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夹综合征:3 分钟视频带你了解,二次元医学动画+文字介绍
TIPS:首先是文字介绍,然后是3分钟的二维医学动画视频了解胡桃夹子综合症中文字幕,最后是MV:杨钰莹的《越狱》版《晚秋》
胡桃夹综合症(文字介绍后的二维医学动画)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受压,是指左肾静脉回流下腔静脉时,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角度或两者之间的间隙中受到挤压。腹主动脉和脊柱。压力常常伴随着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的降低和受压区域远端静脉的扩张。当胡桃夹现象引起血尿、蛋白尿、左下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胡桃夹综合征。 El-Sadr和Mina于1950年首次描述了左肾静脉受压现象,但当时并未受到重视。 1972年,比利时医生De Schepper通过膀胱镜检查并采集两侧尿液证实左肾静脉受压可引起左肾出血,并首次将这种疾病命名为“胡桃夹综合症”。胡桃夹综合征影响 4 岁至 40 岁之间的人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血尿(包括肉眼或镜下血尿)、蛋白尿以及左腰部和腹部疼痛。
原因
正常情况下,左肾静脉穿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穿过腹主动脉的前部,流入下腔静脉。这个角度约为45°至60°,充满肠系膜脂肪、淋巴结、腹膜和神经纤维丛,以防止压迫左肾静脉。在胡桃夹现象/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中,这个角度一般小于16°。
临床表现
胡桃夹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伴或不伴腰痛。大多数患者是身材苗条的青少年。临床表现为直立性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在男性中也很常见。部分中老年女性可出现血尿、盆腔淤血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属于排除诊断,即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可以证明“胡桃夹”结构的存在,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临床症状的原因(如肿瘤、结石、感染、畸形、和肾小球)。疾病等)。
目前比较认可的诊断指标有:
1.尿红细胞形态为非肾小球来源(即尿中正常红细胞形态比例>90%)。
2.正常尿钙排泄比(Ca/Cr(钙/肌酐)
3.膀胱镜检查可见左侧输尿管喷血(出现肉眼血尿时)。
4.肾活检结果正常或有轻微病变。
5.腹部B超、CT、MRI显示左肾静脉受压、扩张。
6.下腔静脉及左肾静脉测压证实左肾反流梗阻,且左肾静脉压力与下腔静脉压差超过4mmHg(也有报道压差为5mmHg)。
7.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尿的原因。
诊断本病的“金标准”是左肾静脉造影,测量其远端与下腔静脉压差>0.49kpa即可确诊。然而,血管造影是一种侵入性检查。相比之下,B超检查方便,应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多普勒B超检查当仰卧位、直立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时受压的左肾静脉内径扩大3倍以上即可明确诊断。
对待
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来说,虽然有反复性镜下血尿或间歇性、短期、无痛性肉眼血尿,但没有贫血或腰痛,临床上可以观察和随访。一方面可以等待侧支循环的建立,另一方面肠系膜上动脉起点周围脂肪结缔组织的增加可以缓解左肾静脉的压迫。对于诊断为单纯性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出现无症状血尿、体位性蛋白尿者,可暂时保守治疗,无需特殊治疗。某些触发因素(如剧烈运动、感冒)可诱发血尿或导致血尿复发。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冒。但对于反复出现血尿、贫血、严重精索静脉曲张或腰痛的患者,尤其是成年患者,保守治疗一般效果不佳,此时往往采用手术治疗。也有报道通过输尿管导管向肾盂灌注1%硝酸银溶液,每周两次。应根据肾盂体积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1. 手术指征
(一)经观察或医学对症治疗2年以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
(2)有腰酸、头晕、乏力等并发症者:
(3)肾功能损害者。
2.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左肾静脉的压迫,使静脉血畅通无阻地流出肾脏。可用的选项有:
(1)左肾静脉降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2)自体肾移植;
(3)肠系膜上动脉切断再植术;
(4)介入治疗(左肾静脉扩张、支架植入);
(5)左生殖静脉腔静脉吻合术;
(6)左生殖静脉至髂外静脉吻合术(分流术);
(7)左肾静脉下腔静脉自体隐静脉搭桥术。
二维医学动画
关于胡桃夹综合症的 3 分钟视频
中文字幕
MV
杨钰莹“越狱”版《晚秋》
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服务中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