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不喝牛奶我永远喜欢长门有希!贾玲贺岁片引性别对立,这部神作了解下
比尔不喝牛奶
我永远喜欢长门有希!
近期贾玲执导的贺岁喜剧《热辣滚烫》异常受欢迎,在票房上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其之所以备受关注,据说贾玲为了拍摄该片减重超过百斤。尽管影片颇受欢迎,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性别对立问题上。
一部作品能否既让女主角迅速减重百余斤,又与她性别无关,同时还能带来极大欢乐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我太受欢迎了该怎么办》。
难道有规定王子身旁必须站着公主吗?王子身旁也可以是另一位王子,这样也未尝不可,实在是再好不过了。躲在树后暗中观察他们,才是最能让公主感到满足的。于是,公主便幸福地度过了她的一生,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值得欢呼的事情啊!
这段文字正是女主角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独白,由此可见,我们的公主殿下无疑是一位热衷于BL文化的女性。暂且不论这一点,公主大人您是否感觉,仅仅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体重问题,似乎并不那么健康——
哎呀,这女主角长得如此,你们让我们如何自处啊!众多追求外貌的人或许会这样惊呼。我稍微批评一下你们,凉宫春日曾言,“生活崇尚简朴,心灵追求富足”,人的本质并非外表,而是内在。你们这种只看外表的行为,美少女们是不会喜欢你们的!
不必过分忧虑,女主角在首集中便迅速减重百斤,蜕变为了一位美丽少女。其实现身手法的奥秘在于,她深受自己钟爱的动画角色影响,因过度悲伤而将自己封闭于房间内长达一周,不进食,最终奇迹般地瘦身成功,变成了美少女。
这简直荒谬至极!我料定你们必定会这样讲。所以,我要郑重提醒大家,阿虚曾言,“那些在虚构世界寻觅真实感的人,他们的思维必定存在偏差”!既然都来看动画了,何必纠结那么多,干脆问问你们,现在的女主角是不是很漂亮,是不是很漂亮呢?
女主出人意料地变得苗条。这样的变化固然令人欣喜,却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只因她容貌出众,吸引了众多同学的注意,她先前想躲在树后偷看王子CP的愿望也随之破灭。王子们纷纷上前对她示好,然而女主却表示——
我只对二次元角色发情啊!
对于三次元,我只想在旁边一边嗑CP一边发癫!
尽管如此,在好友的劝导之下,女主角仍旧以游玩乙女游戏的心态,与几位“攻略目标”进行了交流,试图对“男朋友”这一新角色产生兴趣。这一过程颇具趣味,究竟有多有趣,还需大家亲自观看,在此我只简要提及几个我钟爱这部动画的亮点。
1.真的非常好笑
一群男生等着女主约会,她却在嗑CP,表情是这样的:
还有时不时蹦出的搞笑画风:
女主嗑CP时的夸张反应:
当然,到底有多搞笑还得大家自己去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2.女主真的可爱
女主角的个性非常出色,对待每个人都十分和善。实际上,在女主角体重急剧下降之前,就有几位“攻略对象”对她心生爱慕,这全因她那令人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甚至在一集中,女主角恢复了原来的体型,但那些“攻略对象”依然对她不离不弃,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人认为女主角有些绿茶婊的嫌疑,但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宅女又怎会是绿茶婊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宅女的话题。
3.本番对宅友好
这个动画就是纯纯的宅向动画,不止是对宅女,也是对宅男。
首先是玩梗玩到起飞:
(巨人梗)
(这个太缝合了,吐槽君已阵亡)
还有大量的经典发言:
海量宅宅的真实反应:
攻略成员们盛情相邀女主一同度过暑假,但她却选择与亲密好友一同前往观看现场演出。
(看到符合自己xp的画面时)
(收到自己喜欢的手办时)
(因身为宅宅缺乏异性交往经验而不适)
(给动画角色搞遗照)
这样的女生怎么会是绿茶婊呢。
这部动画或许确实偏向女性观众,但男生观看时无需担忧角色代入感。无需从女性或男性的角度去理解,只需以动漫迷的视角去感受即可。如果真的难以适应,我们甚至可以尝试从那些“攻略目标”中的男性角色的角度去体验。
不久前,性别分歧的风气蔓延至宅文化领域,仿佛宅男宅女之间也变得水火不容,之前的限定女性参与的“二次元酒局”更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没有必要的,难道宅文化真的需要按照性别来划分吗?我对此持明确的否定态度。真正重要的是,无论是性别还是外貌,都应该是爱的体现。
此动画之亮点诸多,首当其冲的是声优们的精彩表现,尤其是女主角的小林优配音,其演绎堪称出色,对搞笑角色的把握十分精准。实则,我所阐述的此动画之魅力尚不及其百分之一,而那剩余的百分九十九,唯有通过小林优的配音方能领略。尽管其他配音演员亦表现不俗,但无可置疑,小林优的演绎才是这部动画的灵魂所在。
这部动画作品是2016年的,因此强烈建议您在B站上观看,体验一下那时的弹幕文化。作为一部喜剧动画,其中并无剧透之虞,您大可安心地开启弹幕功能。我仍旧怀念2016年之前的B站,遗憾的是,后来的变化实在太多。
关于女主角迅速减肥的处理手法,那种通过一周的节食迅速瘦身成为美少女的情节,大家一看便知只是娱乐性的夸张。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倒是挺不错的。它避免了观众看到现实中的演员在短时间内急剧瘦身,从而产生一种自己也行、可以轻易做到的错觉。实际上,这往往只是陷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减肥的过度炒作和误导。
控制体重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并非仅凭毅力就能实现。在美国,人们身材的优劣往往被视为区分精英与底层的重要标准,肥胖者多属于社会底层。因此,从起初就以一种荒诞的方式揭示这一切的虚假性,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