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消费狂欢正盛,线下生意如何爆发?
在线下,“二次元”消费狂欢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相关品牌纷纷抢滩扩店,商场则连夜构筑“吃谷”街区:
广州动漫星城周五下午人气爆棚,学生组团“买谷”,Cosplayer聚集区人气旺。图片来源:赢商云智库
当前二次元业务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由产业链的成熟、消费群体的规模、情感消费内容需求的激增引发的业务质变。
01.
国内二次元线下业务,
它是怎么爆炸的?
“ACG”一词起源于日本,指围绕ACG(漫画、动画、游戏)所创造的虚构世界,有别于有真人出演的电视剧,俗称“纸片人世界”。由原作衍生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和产业,如周边、cosplay、漫画展、快闪、演唱会等,形成了ACG文化。(注:由于ACG通常指“烂、宅、萌”等特定的文化符号和审美取向,因此《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儿童动画和美式超级英雄漫画一般不包含在内。)
从消费群体、产品形态、购买方式的变化来看,国内二次元电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周边产品以玩具为主,海外购物、代购较受欢迎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大量引进日本、美国动画,《龙珠》、《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战斗陀螺》、《灌篮高手》等,掀起了一股热潮,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中国最早的ACG群体,他们是早期生存条件相对良好的“数字原住民”。
此时国内的ACG周边稀缺且盗版猖獗,主要以玩具、促销礼品的形式出现,比如迷你四驱车、买泡面赠送的卡片、买泡泡糖赠送的纹身贴等。正版周边大多通过海淘、代购获得,消费门槛极高。
◎来源:摘自B站UP主街迷你四驱车-Kyu视频
◎来源:截图自B站UP主kz1979的视频
发展探索期(2000年-2015年):
玩具与“实用”周边产品同样受欢迎,网购成主流
2000年以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动漫产业,国产动漫崛起,本土小说漫画产业也随之兴起。以晋江/起点为代表的小说网站,以《动感新力量》、《知音漫客》为代表的多个原创漫画杂志,以及《魔卡少女樱》、《数码宝贝》、《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海贼王》等多个类型高关注度的日漫,让大批90后开始了解并迷恋二次元世界。
这一时期ACG周边产品品类逐渐丰富,热门品类基本都有,正版购买渠道增多,主要产品为外观加入ACG元素的玩具及生活用品,如陀螺、年鉴、笔记本、明信片、贴纸、光盘、小海报等。
◎来源:B站UP主发的《糊涂松鼠》视频截图
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四大漫画展中三家的形成,二次元圈内已经普遍形成了以网络购物为主、偶尔到地摊/漫画展逛逛/交流体验的模式。 而那些快速拓展线下门店的二次元品牌,也大多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个人代购到标准化门店”、“代理商到专业平台”的转型。
疫情爆发期(2016年至今):
泛二次元客群激增,二次元文化从线上流向线下
这一时期二次元行业不断获得政策支持,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Bilibili、腾讯漫画、抖音等)以及周边延伸产业构成的全产业链日渐成熟。
与此同时,二次元IP也从以日本本土为主,演变为日本本土、国产并举。尤其是“国游”、“国漫”等强势IP频频涌现,为本土二次元商业贡献了更加丰富的消费内容。例如,现象级游戏《原神》、奠定国产乙女游戏特色的《恋与制作人》、开创中国风3D动画先河的《秦时明月》、打破大众市场圈层的《狐妖小红娘》等,都拥有众多本土忠实粉丝。
行业蓬勃发展,客群规模激增。数据显示,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近5亿,以90后、00后、10后为核心,形成了“粒面圈”(热衷买“粒面”的群体,以00后、10后学生为主)、“手办圈”(以90后为主)等多个垂直圈层。加之情感消费的盛行,二次元群体“狂热”、“收藏癖”、“执着”的消费特征被充分释放,氪金率和忠诚度极高。
二次元社区热情高涨,“痛文化”盛行。方便收纳、易于“整理”(秀出对喜欢的角色的喜爱,即买家秀)的小米,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名片”,小红书上相关笔记超过386万条。小米的人气“独树一帜”,掀起秀痛包、“小米阵”、“小米美化”(装饰美化小米)等多场热潮。(“痛文化”源于日本,指将自己的ACG属性展现出来,让大众感到怪异浮夸的行为,非常有个性。常以动漫周边生活用品的形式呈现,如痛包、痛笔袋、痛车、痛衣……)
◎ 痛袋图片来源:(左)Tama Yorozuya、(右)盈创云智库
◎小红书《小米排列》有10多条笔记,点赞数过万。来源:小红书截图
庞大的客群、强劲的消费能力和高黏性刺激了二次元行业商业化进程的加速。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二次元行业规模将增长27.6%至2219亿元,年人均消费将超过1000元。在此期间,线下门店也从野蛮生长走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从小店发展到垂直品类独立店、连锁店。
对于商场而言,二次元爆红是继潮玩、“三坑”、明星周边之后又一小众圈层“粉丝文化经济”的探索。新颖的消费场景吸引顾客、制造话题,粉丝强黏性助力流量快速变现,给低迷的消费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02.
国产二次元品牌“Player”,
什么?
目前,国内ACG相关消费品线下门店主要分为古子店、模型手办店、卡牌店以及“ACG+”餐厅、书店、服饰等。(“古子”一词源于日本,音译为“商品”,原指一切ACG作品衍生品,但国内泛指马口铁徽章(巴吉)、彩纸小卡片、一次成像相机、亚克力卡/砖/流麻/挂件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实惠的周边产品,主营这些周边的品牌店被称为“古子店”)
谷子店:二次元线下门店的主流形态,
各类周边产品的集合店
二次元社区中“吃粮”文化盛行,且粮食生产门槛低、易复制、更新快、品种多、复购率高,让粮食店成为品牌入驻市场的首选。
据观察,近半年来,本土小米店涌现出【BOOMCOMIC】、【GOODSLOVE】、【GuGuGuGuGu】、【YOOOO SHOP】等连锁玩家,势头压过日系品牌。它们大多背靠影视或动漫相关公司,拥有丰富的动漫IP资源,能紧跟最新潮流推出新品。
每家谷子门店都有自己的“招牌产品”,比如【bilibiliGoods】的人气二次元歌手“初音未来”、【GOODSLOVE】的美少女游戏《夜之光与恋人》、【Dimension GO】的人气策略游戏《明日方舟》;在门店设计方面,大多通过不同的主色调营造差异化,比如GOODSLOVE主打橙色,而BOOMCOMIC的门头则是标志性的蓝色。
乌丸屋2023年在上海百联ZX创意中心开设首家门店,店内主色调为红色,具有日式寺庙风格,汇聚了Director_kyockcho(拥有46万粉丝的漫画家)、望月圭(人气插画师、游戏角色设计师)、池崎美纱、Grande等全球二次元艺人的授权周边。古子画风大胆独特,专辑线下首发,引来众多粉丝跨城前来“吃古子”。
目前,乌丸屋已开设3家门店,分别位于上海、成都天福红、长沙七谷米街区。
◎图片来源:微博@乌丸屋Karasumaya
【谷谷谷谷】成立于去年,依托母公司鲁华影视的宣发资源,将IP内容、商品、互动体验融为一体,打造两种门店类型:IP集合店品牌【谷谷家】(谷子+咖啡+互动体验)和与全国影院合作的一站式IP聚集地【谷谷热点影院店】。
咕咕咕咕旗下拥有《铃铛游记》《灌篮高手》《谍战剧场》《排球少年!!垃圾场对决》《罗小黑战记》等国内外热门动漫IP,咕咕咕咕的北京王府井欢乐店更是吸引粉丝聚集。
◎图片来源:GuGuGuGuGu
坐落于上海美丽的二次元街区的【多摩万屋】,是少有的以授权粉丝自制商品(作品粉丝自己制作的周边)为主营的小米连锁店。品牌根据二次元世界的实时人气,打造Z世代喜爱的小米。凭借充满想象力的原创作品和“每周”更新的“海量”小米,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购物”;以猫咪造型的不倒翁作为品牌标志,十分有特色。
Tama Yorozuya虽然成立仅一年左右,但发展迅速,计划今年将门店扩张到100家。
◎图片来源:小红书@多摩万事屋
【GOGO GOODS!谷子快跑】以快闪店形式拓展线下门店,选址选择灵活多样,汇聚光彩少女、宝可梦、海贼王、龙珠、数码宝贝、咒术回战、美少女战士等多个动漫IP。
与上述聚集众多IP的谷子店不同,【橡果共和国】是中国大陆地区吉卜力工作室官方授权的正品店,以吉卜力动画电影及角色为主打,聚集了《龙猫》《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作品周边产品。
其中描绘经典场景的万年历、碗、盘、烤盘等十分可爱,目前品牌已入驻上海美罗城、上海新天地时尚i、常州环球恐龙城迪诺水小镇、宁波阪急百货等。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AcornRepublic
此外,日本动画产业龙头企业旗下的Animate、万代GASHAPON等品牌所销售的角色商品均已获得版权方授权,而丰富的小米正品货源依然是小米圈的“朝圣第一站”。
模型玩具店:客单价高、门槛高、经营难,
高度依赖忠实粉丝
如果说小米是“轻外设”,那么动辄几百、几千元的模型玩具,工艺复杂、体积较大,就是典型的有收藏价值的“重外设”,是“重ACG”的长期消费品。(模型玩具指以ACG人物为原型制作的人物模型外设,注重人物还原度,与泡泡玛特、暴力熊等设计师原创的潮玩有所区别)
由于产能低、价格相对较高,模型手办店线下门店生存并不容易。在“模型手办行业”耕耘数十年、备受追捧的Hot Toys、BBICN也未能逃脱实体店全部关门的境地;号称“东半球最多、最全的欧美顶级IP衍生品生产商之一”的Beast Kingdom,其上海百联ZX创意趣店开业不到10个月便退出了。
不过,模型玩具市场的新兴力量,如【三月兽】、【猫受屋】、【ILOVETOY】等,已经在线上门店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进军线下市场的步伐相对较轻,另辟蹊径,增加门店颗粒占比,提高包包带货率,同时为模型引流。
◎毛首吾、模范熊淘宝店粉丝数突破百万。图片来源:淘宝
2018年尝试开设实体店的【ILOVETOY】,2023年“重启线下”,成立子品牌——古子店【ILOVEGOODS】,通过ILOVETOY&ILOVEGOODS联名店模式的布局,目前已在天津、北京、西安、长沙等地开设6家门店。
◎图片来源:小红书@ILOVETOY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模型品牌大多深受万代南梦宫集团的影响,该集团是日本最大的玩具公司,年收入达500亿人民币,旗下拥有龙珠、高达、海贼王、奥特曼等大IP。日本模型品牌【TAMASHII NATIONS STORE Bandai Soul】(收藏类玩具品牌集合)、【MegaHouse】(主营烧脑动漫人物模型)、【MTSTORE Dimension Sales】(主营一番酷)、【BANPRESTO Eyewear Factory】均属万代旗下;而迅速扩张的中国模型品牌【Model Bear】、【Neko Shouya】、【Matsukimono】、【TOYS STAR】均是从万代代理商起家。
随着国内二次元产业的发展,本土自主研发手办品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如【毛首吾】售价698元的“夜女巫莉莉丝”手办,2019年预售量突破6000台。
◎ 手办“夜之女巫莉莉丝”与原画“夜之女巫莉莉丝”
卡牌专卖店:
Kayou 是市场上唯一的公司,而 Pokémon 和 Bandai 正在加大投资
最低1元即可获得、稀有卡牌数量有限、可升级的集换式卡牌游戏,吸引了不少小学生收藏卡片。如今奥特曼卡牌的火爆,就如同十多年前90后对游戏王卡牌的痴迷。(集换式卡牌游戏(TCG):玩家通过收集、交换卡牌获得属于自己的卡牌,从大量卡牌中构建自己的卡组,与其他玩家对战。区别于扑克牌、塔罗牌等非集换式卡牌)
这些似乎“掏空了每一代小学生零花钱”的集换式卡牌游戏,凭借着正式的竞技赛事、卡牌收藏、玩家交流等魅力,将其受众拓展到了更高的年龄段。
国内收藏卡消费市场虽然广阔,但几乎都是以系列产品形式引入某家门店,线下卡牌专卖店稀缺,近年深耕卡牌直销零售的嘉友脱颖而出,已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除在奥特曼IP卡牌赛道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外,【卡友】也在积极培育下一个热门IP,推出首款原创经典IP“卡友三国”系列卡牌;此外,在门店设立活动专区,举办原创卡牌赛事“英雄对决卡友杯全国大奖赛”(已成为国内最大的TCG赛事之一),不断扩大用户圈层。
◎图片来源:小红书@卡游Kayou
卡牌消费正当时,“卡牌游戏巨头”宝可梦、万代都在积极拓展线下门店。去年12月,宝可梦在上海龙之梦城生活中心开设了国内首家线下门店【宝可梦官方卡牌馆上海】,内设零售区和游戏互动区,集卡牌、卡垫、服饰、公仔、包包等周边于一体。开业后,这里已成为卡牌玩家的“交流圣地”。
◎图片来源:小红书@龙之梦城生活中心
半年后,万代卡牌游戏也在上海龙之梦城生活中心开设了国内首家线下门店——万代卡牌中心。除了零售区、游戏互动区,专门用近200张卡牌搭建的卡牌展示墙极具冲击力,开业当天5小时营业额突破30万元。
◎图片来源:小红书@龙之梦城生活中心
主题联合餐厅:
主打“小米+轻餐饮”模式,茶饮咖啡是趋势
近年来,二次元主题联名餐厅发展迅猛,由餐厅主导的IP联名营销活动转向以IP为基础的餐饮门店,二次元集中度越来越高。前者好比茶饮咖啡品牌的IP主题店,后者好比动漫主题咖啡厅【animate cafe】。
二次元主题联名餐厅与谷子关联性强,采用“谷子+轻餐饮(饮品、甜品等快速上桌的菜品)”模式,是发布限定周边、特色礼品的又一重要场所。主题联名餐厅根据联名IP数量,分为主题快闪和单一IP授权主题餐厅两大类。
◎图片来源:盈创云智库拍摄
◎照片来源:SHONENJUMP CAFE
此外,在联名领域“身经百战”的茶咖啡品牌在“二次元生意”中也毫不逊色,他们深谙粉丝“买周边送奶茶”的心态,尊重游戏规则和人物设定,善于用“回忆杀+新潮流”,周边精美/易入手/单价低/无需等待,还有丰富的周边二次创作活动,成为二次元群体谋生新选择。
例如喜茶白色情人节与热门互动恋爱手游《恋与夜》联名,奈雪的茶五一前夕与国产游戏《明日方舟》联名,新品上市首日销量破60万杯;上海阿姨与《魔修大师》联名,新品上线三天销量破百万杯。
◎喜茶与《光与夜》推出联名版“结婚证”及人物照卡,让玩家可以与喜欢的游戏人物“合影”甚至“领结婚证”。图片来源:小红书@HEYTEA
二次元书店:逐渐步入“黄金期”,门店扩张步伐加快
之前苦苦挣扎的二次元书店如今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出现了樱漫、角川天问、钢月奇幻书店、漫酷等多家连锁品牌,采用动漫书籍、设定集、条形码、立牌等产品结构。
【影曼书店】2008年创立于广州越秀区,定位为综合型二次元体验书店,从20平米到年营收1450万元,成为国内二次元书店的代表。
在保证正版、国产动漫图书引进丰富度的基础上,汇聚动漫潮流玩具、动漫周边、动漫服饰,延伸出两个新品牌——专注于推出潮流玩具及周边产品的Sakura TOYS、专注于二次元服饰的Sakura CLOTHES。此外,我们不定期举办新书发布、签售活动,与顾客保持联系,保持书店人气。
今年,【影曼书店】走出广东,4个月内开出3家店,入驻武汉X118、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上海静安大悦城。
◎图片来源:盈创云智库拍摄
漫酷成立于2019年,背靠力超文创(国内知名全能动漫IP创作、发行、制作动漫周边衍生品平台),旗下拥有《排球少年!!》、《斗罗大陆》等149个国内外热门IP,集漫画、小说、手办、毛绒玩具、小米周边等内容于一体。
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漫酷4年时间开设近20家门店,成为二次元书店中扩张最快的品牌。
◎图片来源:小红书@漫库mancool
二次元服饰:
原创限量导致量产困难,线下门店拓展缓慢
二次元服饰是指与二次元IP形象、泛二次元世界相关的服饰产品,主要包括cosplay服饰、动漫IP周边服饰、lolita、JK制服等,服饰风格鲜明,原创版权感强。
由于注重风格、标准化程度较低,二次元服饰消费市场规模达百亿,但主要以线上线下实体店为主,如知名度较高的复古萝莉品牌【古偶】、cosplay服饰品牌【游窝窝】等,二次元服饰实体店以个体店铺为主,连锁品牌较少。
以原创Lolita设计为主打的【仲夏物语】,6年内已开设50多家门店,是目前国内门店数量和规模最大的ACG服饰品牌。其清新甜美可爱的风格适合日常上班、上学穿着,既能满足Lolita又能满足普通人的需求,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
◎图片来源:盈创云智库拍摄
矿机/量产品牌【傀儡炸弹】发展迅猛,继2023年底在广州动漫星城开设首家线下店后,今年一季度已新开6家门店,并入驻上海地美购物中心、龙湖重庆时代乐园等标杆项目。
(地雷型,“病娇”女生喜欢以黑色、粉色为主色调,带有较多褶边和蝴蝶结的衣服;量产型,想要可爱形象的女生则喜欢白色、淡蓝色等鲜艳颜色,甜美蓬松的衣服,因为“她们的衣服很相似”而得名量产型。)
◎图片来源:盈创云智库拍摄
03.
二次元开发的“AB面”,
进入时请小心
毫无疑问,二次元行业已经成为当下商业圈最给力的流量密码之一,拥有强大的核心爆款力,消费者端、品牌端、场地端都掀起了热议话题。“二次元品牌拯救破产商场”的言论已经充斥屏幕,各地竞相打造“二次元圣地”“二次元乐园”“二次元之城”……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二次元世界还将继续支撑实体经济,打造城市消费新地标。
一方面,基于二次元消费群体向全年龄、全性别发展,短视频、表情包、直播等不断让老IP爆红、让冷门IP火起来;另一方面,动漫展、同人展、粉丝见面会、联名餐饮等二次元线下消费形式多样,国潮文创IP频频爆红,痛点汽车、痛点地铁、痛点飞机、主题酒店等二次元消费场景快速构建,下沉市场消费趋势与高端城市对接……(*部分观点引自《2024“二次元消费”趋势报告》)
◎图片来源:盈创云智库拍摄
不过消费狂欢的B端也暴露出值得警惕的问题或未来隐忧。“今年开ACG店的风潮,就像前几年扎堆的潮流玩具店”、“咕子店的魔咒永远回到国乙的野排蓝锁”、“咕子店同质化是否太严重”、“好消息:咕圈火爆,咕子多了;坏消息:跟我没关系”等吐槽越来越多。
相比于日本小米店“只要你有钱,就能买到你想要的稀有小米”的做法,国内小米店在供应链、热点预测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二次元产品具有溢价性,风格鲜明,商场在引入二次元品类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客群。二次元消费的核心是自娱自乐,满足自身的情感价值。因此,商场在招揽二次元品牌后,不能只是坐享其成,还需要结合高频次的圈层活动,营造合适的消费氛围,比如cosplayer的入驻、“小米节”的举办、卡牌比赛的举办等。
◎图片来源:盈创云智库拍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