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连结!Re:Dive凯露:从臭鼬到 ACG 圈文化现象的背后故事
最近,一位有着黑色长发、兽耳、略带稚气表情的美少女以诡异的形式在ACG圈疯狂传播。
你可能看过一些由她的上半身或头部组成的“拼接”图片或视频。她的名字叫“卡鲁”,真名是白帝希柳夜,最近很多人似乎更喜欢叫她“臭鼬”,而不是“猫头”。
因为一场“悲剧”,“凯璐”不得不成为网友们的“迫害对象”,这也让“臭鼬”成为了ACGN圈独有的文化现象。
今天我们想谈谈这种文化现象对它所属游戏的影响。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凯尔”和她背后的有趣故事。
Kaylu 是谁?
“Karu”是Cygames动画社交游戏《公主连接!Re:Dive》中的角色。她的本名是百口日留夜,是游戏最初的“三大家族”之一。在正常情况下,“Karu”通常是这个样子的。
看这个孩子笑得多开心。
在游戏中,作为“三巨头”之一的“卡露”在主线剧情和游戏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主角团的一员,“卡露”的设定是敌人安插在主角团里的卧底,她在主线剧情第五章正式叛逃,在主线剧情第十二章正式归来,是官方认定的“叛徒”。
凭借着傲娇的性格、游戏中顶级的角色设定、以及“叛徒”的身份,三位主角之一的“Karu”,这个黑发、傲娇、兽耳的美少女,在《公主连接!Re:Dive》玩家中一直维持着极高的人气。
日服一周年人气投票结果
不过这并不是“凯尔”成为网友集体迫害对象的唯一原因,游戏官方对于“凯尔”的设定自然也是日后迫害的“易燃材料”之一,但真正让“凯尔”成为网友迫害对象的,还是下面这张图。
悲剧
上图中的聊天内容就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据说这张图片来自同样由Cygames开发的游戏《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星光舞台》旗下的一个玩家QQ群。单看内容,似乎很不合理。毕竟无论怎么看,都很难把一个美少女和一个“臭鼬”联系起来。
这张聊天截图最早于 2019 年 6 月被网友在贴吧、微博等社交渠道曝光。起初,这只是《公主连接!Re:Dive》玩家之间的一个玩笑。但大约在 7 月底 8 月初,“臭鼬”玩笑本身升级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大量以“卡鲁”头像制作的表情包、视频大量出现。在网友纷纷效仿后,一款曾经被玩家拿来调侃的“臭鼬”表情包,成为了二次元、ACG圈的热门“表情包”,成为圈内广泛流传的“迫害狂欢节”。后来,就连游戏官方台服代理也加入到“迫害”卡鲁的队伍中。
有趣的是,目前网友们用来剪辑的“猫头”素材,与游戏本身关系不大。原聊天截图中的“Kaida”是官方为了宣传游戏而推出的Vtuber形象,具体表情和帧数则来自于官方以此为基础制作的CM,“Kaida”就是其中之一。
优胜者
“臭鼬事件”是二次元圈常见的打压现象,通常并无什么严重含义。二次元手游作为二次元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也有少数“幸运儿”成为被打压的对象。
至于如何评价这种现象对于游戏本身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公主连接!Re:Dive》这款游戏中找到一些答案。
《公主连接!Re:Dive》日本手游版于2018年2月首次上线,其网页版于5月由DMM正式上线。截至2019年4月,《公主连接!Re:Dive》手游版已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上线,是Cygames近年来的旗舰产品。
在Cygames发布的2018年财报中,《公主连接!Re:Dive》是其手游收入的重要支撑。《公主连接!Re:Dive》由Bilibili代理,于2018年8月3日正式宣布登陆手游市场。
和当时的大多数游戏一样,《公主连接!Re:Dive》也因为国内游戏版号政策的调整而迟迟未能上线。这对于游戏运营商来说是一种煎熬,很多没有IP、本身知名度就不高的游戏在此期间失去了大量核心用户群体,而《公主连接!Re:Dive》却在国服迎来了一段有趣的曲线。
根据百度指数呈现的数据,《公主连结!Re:Dive》共有三次舆情高峰。前两次比较容易理解,分别是2018年2月日服上线和2018年8月国服官宣。最近一次舆情高峰则是在一年后的2019年8月。
按照常理,一款正版游戏如果在一年之后达到舆论高峰,几乎可以确定与版号有关。然而事实是,《公主连接!Re:Dive》中国版至今仍未取得版号。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公主连接!Re:Dive》的搜索指数自2019年5、6月份以来就出现了明显上涨,并在8月份达到顶峰。而在这期间,《公主连接!Re:Dive》中文版并未经过游戏测试,这种连续三个月搜索指数的上涨显然与游戏测试的数据反映并不一致。
显然,这就是“臭鼬”在背后搞鬼。
“臭鼬”表情包最早出现于 6 月份,近两个月达到顶峰,与 100 指的数据相吻合。相应地,100 指只是“臭鼬”表情包背后助力游戏《公主连接!Re:Dive》的方式之一。
在游戏版号未发放的真空期,一款沉寂了近一年的游戏很难靠单纯的运营活动东山再起,“臭鼬”梗的火爆对《公主连接!Re:Dive》这款游戏维持热度和讨论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换头怪”作为“臭鼬”梗的终极形态,无形中增加了游戏与其他二次元游戏圈的融合度。“梗”文化本身在二次元圈内就具有极高的追随属性,在二次元玩家入局之后,游戏的核心用户群体明显扩大。
《公主连接!Re:Dive》百度贴吧上线三个月来累计粉丝近万,TapTap上游戏预约用户也接近十万。
游戏的口碑也因此受益。受“臭鼬”梗的影响,国内二次元文化圈对游戏本身的讨论也更加热烈,甚至有网友发文称“现在确实是推出公主连接中文版的最佳时机,可惜没有版号”。
迫害者联盟
“臭鼬”梗显然对《公主连接!Re:Dive》这款游戏帮助很大,帮助它在最弱的时候维持住了人气,因为“梗”的传播,让更多玩家和网友知道了《公主连接!Re:Dive》这款游戏,《公主连接!Re:Dive》的游戏品牌因此受益,还在等版号的国行版也能松一口气了。
过去几年,类似的例子在二次元游戏中屡屡出现,比如今年在二次元游戏市场大热的《明日方舟》就曾是被“迫害”的笑料之一。
《明日方舟》在二次测试结束后进入了漫长的蛰伏期,由于没有版号,《明日方舟》无法进行重点付费测试,这段时间对于《明日方舟》来说可谓是煎熬,不过“驴”梗的火爆却给游戏带来了及时的提振。
二次测试结束后,以游戏内主角“阿米娅”为首的各类表情包便成为了《明日方舟》玩家群体“迫害”的对象。由于《明日方舟》的市场定位更偏向核心二次元玩家群体,因此在版本号空档期,“阿米娅”的讨论度也逐渐上升,“阿米娅”的各类表情包也频繁出现在各大论坛、Q群、社交网站上。
很快,“阿米娅”便开始自食恶果,成为《明日方舟》的宣传牌之一,扮演起《明日方舟》“隐形守护者”的角色,玩家群体欢欣鼓舞。时至今日,“阿米娅”这个梗依然是《明日方舟》热议话题,更成为《明日方舟》粉丝创作的参考,持续为游戏输血。
另一款国产二次元游戏《少女前线》也有过类似经历。原作主角队员“UMP45”被玩家迫害成“扁脸”,并衍生出“鼻梁”等人物表情包。如今,《UMP45》的“扁脸”和“鼻梁”表情包已经成为其粉丝文化创作的核心部分,深受玩家喜爱。
只要ACGN圈子存在,“迫害”就注定不会停止,“迫害者联盟”的成员数量只会不断增加。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这一现象?
从游戏官方角度来看,无论上线前还是上线后,“迫害”梗确实能给游戏口碑带来不小的利好,有的甚至还能获得喘息空间。多数情况下,“迫害”梗都是被官方默认的,不会去干涉。
对于玩家来说,迫害归根结底是一种对游戏角色的消费,有顺应潮流、支持的,自然也有严重反对的。国内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有人对迫害游戏角色表示严重反对,但大多以失败告终,这显然是游戏官方不愿看到的。
对于游戏官方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中立。至于隐患,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缓解。对于玩家和网友来说,适度跟风、适当玩梗也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