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次元 正文

地铁偶遇furry:兽人世界的独特名片交换文化揭秘

二次元 2025-03-24 12

兽的世界

如果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男孩,他的背包看上去灰扑扑的,然而上面毛茸茸的挂件却在一晃一晃的。并且背包上还有一排画着小动物的漫画形象勋章。在这种情况下,你几乎可以问他:“你是 furry 吗?”他大多会回答“是”,而且还会两眼闪烁着光芒反问你:“你也是吗?”当两个陌生的 furry 在地铁里相遇并互相发问时,很大概率会引发这样一件事:互相交换名片。

这张名片并非代表他们自身,而是代表他们为自己塑造的动物设定(也就是兽设,或兽格,英文为 fursona)。名片上会有兽设的漫画形象,兽设的名字,还有一个或两个二维码,这些二维码用于事后相互添加好友。其中一个二维码是个人 账号的,可能还有 群和 B 站账号的二维码,唯独不会有微信的二维码,因为他们很少使用微信。

翻译后,furry 的意思是“兽人控”或者“兽迷”,即“对拟人化动物这一虚构角色有喜爱之情的人”,在日本,人们将其称为 kemono。然而,在我们的中文世界中,还有一个更具可爱感的称呼叫“毛毛”,叠词的发音使其更贴合这个圈子的整体气质,那就是可爱、天真且无忧无虑。有了“毛毛”,兽圈内的许多特有名词就能够顺利地被运用起来。比如,毛装属于兽装,是他们的角色服装,专门为兽而设定并制作,通过手工完成,能够包裹全身。穿上它被称为“出毛”,有时也存在“半毛”的情况,即只有脑袋和爪子,而没有身体的部分。

我们在上海见到了许多毛毛的“本体”。他们自己非常强调这一点,所以我们这样称呼他们。对于他们而言,二次元和三次元有着明显的界限。在三次元世界里的人类,比如他们的父母,如果见到他们穿上兽装后的二次元形象,就相当于打破了次元的界限,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头像带狐狸面具_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

上海有一个私人性质的 furry 据点。很多毛毛朋友来上海时会来这里游玩并拍照打卡。因此,它被网友亲切地称作“有一万只毛毛来住的小区”,简称为“万毛小区”(拾越 摄)。

这些兽迷里,有年龄最小的才上高一,也有年龄最大的三十出头,并且都是男生。他们各有特点。像昊月,他拥有的兽设不止一个,兽装也不止一套;而冢雨和海涛,他们只是刚入圈不久的高中生,目前只有动漫形象,不过他们对兽圈文化满怀热情,冢雨根据自己的兽设创作小说,已经构建出一个宏大的幻想世界。有的已经在这个圈子里七八年了,比如狼五,他属于国内第一代兽迷,如今已经 30 多岁了,但是他的热情依然没有减少。正因如此,他先后委托画师为他创作了将近 500 张图,并且为此花费了上万元。有的开始以此为生计,像兽装师再再,他所在的 Mofumofu 兽装工作室是国内为数不多且较为成熟的兽装工作室之一;有的则专注于推广兽圈文化,例如“极兽聚”的主办人二闹以及“野兽大都汇”的主办人狮纳。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与我们交流时,很少会主动提及自己的性别、性取向以及职业。而在现实世界中,这些是定义一个人的基本要素,但在兽圈,这些都属于次要的方面。因为他们的社交面孔并非是他们的“本体”,而是他们为自己创造出来的兽设。

兽圈文化在 2003 年左右传入中国。2017 年和 2018 年期间,中国的兽圈群体有了显著的扩大。这种扩大得益于饭兽会、极兽聚、兽夏祭这三个兽展。据不完全统计,如今中国的兽迷总量已经达到了十几万人。以兽人文化为主体的文学作品、漫画、游戏已经进入了大众的视线。我们采访的十几位兽迷都清楚记得自己入圈的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提到了美国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Zootopia)。这部电影是国内很多兽迷的启蒙电影。

这部在 2016 年 3 月上映的动画电影中,小动物们能够直立行走,还会穿衣服,并且使用电子产品,然而它们依然保有动物的天性。故事的主角是兔子朱迪,她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刑警的梦想。她与狐狸尼克这对天敌,在机缘巧合之下组成了搭档,并且在这部电影里成功破获了大案。

《疯狂动物城》上映的那年,昊月正读高三。他独自一人前往电影院,看了第一遍后,差一点就哭了出来。在看了第二遍后的一个晚上,他在家里做卷子,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在哭泣,身体变得发软,没有一点力气。现在回想起来,那或许是抑郁症的症状,然而在当时,却没有人知晓。这位高三学生发现自己在哭泣,且哭得很厉害。他想动,却动不了。接着他又想,干脆一了百了算了。随后思绪转到了《疯狂动物城》,觉得那是一线希望。他说:“那个世界很美好,而我的世界很黑暗,我在黑暗的深处,看着光明离我很远。”

头像带狐狸面具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_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

《疯狂动物城》剧照

他的爸爸是一名老师,在年轻的时候读了一个大专学历。之后,他又参加了专升本的考试并通过。在那个时候,昊月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他爸爸因为没有考研和考博而留下的遗憾,他无法替爸爸去实现这个梦想。然而,压力依然存在。在高考前的三个月,昊月的成绩出现了下滑,他听到的那些念叨是:“如果你的成绩考不好,我们会没有面子。”“我们要怎么去面对亲戚呢?”“之后的人生将会非常难受。”他所在的那所高中,在历史上只有年级前 10 的学生能够考上 985 高校。而他当时的成绩处于第 10 名左右,一直在这个名次附近徘徊。

或许父母察觉到了儿子的性取向,通常情况下父母会阻止孩子在高中谈恋爱,然而昊月从高一开始,就被他妈妈问“怎么不找个女朋友”。为了保守性取向的秘密,同时还要应对高考,《疯狂动物城》为昊月打开了一个机会——即可以不用以人的身份存在。

昊月加入了一个 群。在这个群里,他第一次听到了 furry 这个词。当他遇到兽圈之后,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如同避风港般的地方。在这里,那些“小动物们”会在他讲述压力的时候,毫无条件地给予他支撑。他在兽的世界中躲避了三个月的风雨,心态调整得挺好。他记得高考前一天自己特别放松,有些同学得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他在晚上 11 点时一边看电影一边吃水果。昊月最终考了全校第三名。他现在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大四,已经拿到了一所教育机构的 offer,人生正在缓缓展开,在他心中,人生的这个方向是兽圈赋予他的。

很多兽迷喜爱《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原因在于它所讲述的内容:无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都能够做真实的自己。兽圈仿佛就如同一个动物城,每一个小动物都具备着自己的天然习性,动物的天性又怎么能够改变呢?是不能改变的,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毫无负担地做自己。

身份认同

毛茸茸的小动物很可爱。但把自己想象成它,情况似乎就不同了。对于圈外人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怎样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 furry 呢?还有,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投射到动物身上呢?明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可现在却想要变回动物,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们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会有人抵抗得了毛茸茸的小动物吗?不会的。

我们在二闹家中见到了“毛茸茸的小动物”的制作者再再。然而,他不太愿意与陌生人交谈,显得很不自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侧身侧脸来应对我们,回答问题时话语也不多。当他“出毛”之后,气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再再的毛毛名叫 Kiyo,是在不久前他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Kiyo 的气质和再再本人差异很大。他整体呈荧光绿,皮毛上有几道大大的橙色。在绿与橙相互交错的情况下,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Kiyo 是一只小老虎,性格开朗且可爱。它喜欢拍照,也喜欢被大家抱抱。而这两件事,对于再再来说都是自己做不到的。

二闹在旁边提醒道:如果你要抱他,就需要提出申请,并且要说:“我可以抱抱你吗?”

我犹豫了一番,才说出了这句申请。Kiyo 说话时嗓音变细变轻了,语速也明显变慢了,并且在句子末尾加上了“可,可以呀。”这样的语气词,脸上还挂着可爱的笑容。一只荧光绿、身高一米八多的大个头老虎向我张开了双手,接着我就被一团毛茸茸的氛围笼罩了。

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_头像带狐狸面具_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

记者获得拥抱

同时在场的小同事路雅一共申请了5次抱抱。后来我询问她当时的心情,她这样描述:她小心翼翼地埋进 Kiyo 的身体里,周身被一种散发着芳香的温暖所包裹,那种感觉就如同掉入被阳光烘焙过的棉花田一般;她的下巴恰好垫在他柔软的肩膀上,细碎的毛毛蹭着她的脖子,还有热乎乎的大爪子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她恍惚觉得,只要闭上眼睛,就能够趴在龙猫身上,在那毛茸茸的呼吸声中安心地睡去。

小老虎时而轻轻摆动脑袋,时而晃晃身体。它时而双手叉腰,时而伸出毛茸茸的手指比心。总之,它很自然地摆出各种造型。当它伸出手时,尤其让人无法拒绝。它爪子上的肉垫是粉色的,这原本是某些猫科动物的特色。在兽聚大会上,你或许会发现,很多其他科属动物的爪子也是粉色的。粉粉的肉爪子,代表了动物世界中最有亲和力的东西。

Kiyo 用这样的爪子把我的手抓过去,接着揉一揉,然后晃着一颗大脑袋和我聊天。在现实世界里,那些最友善、亲和、温柔的人,或许都比不上眼前的毛毛所具备的那种能让人放下戒备的能力,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心防的世界。

之前有人告知我,“首次抱到毛毛,或许会改变你的命运”。我尝试了两次,却并未感受到这种神奇的力量。在拥抱毛毛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无法摆脱这样一个想法:我抱着的是在两个小时前才见到的陌生人。我得承认,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是“有些尴尬”,然而,这依然不能够说明我不是 furry。

很多兽迷包括二闹都跟我说,判断一个人是否为 furry 只有一个标准。向你问出“你是 furry 吗”这个问题,你回答是,那你就是 furry;你回答不是,那就不是 furry。并且,furry 的身份认同,既无需兽设,也无需兽装,或许连热爱毛绒玩具都不需要。只要你认同自己的 furry 身份,那你就是 furry。

我从上海回来一周之后,问雅路:“那么你现在是 furry 吗?”她回答说:“我认为我是。”

关于兽设

自我认同为 furry 之后,大部分人会为自己创造一个兽设。同时,大部分人也会为这个兽设创造背景故事。

昊月被设定为一只紫色的猫,它的身高是 171 厘米,体重为 65 公斤,于 2016 年“出生”。在远古森林中诞生了一个紫色精灵,这个精灵是由凝聚月光而成的,它的使命是守护这片森林。它拥有异能,能够控制植物生长,还能折射、凝聚光线,并且可以与自然进行对话。5 年之后,昊月再次讲述这个设定时,不好意思地说道:“太中二了。”

圈外人认为,兽设存在不少“中二”的方面。例如,昊月的“月”这一元素能追溯到他 12 岁的时候,生日当晚恰好出现了月全食,从那之后月亮在他心中有了特殊的地位。选择猫这种动物,是因为在他 6 岁生日那年,他向爸妈请求养一只猫当作生日礼物,然而却被他们坚决地拒绝了。有的小孩会哭闹以满足愿望,而昊月则不同,他把这个愿望埋在心底。有时候他特别想和猫玩,就会跑到小区里去找流浪猫。

昊月的兽设图呈现出一只模样颇为妩媚的猫兽人形象。它的脸上有亮晶晶的月光纹路,胳膊上也有。并且它的耳朵上还挂着一对淡紫色的耳环。

很快,昊月新增了两个设定,一个是风风,另一个是 Pico。风风是熊猫,性格憨厚,外表看似冷漠但内心热情,讲话时给人一种胖子的感觉。Pico 的声音软软细细,就像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昊月表示希望自己善于社交,然而风风做不到,所以才有了 Pico。Pico 曾经拍摄过一个跳舞视频。昊月回忆起大一的时候参加新生晚会,当时的节目是舞蹈表演,一共有 7 个人参与,他是其中唯一的男生,所以他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他对此感到很窘迫,很想把自己隐藏起来。他在心里暗自设想,要是那个时候有 Pico 在场就好了。

昊月对三个兽设的区分很清晰,外人很难理解这种程度。我询问他为何不能给同一个小动物赋予两种性格。昊月回答道:“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我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都应存在一点不完美,要保留其小缺点。”他把自己身上的两个缺点,即外表冷淡和轻信,分别投射到了风风和 Pico 身上。

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_头像带狐狸面具

洛佩(左)与Pico坐在一起(拾越 摄)

风风和 Pico 是日本天邪鬼工作室(Atelier Amanojaku)出品的兽装,确切地讲,是一个完整的兽设,它们都自带设定。Pico 的设定为:它与姐姐一同居住在冰原,有一天来到城里,之后与姐姐走散了。

拥有兽设,就如同拥有了第二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亲情,存在着家庭。昊月在接到 Pico 之后不久,便带着它前往日本参加兽展。在打算回国的那一天中午,他收到了 Pico 的妈妈(也就是设计者)回复给他的消息,消息中说她很想见见 Pico。昊月穿上了 Pico,然后在房间里等待她。没想到的是,她一见到昊月,整个人就直接泪崩了。这位“妈妈”在 Pico 的怀里哭了 10 分钟。

聊天中,昊月得知原来 Pico 有一个姐姐叫 Nano。姐姐被接走后整整一年,在任何兽展、社交平台上都未出现过,Pico 与姐姐走散的设定便由此而来。去年年初的某一天,在昊月的 Twitter 账号上,有人留言说:“Pico 在你那里吗?我找到你了!”接着,姐姐出现了。昊月得知,由于工作十分忙碌,并且家人持反对态度,所以在他接到 Nano 之后,就只能把它搁置起来。在疫情那段时间,他才有了空闲,然后在网上找到了自己的弟弟。

“一家团圆了”,兽的世界存在着紧密的亲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它弥补了现实世界的欠缺。这些情感联系让昊月对这个圈子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表示:“我难以想象风风或者 Pico 倘若丢失了,我将会怎样。就如同昊月是我自己一样,即便毛毛丢失了,我也完全能够重新去做,但风风和 Pico,我觉得他们拥有独立的灵魂,丢失了就彻底消失了。”

昊月在我们所遇到的人中,与兽设以及兽圈的感情极为深厚。并且他很具有典型性,他进入兽圈的时候,正好是他青春期压力最大的时候,而这个圈子给了他一个“避风港”。因为兽圈有很多人在上海,所以他就怀揣着能考到上海读大学的梦想。他的父母为他设定的目标是本省的华南理工大学。昊月进行了一番努力去谈判,他说:“华师大是更好的学校,你们就让我把它作为第一志愿去试一试吧,万一考上了,你们在亲戚面前也会有面子。”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考上了上海的学校。

新的社交语言

他们依恋兽的世界,有时像孩子依恋一位温柔的母亲。

冢雨出生于 2005 年,今年刚进入高一。得知我们在做兽圈的报道后,他连夜手写了一份自述。这份自述写满了 7 页作文本。在落款处,他写道:“2021 年 4 月 17 日凌晨 00:51,由于时间太晚,写字有些着急,我是一位苦逼的上海高一兽,且我还没有手机!”

读冢雨的自述,很容易被他朴素真挚的语言所打动。成年人做久了,往往会忘记小孩子的选择其实是很有限的。他写道:“倘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初中生活,那应当是一直在努力向别人开口吧!”

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_头像带狐狸面具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

高中生冢雨写了一封手写信,他说已经把有人愿意跟他说几句话这件事当作最大的奢求了。

一开始与我们联系时,仅能借助一块 Apple Watch,效果不佳,每说两分钟就会中断一次。父母为避免他偷偷使用手机,每天上班时都会随身把它带走。他的生活被补课班填满,很少外出游玩,甚至对所在城市都较为陌生,常常弄不清楚自己身处何地。家长或许觉得没收手机是正确的行为,就如同 10 年前禁止玩电脑那般,也像 20 年前禁止看小人书一样,缘由皆是“会影响学习”。然而实际上,在班级里几乎只有冢雨没有手机,这就导致了同学们所讨论的话题,他全都无法参与进去,因为他对网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当他尝试融入时,同学会对他表示嫌弃,说“懒得跟你解释,你又不懂”。冢雨称自己渐渐变成了一个“闷闷不乐却又话很多的人”,“已经不再想着拥有朋友了,已经把有人愿意跟我说话当作最大的奢望”。家长自然是指望不上的,他想尽各种办法去跟人说话,放学回家后,即便要绕很远的路,也都想和同学在一起,“谁都可以”。

2020 年初,由于疫情突然暴发,冢雨待在家里,并且能够上网了。他加入了一个 furry 群,把这个群称作“生活里终于出现的一抹亮色”。他在群里发自己不开心的事,满屏都是“摸摸”“抱抱”“蹭”这些表达。这种氛围让冢雨觉得自己终于被看到了,他不再是爸妈眼里的补课机器,也不是同学眼里跟不上节奏的局外人,而是一个有人关心的真实个体。冢雨称:“兽圈有着奇妙之处,你能够始终相信毛茸茸!”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可依恋的地方,然而兽的世界却饱含温暖。

在 上是兽的世界。当你进入一个 群时,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人的头像都呈现为一只一只的小动物。

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_头像带狐狸面具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

西安某大学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卡农,在他踏入 furry 的世界之后,便成为了流银,这张照片是缓山所拍摄的。

兽圈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一旦入圈,人们多少会给自己找一张兽设图,把它用作 头像,这样兽圈的社交生活仿佛才正式开始。大部分人没有绘画技巧,通常会委托给画师。你只需将自己设想的动物科属、主配色色调、花纹等基础信息与画师沟通,就能获得一张兽设图。它宛如这个世界的身份证,亦如同一个语言面具。戴上它,便能轻松地进行社交。当有兽的形象存在时,我们在还未开始聊天之时,就已然感受到了一种亲近感。

兽迷们有一系列被称作“面点大师”的线上表达,像“贴贴”“摸摸”“揉揉”“蹭蹭”“捏捏”“亲亲”“搂搂”“抱抱”。在这样的社交语系中,许多在现实世界里显得矫情且不可想象的表达都能够出现。例如,在一个兽迷群里,若有人说:“今天工作累死我啦,终于回到家了……”那么底下就会有一连串的“摸摸摸摸,辛苦啦!(蹭)”。

冢雨表示:“我认为所谓的社恐并非真正的社恐。在现实世界当中,我难以碰到那么多愿意真心实意进行交流且态度友好的人。”

“社恐”确实是个高频词。他们宣称“这个圈子人均社恐”,并且兽圈被视为“社恐人待着最舒服的地方”。他们对这个身份十分依恋,通过兽的身份进行社交,能够退行一些,变得幼稚一些,也不用害怕被指责。在这种语言体系中,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能够得到倾诉。

海涛给我们讲述了他身上的事。在小学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上,不知为何,明明是上体育课,同学们却聚集在一间实验室(也可能是舞蹈教室)里,地点在二楼。对他动手的是体育老师,他是锅盖头,不戴眼镜,鼻梁很低,眉毛很浓,头发浓密,看上去像是北方人,不过比较矮,大概一米七。老师第一次让他脱裤子的场景发生在那间教室里,当时周围有同学。海涛现在能回忆起的画面是,同学们有的在玩,有的在吵,有的在追逐,仿佛完全将这件事当作没发生一样。后来还有一次是在走廊上,这次没让他脱裤子,只是让他把手伸进去,他感觉弄疼了自己,但他没有试着挣脱。可能会引发一些更为糟糕的状况,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状况我并不知晓,当时的我选择了保持沉默。

头像带狐狸面具_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

流银在直播间中。他现在是 furry 圈里的一位 B 站 up 主,拥有三万多粉丝。(缓山 摄)

五年级下学期,海涛随父母转校到了东莞。他感觉自己解脱了,并且非常高兴。新学校与原来的小学截然不同。他也逐渐明白了那个体育老师对他所做之事的意义。现在回想起来,他虽然能够放下,但只要一想起那件事,就会感到愤怒和屈辱。

海涛如今身高快达一米八了,可在初中时,他瘦瘦小小的,几乎没有朋友。他便自己撰写一些日记,将他默默留意到的一些琐事记录下来,像哪个男同学和女同学打闹啦,哪个同学没交作业啦——同时也记录了自己暗恋女同学的青春心事。后来,他的日记本被偷出去传阅,这让海涛更成了同学们讨厌的对象。

他表示希望海涛(即兽设)的气势较为强劲,然而在说话方面却较为委婉含蓄。我察觉到他在讲述一位气场极为强大且威严暗藏的老大,与此同时,还能够与任何人都迅速熟络起来。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性格诉求,能够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以及缺失相互印证。海涛入圈有一个肯定的方面,那就是他的初衷是要为自己塑造一个全新的、理想的自我,将自己原本所具有的胆怯以及社恐这些缺点全部舍弃掉。

海涛同时做了更多的事。他在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有些晚上,他的 要同时开启若干个对话框,每个对话框里都有一个小动物在诉说自己受到的创伤。凭借兽的身份,他们能与同类建立联系,放下羞耻和脆弱,袒露内心的想法,兽世界的小孩彼此拯救。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 年 24 期,文中所有名字均为采访对象的兽设名。因为兽人是拟人动物,所以在人称上未使用“它”。感谢“极兽聚”创办人二闹为采访与图片拍摄提供的协助。感谢执业心理咨询师李昂对本文的帮助。实习记者申三对本文也有贡献。

头像带狐狸面具_二次元戴狐狸面具头像_头戴狐狸面具的动漫人物

END

sem与seo哪个工作好找,seo和sem是干什么的
« 上一篇 2025-03-24
二次元男同占领Dota圈?萧瑟仙贝现象背后的GalGame热潮解析
下一篇 » 2025-03-2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