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同人游戏圈的梦想与挑战:版权与商业化的边界探讨

二次元 2024-12-18 21

在游戏圈子里,自制的游戏模式被称为同人游戏。它们大多是基于动漫游戏等作品的二次创作,其内在底线是——无法商业化、盈利,只是所谓游戏玩家的梦想交流。分享是情怀,盈利是盗版。同人游戏的版权之间的界限一直是很明确的。而不盈利或许是整个同人游戏圈难以拓展的关键原因。

同人游戏圈的梦想与挑战:版权与商业化的边界探讨

尽管已经过去了100多天,老马鲁仍然对知名游戏公司任天堂8月底采取的维权行动感到担忧。

老马鲁的QQ签名耐人寻味地写着“与红米同龄”。所以可以推断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1983年。《魂斗罗》、《松鼠大战》、《超级马里奥》——每次和他聊天,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到那些第一代的王牌游戏上。过去一代任天堂的家用游戏机,偶尔也会谈论《魔兽世界》。

他真正的朋友大多是在《魔兽世界》和魔兽世界论坛里认识的。他们大多与早年的微电影《玩大了》年纪相仿。他们和游戏机同龄,也玩游戏。我是玩街机长大的,带着魔兽世界上大学,现在已步入中年,告别了游戏……

大约半年前,老丸神秘地在朋友圈宣布:“我想做一款游戏。”但后来他也抱怨了一番,怎么就没人相信呢!

或许在了解老万底细的人眼中,作为一名资深玩家,他除了打游戏打得好之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科男,英语也很差。

“如果你的英语不好,你还能编程吗?”在一场魔兽玩家聚会上,不止一个人对老丸的“官宣”嗤之以鼻。

每个人都有一个游戏梦吗?

游戏迷的不屑不无道理,但老马鲁的野心还是很大的。

2018年初上映的爆款《头号玩家》成为老马鲁梦想的突破点。 “片子里有很多动漫、游戏的经典形象,太有感情了。我为什么不能创造出自己的一套感情,比如皮卡丘。”老马鲁甚至以一种自由的方式引用了20多年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形象。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针对市场写了一本书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金庸先生走了,大家之所以如此怀念他,是因为《文人武士永恒的梦想》。游戏玩家也是有梦想的。”作为一名文科生,老万没有任何编程基础,连简单的画画都没有。 。但就在八月之前,他几乎成功了。

他找到了一款名为“Pokemon Essentials”的游戏制作工具,里面有很多素材可以调用。老马鲁对这个2007年推出、基于游戏制作工具“RPG Maker”的《神奇宝贝》开发组件爱不释手。几乎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在家里鼓捣很长时间,以至于面临着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儿子正在抱怨自己的地位还不如“皮卡丘”。

然而,就在集旧版、坦克战和吃豆人模式于一体的《神奇宝贝》游戏即将发售,他即将在游戏迷中“官宣”时,拥有《精灵宝可梦》版权的任天堂神奇宝贝是第一个这样做的。行动,通过合法程序,将该工具全网下线,连百科全书都删除了。因为这个工具集成了几乎所有《神奇宝贝》官方音乐、图案背景、地图、精灵等素材,并且模仿了官方游戏经典的精灵捕捉战斗机制。

虽然老万的游戏还在自己的硬盘上,但由于侵权问题,老万选择不在朋友之间“发布”。 “尊重任天堂的严厉,也是一个资深粉丝的修养。”老马鲁嘲讽的说道。

在游戏圈里,老马鲁自制的游戏模式被称为同人游戏。它们大多是基于动漫游戏等作品的二次创作,其内在底线是——无法商业化、盈利,只是所谓游戏玩家的梦想交流。

与任天堂的《Raid》相比,老马鲁对于同人游戏还有另一层无奈——太孤独了。

无利可图的粉丝游戏

在中国,即使在同人圈内,同人游戏的探索者也是孤独的。也就是说,在热衷于创作同人漫画、同人小说的二次元粉丝中,他们也被视为外星人。

无法盈利或许是整个同人游戏圈难以拓展的关键原因。以魔兽世界为例,曾有过起点排名极高的《兽血沸腾》等同人小说,也曾有过在动画上双双取得成功的《我叫MT》系列和游戏场。

即使是技术难度较高的同人动画,从2015年开始,《烈火传说》、《疯狂英雄》、《圣光不麻烦》、《峡谷犯罪队》、《王者?不成》、《疯狂小鸡》 ”已经出现。 《小分队》等既受欢迎又受欢迎的动画。

唯有同人游戏在国内同人圈子里一直比较冷门。除了前面提到的“我叫MT”。

这款在2013年获得巨大成功的游戏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2009年12月,推出动画《我叫MT》。主创团队中除了核桃、奶茶超人等人外,他们也是魔兽世界论坛中非常活跃的意见领袖,并得到了当时最大的魔兽世界论坛运营网站178的支持;有一个相当关键的背景是,当时《魔兽世界》的游戏代理权恰逢九城转让给网易,引发了相关部门、游戏运营团队和舆论的争论,也让相关各方无暇前来。我猜这个作品存在版权问题。

游戏上线后,据游戏圈人士透露,乐动卓越与暴雪就角色使用达成和解协议,解决了动画与游戏的版权纠纷。

更多的同人游戏就没那么“幸运”了。一旦商业化,它们通常会立即成为目标。

2016年底,一款名为《封神英杰传》的国产单机游戏在Steam上发布。玩家很快发现它的风格和设定与日本光荣制作的《曹操传奇》相似。

在开发商辩称游戏中所有素材均为原创后,“热心”玩家甚至更进一步,在知乎上进行了各种对比:游戏人物的服装、造型均取材于辉煌的《三国志》的头像和半身像。 “ 系列;产品内地图、特效素材、UI素材、音效,大量盗用《三国曹操》、国产游戏《地雷战》等作品;该产品的玩法与《三国曹操》一模一样;宣传片BGM盗用了《魔兽世界》的音乐素材。

所有舆论的重点并不是最后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是按照游戏圈的潜规则,同人游戏是不能卖的。

类似的案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2017年,完成众筹并在Steam上架的《吞孔明传》被指是卡普空出品的经典游戏《吞天地》同人作品,涉嫌盗版。 《吞孔明传》音乐制作人姜成子表示,只知道这是同人作品,并不知道会商业化,并断然宣布与游戏制作人断绝关系。

如果只是用于粉丝之间的分享,往往是版权方默认的。然而,老马鲁遇到的版权所有者任天堂却以“不纵容任何人”而闻名于整个业界。

关于任天堂追求同人游戏的故事有很多:2015年4月,同人制作的高清版《超级马里奥64》因任天堂要求下架; 2016年4月,庆祝《塞尔达传说》30周年的粉丝制作版网络版也被要求下架; 2018年,模拟器ROM共享网站LoveRetro和LoveROMs被任天堂起诉。最终其中一个被关闭,另一个则删除了所有与任天堂相关的游戏......

“面对号称淘汰了500款同人游戏,并阻止两款同人游戏获得全球最著名的TGA游戏奖项提名,我只能选择放弃。”老马鲁谈到了任天堂的法务部门,该部门被称为最繁忙的部门。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在同人游戏圈子里颇有市场。

粉丝游戏将走向何方?

分享是情怀,盈利是盗版。同人游戏的版权之间的界限一直是很明确的。

由于版权问题,同人游戏并不能算是盈利的独立游戏。这使得整个粉丝游戏处于边缘状态。

但版权的束缚并不总是像任天堂那样。

很多动漫游戏厂商只要不涉足盈利或者不争“主角光环”,往往会选择对同人游戏视而不见。毕竟同人作品本身对原作就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日本,在一些特定的动漫和游戏展会上,同人游戏以及其他同人周边产品也被允许出售。但仅在展会期间和活动当天有效,称为“一日授权”。

一切并不取决于玩家的感受。

比如据说耗时9年制作的《精灵宝可梦:绿铀》,发售仅一天就被下架。然而,仅在这一天,它的下载量就超过了一百万。

一切都与开放程度无关。

例如,保持着同人游戏界吉尼斯纪录的《东方Project》,自1996年第一款游戏出现以来,就向玩家开放了“同人圈”的版权,而它本身就是由日本同人游戏俱乐部上海爱丽丝开发的。 《幻想乐队》,由会员俱乐部推出,共有16款游戏,同人游戏和动画多得数不胜数。它于2010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粉丝制作最多的射击游戏。

但这仍然是一款完全依靠情感的游戏,即使它成为了大IP。

同人游戏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一直是个谜。或许粉丝游戏俱乐部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1996年,一家只有9名员工的同人游戏工作室成立,并很快推出了同人游戏《二手书店》,并作为游戏杂志的奖金发布。

这家名为Cairo Games的日本游戏工作室很快就通过同人游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包括《暖暖温泉村》、《大海盗冒险岛》、《头忍者村》和《海鲜寿司街》等像素风格的经营模拟游戏类似游戏也开始从同人走向原创,并依靠手游的普及最终获得成功。例如,《游戏开发国》在中国的下载量已超过2亿次。

据称,截至2017年,其员工仅有15人。而它的成功并不是通过同人游戏发展研发能力,而是将他们以前的“粉丝”情感而非IP进行像素化和经营,融入到后来的原创作品中。

不过,尽管面前有珠玉,老马鲁却决定退出同人游戏圈。当更多专业的国内游戏工作室谈论同人游戏时,他们似乎表达了另一种含义:与其麻烦的同人游戏,不如盗版和换皮更容易。特约撰稿人 张树乐

网站提升的优缺陷 (网站提升的优点有哪些)
« 上一篇 2024-12-18
seo提升网站的步骤和技巧有哪些 (seo排名提升)
下一篇 » 2024-12-1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