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en Burns Red凭啥爆火?上线五天夺日本iOS畅销榜Top2
有什么事情是一名玩家在入睡之前绝对不能做的?
对于喜爱SLG游戏的玩家而言,他们可能选择开启一局《文明6》;至于热衷竞技游戏的玩家,他们或许会选择“赢一局便入眠”;然而,对于最近热衷二次元文化的玩家们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观看《Heaven Burns Red》(以下简称《HBR》)的序章剧情。
至于为何不能这样做,原因显而易见,《HBR》的情节极具吸引力,其核心作者——麻枝准,更是以其作品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
近期,《HBR》这款外表看似普通的二次元卡牌回合制手游突然崛起,仅仅上线五天便在日本的iOS畅销榜上攀升至第二名的位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顾去年日本二次元市场的情况,能够新晋iOS畅销榜Top10的普通研发成本产品已经变得极为稀少。
实际上,自去年十月该产品启动宣传推广之际,它便已成为众多二次元爱好者关注的焦点。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该产品的制作团队实力雄厚,由WFS社与Key社联手打造,并邀请到日本著名二次元作家麻枝准担任主笔。
麻枝准先生在二次元领域内享有盛名,早年他率领Key社推出了众多广受欢迎的作品。进入2010年左右,他转行成为动画脚本创作者。这次,他携《HBR》剧本重返游戏剧本创作领域,距离上次已有13年之久。WFS社在研发二次元手游方面实力强劲,其作品在国内市场赢得了众多玩家的好评。
自2021年起,日本市场上鲜见的新晋畅销榜前十的原创IP产品,《HBR》显然具备独特的优势。
经过亲身使用这款产品,我发现《HBR》并非凭借技术实力和游戏玩法创新脱颖而出,而是通过一种巧妙的策略突破重围。这种策略,恰好是国内一些二次元团队正在尝试的方向。
《HBR》的成功,给了这部分厂商很大的信心。
01
这款二次元的“剧情”太顶了
聊《HBR》首先要聊的自然是它的剧情。
在这款游戏的序章部分,麻枝准巧妙地运用角色属性的累积,向玩家呈现了六位个性鲜明且颇具魅力的少女形象。同时,他迅速推进剧情,将玩家的注意力从一场看似平凡的入学仪式转移到了关乎人类存亡的战斗现场。
在游戏的初始章节,让玩家迅速消化大量信息确实是一项挑战,然而Key社与麻枝准凭借其深厚的文字游戏制作经验,巧妙地运用角色间的滑稽却极具趣味性的对话,逐步塑造了六位角色的个性。同时,他们还通过剧情中的吐槽角色和正派角色的对话,逐步向玩家揭示游戏的世界观和主线故事。
以这种节奏舒缓且充满乐趣的叙述方式,HBR的设定和故事情节成功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喜爱。无论在哪个游戏论坛,都能看到玩家们对HBR剧情的极高评价。
自然,大家应当普遍认识到,若要将众多内容细致阐述,HBR的引言部分篇幅必然较长。实际上,阅读HBR引言的时长也确实逼近了一个小时。
在当下流行的移动游戏平台上,要求玩家在游戏初期迅速浏览近一小时的剧情文字,实乃一项颇具冒险的尝试。此举不仅可能耗尽玩家有限的耐心,还可能导致精心创作的文本在玩家的快速跳过中化为乌有。
Key社与WFS社敢于采取这样的行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身游戏剧情包装手法拥有十足的自信。
在常规的剧情阅读阶段,制作组运用了AVG(文字冒险游戏)中普遍采用的半身人像加上对话窗口的方式来呈现故事情节。
在剧情文本需要呈现能够吸引玩家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元素——诸如角色的幽默评述或具有争议性的言论时,制作团队便会采用漫画框的插入手法,确保角色的台词及其此刻的面部表情能够清晰且引人注目地被玩家所捕捉。
制作团队不仅将AVG游戏中的对话分支设计引入本作,让玩家得以自主选择对话选项,从而影响对话的具体内容;尽管在《HBR》这款游戏中,玩家的对话选择并不能显著改变故事的整体走向,但玩家仍能体验到许多富有情趣的对话片段。
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得以在与剧情角色的互动中,持续挑选那些滑稽而不严肃的选项,借此逗得她不停地对游戏中的主角(即游戏的主人公)的行为和言语发表评论。
在处理重要事务之际,玩家可让游戏中的主人公向其他角色提出一起玩UNO的提议。
与前者相比,当玩家自行挑选出那些“自寻烦恼”的举动和令人咋舌的言论,所引发的虚拟角色激烈吐槽,更能激发玩家的愉悦心情,同时,这也让他们对后续通过对话选项深入游戏剧情的环节充满了期待。
游戏的情节主要在校园内展开,因此制作组自然而然地打造了一个小型校园供玩家在其中体验“日剧跑”来赞美青春。在玩家操控角色游走于校园间时,他们时不时能够“听到”那些位于画面背景板上的非玩家角色(NPC)的对话。
NPC的对话内容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达个性特征的独白,另一类则是与游戏主线故事相融合,描绘她们在各个剧情阶段所经历的种种,这种设计使得这座小型校园及其NPC角色,成为主线剧情的延伸与补充,助力玩家从更多角度理解剧情和角色设定。
除了在文本呈现方式上投入大量精力,制作团队同样极为重视游戏带来的深度沉浸体验。
在《HBR》这款游戏中,大部分的游戏元素和功能都被巧妙地融入了迷你校园的各项设施之中,玩家可以自由操控角色亲自前往探索并体验这些游戏内容与功能。
游戏界面井然有序,众多功能界面悉数集成于主角的智能手机内,从而使得校园场景在游戏中得以更为全面地呈现给玩家。若玩家需调用这些内置功能,便需点击手机上的用户界面,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提升游戏故事的流畅性,开发组特别增设了日程安排功能。此系统会在玩家踏入新剧情节点时,自动更新日期。通过这种方式,玩家能够明确知晓当前剧情所处的具体日期和具体时间。
观察可见,该游戏的开发团队在构建游戏整体沉浸感方面投入了诸多心血,旨在让玩家在阅读剧情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体验并深入其中,同时,各个角色的吸引力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了玩家。
关于这款游戏的其它玩法,实在难以详述;它仅有的回合制战斗,即你来我往的拳拳到肉的对决,还有二次元卡牌游戏中不可或缺的培养机制,在这两个系统上,游戏的设计缺乏独特之处,与大众对这两种玩法的普遍认知相差无几。
02
在卷疯了的二次元赛道
剧情包装将成为小厂弯道超车的机会?
《HBR》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麻枝准出色的文笔和制作团队对游戏剧情深度体验的精心打造,而游戏的回合制玩法并未展现出特别吸引人的亮点。
这篇文章在开篇提出的问题,如今终于得到了明确的回答。没错,日本同行们找到了解决“七年之痒”的妙法,那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沉浸感来吸引观众。
读到此处,许多人或许会皱起眉头,心中不禁产生疑问:若非麻枝准的剧本助力,对剧情进行精心包装,其价值是否真的显著?
这个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能够得出这一结论的正是WFS社先前推出的小说IP改编作品——《转生成史莱姆这件事,魔王与龙的建国谭》(以下简称《建国谭》)。
《建国谭》对于关注日本市场的朋友们而言,应当是耳熟能详的。该产品于去年十月末正式登陆日本市场,并在日本iOS畅销榜单的Top10位置停留了几乎一个半月之久。即便数据有所下降,它仍成功三次重返畅销榜前十。
相较于拥有麻枝准加持的《HBR》这一作品,《建国谭》在动漫IP改编、抽卡养成以及回合制战斗的“微创新”方面,只能被视为较为常见的创作。
这款产品虽然看似普通,却能在WFS社的支持下跻身畅销榜前十,其奥秘在于开发团队巧妙地引入了一个建国机制,以此增强游戏剧情的沉浸体验。
在小说里,主人公逐步将一座荒废的哥布林聚落发展成国家首都的全过程,构成了故事的主轴。而游戏为玩家提供了一个重现小说主角辉煌事迹的平台,玩家通过完成指定任务,逐步推动建立国家的进程,将游戏内的原始村落逐步打造成为一座高耸入云的壮丽都城。
值得关注的是,建国系统同样展现了精巧的制作,玩家得以自行调整建筑布局,更有机会亲自统治自己打造的领土,并与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展开交流。
在《建国谭》这部作品中,WFS社并未对游戏剧情的表现手法和沉浸体验进行过多装饰,仅通过一个与原著剧情相契合的建国系统,便使其产品在众多基于同一IP改编的手游中独树一帜。
观察这两位日本同行的事例,我们能够发现,在当前二次元卡牌游戏的领域内,对故事情节进行独特的包装设计,已成为一项关键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也成为了中小团队尝试涉足二次元领域的一个可靠且值得尝试的切入点。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相对容易理解,然而,许多人对于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可能存在疑惑,因为上文提到的两款产品所展现出的能力似乎并非普通团队所能轻易实现。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国内团队的案例来进一步验证这句话的后半部分。
该作品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游戏剧本选取了市面上较为罕见的西方神秘学作为主题。为了使题材和剧本的演绎更具特色,制作团队特意选择了全英文的角色配音。这样的选择使得这款游戏在众多二次元卡牌游戏中独树一帜,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关注。
在B站这个用户要求相当严格的平台上,《重返未来1999》的预告片播放次数已经突破了100万次,对于一款还在测试阶段的游戏产品而言,这样的关注度无疑是十分宝贵的。
观察之下,《重返未来1999》在塑造剧情方面并未依赖于新颖的游戏机制或系统,其关键在于采用了全英语的配音,正是这种全英语的配音使得其剧本得以深入人心,深受玩家喜爱。
显而易见,在处理游戏剧情包装这一环节,技术层面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相反,一个恰如其分的构思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我看来,对游戏剧情进行精心包装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在竞争激烈的二次元游戏领域中,这为中小型研发团队提供了一条极为珍贵的超越他人、实现突破的捷径。
在阐述此观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另一款运用了类似二次元卡牌回合制游戏机制的作品,该作品便是米哈游倾力打造的《崩坏:星穹铁道》。
尽管这款游戏的玩法与其他同类产品在根本上一致,然而得益于米哈游对游戏的整体雕琢和精心包装,该产品在游戏品质和话题度上全面超越了其他同类产品。
当然,将《崩坏:星穹铁道》置于此处,并非旨在将其视为剧情包装方面成功的典范,而是旨在揭示一个真相:一线二次元厂商所推出的产品,其内在实力往往对小厂商形成压倒性优势。这种优势源于他们所具备的高技术实力以及对产品全方位的精心包装,这些都是他们最根本的底色。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使得那些积累不足的中小研发团队,还有那些在二次元技术领域缺乏经验的团队,难以望其项背。在这种背景下,若国内中小研发团队推出的产品仅是质量参差不齐,技术层面存在较大差距的作品,那么这些产品或许只能在初期宣传的推动下,在市场上短暂绽放,甚至可能在宣传阶段之前就被终止。
在这个对中小研发团队来说技术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将重心放在游戏的剧情包装上,这样做或许能帮助团队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游戏体验。当然,这一切的基础在于这款游戏必须拥有一个优秀的剧本和成熟的世界观设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一款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品?答案或许众多,然而目前至少,中日业界同仁普遍认同,对剧情进行独具匠心的包装,是其中一种共同的策略选择。
当然,本文并非旨在指导大家如何制作游戏,而是旨在分享我们所观察到的一种潜在路径。我们深知,许多团队正沿着这条道路不懈努力,试图超越前辈。因此,本文愿为各位献上一点慰藉。至少,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已有先行者成功走过了这段曲折的道路,并登上了山顶。
文章评论