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二次元世界:许知远对话硬核玩家,探寻别样人生
“二次元是我的全部了。”
“我就是喜欢。”
喜欢二次元的人们如是说道。
2016年9月,许知远主持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中,他深入探讨了那个多数人难以理解的二次元领域。
许知远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希望通过与他们进行对话,探究他们对二次元文化的看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硬核二次元们的世界。
1、未末,资深cosplay玩家,27岁
末末原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然而在任职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该行业过于繁复,因此选择离职,并将cosplay活动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
鉴于社会之复杂,若能置身于自己喜爱且能掌控的领域中,且此环境不会对生活构成威胁,那么为何不选择这种更为轻松的生活方式呢?
既然沉重是人生难以规避的,那么在有限的选择中,不妨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一些。
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想法幼稚,是种逃避。包括许知远先生。
的确不可否认某些人选择二次元是对三次元的逃避
不过,既然可以选择,为什么不呢?
逃避也是种应对方式。
许知远抵达了未末所在的cosplay团队,他打算一探究竟,了解他们日常工作的场所以及具体内容。
许知远表示,他对“二次元”文化感到难以理解。对于那些将游戏角色还原为现实人物进行表演的行为,他感到十分困惑。
当社会开始多元化,选择可以变得丰富,和纯粹。
若以消费者视角的资深玩家代表“未末”,那么来自商业领域的有妖气首席运营官董志凌,便从另一维度分享了其观点。
站在运作者的角度,他多了些积极和乐观,也多了些担忧。
董志凌,作为《十万个冷笑话》的出品人,同时担任有妖气的首席运营官及联合创始人。
关于“中国漫画元年”的界定,部分人将其定位于2014年,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作2015年或2016年的标志。
不论是在何时,漫画元年的降临与动漫在中国市场的迅猛扩张,实际上都象征着一代人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活状况的某种转变。
《十万个冷笑话》一经问世便收获了空前的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其内容与形式与年轻群体的高度契合。
尽管有人把“吐槽”这种行为批评为不够“优秀”,然而它却势不可挡地变成了这一代年轻人面对时代冲击时,用以释放压力的一种途径。
或许是这个“不勇敢的年代”里能“勇敢”的最低风险的方式了。
董志凌自幼便对漫画情有独钟,他热衷于阅读《七龙珠》和《圣斗士》等作品。
往昔,因购漫画不慎遭遇车祸,却凭借“我尚未览过下一部漫画,怎可轻易离世”的坚定信念,继续过着充满希望的每一天。
因对漫画的热爱而投身其中,凭借持之以恒的努力将漫画事业推向成功,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好运,通过漫画创作赚取了财富。
但并不是所有喜欢漫画的人,都有他的天赋、毅力和运气的。
3、驰骋,《新干线》创始人,现赋闲家中
在上个世纪的尾声,驰骋身为一名大学生,独自一人创办了当时国内销量位居首位的动漫期刊——《新干线》。
作为中国动漫界的资深前辈,驰骋对漫画抱有与众不同的期望与坚持。
信息时代来临,数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人们突然面临了大量的信息,这时的判断力变得模糊不清,许多事物不再那么容易分辨。
十年如一日钟爱的东西,在历经无数他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努力,终于打下坚实基础之后,却在不经意间,随着时代的流转与科技的进步,被他人轻易超越。
我不知道驰骋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撕扯。
而相比之下,90后的两位二次元粉丝则没这么沉重。
杨雪与孔雯,作为在多元的二次元文化中成长的粉丝,他们减少了诸多忧虑和顾虑,而增添了更多的勇气与纯真。
4、杨雪、孔雯,二次元偶像女团成员
杨雪与孔雯在大学毕业后,由于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特意投身于相关培训,最终成为了一名二次元领域的职业艺人。
显然,这两位94年的少女,对二次元未来发展的期望是很高的。
没有沉重的负担,和来自历史与文化的压力。
只有纯粹的个性。
许多人,包括曾经的我自己,都曾认为那些沉迷于二次元文化的人,是在刻意回避现实,不愿意直面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真实。
其实,我们没想过,二次元其实就是她们的“现实世界”。
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冲突,在她们眼里是不存在的。
当人们将二次元文化、健身、绘画以及歌唱等视为一种兴趣爱好的同时,实际上,这些爱好与那些仅对现实世界感兴趣的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实际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只是有的人乐于陷入其中,有的人却更倾向于保持理智。
回想起过去,片尾播放的那首《because we can》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对于不熟悉二次元文化的人来说,动漫可能只是色彩斑斓、缺乏逻辑的激情与浪漫,以及耽美和无厘头的组合。
二次元这一表达手法,同样承载了诸如《大鱼》、《悟空传》、《大护法》以及《Coco》等众多作品,它们引人深思,让人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忘怀其中的哲理与情感。
马东在对话许知远的时候,说道:
“娱乐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文化其实是沉淀的结果。”
当人们选择投身于虚拟的娱乐形式,寻求一个自认为更为纯粹的现实世界时,他们应当接受何种评价呢?
他们应该受到评判吗?
或许谁也没有正确答案。
你怎么看呢?
(本文图片均来自腾讯视频《十三邀》截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