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B站 跨年晚会为何备受赞誉?二次元与爱国主义如何结合?

二次元 2024-08-24 104

此次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达8000万,完整回顾视频播放量达3575万,弹幕达84.5万条,这是B站跨年晚会交出的成绩单。与此同时,屏幕上更是充斥着“哭哭啼啼!”“钢铁洪流!”“哇哦!”“此生无悔入华!”的呐喊,也将B站弹幕文化推向了高潮。

但现在打开B站跨年晚会,整个屏幕都贴满了“补课课”。

二次元弹幕网弹幕主义_弹幕主义官方app_弹幕主义网址dm321

一个“小破网站”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二次元如何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哔哩哔哩如何从小众文化转型为社会现象?观察者网专访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东波,重新认识年轻一代。

【采访/观察者网吴立群】

观察者网:新年伊始,曾被誉为“二次元网站”的B站跨年晚会备受好评。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演《种花组曲》和《中国军魂》时,网友评论变色,满屏爱国语录,令人动容。您如何解读当代年轻人这种爱国情感的表达?为什么在当代90后、00后身上,不同维度和主旋律统一了?

曹东博:应该说,以哔哩哔哩为代表的青春二次元文化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这次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将其设计得“出圈”,也就是积极将这种大家认为属于特定年轻人群体的亚文化或文化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阶层、跨越不同的代际。

其实从晚会的传销效应来看,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从我接触的一些朋友的反馈来看,很多人还是比较吃惊的,特别是一些老人,看到张光北和一队老兵唱起《亮剑》主题曲《中华军魂》时,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不是年轻人喜欢的风格。

我就笑了,只要你肯研究一下,尝尝“梨子的味道”,再去看看B站,都会觉得“真好吃”。

长期以来,对这一代人存在两种错误判断:一种观点认为,年轻一代永远是无用的一代,不擅长这不擅长那,娇生惯养,缺乏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精神,不能担当重大责任。这是相当一部分老一辈人的偏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年轻一代固然是有前途、有能力的爱国青年,但他们往往把这一属性无限夸大,以致在他们描述中,爱国主义必定是一种非常刻板的形式,容不得任何生活气息和后现代的表达。这也是一种看似政治正确,实则偏颇的观点。

在我看来,以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逐渐为主的当代青年,正是毛主席所说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一代,也是习总书记称赞的“可爱、守信、能干”的一代。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一些后现代的玩世不恭、解构主义的风格,绝不是玩世不恭、虚无主义。青年圈内各种亚文化所迸发和体现出来的活力,与大事上的立场、大事上的家国观念是相契合统一的。B站跨年晚会的这种表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其实,年轻一代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中国、了解历史、了解老一辈人的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B站上有很多对一些十几二十年前的经典电视剧的逐集讲解和解读,很多作品都是超越时空、环环相扣、充满生命力的经典。《亮剑》、《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都是在B站上达到相当热度和“鬼畜”频率的经典剧集。我相信,相当一部分00后近几年都在“补课”,一方面要相信文艺作品的深刻和时代的公正,另一方面要相信年轻人的品味、素质和世界观,他们终究会重新发现经典。

二次元弹幕网弹幕主义_弹幕主义网址dm321_弹幕主义官方app

《AWSL》荣获2019B站年度弹幕

观察者网:B站的弹幕文化一直很发达,刷梗能力超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B站此前宣布2019年度弹幕为awsl(常理解为:啊我死了),这也体现了当代年轻人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您如何解读这种心态?

曹东博:首先,这是一种面对生死的坦然。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似乎总是避而不谈生死,甚至在一些正统家庭里,你随便提一下“死”,父母都会骂你。但,说说又有什么害处呢?孔子当时就很自然地谈到了生死之道,老一辈革命家也临终前立下遗嘱,商量死后事。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唯物主义为基本核心的国家里,这种乐观面对生死的态度,至少不是什么灾难。

其次,这体现出这些年来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一些进步,特别是在生命观教育方面。人是有死亡意识的动物,孩子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总会被某件事所触发,开始意识到人是会死的(亲人、路人、小动物)。所以人的出生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人的死亡也是必然的。那么个人能掌控的,就是生死之间的人生。既然人终究要死,就要努力让人活得精彩、有意义,追求比泰山还重的东西,而不是比鸿毛还轻的东西。

第三,这当然也包含着一种后现代的调侃和解构的意味。年轻人在学业、就业、工作、生活上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创造这个词语组合只是为了宣泄一种压力,表达一种情绪。老年人、学校、社会都需要关注他们的压力,但没必要过度解读。

就像去年年初流行的那句“改革的春风四起”,你可以把它解读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年轻人的致敬,也可以解读为时隔多年后年轻人重新发现赵本山的文化魅力。其实两种可能都是想多了,这只是“鬼畜”手法激发二次创作热情的产物。

弹幕主义官方app_弹幕主义网址dm321_二次元弹幕网弹幕主义

有声音的动态图像~

观察者网:年轻人不仅擅长在网络上制造爆款,在现实生活中也擅长引领潮流。比如汉服文化就是一个例子。而且根据一些咨询公司的推测,2019年汉服的销售额将突破14亿。2020年这个市场会更加繁荣。某种程度上,抓住了年轻人,就意味着抓住了未来。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是否可以说90后、00后凭借强大的创造力和消费力,将逐渐掌握2020年代社会文化领域的话语权?

曹东波:据说从2019年开始,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口,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显然会引发消费结构、文化结构等方面的新变化。

汉服或许只是个案,是否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走向,值得进一步观察,其背后的因素或许并非基于对传统文化单方面的认同,或归因于某种民族主义情绪,它可能只是一种文化符号与消费符号。

观察者网:年轻人对历史文化、传统符号感兴趣是好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古装圈、汉服圈内出现了一些“鄙视链”和“互相攻击”的现象,您觉得应该如何引导呢?

曹东博:首先,穿西装也好,穿汉服也好,都是物品,资本家穿也可以,社会主义穿也可以,这种日常生活场景没必要大惊小怪。就像我真搞不懂每年热衷参加Chinajoy的年轻人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需要警惕和反对的是打着cosplay文化旗号,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的所谓“行为艺术”。去烈士陵园、抗战遗址穿日本军服摆造型的,就是这种。对于这方面我们要严肃对待,敢于亮剑,提前说出丑话,利剑悬在我们头上,该教育的时候要教育,该处理的时候要果断处理。否则,放任不管的必然结果就是越来越年轻的“政治两面派”。

其次,还要注意,解封比封杀好。问题的关键在于打造本土的文化产品和文学经典,让他们更愿意玩本土作品的“梗”,挖掘本土二次元文化中的价值符号。《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一代宗师》《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成功的尝试。另外,看看哔哩哔哩上那些耳熟能详、能随口引用云龙哥、云飞哥话的年轻人,你能说他们不喜欢我们自己的经典吗?不喜欢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吗?经典永远不会死,只会渐渐消逝。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不断创造新的经典,积攒更厚的文化土壤,让年轻人“喜新厌旧”,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最后,对于当下青年亚文化的一些发展趋势,我们最好抱持开放和谨慎乐观的态度。很多现象背后的结构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两种驱动力。不要将“迪吧出征”、“粉丝圈护阿忠”、“汉服热”等现象简单定性,不要盲目乐观或悲观。完全“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具体化、个体化、符号化的政治参与,究竟利弊何在,是否是一把随时可能逆转的双刃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次元弹幕网弹幕主义_弹幕主义网址dm321_弹幕主义官方app

网站开发后如何通过 SEO 优化获得免费流量?
« 上一篇 2024-08-24
SEO 论坛为何从热闹走向冷清?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下一篇 » 2024-08-2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