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在上海鞍山初级中学举办,郑小云老师传授书法历史文化
11月22日,由上海市语委办公室、杨浦区语委办公室、上海教育出版社、东方教育时报联合主办的书法名家校园活动在上海鞍山初级中学举行。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宝山区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主任、画家郑铮上海崇恩书画院小云老师的课上,小篆的发展变化史、王羲之楷书、隶书《蚕头燕尾》、代表作汉隶书《曹全碑》《张骞碑》《礼器碑》的作品,历代著名书法家等有趣资料齐全。在郑晓云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述中,学生们通过书法的历史文化熏陶嗅到了墨香,窥见了历史,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智慧。
“我8岁开始学书法,我对书法很感兴趣,每天练书法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听了郑老师的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书法的知识。”铭文的历史并提高了我的民族自豪感。”杨子杰同学感慨地说。同学陈明飞听后表示赞同,并说:“练书法有很多好处,可以延年益寿,写好字,做一个好人。练书法可以磨炼心志,端正学习态度。”
杨思杰很高兴,听了郑晓云老师的课,她了解了很多书法的演变历史,以及如何更科学地选择不同字体的字帖。 “我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书法。我是一个小书法迷。 。今天回家,我会和父母一起讨论今天学到的字帖选择方法和书法技巧和方法,共同进步。”
郑晓云讲课后为学校写了纪念品
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活动,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让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质量取决于书法教师。语文教师是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主体。书法教师要把学书法、教书法和学习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多参加优质书法活动,向优秀书法名师请教,不断提高书写功底和书法教育水平。”在郑小云看来,书法的载体。汉字是汉字,学书法首先要学写字。无论篆书、隶书、楷书使用哪种字体,汉字的正确书写都是前提和基础。中小学的书法课是语文课。学书法,首先要学会读书、写字。要尊重汉字、写正字、写好字,积极营造“从小学好汉字,长大做好中国人”的浓厚氛围。 。
学生们认真听课
上海鞍山初级中学书记、校长张杰告诉记者,学校的教育特色可以概括为“一动一静”,其中“动”指快乐足球,“静”代表书法教育。书法对于人们的品格修养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书法教育的熏陶下,在学习时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做好一件事,贯彻“一笔写好字,一笔一笔做好人”的校训。
在多年来坚持书法特色的基础上,本学期,学校进行了新的尝试,将书法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大胆创新。学校与杨浦区笔墨坊合作,对学校一楼的一个区域进行了改造,专门设立了“笔墨纸砚手工坊”,“引进区域专业笔墨纸砚”。砚台生产工艺技术”。 “在写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技艺和情趣。”张杰告诉记者,该课程已运行一个半月。在六、七年级学生的18个书法班中,有6个班作为书法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目前,学校考虑到造纸工艺的难度,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相对简单的笔、墨、砚的制作工艺。每周,学校两名专职书法老师都会与区书法墨坊的专业老师一起备课,共同创作、梳理课程内容。在开始制作之前,应该向学生教授背景知识。科普的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例如,如何选择制作刷子的毛以及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选择油墨的种类和制作的研磨工具;如何欣赏砚台描金技法等知识。 “我希望在系列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够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笔墨带回家,写出书法作品等等,一定是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我们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传承和引导作用。”
据了解,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标准化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首批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首批上海市一批“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学校、上海市篆刻飞行员学校等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努力,学校书法教育的影响逐渐扩大,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 2020年,经上海市教委审核评选,学校《翰墨流芳》书法课程列入上海市百门“中华系列”校本课程。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李婷 摄
基于中小学生和家长在日常书法学习实践中关心的问题,郑晓云老师为大家强调了以下几点: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