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探索虚拟现实艺术展览:永恒高迪,沉浸式体验安东尼·高迪的建筑奇迹

二次元 2024-12-07 24

虚拟互动展示已成为文化创意领域的一股热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展览空间与虚拟世界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展览体验,成为众多艺术场馆关注的话题。

12月6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永恒的高迪”XR沉浸式艺术展,向公众呈现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艺术世界。

安东尼·高迪(1852-1926),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著名建筑师。他受到大自然的启发,将曲线、光影和色彩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他的代表作品有奎尔宫、巴特罗之家、米拉之家等。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尚未竣工的圣家堂。成为了全球建筑史上的一大遗憾,也让无数人继续追寻他的艺术梦想。

外滩之夜_外滩之美_

建设中的圣家堂

_外滩之美_外滩之夜

高迪

澎湃新闻获悉,复星艺术中心XR沉浸式展览《永恒的高迪》从高迪设计的圣家族教堂展开,讲述高迪艺术思维的故事。展览中采用的扩展现实(XR)技术融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全新的交互体验。该展览项目由法国团队Small Creative和Gedeon Experience创作,VIVE Arts出版,漫恒数码运营。

“没有什么是发明的,因为大自然已经写下了一切。”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佩戴头戴式显示器的观看者可以变身为高迪的助手,进入20世纪的巴塞罗那。在他的工作室“体验”高迪的创作之旅。

_外滩之夜_外滩之美

《永恒的高迪》展览XR效果视频截图

圣家堂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座大型罗马天主教大教堂。它建于1882年,高迪后来担任圣家堂的总建筑师,赋予了这座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哥特式教堂。特点与新艺术风格曲线相结合。自开始主持该项目以来,高迪几乎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圣家堂的建设,直到73岁去世。

高迪从19世纪复兴的哥特式建筑和东方风格中汲取灵感,将各种来自大自然的图案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他对结构的天才理解使他能够创造出看似“不可能”的建筑:不仅在材料的使用上高效,而且在美感上充满活力和自然。

外滩之美_外滩之夜_

《永恒的高迪》展览XR效果视频截图

与之前“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展览以在建筑内部行走的方式相比,这次的“永恒的高迪”更像是一部虚拟现实微电影,从更人文的角度解读高迪的作品。自然主义的建筑理念。从初步草图到建筑模型,从自然灵感到最终的建筑概念,高迪将波浪线、植物形态和光影变化融入到建筑中。高迪的建筑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塑造,更是自然与艺术融合的表达。在扩展现实(XR)技术的支持下,这些画面陆续来到观众面前。

_外滩之美_外滩之夜

复星艺术中心展厅入口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沉浸性和交互性,给展览业带来了新的展示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高度真实的环境和历史背景,让观看者摆脱传统空间的限制,用虚拟的视角深入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然而,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这项新兴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

借展览之际,澎湃新闻采访了高迪虚拟展览运营方、漫恒数字负责人周庆辉,畅谈了当前虚拟现实展览的优势与挑战。

澎湃新闻:近年来,VR展览似乎已经成为展示文化遗产的新方式。您能谈谈VR展览在展示文化遗产方面的优势和意义吗?

周庆辉:用沉浸式技术来表现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是一种趋势,现阶段才刚刚开始。我相信未来存在的历史文化,包括已经成为景点的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记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沉浸式技术来展示。它是除了文字、声音、视频、游戏之外的另一种新型技术。媒体。有些历史文化可以用电影或文字来表达。未来的选择是选择沉浸式技术来表达。

对于复星艺术中心的高迪虚拟现实展,它可以被视为一场展览,也可以被视为一部电影,甚至可以被视为一场互动观影秀。过去我们在文字、电影等一些媒介上的表达受到限制,无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走进现场”。然而,当这种沉浸式展览成为一种趋势时,其他意义在于让公众“走进去”。是我们未来普通人了解历史文化的新途径。

外滩之夜__外滩之美

复星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与传统展览模式相比,沉浸式展览需要大量的展览设备来支撑。您认为这样的运营模式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吗?

周庆辉:可以说沉浸式虚拟展览是艺术与电影的融合。沉浸式展览的占地面积效果与电影类似,只不过电影的持续时间更长,影院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但沉浸式展览的时间较短,单位面积的观众较少。从票价上来说,沉浸式展览的门票价格会更高,但相比电影,沉浸式展览有更独特的体验。如今,这项技术的成本和价格正在逐渐趋于均等,运营商和开发商也能逐渐实现经济利益的平衡。

澎湃新闻:目前沉浸式虚拟现实展览的缺点是什么?

周庆辉:这个行业出现的时间很短,现在优质的展会太少了。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沉浸式科技展览需要环境代入感。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中举办,沉浸式展览就失去了意义。现在很多展览场地的选择纯粹出于短期盈利目的,不具备沉浸式展览的条件;其次,目前国内的内容制作多是小团队低成本制作,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缺乏时间和精力投入。一场沉浸式科技展览的制作就像一部电影。应该有专业的分工,包括导演、编剧、视听、视觉、舞美、道具,还需要互动、镜头移动、场景转场等。目前这个行业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是还有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作品;第三,在技术呈现方面,在实际展会运营中,设备的稳定性、故障率和效果参差不齐。当然,这与设备技术的迭代有关。也许再过一年半,设备的效果会更好。

外滩之美__外滩之夜

上海博物馆虚拟现实展览《失落的法老》

外滩之夜__外滩之美

上海博物馆虚拟现实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国内虚拟现实展览与国外相比有哪些差距?

周庆辉:如果从整个行业的数量和规模来看,中国是领先于世界的。即使在伦敦、巴黎这样的地方,想要找到专门的虚拟现实展览也并不容易。现在,法国开发团队做出产品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其推广到中国上海市场。目前,中国观众对虚拟现实展览的拥抱程度最高,主要集中在上海。可以负责任地说,上海在这方面处于世界制高点。欧美一些巡展的规模,包括纽约,包括人流量,都达不到上海的水平。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比如我们展示高迪的时候,欧美观众去巴塞罗那参观高迪的建筑很方便,所以他们可能不会在意去虚拟展览。

我认为,现在沉浸式展览的首要条件是IP。这个IP必须足够大。还有一点就是这个IP距离观众较远,展现的是观众不容易到达的地方。只有这样,它才会有吸引力。 。

_外滩之夜_外滩之美

目前在上海展览中心展出的虚拟现实展览“永恒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巴黎圣母院北立面项目 - 约 1260 年。图片:Orange:Emissive - 永恒的巴黎圣母院 - 2021 ©

澎湃新闻:虚拟现实观展能否达到沉浸式的效果?

周庆辉:想要身临其境,除了视觉之外,还需要大自然复杂的环境声音,以及触觉、嗅觉、嗅觉。添加所有这些内容后,您就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展览将展出至2025年3月16日。

许地山女儿许燕吉命运坎坷,人生与父亲小说惊人相似
« 上一篇 2024-12-07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一篇 » 2024-12-07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