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与名校高材生的碰撞:中科大学生的反差萌现象解析
什么是对比度?什么叫反差可爱?
去年,《自然》杂志增刊更新了全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在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中国第一、全球大学第四,仅次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科学院仅有的两所直属大学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浑身散发着科研人员的硬核气质,天生神秘。
一直以来,外界很多人都想象中国科大的学生会是这样。
像这样,
这甚至是真的。
直到一个视频打破了我们原来的认知。
LoveLive,家庭舞JK,荧光棒舞,还有热情洋溢的“嘿!嘿!嘿!”出乎意料的是,吃瓜群众的大脑海马体会因过度集中的注意力而震动,与他们之前的想象形成联系。打破了前景中的对比。
我真的很怀疑是不是我的打开方式有问题。我看到一个假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不仅我们很困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也很困惑。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为什么中国科大的男生普遍喜欢2D?”。
提问者声称,他申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因为喜欢一个名叫切多利的动画人物,但他的语气似乎让他对校园里男女比例不均的现象感到困惑,所以以至于当他环顾四周时,每个人都穿着漫画。化身的“第二维度”。
在问题下方的回答中,有些人同意这个主题,并有助于补充材料。
比如拿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出版的书籍来证明发帖者所说的是真的。
日本漫画讲座和活动被挖出来,证明“二次元”概念在中科大确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包括动画机构的技术大佬们也亲自站出来宣布中科大虚拟主播LEO的登场正在筹划中,并且已经新建了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3D模型等东西。
也有聪明人爱开玩笑,还有点“家乡话”。
尽管证据充足,但与其他人群相比,中国科大的学生毕竟还是年轻的科研人员。不少回答也采取了较为严肃严谨的论证态度,认为这些还不足以粗暴地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贴上二维标签,并对主体主观、推测性的提问方式提出质疑。
于是有人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取样取证,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
有人用控制变量的比较论证方法做了一个图表,表明“利用动漫头像”和“深入ACG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像原海报一样混淆并称为“二次元”,很容易给人以不同的印象。扎实的印象偏见。
还有人患有强迫症,写长篇论文,强调年轻人对二次元的偏爱不只是中国科大,二次元文化在新生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年扩大。
但无论争论多么激烈,路人也只是认为这是傲慢的一幕。
反正就看热闹吧,想象一下一边吃瓜子一边吃瓜的样子。
成语就是笑话。与纠结中科大是否二次元的受访者相比,直接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人也不少。他们确实无愧于中国科大的金字招牌。每句话都有理有据,显示出妮可(你的科学)极高的理论水平。
比如《链接论》说,二次元是一个中转站,可以链接到各个领域,那么反过来,越是精深先进的学科,就越容易反向链接到二次元。
下面的答案中确实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正是因为玩Galgame,我才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甚至还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妻子,亲自完成了《命运石之门》的选择。
《动力论》指出,男女可以一起工作而不累,好看的异性角色可以提供敲代码的帮助,让枯燥的学习过程也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人陪伴。
《成本论》指出,理科院校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家庭的问题解决者比例很高。与玩鞋、潮流穿衣、社交等其他爱好相比,二次元并没有消耗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很高的经济门槛。是最快乐、最划算的精神娱乐项目,所以非常适合学业繁忙又没有多少钱的人。理工科学生资源丰富。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中科大二年级的学生培养出了多位二次元话题的名人。
比如用来解释为什么“我喜欢切多利,来中国科大”,因为在2017年萌战中带领菊花厨队坚持到底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小豆子”就是来自中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后宫动漫酒吧“茶道高”的酒吧老板也是中科大的酒吧老板,自然是来自中科大的。
就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亲生之父中国科学院也被这种热情所感染,登录B站自称“二科院”。他特别擅长利用动画的语言将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内容,并迅速积累了130万粉丝。他在自我介绍中并没有冒充精英,而是以3D的2D办公室的名字来认识网友。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中科大男生普遍喜欢2D”?
其实你可以参考一下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博士和硕士的生活。科研之余,他们玩Cosplay、漫威&DC、经营桌游组、追星战、星际迷航,是欧美书呆子。 “第二维度”。
当然,我们中科院的学生也有很多人闲逛动漫社,讨论宅男游戏,关注Vtuber粉丝,喜欢东亚的“二次元”。
所以,全世界致力于科学的人的爱好其实都是一样的,喜欢二次元文化也很正常。它们并不像外界刻板印象那样只是穿着白大褂的实验机器。
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宇宙学组”办公室门口的壁画所描绘的精神一样,正是二次元里那些热血沸腾的故事在鼓励着我们,给了我们挑战的信心。并克服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确的强大问题。
同时,也可以更接地气地概括为:
“只是因为我们想要并尝试热爱生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