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工作室:从野蛮生长到专业团队,游戏日报持续关注
网游工作室,按照其名称的含义,是由众多职业玩家和游戏爱好者构成的,旨在游戏中谋取利益的集体。这个集体中,既有由散落玩家自发组合而成的小规模工作室,也有由老板招募员工并实施专业管理的巨型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向玩家提供游戏货币、代练等服务在内的多种游戏活动。
随着网络游戏市场的持续壮大,游戏工作室已经演变成为游戏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近年来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游戏代练市场的规模已逼近50亿人民币,且增长势头不减。游戏日报将持续关注游戏领域内存在的灰色和黑色产业链。
从“野蛮生长”到“专业团队”
提及网游工作室,许多游戏爱好者对其持有不屑的态度。尤其是那些见证了国内网络游戏早期发展历程的老玩家,对此感触更为明显。在网游产业初期,由于众多游戏公司在技术及运营方面存在短板,玩家们的账号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盗号、欺诈等事件频发。此外,外挂和脚本也对游戏运营商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迫使不少游戏不得不停运。
通过游戏日报对小王——一位原网游工作室早期从业者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在早期,众多网游诈骗团伙对每位玩家的诈骗金额通常并不大。受害者要么默默忍受,要么与同遭骗的玩家一同向警方报案。然而,那时的维权之路远比现在艰难得多,多数情况下,案件最终都无果而终。小王指出,相较之下,若是通过销售脚本或外挂,查处的难度会大一些,因为那些购买外挂的玩家与卖家立场一致。除非公安机关直接介入调查,否则厂商很难从购买者那里获取任何信息。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借销售外挂之名进行诈骗,严重损害了行业的良好风气。
由于游戏环境极其恶劣,网游工作室自创立以来,在多数人眼中几乎等同于“诈骗团伙”,因此,大部分玩家对它们的态度几乎都是坚决反对。小王接着说:“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收紧,同时骗子越来越多,玩家们也开始不再信任我们,经营生意变得越来越困难。毕竟,没有人愿意去坐牢,但如果不冒险,又无法维持生计。”
然而,高利润行业本质上就是高利润行业,即便是在多次严厉打击中幸存下来的网络游戏工作室,也必须开始考虑业务模式的转变。不久,众多工作室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发展契机——那就是代练服务。小王说道:“与过去从事外挂制作、脚本开发、诈骗活动相比,提供游戏代练服务已成为网游工作室的一项常规业务。然而,在那些曾经的高利润项目中,代练服务的人力成本较高,盈利速度较慢。除了当时少数玩家自发组织参与外,大多数网游工作室并未提供有组织的代练服务。”
工作室的转型方向渐渐转向了游戏代练服务,这一转变却引发了众多从业者的忧虑,小王便是其中一员:“我们团队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吸引客户。以前虽然能通过售卖脚本吸引一些老客户,但现在我们甚至不知道客源从何而来。即便找到了客户,我们又该如何确保在初次见面时就能让玩家乐意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交给我们呢?”
幸运的是,这一问题在国内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迅速得到了解决——以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电子支付系统也日臻完善,网游工作室借此东风,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我们之所以能够继续生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设网店。谈及此事,小王嘴角上扬,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和以前相比,销售渠道拓宽了许多。过去,玩家们因为遭受诈骗而心生恐惧,只敢进行线下面对面交易,因此我们只能经营同城和周边地区的代练业务。然而,在网络上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后,订单如雪花般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多得我们应接不暇。起初,我还担心开网店不靠谱,但现在却可以轻松地躺赚。”
时至今日,游戏代练服务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顺遂无阻,无论玩家在电商平台上搜寻任何一款网游的名称,都能发现与该游戏相关的代练服务信息,而这些代练工作室的兴盛程度,几乎已经遍布了网络游戏的所有领域。
但这样的市场对于网络游戏环境就真是的健康积极的吗?
工作室代练屡禁不止的背后——游戏厂商的”孤军奋战“
不论玩家是否愿意,游戏厂商一听到“工作室”这三个字,脸色至少会阴沉一半。从厂商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还要承担后期持续运营和维护的费用。如果工作室擅自介入,不仅会分走他们的收入,还可能干扰其他玩家的游戏体验,甚至破坏游戏的整体环境。打击工作室,对于厂商而言早已是一项艰巨且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注册任何一家网游公司的账号时,如果各位玩家能够仔细阅读用户协议条款,便会发现国内网游公司所提供的账号,其性质依旧被视为公司资产,而非玩家个人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玩家仅拥有账号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至于这些条款是否属于所谓的“霸王条款”,本文暂不进行探讨。然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明确的是,玩家依据用户服务协议,并无权将账号信息透露给他人。这一点也反映出,游戏开发商在打击工作室服务方面,实际上拥有充分的法规依据。
实际上,观察全球范围内的众多游戏公司,它们在遏制游戏代练和账号共用行为时,手段之严厉程度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已经将此纳入了法律制裁的范畴。以《魔兽世界》为例,游戏开发商会记录下玩家频繁使用的电脑IP地址。一旦发现玩家账号更换了IP地址,后台系统便会立即对账号实施为期15天的保护性冻结。这一措施旨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防范玩家账号被盗,二是为了严厉打击代打行为。一旦玩家的账户遭遇冻结,就必须提交详尽资料来证实IP地址的变更系玩家本人操作所致;一旦官方确认玩家确实涉嫌代打,其账户将立即被永久封停,并且将不接受任何申诉。
在韩国,电子竞技被尊称为“国技”,然而,对于玩家和代打人员来说,仅仅被封号是远远不够的。依据韩国的法律规定,一旦玩家涉及账号共享或通过代打获取现金收益,他们不仅可能面临高达八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而且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被判处长达两年的监禁。
相较之下,国内的电子游戏制作公司所处的生存环境,堪称是“世外桃源”,毫不夸张。尤其是近些年,诸多“行业组织”以及企业借国家之名,炒作所谓的“行业规范”与“从业资格”,试图将网络游戏工作室提供的代练服务合法化(然而,即便时至今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仍未将游戏代练认定为正式职业)。
尽管游戏代练职业化的争议广泛传播,然而一个事实不容忽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任何一家游戏公司都不会容忍自家产品的领域中滋生网游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大规模进入无疑会侵占普通玩家的活动空间,而纵容这些工作室在游戏中的违规操作,虽然短期内能带来庞大的用户流量,但从长远角度考量,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以《魔兽世界》为例,在动视暴雪授权网易全权代理中国大陆地区之后,厂商对于代打行为的立场与国外形成了鲜明对比:官方推出的团队插件平台上充斥着众多工作室代打服务的广告;玩家一旦回到主城区域,便会被无数一级小号私聊询问是否需要代打服务;更有甚者,一些团伙假借“社区团”、“公益成就团”等名义,在游戏中进行招摇撞骗……这种情况不仅限于《魔兽世界》这一款游戏,在当前国内网游市场中,类似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
从游戏开发企业的立场来看,尽管他们对于打击工作室的立场坚定,然而,如果在整治过程中未能恰当把握方向与力度,那么即便是一记重拳,也可能不慎击中柔软的棉花,甚至可能伤及自身。
严格来说,除非工作室通过脚本或外挂等手段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否则公安机关很难介入。此外,游戏厂商对于代打行为的最严厉惩罚不过是封禁账号——然而,工作室并不缺少账号资源,毕竟一旦某个账号被禁,他们手中仍保有至少上万个备用账号,因此封号对他们来说并不构成损失。即便游戏官方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也只能依据“非法经营罪”来定罪。若是对整个工作室进行全面诉讼,不仅需承担高昂的诉讼费用,而且效果仅限于暂时,并不能真正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若官方调整策略,转而针对玩家买家进行打击,那么曾经参与代练的玩家很可能会选择放弃游戏,这显然是厂商不愿意见到的情形。鉴于此,厂商在对待玩家消费群体时,很难采取严厉措施,对那些影响较小的违规行为,也仅仅是给予警告。既不采取打击,也不放任不管,这正是众多厂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难道,游戏官方真就没有任何反击余地了吗?
网游工作室的未来——在夹缝中的挣扎与消亡
其实说到底,办法还是有的。
近期,《剑网3》官方发布了一则公告,声明将对那些试图通过垄断PVE副本内容的工作室采取严厉措施。这一消息公布后,众多玩家均表示感到非常欣慰。公告中提到的“某游堂”工作室,实际上是之前从《魔兽世界》大批量迁移过来的团队。在此之前,该工作室已在《魔兽世界》中通过所谓的“会员终身制”对众多新玩家进行了欺诈,赚取了大量财富后,便携款潜逃,留下了一片狼藉。对比两家厂商在打击工作室方面的立场和举措,显而易见,优劣之分瞬间显现,而《剑网3》此次的行动,更是有力地证明了,只要厂商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进行严格监管,实际上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而且,就当前整个游戏代练市场的未来趋势而言,伴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众多行业人士纷纷表示,游戏代练市场的缩减甚至崩溃几乎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未来,网络游戏工作室所承受的业务转型压力,绝不逊色于早期网游发展期间那些充斥着欺诈行为的“乱世”。
尽管整个网络游戏工作室行业的发展历程颇为顺利,然而,近年来,随着游戏“陪玩”服务市场的迅速崛起,众多网游工作室似乎捕捉到了发展的机遇,纷纷着手进行业务调整,积极布局这一新兴的陪玩服务市场。从长远视角分析,陪玩服务的市场前景相对于代练服务显得更为稳固,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陪玩服务不触及厂商的规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了业务的顺利开展,且陪玩者还能在直播平台上通过积累客户而获得知名度;其次,玩家无需再担忧账号安全,而厂商手中的游戏产品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活跃用户流量。
尽管陪玩服务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然而该服务本身存在一定的限制:工作室的业务员每次只能为一客户提供服务,在相同的时间内投入到代练业务中,其收入和利润可能远超陪玩服务数倍。此外,对于业务员来说,仅游戏技能出色已不再足够,良好的口才和社交能力也成为了衡量其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换言之,若将原本纯粹的技术性职位强行与销售职能融合,那么对代练人员所需具备的业务能力,其要求之高便可想而知。
代练服务依旧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这一点在众多资深网游玩家中尤为明显——他们因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难以抽出时间来打理游戏账号,然而又不愿意放弃那些陪伴他们度过青春岁月的游戏。对于他们来说,购买代练服务无疑是最佳之选。
尽管如此,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加强以及游戏开发商监管力度的日益增强,那与国内网络游戏几乎同步出现的带有灰黑色色彩的“网游工作室”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有效控制。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收益,绝大多数人恐怕难以抵挡这种诱惑,他们纷纷尝试触及开发商甚至法律的底线。
整个游戏市场若不从根本上杜绝网游工作室,却以“产业合法化”为借口收取其不义之财,那么这些工作室必将如同蝗虫般肆虐,侵占我国国产游戏市场正在成长的土壤。若真到了那个地步,谈论“国产游戏走向海外”与“文化输出”还有什么意义?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国家和各大游戏企业必然,也绝不会轻易退让。
毒品无论何种形式,即便是合法化,本质上仍旧是毒品。此观点亦适用于网络游戏工作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