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还是放任?孩子沉迷二次元,家长该如何应对?
本文内容整理自我2024年9月5日在ISHINE青年设计工作室的网络演讲,原标题为《批判还是纵容?孩子沉迷二次元,家长该怎么办?》
如今,受经济环境影响,线下零售难免有些颓废,上海一些老商场已经关门。每当看到人山人海,连我11岁的女儿都会立刻说:这里有二次元活动吗?
十分之九,她是对的。
今年暑假,我陪女儿去了上海大悦城和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都是当地著名的2D店聚集地。现在有一个更时髦的词叫“痛苦之城”。
为什么叫痛苦城?女儿说她也不知道,她是听别人说的。同样,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卖二维周边的店叫“谷子店”,也不知道那些装饰着二维徽章的包为什么叫“痛苦包”。
但她却能用这些词,而且用得非常流畅,这常常让她的父亲惊愕不已。
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们一样,都感觉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道“次元墙”。于是今年夏天我和她一起进行了一次“实习”旅行,由此产生了一些观察和思考。
01
“第二维度”是什么维度?
“二次元”就是二维世界,是一个由长和宽组成的平面世界,包括所有在二维平面上呈现的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等。
这些作品构建的虚拟世界被视为“二维世界”,充满了幻想和理想化的构建,以及丰富而精彩的视觉冲击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比如《花仙子》、《灌篮高手》,都属于二次元范畴。
目前,二次元潮流文化衍生的各类产业在日本等国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视频播放、周边开发、粉丝经济、旅游线路等。
二次元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非主流”文化,其核心是一个有身份、有鲜明特色的小圈子,比如洛丽塔、汉服等,它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反叛、颠覆、创新的精神,因此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人们。
02
当你拥抱第二维度时,你“爱”什么?
当我上高中时,我的同学很喜欢看《灌篮高手》。
午休时间,整个校园操场空无一人,教室里的电视里只能听到篮球落地的声音。这一幕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和怀念。
因为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和所有热爱《灌篮高手》的学生是一伙的。因为这份爱,我们认识了彼此。
这就是二次元乃至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帮助年轻人建立自己的身份并融入群体,从而获得强烈的共鸣和安全感。
融入一个圈子,获得一些说同样语言的伙伴,讨论共同喜欢的人,会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了解自己,同时培养社交能力。
具有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孩子更能够建立不断增强的自信心。因为他对自己的认识和群体中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致的,这会给孩子带来特别美妙的体验。
正因为如此,如果父母对孩子喜欢二次元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指责他们另类甚至变态,孩子对他们的认同就会动摇。
他们会陷入纠结、内心冲突,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依赖认同自己的圈子,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其实我自己也看过很多二次元动画和小说。从作为一个语文专业相对专业的角度来说,有些作品确实非常不错。
它的核心特点是旺盛的想象力,打破了学院的一切规则和束缚,让人感觉心胸、视野、思维被无限拓展,进入了一个以前从未想象过的奇幻空间。
这个二维世界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种边界的突破
他们的身体孱弱,缺钱,会让他们在物质世界受到限制,但二次元却把他们带入了一个可以自由飞翔的世界。在那里,他们可以变得非常强大和美丽,并感受到穿越时间思考的快乐和满足。
这是一次安全的冒险
不管过程有多艰难,危险有多大,主角最终都会成功,这会给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是情感的净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给人们带来怜悯和恐惧,可以净化灵魂。眼泪过后是平静和“无害”的快乐。
另外,孩子们喜欢阅读二维作品,因为它们的理解门槛确实比各大名著低。
二次元作品确实更加直白通俗,在表达、情节、人物设定上也更加常规;
但除此之外,一些优秀的二次元作品涉及对重大人生问题的讨论,对人际关系和人性复杂方面的探索,对情感多样性的探索,包括运用神话、历史、风俗文化和其他元素。 ,也可以深刻动人。
比如,很多学生提到,他们的古诗词灵感来自于网络小说;
至于日本的不少热血漫画,更是掀起了相关潮流。看完《灌篮高手》,他们点燃了篮球梦想,看完《游戏之魂》,他们开始学习围棋,甚至还喜欢上了日本动漫,学了日语。
如果能用常见的、低门槛的东西来激发对更高级事物的兴趣和理解,那何乐而不为呢?
03
当你抵抗二次元时,你“害怕”什么?
前段时间,成都地铁里就有人呼吁禁止coser乘车,要求地铁恢复干净的空间。官方回应不会禁止,但建议不要穿得太夸张。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夸大了怎么办?我又不是没穿衣服。为什么穿其他服装可以,但cosplay服装就不行?
所以我认为对于二次元的态度来说,更深层次的“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如果我们想解决和孩子关于二次元的分歧,首先要了解二次元是什么,孩子喜欢什么,然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异议在哪里。
如果只是笼统地认为二次元是无聊、庸俗的娱乐,那是很迷惑的,无法说服孩子,也不利于建立亲子间和平、平等、开放、包容的对话。
其实,根据我自己的反思以及与家长的沟通,或许大家对二次元的抵触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氪金
根据我和女儿逛盘城、谷子店的经验,现在周边开发得非常丰富,主要以热门人物和场景为主。说实话,单价并不算太高:
比如,有的徽章一般要几块钱一个,有的人形立牌或者卡片则要十几块钱。相比盲盒,我个人认为还是相当便宜的。
但它不能承受大量。你想要这个,你也想要那个,而且很容易一次花几百块钱,而且这只是为了一个IP和一部作品。
游戏收费也很常见。比如我自己就玩过针对女性的手机游戏。如果有些关卡过不了,又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和人物关系,那就只能花钱了。
2. 比较
比如最近流行的小马宝莉卡几乎成为中产阶级孩子的社交货币。因为资本辅助的盲盒开启方式和人为设定的关卡,孩子们会观看直播、进行交易,互相竞争。
但比较并不是二维所独有的。事实上,比较可以发生在任何领域,包括衣服、鞋子、文具,甚至房子。这和氪金一样,本质上涉及到金钱观念的教育。
3.低俗内容、Cosplay文化
色情、暴力、低俗内容确实存在,因为任何领域都是鱼龙混杂。
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什么是不适合儿童的?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不适合儿童?
我认为,从广义上讲,不符合儿童身心、认知发展规律的信息和内容,都是不适合儿童的。
超越身心规则的事情,比如《异形》的恐怖,会给一些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如果超过心理负荷,孩子就无法再消化这种恐惧。
超出认知规则的东西,比如色情内容,对于孩子来说也很难理解,只会导致对其过度好奇。请注意,性知识的启蒙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启蒙是必要的,但过早的性经历并不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对于所谓的cos文化,家长本身必须有一颗开放的心,看到表面之下的本质。
外观是什么样的?是否是你不喜欢或不认同的穿衣风格;它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你和你孩子之间的审美差异。
审美观的差异并不是道德取向的差异。 “我不喜欢”并不意味着“不应该”。
父母不应该坚持:我不明白的东西就不应该存在。这太可怕了,也太专制了。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了解一切,尤其是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
4. 对学习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识到,学习之外的一切实际上都会影响学习。悠闲地看书、聊天、锻炼、旅行,甚至发呆。
第二维度和学习不是生死,而是共存关系。
当然,游戏和动漫确实更容易让人上瘾。由于其“令人上瘾”的机制设计和即时反馈,特别受到青少年大脑的欢迎。
因此,对抗二次元的“成瘾”问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孩子自己的实践。
04
解决方案:与孩子一起创造“新维度”
国外研究认为,青春期时我们离开父母,与同龄人交往更多,这使我们能够发现对待世界的新方式,创造新的生活策略。
与此同时,青春期儿童与同龄人的人际关系逐渐取代了与父母的主导依恋关系。同伴之间的信任带来安全感和勇气。
成年人希望一切保持不变,而青少年则渴望创造一个新世界。这是两代人之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之一。
第二维度是孩子们向往的新世界,但就像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一样,孩子们不知道其中隐藏着风险和陷阱。这就是我们父母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们需要做的是支持他们的冒险并保护他们;不要折断他们的翅膀或否认他们的追求。因为它们不是我们的附属物,而是独立的生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放弃有用或无用的理论。
有的家长认为胸牌没用,海报没用,花花绿绿的书包有什么用呢?
但“无用之地”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飞扬的地方。孩子们会赋予它用途、创造用途并弄清楚情节。
网上曾有一段视频,有博主用泥土、枯叶、树枝制作了《黑神话》中的悟空形象,非常神奇。这只有不被批判地尝试、不被功利主义束缚地探索才能实现。
相信孩子不会玩真正无用的东西太久。他们比我们成年人更难忍受无聊和迟钝。
在这个前提下,不妨把二次元变成和孩子共同的话题,以及亲子交流的好机会。
其实,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和孩子已经开始无话可说,要么问,要么讲道理。
但第二个维度让我们有机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他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传教士,从而使后续的指导成为可能。
我自己也读过很多二次元小说。我会慷慨地与孩子分享,向她推荐书籍或动画,并告诉她不适合孩子的限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如果家长没兴趣看,也可以尝试和孩子聊天。寻找他们的看法中您认为可以进一步指导或纠正的领域。
但前提不是说教,而是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知识,然后再分享自己的观点。
只有相互尊重和信任,开放共同话题,才能为后续的建议和指导创造空间。
如果想取二次元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该怎么做呢?
首先,教会孩子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承认虚拟世界的精彩和创造力,也重视真实体验的价值。
过于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会让我们沉迷于自己创造的角色,而不是面对真实的自我。
同时,虚拟世界只让我们用眼睛看,并没有调动全身的感官和动作的协调。这会让我们习惯于过于简单的接收信息的方式。
增强真实体验的方式有很多:多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旅行时增加体验活动、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建立更高级的审美和感性。
其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明白“金钱的局限性”,金钱能买到什么,不能买到什么;
“钱源合法性”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劳动带来金钱。孩子还没有挣钱,花钱需要征得家长同意;
另一个是“使用金钱的合理性”:金钱的本质功能是实现我们大大小小的愿望,但不是无限的愿望。无限的氪金是不合理的。
第三,加强大脑“前额叶”的训练,控制欲望,培养自控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觉自主地学习,不畏诱惑勇往直前。然而,自律和理性来自于大脑前额叶的成熟,而这要到20多岁才能实现。
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前额叶尚未成熟的孩子抵御诱惑,比如制定双方都同意的规则,监督对方的执行,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一个“二次元时间”,即自由沉浸,不受打扰或干扰。 ”。
我和女儿约定,每天晚上一小时就是她的“二次元时间”。有时候晚上出了事,我会主动在第二天弥补,让她感受到被尊重,认识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孩子。
事实上,很多青少年都知道自己喜欢的是“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区分想象和现实。
他们只是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家,可以让他们尽情幻想。
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骄傲的公主、一位强大的战士、一个全心全意爱着的人;
想象一下,你可以打败一条龙,嫁给一个王子,变得非常美丽,或者拥有武术技能。
毕竟,这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肯定会有“次元墙”和差距。我们不能否认或视而不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并努力看到对方世界好的一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