动画专业。他在一次漫画大会上认识了另一位Coser“巴丹”,两个月前他们合伙开了一家cosplay道具工作室,为二次元圈内的朋友制作定制道具,还把这些道具放到了淘宝上。
外头花了三天时间为一位魔兽Cosplayer制作了这把长矛。“售价800多元,淘宝发货。”“二次元的人,在三次元都受过心理创伤。”外头认为,很多二次元的人,都像刺猬一样脆弱、敏感。他自己在中学宿舍住校时,也曾被同学孤立、欺负,后来接触到二次元圈子,在群体中找到了认同感。从此,他就“沉浸”在了这个世界,再也走不出来了。
在东风公园,Coser云晓的装扮引起了路人的注意。“这是一个害羞又有女人味的角色,很贴合我内心的真实自我。”在cosplay这个角色时,云晓从不和任何人说话。在三次元世界里,云晓的工作是机场服务员,但他从来不敢以Cosplayer的身份出现在三次元世界,还抽烟喝酒。
Coser姚桐正在拍摄写真。“二次元社区已经开始细化了,有摄影师、化妆师、服装师、道具师等等,还有拍摄COS微电影的剧组。”姚桐在这里看到了机会,于是她创业:一个二次元爱好者的社区平台。“中国的二次元文化缺乏一个资源聚集的平台,社区特别封闭。”姚桐希望利用这个以技能、创意孵化为主的平台,让二次元社区的资源更有效更合理地流通和组合。
四位专业coser在万达影城为《魔兽》首映进行cosplay,日收入超千元。他们参加此类商演的机会很多,商业大片上映时就会收到邀请,主办方会根据体能要求、装备等级等筛选coser演出名额。
商演前,Cosplayer们在万达影城大厅休息、吃外卖,为了保证设备品质,全套设备要三四千元,为了节省演出成本,Cosplayer们还自己化妆。
80后漫画家哪吒正在创作。刚入行时,他主要做插画,现在作品以动画视频为主。“现在动画视频供不应求。”哪吒十几岁时就接触了二次元世界,“那时候的动画,在价值观上比现在的更积极。”他还是比较欣赏过去的二次元作品。随着年龄、阅历、视野的增长,他认为最好的漫画创作应该是贴近生活的,“逐渐少一点二次元。”
搜秀动漫城只剩下一家Cosplay服装店,店主周先生一人经营,但客流量不大。周先生说,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在实体店买衣服,都从淘宝上买便宜的衣服。他专门雇了裁缝,为顾客定制Cosplay服装,但因为淘宝卖家的价格一般是原价的一半,淘宝把流量都抢走了。他也从淘宝上买过一些比较便宜的货,在店里卖,但“做工质量差很多”。
动漫模型店里摆放的场景模型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树脂制品,售价能卖到上千元,学生群体消费能力有限,购买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社工买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鼓楼街上的电子游戏店开业已有十余年,顾客都是老玩家,多为70、80后,店内商品基本都是国外进口,一张游戏光盘平均售价300多元,国内销量较低。
2016年6月10日,观众在北京首届校际联合漫画展上观看Cosplay表演。此次漫画展吸引了5000余人购票参观,其中90%为95后、00后学生,他们愿意为二次元文化买单。
这次漫画展有100多个摊位,大部分都是2D爱好者租用的,每个摊位一天的租金是150元,摊主们售卖自制的道具、模型、卡牌、海报等动漫手工艺品,将收入作为自己的cos资金。
在北京西地铁站,一位刚刚结束表演、还未来得及卸妆的cosplayer和男友一起乘坐地铁,在人群中并未感到任何异常。
▼
钛媒体形象专栏《在线》
力求准确记录互联网创业热潮中的那些在线个体
图像是准确的,但它们不是全部事实
图像是免费的,但它们也是陷阱
在这个“在线”时代,我们等你去发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